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谈论问题,不要以言举人,更不要因人废言,主要是就事论事。
, }. u6 N/ J8 m7 x5 }; o
1 ?7 d' L6 O3 n5 J+ W) C! e+ i老式一点的家长、父母,偶尔会说别人误人子弟,一般不说自己误己子弟,因为真有误己子弟的事情发生,通常只有误己的己同被误的子弟们自己知道,外人是无从了解的。有很多情况,被误的子弟自己也不见得明白,恐怕要等到长大一点,被误的子弟才有可能某一天豁然开朗,认识到自己的误己子弟的父兄辈是多么伟大,并且庆幸,要不是当初被误己子弟的父兄辈误过,怎么会有今天的聪明才智。$ g9 L/ ^5 k2 O1 i- q
/ g4 R d0 V2 [& X" i- J0 _! x所以,要想认真了解某些误己子弟的真实例子,以便就近学习榜样的力量,就要认真观察子弟,一则可以学习误人子弟的本领,以备不时之需;再则可以在有机会的时候练习练习误己子弟,以便培养他们的聪明才智。- L) s2 l9 n2 [6 E Y
% h- I w6 ^, v1 c/ {6 X( P
有鉴于此,特地提供两例误己子弟的例子,以飨读者。: Z# Y: V( L! c
$ c2 F' W/ M8 k, y: }2 ^有位小朋友,非常喜欢芭妣娃娃,家里的很多玩具都同芭妣娃娃有关,且排列有序,衣着整齐。奇怪的是,每当有机会到其他小朋友家里玩的时候,这位小朋友经常带着自己的一两个裸体芭妣娃娃到别人家里去玩,而到了回家的时候裸体芭妣娃娃却是衣冠整洁地全身而退,而主人家里却缺少了几套芭妣娃娃的服装。这样的孩子,受到其家长这样的培养,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的,至少也可以出芭妣娃娃的头地。
+ b; ~0 ^/ z6 _! b9 o" {% I+ z1 G% d+ p* _
这回说说两位小朋友,一大一小,小的聪明,大的更聪明。每当两位同家长去购物的时候,小的就教大的如何将他们认为喜欢的商品从货架上拿下来,放进自己身上的衣兜、裤兜里面去,然后从容离开商场,每每奏效。这样的家长大概是准备开玩具店的。
/ M/ x: w( B, d1 y
" @+ J' c7 u* r- L& ~$ J3 c& L这样聪明的教育方法,要不是有人观察到,有人记录下来,恐怕会空前绝后。况且,误己子弟养成了良好悠久的习惯,到了误人子弟的时候,就更是得心应手。+ _4 D/ I/ a& U: q) P, f5 |: x+ @" c5 w
1 G' F& V# N! Q4 v& x! H& P愿想要向这样的家长学习的人,认真观察其子弟;愿不想向这样的家长学习的人,认真观察自己的子弟。
% x9 V0 O1 z% G+ j3 L6 p; C
; v$ H8 |$ Z" W[ Last edited by 丘八 on 2005-3-18 at 01:24 P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