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49|回复: 0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问答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9-9 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问答
4 l' ]+ Z+ w5 S
: ^" U! S# ^. T. C○有人说修密法会很快成就,这是真的吗?0 ~' Q+ A7 f( a; R/ D* O3 P9 A8 I

% B0 C2 T3 T" W& ~2 a9 ^+ n+ g  ◎如果具备出离心、菩提心及空性正见等显乘的基础,再如法求受灌顶、口传及传承导修开示的话,修密法的确可以较快地成就。这里所说的'密法',尤指摩词无上瑜伽密部的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教法,并不是指听受一两课开示、比手印或念一两句咒的层面之修持。如果没有显乘教法的证悟或基础,妄想一步登天而马上修学上述的密法,不单不是迅速成就之道,反而是直堕三恶道的最快捷径。密法是极为殊胜的珍贵教法,必须是有基础的上根行者才可以修持。可悲的是,现在有很多人把密法当作商品地公开售卖,不论求者资格就随便授予。在这些情况下,授者得到了眼前的名利等蝇头小利,受者则高兴自己成为了'密法行者',晋身'上根'之流。但这种买卖,就似是授受双方相约手牵手地在未来直堕地狱。 '上根'的人只以为是'下根'并不太要紧,'下根'的人洋洋自得地自以为是 '上根'则后果堪虞。现在的人,都以为自己是'上根'。这样的密法授受方式及在未具备基础前就修学密法的人,不单不可能迅速成就,而且是在毁坏佛法,令佛法加速衰落及灭亡。密法就如一头野性的骏马,懂驾御者能把它驯服而得大利。把一个三岁小孩放上马背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有些人公开传授密法,为的是财名,但却以'为悲心故而公开普传'之幼稚借口来辩护。把密法胡乱托予未有基础或根器的行者,就像把利刀送予小孩,不但没有利益,反而只会带来伤害,历代祖师并不是因为缺乏悲心而不把密法公开乱传。如果密法是不论根器基础都可以修学的话,历代祖师早就把它大弘于世了。. L4 Z7 X# s. m  f! W( S. S0 F
8 f5 o  N1 x8 c- B, {5 m5 h. V6 S
  ○是不是凡是咒语都属密法?# }4 y" \  m8 ^: t7 v6 A
/ b+ H' v3 M+ \% b& [
  ◎佛说经典可分为'经'与'续'两类,'经'是小乘及大乘显乘教法的佛语开示,'续'是有关大乘密法的开示。6 ]- q% {. N2 V; w$ Z0 M
7 l! e) l& Z( E" p/ K1 v) j  I  j" `# w8 v
  有好一些咒语及修持出自经部教法,所以并不能说凡咒语都属于密法类别。本帅释迦牟尼的真言'他一他唵 牟尼 牟尼 玛哈牟尼取疏哈'及药师佛真言等,便属于经部所载咒句,并不属于密法。密读中也有有关药师佛之咒语、坛城及修持仪轨,这些则属于密法类别。
% |$ ?/ g# z( B7 M) E. x  T+ B* }+ ~
  汉地并不盛行修持密法,但僧人却每天持诵各种真言。这种持诵及咒语,并不属于密法范围。
9 z4 d4 ?; u) c+ L' W* }9 L! H+ V' g( R& H/ Z2 c. L, b
  ○有人说密宗是外道演变出来的,这有否根据?# q3 l, l( z7 f$ h$ u
4 ?+ \* O3 A; R) V4 t/ Q
  ◎修行的人要谨慎管束自己的口与心。说密法为外道,就等于说三藏佛法是外道法,因为记载密法的读典见于亦见于〈大藏经〉中。我们千万不要犯上评贬任何部派的佛法之过失,例如密乘行者轻视显乘、大乘行者轻视小乘、显乘的人说密法为外道或小乘者声称大乘非佛说种种。' i# d7 I* A3 Y' `9 ~" \
0 J: n/ R0 {8 I6 m3 _; W
  外道或许有部份修持与密法有相似的地方,就正如佛教中之禅定修持与印度教的禅定同的道理,但这并不是说二者是同源的。密法与显法俱出自佛陀亲授,二者俱为纯正之佛法。
2 B, q# l! e$ q7 |( k2 ?/ s; }% w+ y, V
  有些把佛法视为世俗文学而研究的人,喜欢由种种不完整之历史片断推证大乘非佛说或密法乃外道产生等等,又有些人说全部大乘经典都为佛灭后的产品。这种论点,完全否定了佛经之可信性。如果佛经不是佛的开示,我们就没有任何可以依据了。世俗学者做甚么我们不理,但三宝弟子千万勿参与这种邪见,谤贬法宝是会有可怕后果的。
/ t5 E/ S/ \; X/ ^5 ~# }9 o: w$ g4 _7 G  v. r$ K, E
  说密法为外道或大乘非佛法的人,是在质疑三藏佛法之可靠信及评贬佛陀的教法。他们的观点源出于愚痴无知及赞自宗贬他宗的狭窄心态。真正修持的人,要尊重一切佛陀的教法,不可视其中之一部份为低级的、多余的或不纯正的。
3 e0 K+ i; \) N0 ?; s) n
- \& L8 i7 a, p+ O1 g( a* e4 A  ○是否一旦参加了灌顶或随许法会,授者就成为受者的师长?) o0 e8 G1 a8 l

$ y! n8 x7 Z7 R% V& b  Y  ◎如果我们对一个法门、一个本尊或一位法师生起欢喜及尊敬心,继而参与了其灌顶或随许法会,授者的确就成为了我们的师长,我们必须把他视为自己的一位师父,同时要视师若佛。如果你对一位法师并无生出尊敬依止的心,或对他没有甚么认识的话,不要只看报纸的宣传文告,要好好地观察,不妨参加他的佛法开示及多作拜访,在对他有信心时才求法、参与接受灌顶或口传等。如果只是闻法,你可以视讲者为善知识或长辈,不一定就构成了师徒关系。但如你心中生起了依止之念,即使说法的人并不一定知道,你与他的师徒关系也一样成立。如果你由一位师长处得受了口传,少至一段法偈甚至只一个字,他也成为了你的其中一位师长。
  V1 ]8 }6 |6 ~6 o○灌顶与结缘灌顶有何不同之处?% R3 y$ }$ J2 r! s3 ?9 Z
# P3 X5 B7 y2 N+ @& }' z. w) o5 ?
  ◎衲不知道甚么是'结缘灌顶',藏传佛教中似乎并无这种名词。'灌顶'的藏文为Wang 或wangkur,包含了加持、授予修持许可及传法等的作用在内。'长寿灌顶'藏文称为 Tsewang,参加资格并不严格,一般是公开的大型法会,人人都可以参加,也有人把小孩及牲畜都带来参加此类灌顶。其他的灌顶在传统上是很严格的,师徒双方要互相观察一段时间,求法弟子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先决资历。还有一种为 Wangchen,即'大灌顶'之意。'大灌顶'并非指在大的场地举行或排场很大,而指灌顶的性质类别。在大灌顶中,要设立本尊的庄严坛城,灌顶又分为很多小部份,受者要入于坛城而被示以坛城中的秘密。独勇大威德、上乐金刚及时轮金刚等法门之灌顶就属摩诃瑜伽密部的大灌顶类别;千手千眼观音法门亦有属事密部的大灌顶。此外,还有一种称为 Jenang 的仪式(注:汉译作'随许')。这并不是一种灌顶,而是某一尊本尊之加持法会。这种法会的参加资格没有像灌顶般严格,参与后一般亦没有太重的戒誓。藏语中似乎并无'结缘灌顶' 这个名词。衲认为'结缘灌顶'应该是'长寿灌顶'或'随许'的误译。'随许' 并不是一种灌顶。不过对不深入认识藏传佛教的人来说,二者的法会流程及内容可能有点相似。有些人又以为法师把手或一些圣物放在弟子的头上就叫做'灌顶',其实这只是西藏佛教中的一种加持祝福的意思,并不是'灌顶'。( M6 }& V$ P9 d
2 i3 V* y4 {* v. j$ ?- a, N
  ○有遥距灌顶这一回事吗?
+ @  V7 i6 f" t4 w
/ |, C7 ]7 W% J& I) }+ T8 O  ◎只有不懂密法及完全没有密法知识的人才会相信有这一种可能。在历史上,从来没有遥距灌顶这一种事。$ S6 j# _3 K2 j! F$ }! B" \) l3 N
( @$ n; |5 q  _/ V
  依古印度传统,求灌顶者要先观察欲依止之金刚上师三年,上师也要观察准弟子三年,经六年后才授予灌顶。现今虽然并不那么严格,但断不可能连师徒都未见过面就传灌顶的事。如果师徒间互不观察而进行灌顶,这并非上师特别慈悲,反而是师徒牵手堕入金刚地狱的一个仪式,也是末法的一个现像。如果是双方并不同时在场,更加不可能进行灌顶的人都知道,受灌者必须目观坛城,由上师讲解坛城的密义,所以根本就不可能遥距进行。
  O3 C+ z+ P# @- x  [
- s& |2 u0 f- k% y  _  授予这种灌顶的人,多半是为了名利财富才发明这种方法的。求以遥距方式受灌顶的弟子,或许也有欲求方便的心态,但成佛是没有捷径的。以前的西藏人,要跨过喜玛拉雅山去印度求法,还要待奉师长十年八年才得到灌顶。现在的人,不需徒步伐上师,远比以前的求法者方便得多了。为了求法,即使坐以前的求法者方便得多了。为了求法,即使坐飞机到国外受灌顶也不算是大牺牲。比起以前的西藏人,已是十分幸福的了。付出少的人,最终得到的肯定也不会多,修行本来就是没有捷径的一回事!
- @: m, k( C0 T; g8 d, S, V) j8 `  v% n' r6 s  X
  ○授灌顶的上师可以收费吗?% C1 x4 U) m1 ~& F4 E4 c  O) X3 a

; Z; m3 Y8 D. W9 R) I" M  ◎现今是末法时期,世界上有不少以佛法行骗,也有西藏有传承的僧人把灌顶及传承如同货品般买卖以换取名利,这是十分可悲的现像。这些贩卖佛法的人,有时会以古印度求西藏的祖师传记片断作为索取昂贵供养的依据。
0 e2 S' K1 @( J3 K
! O  V4 Z+ R& f  在古代,真正的金刚上师是有殊胜功德的,弟子也有恰当的资格。在准师徒双方进行观察后,有时上师会要求弟子筹办极丰厚的供养以求灌顶,例如有一位大师命弟子供养与弟子等重的黄金。弟子会排除万难,最后求得了上师所要求的供养,但在灌顶传法后,上师却把供品全数送还弟子,又或者把供品全布施予穷人,自己一点也不留下。为甚么上师要求这么多供品呢?这是为了让弟子在积集供品之过程中忏净罪障及积聚广大功德,并不是上师真的需要这些物品。还有一些大师在收到供品时马上把它们丢入河中,然后为弟子灌顶。以上的都是历史上常见的情况。但现在的一些上师,则是真的为了要得到供养而授灌顶,这并不能与过往的祖师相提并论。1 N0 @; T, l; j) K4 N7 ~- A

2 o: R" W! q$ I# T/ ?  在灌顶前后,受灌的弟子为着自己的利益,应该恭敬奉上供养,以积聚功德及表示求法或谢法的心意。作为上师的,则不应执恋财物,必须以清净的发心去授法。" {$ K+ x) _8 |4 K

) s2 g3 ~! q6 ]7 B  一般来说,现代的上师都不会要求弟子作大供养,但起码的象征式供养则是传统的一部份,有时上师会要求弟子供以少许米粒代替。如果指定弟子要付多少钱才能受灌的上师,大家不妨慎重视察一下才作决定去依止与否。虽然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先例,但那些都不是基于执恋财富的要求,而且往往后来上师都把供品悉数归还。有时候,主办团体订立一个定价,要求参加者共同承担租用场地等费用,衲十分不喜欢这种做法,但却可以理解主单位的苦衷。在遇上这些情况时,倒不是上师要求供养,只是主办人要求参与者摊分法会所需开支而已。这虽然并不是最好的做法,但在资源不足的宏法环境下,尚可说是情有可原的。
* _* l3 y; J( Z6 s! H- i9 i7 \
  ○西藏喇嘛的名字很多都叫'宁波车'、'仁波切'及'仁宝哲'等,这个名有没有意思呢?是否凡是叫'宁波车'的都是高僧?'活佛'又是甚么意思?
! r. b) A3 m' F5 o
+ C+ Z, T0 e8 j  y! v3 K9 `  ◎'仁宝哲'、'仁波切'及'宁波车'其实都是同一个藏文字Rinqoche 译言音。'仁宝哲'的意思是'宝'。这种称号并不一定用作称呼人物,有些物也称作'仁宝哲',西藏大昭寺的释迦牟尼像也被称为'觉窝仁宝哲'(Jowo Ringche)。'仁宝哲'在被用作称呼人物时,是一种尊称,并不是那个人的名字。为了礼貌及尊敬,西藏人很少直接称呼其所尊敬的人之名字。'仁宝哲'被用作对转世者之尊称,也用作尊称方丈、退休方丈及有地位的人物。所以,被尊称为 '仁宝哲'者不一定是转世者。
2 i+ F8 m3 c& k) }; i0 R
5 ^( w) s; _6 C' [0 E/ X  '朱古'(Tulku,亦译作'祖固'及'祖古'等,蒙古称为Hutukutu,亦译为'呼图克图')则不是一种尊称。这个字意思为'化身'或'转世者',只被用作大德高僧之转世而被核确无误的人身上。例如某师之转世我会尊称为'某某仁宝哲',但他只会自称为'某某朱古',不会对自己冠以'仁宝哲'的尊称。
: O" e6 j! Z5 H( i& Z& g' X7 C; H, V. a, H
  至于是否凡是'朱古'都必定会大德,恐怕不能这样说。如果我们遇到一位 '朱古',就好好地恭敬即可以了,这样对我们肯定会有利益。但客观上来说,现今世界上有很多被核认为'朱古'的人,其中有些是大德转世无疑,有些或许是佛的化身,也有些只是较有修持的行者之转生,更有些不见得真的有证量的。如果你要去依止的话,就必须好好观察,不要迷信于一个称呼。依止师长是终生的大事,千万不要草率。与其拜一位真正老实修持的普通凡夫僧为师,也好过拜一位没内涵而空有个'朱古'名号的人为师父。名字是没有意义的,内涵才是我们拜师时所要追求的特质。只有具足明师必备的资格,例如明师十德等,就是一个有资格的好师父,有没有'朱古'名号倒不重要。0 O( F; g) Q5 U' [, y

9 R% L  k' @. a  汉地有把'仁宝哲'及'朱古'译为'活佛'或'佛爷'的情况,此为大错。藏文中的这两个字皆没有上述的意思,大家万勿跟着这种错误的译法去称呼'仁宝哲'和'朱古'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0 09:23 , Processed in 0.10533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