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70|回复: 12

ZT 太极拳简介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7-24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太极拳简介 , }3 K2 w9 i6 c7 R2 T5 h' w6 _
/ t& h) Y/ I# U( b' c3 R0 Q: r
    太极拳是我国的国粹,有历史考证,它起源于明朝末年的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由陈姓第九世的明末战将陈王庭所创。它综合了当时各家拳法之长,结合导引吐纳,采用腹式呼吸,使能在练拳时汗流浃背而不气喘,并加强爆发力量的训练,使动作畅通气血。它也融合了以阴阳为基础的经络学说,成为内外双修,身心并练,将意识、呼吸、动作三者结合为一的内功拳法。动作以松柔入手,练劲养气,可缓可快,柔中寓刚,刚中有柔。它以缠丝劲为灵,以内劲为统驭,形成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上下相通,快慢相兼,形意结合,顺逆缠丝,阴阳相合。  V; q; c( {& n( l
  - q; D+ Y+ V/ I$ Q+ d$ @
                  
% q5 H" i5 m# x4 X   太极拳后来经过杨露蝉、全佑、吴鉴泉、孙禄堂、武禹襄、和兆元等各路名师发展,自成流派,又派生出杨式、吴式、孙式、武式以及赵堡太极拳等。) y; Z8 _5 \  ~" p# N5 }
   太极拳适合任何年龄、性别、体型与身态者。经常练习太极拳,对於身心健康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种简单而又高深的运动,练气、蓄劲、健身、养生、防身、修身,一辈子受益无穷。+ ^9 U7 E1 {/ g5 e  u" E
   本人是太极拳爱好者和习练者,曾在深圳市太极拳比赛和首届三亚国际太极拳健康大会交流赛中,获得较好成绩。现收集了一些拳谱,愿与各位太极拳爱好者交流。 * u8 B9 X5 v9 {$ f1 }
/ K/ }7 O' a) U- ^
        新中国太极拳大事记  : p9 l8 p: i, m5 ~0 d* z% \" U* X2 I+ M
5 T/ ^% W) @4 B, E  y1 y
   1952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并号召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水、打太极拳。   0 z5 u* c$ U7 X3 v3 R5 z
    1956年2月国家体委运动司武术科组织有关太极拳专家,以传统杨式太极拳为素材,编制"24式简化太极拳",为太极拳的普及和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 ?. r0 o8 F1 c4 [$ i$ M. p  1978年11月16日,XX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邓小平在接见日本太极拳友人三宅正一时,挥毫写下了"太极拳好"的题词,为太极拳的蓬勃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7 V! l( S6 Y0 e; S7 \2 r4 c  E
  1982年11月,全国首届武术对抗项目--散打、太极推手表演赛在北京举行,使太极拳推手技艺得以展现与发展,促进了太极拳列为竞赛项目的进程。
7 x( ?: Q% K- Z& w2 L  1983年9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上,由5000名上海太极拳爱好者汇聚上海人民广场集体表演了24式太极拳,开创了集体表演24式太极拳之先河。
9 I& y7 E, u8 d% z4 d1 A  1984年4月22日-25日,湖北省体委主办的"国际太极拳(剑)邀请赛"在武汉举行,聚集了国内各派太极拳名家顾留馨、吴图南、李天骥、吴英华、马岳梁、孙剑云、傅钟文、杨振铎、姚继祖、陈小旺、郭高一等莅会展示太极拳百花齐放的风姿,成为太极拳走向世界的开端。
3 O0 O' \# Q- `/ |0 l( [  1986年,国家体委将太极拳、剑、推手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并决定每年举行一次比赛。
4 A0 k) y+ ~$ W/ [) t- e  1987年3月,在中国北京举行了首届"中日太极拳比赛交流大会"。
2 S- J) i5 Q6 T  1987年9月,首届亚洲武术锦标赛在日本横滨举行,太极拳作为正式比赛项目。
  F" b$ O, {  W% }" [  1988年,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按竞赛要求,将陈式、杨式、吴式、孙式编制成规范的"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9 b: f. U- P, _" I, c2 D
  1990年9月,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太极拳被正式列为武术比赛项目。中、日两国1500名太极拳爱好者在开幕式上集体表演了24式太极拳。
# r& j$ z! t9 Y; B, ~+ f  1991年10月,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在北京举行。太极拳作为三大拳种之一列为正式比赛项目。5 @3 }. C- b+ m
  1998年10月15日,为纪念邓小平题词"太极拳好"发表20周年并庆祝中国武术协会成立40周年,在TAM广场举行了盛大的万人太极拳表演。- f% j" c* Z2 U" H5 j7 D$ \; _& M
  2000年4月,中国武术协会开始着手制定太极拳全球化发展战略--太极拳健康工程。
( ^! A. ?; ]$ X2 F( X& [9 h  2000年5月,中国武协启动太极拳健康月活动,决定将每年的5月定为太极拳月。并推出8式、16式简化太极拳。* l' h8 R! D- q) r* ^, C
  2000年7月,在国际武联执委会支持中国的5月太极拳月活动,并将5月定为世界太极拳月。
0 X+ ^, Y  P- {) I( S3 j2 Z  2001年3月,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8-5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8-27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弄个板凳坐坐!想拜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2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顶,支持,同意,不顶对不起楼主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8-9-14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10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17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23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111

' n; y7 x$ P1 o$ o

" h" x9 N1 k8 n1 q: y) @' I( S[ 本帖最后由 方程 于 2009-2-22 00:08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6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源自武当张三丰,陈家沟的太极应该是最早习自武当,后人应尊重其首创者.当然,陈氏将其发展壮大,功不可没,但这个不能否认太极之本源:武当张三丰. 据本人搜集的武功秘笈称, 武当尚有三丰原式太极十三式秘传.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6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太极拳源流:
8 E! z1 x9 `. w! e( J  太极拳传于北宋末年张三丰,张为辽宁义州人,后于湖北均县武当山修道,封洞玄真人,嗣相演
1 x* P- V1 t% Q" v, Q$ P  u, ^) N; ^! f授,乃分张陈李王杜之五大派别。又有名劈太极者,闻其艺业,尤属精湛,然甚罕遘,但相传太极拳在
8 `' O' G2 Q; [. K  u; J4 X唐时有许宣平、李道子二人即擅之,至宋张三丰又阐明,再至元世祖时,有西安人王宗岳得其传,著有% L4 G3 Q7 ^- M1 Z
太极拳论,太极拳解,行功心解,搭手歌,总式歌等书。温州有陈州同者从之学,故又留传温州。又百6 W- E3 S/ c: }' t( l8 m: M7 f
余年至明嘉靖时,则以张松溪为最著,张为浙之鄞县人,师孙十三老,有徒四人,即四明,王皋,季化' g/ h5 X; Q2 ~0 g2 R3 y0 l+ i
南,叶继美(字近泉),以近泉为独优。近泉传单思南,思南传王征南,征南为明末人,名来威,有声& g% E- `3 v7 e( T6 G4 `0 @
於时,至清时,如传河南蒋发,蒋传怀庆府陈家沟子陈长兴,长兴传杨露禅,露禅传子班侯、健侯,近
( M2 A1 c1 M' e$ u8 P/ C南北习太极拳者,多杨氏所递嬗,然以便于体质单弱者练习之故,于原式多所更易,于是名之为新架,3 s% U$ E3 M# x$ b
而张三丰之原传太极,名之为老架,已如凤毛麟角,不易见之。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23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调节阀门填料的泄漏及原因

调节阀门在操作使用过程中,阀杆同填料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它包括转动和轴向移动。随着开关次数的增加,相对运动的次数也随之增多,还有温度,压力和流体介质的特性等影响,调节阀门填料是最容易发生泄漏的部位。它是由于填料接触压力的逐渐减弱,填料自身的老化,失去了弹性等原因引起的。这时压力介质就会沿着填料与阀杆的接触间隙向外泄漏,长时间会把部分填料吹走和将阀杆冲刷出沟槽,从而使泄漏扩大化
鲜花(68) 鸡蛋(0)
发表于 2010-11-18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理袁律师事务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26 14:35 , Processed in 0.146845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