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 忏愧弟子行湛" a. R5 Y3 P. [3 F, o- D
: y; ]1 a( A* i; n/ S/ p4 [
缘起:( u, u1 T& M% l( k" J; G
: E# ]% V9 u4 H
因一佛七因缘,有幸于温哥华灵岩山寺挂单七日,亲近佛法僧,于大丛林内与三十几位比丘尼师父同吃同住同上殿,并于此中一窥感受他们的日常修行事,感动之余,颇受启发和鼓舞。留影于心许久,清凉法味仍漫未散。由此故,特写此文与诸位佛友共享共勉,以自期许从此精进修行,持戒念佛,与大家同成道业,同证佛果,同生极乐净土。" Z- t9 D) w4 ~4 E6 Z$ q. k
( C$ ]: x8 N5 x+ g& h5 N灵岩山寺:
( g: r! g& |3 Q4 T1 x! a
* w2 r6 U8 t1 j' x1 q$ g; Y灵岩山寺原指净土宗十三祖印光法师所在祖庭—大陆苏州灵岩山寺,以专修净业念佛为寺宗旨。现有台湾灵岩山寺,加拿大灵岩山寺,美国灵岩山寺,澳洲雪梨灵岩山寺,皆出于一位上妙下莲老和尚,其于青年行脚时期,参学苏州灵岩山寺八年,得其法要。后闭关于香港大屿山20年之久,晚年来台创建台湾灵岩山寺及其他北美,澳洲灵岩山寺。0 F9 Q* s9 t+ W+ m2 g# S9 y
1 k1 P; f0 i5 O
上妙下莲老和尚简介:
2 ~- I" I; M9 J0 O4 j
+ O' S. z, R5 B' u) E- {& ~ 台湾灵岩山寺开山主——上妙下莲老和尚,民国11年生于安徽巢县,宿具善根、器宇非凡。九岁既童贞入道,二十岁时受具足戒于南京宝华山,而后参学于苏州灵岩山寺,以净宗为依归。民国38年,二十八岁时因弘化而至香港,慨人生之无常,生命之苦难,先后于大屿山及青山闭关二十年之久;除阅藏念佛,并虔修般舟三昧十次;每次九十昼夜中不坐、不卧、不睡、日中一食,誓证念佛三昧。此出类拔萃之难行苦行,倍受赞仰;感众信弟子依止修行,并拥护建设道场。7 i- }/ C; l1 M% ?& M4 \% ?
" P0 y4 y! w) t 1979年为筹印大智度论来台,见宝岛民情朴实、学佛青年优秀,惜缺乏健全之丛林道场以培养僧才。为绍隆佛种、续法慧命,积极度人为僧,令三宝久住。1980年来台定居后,在善信的护持下,于1984年创建台湾灵岩山寺。并秉承苏州灵岩山祖庭印光大师念佛持戒、持戒念佛之宗风。2 v/ `- V7 B1 E' G8 z5 [
% B4 J% F+ Y6 K0 m& m+ b1 p
多年来,老和尚致力于弘扬念佛法门,逢缘即“劝人念佛”,遇根基适合者,即“鼓励出家”;悲心普度,法化于中外。更立愿度二百万僧众,导全民同修净业,化世界为佛国;行愿广大、不舍众生。老和尚以阿弥陀佛的四十八誓愿为基础,立下了四十九大愿:“凡见过我面,听过我法,乃至闻我名号者,我皆度令同往西方极乐世界;若其此生未能生西方者,我必再来化度,直至生西为止” 。) F7 Y K% u9 y
/ W0 F. |6 n4 y- N加拿大灵岩山寺印象:+ u% m3 l+ _! _; \+ r" N! R
" n3 w3 X" b. v$ f# U
1.大殿佛像之庄严:具有百年设计规划的雄伟壮观的殿堂庙宇 无比的清净庄严,尤其傍晚时分从街道上看过去,整个大殿灯火通明,内外景致及大佛像烁烁熠熠,令人向往。每进大殿,尤喜看大佛像, 大佛像大概有两三米之高,威容赫赫,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又有不同的样子示现出来,有时象位老人闭目微笑,有时又象个年轻人微睁双目,静静看着你,无言而言。每天上殿都会沐浴在佛的慈悲,智慧与欢喜之中。
) _% T4 G! i- G0 a: |5 G5 D* e/ `( e0 t B$ ^0 S
2. 天籁佛音:在这边上殿,有专门全天领众的几位小师父,大概全天要12个小时,带领大家诵经,念佛,绕佛,那真是很辛苦,我曾多次看到他们往下咽口水以滋润干干的喉咙,但他们声音却始终不衰不减,不急不缓,哀婉清亮,回旋于大殿又飘入天际,那真是天籁之音。因为音声就是度众生的一种重要方式,每日参观,朝拜的游客都会不自觉随着这沉静而柔美的佛音,走进大殿,站进行列里翻开经本跟着诵,离去文字相,语言相,在这音声之中进入佛国境界。4 h2 D0 g; A2 V5 m' B! k4 ~% \
: b) a+ L1 k7 G* U; d2 E. n3.师父们的相好庄严:由于这边是女众道场,所以感觉异常的亲切和自在,可以很亲近和师父们聊天,说话,他们长得好像都一样,眼神是那麽的沉沉静静,淡淡定定,总是面带微笑的看着你,真的好庄严啊,头两天,我自己真想把头发剔掉,倒不是有勇气出家,实在是想看看自己的清净的本来面目是什麽样子,女人也可以这样现出大丈夫相啊!
3 V5 F8 Y' E) K* J2 U c
( G' t* P: p) Z' ^+ f! k学佛乃是逆生死流而行的一种生活方式,是要去找苦吃的,不精进前行,那就是在往下堕落。但对于何谓精进修行自己始终没有概念,这次去打佛七,才真正知道了什麽叫修行。感谢诸佛菩萨及护法龙天的慈悲护念,让我看到了女人学佛的好样子。30多位很年轻的女众师父,她们365天都在修苦行,每天都是从早上2:45打板起床,3:15上早课,白天出坡劳动,各安本位,恭恭敬敬为大众服务,那里每日都对外供斋,午餐和晚餐, 随便什麽人都可以来吃,师父们慈悲,要广结善缘,她们自己全部都是过午不食的,但却要全天不停的做饭,做菜,因为每日用餐的人数都有好几百,周日那天是上千人,广场上排着长长的好几排等候的队伍,一直要吃到下午2-3点钟,看着吓人。劳动量可想而知。还有,我们寮房的厕所全部是师父们来打扫,我们全都看到感动不已,哪里敢懈怠,一直要到晚上10:10打板才会休息睡觉。佛七外他们的每日晚课全部是跪诵大般若经。 我问她们苦不苦,他们却说不苦,世间要想成就点事业,还要努力吃苦头,何况成佛出离生死的大事。 : i p/ ~- | \5 F7 w
2 i' J1 \! ^) t普贤行愿品里说:“一切众生为树根,诸佛菩萨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乃得智慧花果”。她们就是这样在大众中薰修自己的德性,安忍在在常人看来单调枯燥的生活里,但看得出他们很快乐,我都能感受到他们的清凉洒脱。她们的力量来自哪里呢?我很好奇,她们说,她们在跟着老和尚学习。她们的老和尚就是妙莲老法师,老和尚的教化是以行门为主,很少讲经,就是诵经,背经,同时出坡劳动,在耐烦中,磨练心智......
* |: f# n' B0 f. e- t- m, w' o
/ O9 p. |* j2 Y' w" w匆忙中下笔,说千说万,说回到自己,最大的反省感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象一个城里的青年,立志做一个农学家,整日看书研究蔬菜瓜果的种植,既没去上农学院,也没去过农田地里向老农请教。 自己在后花园里,试来试去,岂不可笑。 我就是这副样子!
. y k* \+ ?& D. H) O
: o4 b3 W' j: d5 _8 g4 S+ G- Q多多的去大丛林里,真正和修行人在一起,当看到他们,就已经知道什麽是佛法了,就知道该如何上路了,哪里会那麽的云里雾里,把自己迷掉!!
* \( Y: o& @/ b% Z$ Y# U. ^" P5 D( [2 H( L9 ~% ?2 P
我佛慈悲!; |# W. R# ^. g( Y2 ~$ L
9 X+ R n' S( g1 ~阿弥陀佛!9 a M" ]5 Z' S2 m" }# G; b# t/ z
5 ]* s A7 p- a
附:灵岩山寺圣诞期间有弥陀佛七,全年每个月都有佛七法事活动,可以挂单提供食宿,全无费用。
1 }; e* Q9 C& l
6 y7 K) T3 G$ u6 \[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7-12-13 16:3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