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34|回复: 29

六味地黄丸究竟能治什么病?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21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六味地黄丸究竟能治什么病?" o& ~( Q' @) ^; S+ b
# n, {* Z; Y9 u! F" Y
  作者:张功耀
2 J. ?9 ]+ D6 A' v6 R# H
5 M' N, T4 D4 o" l" @  F  六味地黄丸,源出张仲景收录的金匮肾气丸。这金匮肾气丸究竟为何人所创,5 A$ o, p7 Z0 o4 b+ G
已经不得而知。到了宋朝,钱乙先生别出心裁,将金匮肾气丸减去肉桂和附子,
4 Y( ]+ l; D9 C. I; ?用来治疗“小儿发育迟缓”,即所谓“治肾怯失音,囱门不合,神不足,目中白# r' m9 x( j3 E" u+ ^, W8 x
睛多,面色恍白”。这其实就是现在的小儿麻痹症,不是什么小儿发育迟缓。清
+ }* ^$ x1 B8 a$ V4 n6 o朝编辑《古今图书集成》的时候,六味地黄丸治疗小儿麻痹症的病例范围被取消,3 W' ?6 K' E8 V( \! i2 p
清一色地强调了为成年人滋补肾水,在燥门、疸门和瘫痿门中被同时推荐。大约
9 a+ m" E. Y3 E2 ^  W从明朝的薛己开始,这个六味地黄丸就走向包医百病了。这个薛己在《内科摘要》
) A  _  i! D# R' b3 m中说,此方“治肾经不足,发热作渴,小便淋秘,气壅痰嗽,头目眩晕……血虚3 Z2 w" H" Y. I6 @0 N( V2 ?
发热等症,其功不能尽述”。以后的中医生使用六味地黄丸,实际上已经不是钱1 u7 y) t" p% W7 W  `8 Z9 u1 A
乙的立方用意了。熟悉现代医学的人大概能够判断得出,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小儿
. w( a6 J  V6 p$ V麻痹症,是完全不可能的。这意味着,六味地黄丸的原始立方是极不可靠的。
" |+ w  P6 L' j% K$ G) \
9 A7 ^+ O/ Y% z+ l9 a  Q  真正的疾病,中医是不能治的。只有那些不是病的病,或不需要任何医学干4 l8 H4 Z4 o0 l& C/ I& \1 j8 W
预也能自愈的病,或西医治病头中医治病尾的病,中医才可以去施展“包医百病”0 \% K5 y7 b! Z" i4 W
的“能耐”。到清末,六味地黄丸的治病范围推广到了内科(消渴、淋浊、咳嗽、- K- D/ p& m5 J
喘、眩晕、自汗、盗汗、便血、诸血症、血虚发热、呕吐、痿症、骨蒸、健忘、
1 a& l& r2 a) N惊悸、怔忡、头痛、腰痛、中风、类中风、虚劳、遗精、足跟痛、痰饮、黄疸
# }, S  n  _7 Z6 f等),外科(下部疮疡、瘰疬等),妇科(不孕症、产后不语等),儿科(囱门
8 T) |$ R  \! e9 s, l0 _! o+ Y% @不合、解颅、五迟五软小儿年长不能行等),五官科(虚火牙痛、失音、舌燥、. d$ p- V4 S# q+ r9 k& B* d" c
喉痛、耳鸣、耳聋、眼花、齿牙不固、肝疳白膜遮睛、目中白晴多等多种病证)。" }% Z5 A/ ~  ^9 T, r: q
到了现代,中医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弘扬。现代中医生比清朝的中医生更加勇气十4 H) B# B) J  l$ f* m, `  }
足,他们把六味地黄丸的治病范围扩大到了12个门类:( q8 I/ L! C! O3 c1 m

* D' b/ V5 t5 Z1 X  1.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室性早搏、脑梗死、脑溢血后遗症、眩. ?$ A$ t/ a7 p: w: |
晕等疾病。
- s* m* a$ W% J- n  g+ o  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减轻水肿,减少尿蛋白,慢性肾小球肾炎,乳糜尿,9 H+ t$ v' {, U& A# U% b& r+ R. R, _
男性不育症,女性原发性不孕症和继发性不孕症,肾病综合征、尿毒症、阳痿、
- Y. U5 S" z  W* J! K遗精、血精、不射精、淋证、窿闭、遗尿等。7 Z2 t/ Q/ y% F: J& Y: r
  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食道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老年性便秘。
" {2 m8 o' R; E5 F, V  4.糖尿病。据称胜过二甲双胍和维生素E。8 r2 ~) w  o5 L. h9 R" N
  5.内分泌系统疾病:甲亢,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7 B& d& U. t2 z3 M0 k  6.妇科疾病:女性乳房发育不良,经行鼻衄、带下、乳癖等。
1 W7 @: h" I$ K5 ]1 ]7 l; D  7.儿科疾病:小儿遗尿,小儿脑机能障碍,幼童性早熟。8 V% `; F6 }+ P' b8 u5 c  R) d  ~9 }
  8.五官科疾病:耳鸣、耳聋、耳眩晕、鼻鼽、鼻槁、鼻衄、慢喉痹、慢乳蛾、' b5 M: @. Y( E! B$ i. j
慢喉暗等,中心性视网膜炎,口疮,牙周炎,慢性葡萄膜炎、视盘脉管炎、青光$ S+ D2 {) _/ A  J
眼、外伤性角膜溃疡、白内障、黄斑盘状变性、中浆病、玻璃体积血、口腔扁平
* ]/ q% P' M( i- T) E& j苔癣、齿衄、冠周炎、齿痛、耳聋等。1 b1 y% J: M" _8 {' \
  9.皮肤科疾病:黄褐斑,粉刺,瑞尔氏黑变病,皮肤皲裂。) e7 y8 W$ a1 ^0 _, Z. u1 o$ Q' Y
  10.肿瘤:甲状腺瘤,晚期肺癌患者。
7 J- T* U, D  q( h  11.药物不良反应:氟哌酸、硝苯地和氯氮平引起的过敏和不良反应。
5 u$ i2 f# ]" \' F& g3 T, C  12.其他: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肝炎血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 }; m: ~" v3 A6 T
颈推病,麻风性结节性红斑反应、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 }1 [; s- L! ?9 \! |* ^# |
腰麻后头痛、背脊痛、脱发、下半身盗汗自汗等各种杂症。; b6 r; k$ @* P. J8 I& ~6 W. J/ Y. |
: C9 m: K, U. ^, u9 x* w
  有中医界人士煞有介事地发表总结报告说,“六味地黄丸治疗范围之广,可+ ~  B' z* ]: M! V# T
涵盖各系统疾病达435个,近20个科别”。, {6 L- e/ g4 {" S. ]

# `: E% r& A: T1 G: @( e! v9 o  看起来,“包医百病”这个成语需要修改了。保守的修改可修改为“包医千
+ z9 a, g- U4 Q+ Y病”,积极的修改可以修改为“包医万病”。最积极的修改,恐怕可以创造一个
# U  r  P- _* H# M0 t% ~新的格言来:“六味地黄丸就是全部医学”。. b. P, Y  p9 H- _3 y# p
* F% E$ b' _; @, ]
  这使我想起英国哲学家休谟的一句格言,“找出一种因果关系胜过当上波斯3 [5 X# x+ f2 s, z1 e# P" A1 @  I  a, ?* r
国的国王”。如果中医生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这435种病的因果关系都能够得到证( z1 _2 Y! \; s0 ^  X( v( J
明,恐怕把全宇宙交给中医生去统治,也必然是地域狭小的。然而,值得我们注: C4 q1 z- P& D) G2 d( K8 f% `
意的是,现代药学家依据法国传统医学开发出了治疗痛风的秋水仙碱+ |0 T; E/ M5 j6 n7 `0 `' G: e
(colchiceine);依据非洲和西班牙传统医术开发出了治疗男性阳痿的育亨宾' g& j" ~. o! [, ?3 `' i8 a6 a8 j
(yohimbine);依据瑞典传统医术开发出了治疗女性性冷淡的达米阿那% B/ m4 n% \9 I, H  l
(damiana);依据印度传统医术开发出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利血平
% k0 y# V1 n  k1 d1 _: [+ U  `- p(reserpine);依据南美洲传统医术开发出了治疗癌症的常用药长春碱0 {) h5 ^- I2 Q
(catharanthine)。我们不禁要问,依据六味地黄丸,我们可以开发出什么安! H# ^( b1 T' |
全可靠的药物呢?我本人是研究科学史的。只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就可以在医
5 X: n( `0 g4 C' O学史上大书特书了。坦率地说,我们不需要435个答案,只需要一个可靠的答案:
- V/ [6 C5 _: v
3 i" _6 ^7 T7 a. k8 i  六味地黄丸究竟能治什么病?
. B1 l" f- W# u: }http://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9/zhongyi2130.txt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21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bangding

bangding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21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会记住这个人——张功耀。他用科学的力量,把自己民族流传数千年的医学彻底否定。连同方舟子等学界名流一起,发起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批判。在中国传统文化这具掩掩一息的哀尸上,重重地踏上一脚,宣告“科学”精神的胜利。中国人,你们快来欢呼啊。
鲜花(1015) 鸡蛋(1)
发表于 2008-12-22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原帖由 tsingyang 于 2008-12-21 20:20 发表
' E; S0 [6 `, |- d' X9 K历史会记住这个人——张功耀。他用科学的力量,把自己民族流传数千年的医学彻底否定。连同方舟子等学界名流一起,发起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批判。在中国传统文化这具掩掩一息的哀尸上,重重地踏上一脚,宣告“科学”精神的胜利。中国人,你们快来欢呼啊。
/ W1 C# I1 R, z! M/ P* {
先生不必郁闷。6 p2 Z" h0 c* b0 R  }: q* t+ ]

- ~6 L% T9 y3 j( h- M# m* s中医要做的是尽快把自己的精华传承下去,如果没有那些良医的发扬光大,再好的经验都将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F3 @- v5 ~. r# U, O* h

8 H; X. f0 ^8 r6 Y/ p# a$ f$ w这里转的一些东西,其实好多都是似是而非的。比如说那些做了证实有毒的药理实验:的确不少方子里的单剂里的成分是有毒性的,也有些的确给人造成了影响。但中药并不像西药那样是把各种成分提炼出来应用的,而且还有不同药的互相作用,还有对不同体质的相互作用。(就从西医上来说,放疗化疗都有极大的副作用,不是一直在应用吗?)这些都没有能够证明如果方子对症的情况下对人体有害。
( v' E1 d# C" {! Y6 r
$ f3 B- h! M7 e# G: x+ x' w2 W按照我们国家目前的规程,这样的组方是需要做类似排列组合一样的动物和人体实验的,但是涉及到的各方都没有能力去做这样的事,于是就有了各种变通,自然也就有了弊病。5 ~# t3 Q' y1 `2 r
* ?8 h; i+ ?9 A( j$ Z' d6 y+ |$ o
所以说,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其实现在都没有能力用实在的实验去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也是中医不能够走向世界的局限。
4 F- c! G; ~1 U+ N- H/ c
" {( d* }' {9 F  v# s从中医方面来说,被迫去适应另一个体系,的确是比较痛苦也很困难的事。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这么多涉及到这个方面的狂热爱国的有能力的人士和组织一直没有能力和毅力去着手做这样的事,这不是发扬爱国精神最好的表现场所么,结果这么多年来,一直缠绕在利益的大棒下,祖国医学却奄奄一息。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22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所言极是。问题在于中医和现代科学根本不是一个认识体系,两者目前无法有共同语言的,其中的复杂性非外人所能理解。中医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疗效,其余不谈。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singyang 于 2008-12-21 20:20 发表
0 T% t. `' t1 o3 @历史会记住这个人——张功耀。他用科学的力量,把自己民族流传数千年的医学彻底否定。连同方舟子等学界名流一起,发起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批判。在中国传统文化这具掩掩一息的哀尸上,重重地踏上一脚,宣告“科学” ...
. T+ v/ w& H) J3 M; _8 i5 V, c
文化是文化,医学是医学,不应混淆。要是鼓吹中医的民族性,文化性,估计没人反对;但是要是拿来治病救人就要看效果了。中医能不能救人,中药能不能治病,不是喊一句”老祖宗已经用了一万年,效果不是很好吗“就能糊弄过去。对于中医的批评,不在于批评者是谁,而在于批评的内容是不是有道理,有证据。对批评者没有道理的扣帽子是不对的。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tsingyang 于 2008-12-22 17:29 发表 # R' t1 k) |" I- Q5 u
楼上所言极是。问题在于中医和现代科学根本不是一个认识体系,两者目前无法有共同语言的,其中的复杂性非外人所能理解。中医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疗效,其余不谈。

( @- T7 t6 Z( ?  q' c: F8 L很可惜,中医现在唯一做不到的就是证明不了疗效: “六味地黄丸究竟能治什么病?”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23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no7li多发些帖子,让更多的中国人不要相信中医。而本人则是从中国逃出来,专门来加拿大做江湖郎中的。今天本人做出预言:30年后,中国人将到美国和加拿大来学习较为正宗的中医。至于中医的疗效,是靠时间和大众来检验的,不是谁一两句话可以下结论的。. B  T& u: u& G' a
当然我也对当下中医的现状感到悲哀,难道就没有那么一点点运气,让no7li遇到一个水平好点的中医?
6 A  H! n( e! V1 e: P! b8 f1 {& }
[ 本帖最后由 tsingyang 于 2008-12-23 17:50 编辑 ]
鲜花(1015) 鸡蛋(1)
发表于 2008-12-24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tsingyang 于 2008-12-23 17:48 发表
& b8 x/ {: R+ F4 b9 |. H8 a希望no7li多发些帖子,让更多的中国人不要相信中医。而本人则是从中国逃出来,专门来加拿大做江湖郎中的。今天本人做出预言:30年后,中国人将到美国和加拿大来学习较为正宗的中医。至于中医的疗效,是靠时间和大众来 ...
) s/ x/ ^  o- N; H
这个现象好像有个专门的词,叫做“边缘效应”。据说文化和语言等都有这个现象:在发源地被灭绝了,但是在发源地很远的边缘地带反而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M% x8 L) X: j! @0 y) K+ Y

# F" m( t% D3 S0 S
原帖由 tsingyang 于 2008-12-22 17:29 发表 4 d! o; {' K9 j& K
问题在于中医和现代科学根本不是一个认识体系,两者目前无法有共同语言的,其中的复杂性非外人所能理解。

4 g/ }+ p: x1 C8 k. C, C  q' S如果认真说起来,这好像是一个国家项目研究的题目。不过我说点不成熟的感觉哈~~~~~~~~
) D4 ]; \3 h6 m. |
0 D2 B- H2 E" B' _* H0 o这就和我们的中文和英文翻译一样,双方都觉得不尽如人意。但中西医的交流,有一个很好的共同基础,就是都是在我们人体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所以可以通过人体这个平台进行交流。
5 M. g$ b- n* O' j+ w+ Q7 ]- y) P# a" o8 x( C% ]$ J- n$ G, _' ^
先打个比方:好比一个小孩子从2岁长到5岁,凡是成人都知道他是长大了,这就类似中医的说法。可是偏偏有人说你证明给我看,就这么说说不行。于是,没有选择,你只能从小孩的身高体重、肌肉纤维粗细、智力商数、骨骼的变化等等方面一一列举数据变化给他看,这就是西医要求的。当然我们证实了以后还觉得这个西医根本就没有掌握成长的实质。" ?1 N8 j# s" m' m. d- f* f
6 k! W" l2 @9 _8 p) h- e
回到中西医的转换上来,我一直相信如果中国掌握这方面实权的人有这个决心的话,还是做得到的。中国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人多。例如说荨麻疹,查了一下中医有许多的情况,有1.外感风邪 2.血热 3.积滞脾运不及等。那如果主管部门一声令下,全国搜集1000例情况基本类似的血热病人,双盲,给药,测量各有关指标。重赏之下必有人提供病例。当然各种指标的确定和测量是一件繁复而工作量巨大的工程。我们不是可以再来个XXX工程么,只要有国家的力量,我还是相信没有干不成的事。还有比如说舌苔、脉搏的问题,现在科技先进得应该可以量化这些指标了,连细微的植物电流都可以检测到,何况在手腕处跳动的脉搏呢?舌苔也一样。关键在于,懂行又有心的人没有力量,而有实力的人(或组织)没有这个心。
; O+ f5 }# }! j, x
0 F. |9 ~3 q1 A4 s! a8 B6 d不好意思,乱议论了一下,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出有见地的人的“宝贝”来~~~
鲜花(9)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24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有人需要六味地黄丸吗?
$ R$ M7 q& ~& ^0 v& P7 |
4 G1 }5 L- u6 Q. D7 y我手上有大批货源,廉价出售!# s. V7 |& U8 d2 K7 A) y

2 v9 w- [- O  Q如有需要,请跟帖或短信与我~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4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singyang 于 2008-12-23 17:48 发表 8 I0 C5 h) [0 m2 s8 Z' [. r- A0 _
希望no7li多发些帖子,让更多的中国人不要相信中医。而本人则是从中国逃出来,专门来加拿大做江湖郎中的。今天本人做出预言:30年后,中国人将到美国和加拿大来学习较为正宗的中医。至于中医的疗效,是靠时间和大众来 ...

: V  G, \! g# N4 L0 d, t相反,本人觉得和幸运没有受到太多中医的毒害。。。
7 Q1 t3 t4 H, d: W你的预言看不出来有什么根据,有什么意义?谁都可以一张嘴预言百年万年之后的事情,但是没有事实根据的预言有什么意义? 或许你在暗示国内对中医进行“迫害”,我倒认为随着科学的普及民主制度的发展,中医最终会失去政治上的保护,回归民间。如果中医真的有用的话,当然会生存下去,人们又不傻。不幸运的是,即使所谓资深的中医人士也不能回答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中医能治什么病?"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24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no7li为何对中医有如此深仇大恨?白人尚且对中医没有如此卖力地批判,仅是将其作为一种替代疗法。是什么让你感到一种严重的使命感,非要把中医扯个稀烂?
( M/ c( z4 W, V8 n; f0 R我不是一个资深的中医,但我使用中医疗法治疗了许多西医不能治疗的疾病。要说中医什么病都不能治,象是不太客观吧?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原帖由 tsingyang 于 2008-12-24 23:30 发表 / |: d" }- u, F3 Q  ?6 e' [( [
no7li为何对中医有如此深仇大恨?白人尚且对中医没有如此卖力地批判,仅是将其作为一种替代疗法。是什么让你感到一种严重的使命感,非要把中医扯个稀烂?我不是一个资深的中医,但我使用中医疗法治疗了许多西医不能 ...

6 E5 L: F+ v' a* s) q不要这里白人黑人的。大家不都是人?白人说中药 OK!你就喝中药?道理是白人讲的才对?
" x9 Y/ G6 y! |% O- o) k你觉的你有证据证明中医有效那就找出来,列出来,让大家看看能不能站住脚。7 M" l1 j; D& _' U  w. y# f/ P5 `
别人有证据证明中医没有效果,有很多中药有毒,人家列出来,你没有理由不让别人说话。
6 V9 [- T1 H/ K& F读者都有自己的脑子,会有自己的判断。
3 d/ y9 G5 C% }3 w2 ]: j8 L
. G" c$ ~. g/ e[ 本帖最后由 no7li 于 2008-12-29 23:43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30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还是来说一些常识:中医治病,不是按照病名来给药的,而是要辨证分析。比如上面说到的高血压,就有肝风、阴虚、厥阴内寒、痰湿等多个证型,每个病人还有其特定的病机。中医开方,是量体裁衣,给出综合考虑后的治疗方剂,不是随便开个六味地黄丸。这个六味地黄丸组方本身针对的是肾精不足的病证,高血压病如果属于这个病机的可以本方化裁治疗。- J4 p+ k  N. `1 F  A8 M2 t
所以,同一个西医病证,在中医看来却有多种的发病机制不同。根据表、里、寒、热、虚、实的不同,体质的差异,中医给中的处方是完全不同的。而在这点上,西医却很难做到针对不同的疾病体质给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临床上,我看到很多体弱气虚的人,却每天服下大量的抗生素,结果是炎症没消,正气日陷。2 E7 W1 N' C8 K3 x) j
西医号称“科学”,其实治疗思路存在很大机械性。比如西医的VB6号称可以改善神经末梢功能。我临床这么多年,没看到谁吃了治神经炎有效的。但是这个病去看西医,他仍然只能给出这个药。
鲜花(33) 鸡蛋(0)
发表于 2009-1-19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人(某某奖获得者)断言某某海域内无长度小于XX的生物, 但他忘了自己采集标本时所用的网子的孔就是XX大的 -- 无知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也包括披着学者外衣的。
鲜花(847)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2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有很多六味地黄丸,吃了明显睡眠改善一些的啊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原帖由 sumash 于 2009-1-22 13:45 发表 ; s! Z8 U- }7 o
我也有很多六味地黄丸,吃了明显睡眠改善一些的啊
# s' Z# s- v3 G3 p+ I  Q
睡眠这个问题好多情况下和心理状态有关,有可能是安慰剂作用,就是说服用它并不会真正的起什么生理上作用,但是服用者觉得它能会起作用,减少了部分的焦虑,从而更容易睡着。我听说有些人买一种项圈戴在脖子上,声称睡眠明显改善,估计也是这种效果。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30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o7li 于 2008-12-21 15:22 发表
3 \& u  R" U6 _  有中医界人士煞有介事地发表总结报告说,“六味地黄丸治疗范围之广,可涵盖各系统疾病达435个,近20个科别”。- b8 X5 u2 p; ]5 }" g! L" b
  看起来,“包医百病”这个成语需要修改了。保守的修改可修改为“包医千病”,积极的修改可以修改为“包医万病”。最积极的修改,恐怕可以创造一个新的格言来:“六味地黄丸就是全部医学”。
5 H% e5 F. a( x& h

9 j  ]2 e( v" j2 J+ z
- r2 r3 v1 ^" ^5 o) V! P# `" y其他先不论,就从这句话来说,是很明显加莫名其妙的诋毁.+ S; o' ?+ Y( u& N
* [7 N/ ]9 I" @5 J* p- `
当然,中药的副作用是挺大的,比如说"人中黄"吃多了就会诱发脑残,受害者攻击中医也难免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30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楼 的帖子

“根据表、里、寒、热、虚、实的不同”
. x+ |- y1 S% W' r$ H* a4 C
6 D3 Q+ F3 h7 s4 @: j7 D就说你这个表,里,寒,热,虚,实。你能给这些东西具体的定义吗?恐怕一个病人去10个中医那里个人有个人的判断吧。而去西医那里,相对来说答案要标准的多。一般都是从最常见的开始,一个一个排除。我不喜欢说“西医”这个词,喜欢把现在医学叫做现代医学。实际上现在的医学有多少贡献来自物理,化学,生物,影像技术等等。这些都为了确切的诊断。而所谓的中医呢,还在学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玩一些虚的不能虚的词汇。不可否认有些中药有一些成分可以治病,但是大部分中医理论根本跟现在科学不容。因为根本不能定性和量化,也就没有所谓的标准。各个医师的判断和处方都有差异。中医理论跟哲学差不多,中药吃不死人,但是基本上治不了病。实际上人体系统自我调整能力很强,如果不是很大的问题,基本都能自愈。在没有现代医学以前人的平均寿命是多少,而现在是多少?在没有抗生素之前,战争多有多少人会感染而死,中医能治吗?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30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楼 的帖子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中医认为"气正而邪不侵",生病的原因是因为自身体质出了问题才会受到感染,比如说同样吃了生冷食物,有人就会拉肚子,有人就不会;家里有人感冒发烧,也不一定全家就都一起陪着;即使是烈性传染病,也会有一些幸存者吧.所以说,中医的直接治疗对象是患者本身的身体,把患者身体调理好了,靠着身体自身的机能就能除病了.与之相对的,西医的直接治疗对象是病原体,细菌,病毒之类的东西,杀掉这些东西,患者的身体也就自然好了.这只是方法论的不同而已,然而,要量化一个细菌病毒是不难的,但要量化一个人的全身脏器或者经脉就非常的困难了,所以要量化中医是几乎不可能的,除非等到科学发展到能将人体各部及其关联有效量化那一天.
, f; \1 [2 ]. L
8 J7 L: S4 b6 j8 a0 o" {乱用人参变毒药,对症砒霜是良方.患者的体质境况不同,对应的药方也必定会有不同,不会号脉只会开成药的,那是庸医,但很不幸,从古至今,庸医永远都比良医要多得多.8 v6 ?$ G/ k; W7 `$ l5 X
2 s- o0 k% n" S+ F" p( Z. ]
抗生素的出现的确大大提高了人类对付病痛的能力,但是,中医也不是完全对细菌感染无能为力的.比如说,有一味叫"蚕矢汤",就可以对付烈性传染病伤寒.
- y" A* W( \7 t$ h2 `
2 Q% w" q& |3 M( j中医的理论和实践这几千年来一直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学习材料也不光是黄帝内经.所谓"虚的不能虚的词汇",不过是不明白它的意义罢了,就象对俺来说,什么夸克,纳米技术,也都是"虚的不能虚的词汇".
  ?0 i2 K' w2 n2 }- d2 ?* p2 V+ s# j' H! y; V2 B
不过,中医的确是注定要消亡的,这不用谁来否定,看看中医大学的很多学子们一边上着中医理论课一边背六级单词就知道啦.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来说一些常识:中医治病,不是按照病名来给药的,而是要辨证分析。比如上面说到的高血压,就有肝风、阴虚、厥阴内寒、痰湿等多个证型,每个病人还有其特定的病机。中医开方,是量体裁衣,给出综合考虑后的治疗 ...! ~' \& S1 [3 u
tsingyang 发表于 2008-12-30 12:54

+ E5 }  E2 z8 \. H先生所谓的常识好像不太准确。比如有关于神经炎的部分。在网上简单搜索一下“神经炎”,就会发现维生素B6缺乏只是已知的导致神经炎的几十种原因的一种,当然不会对所有的人起作用。如果医生怀疑病人是因为维生素B6缺乏而导致神经炎的话,可能会让病人服用一段时间,如果情况没有改善的话,应该会指导病人停止服用。请先生以后发言之前起码把容易确认事实搞准确,不然是浪费大家的时间。
1 S# L4 K7 W5 K/ c0 [6 l: f, k1 g/ @' L6 A& s8 v& h
http://www.zhonghuakangwang.com/shenjingyan.htm
" }: H+ z" L8 i) ]+ ohttp://www.google.ca/search?hl=e ... nG=Search&meta=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5-9 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2) 鸡蛋(0)
发表于 2009-5-14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张功耀是什么东西? 在他眼里, 中医不是医, 韩医才是医。韩国的传统医学不能说没有他们自己的经验积累, 但是大部分是学习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经验和理论。大长今不也在学伤寒论吗?就连我认识的韩国人都认定他们应用的传统医学根系中国的传统文化。可张功耀看不到这些。他自己学中医学不通了,就转而攻击谩骂。' ?% m7 s1 Y3 o4 Z, ]5 }
不能否认中国现存的滥用中药问题。 但我不认为这是传统中医的问题。这是国家时政问题。中国人把钱放在了首位,试问什么花样搞不出来?损人利己的医生,不论是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在中国比比皆是。 滥用抗菌素和滥用六味地黄丸有什么质的区别?方舟子只把他的三角小眼盯在了传统医学上, 这主要是由于他的脑偏激和心狭隘。一个生物学博士愣是在美国找不到工作,回国了又不能在自己的专业上搞出点名堂。只好靠攻击谩骂中国的传统医学来扬名立传和发财致富。 他又和那些滥用中医中药的伪中医有什么区别呢?目的不都是一个吗?钱!钱!钱!利!利!利!可悲的中国人!
7 S, Z" r& O5 K' w3 W6 N+ I综上所诉:中医是一个容易被骗子和小人利用的医学。
鲜花(12) 鸡蛋(0)
发表于 2009-5-14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7# no7li
$ w4 O2 x2 _, ?( u: i% i7 P: E$ m& |7 Z8 D% X5 d
1 K% ^+ B5 l; G+ c
不知道并不等于不存在呀!
鲜花(12) 鸡蛋(0)
发表于 2009-5-14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8# tsingyang 8 W2 o8 r* k/ Z4 a, S7 E* ?% c! |

: i5 B( S. C! X' M. h1 u& Y0 M4 C9 M& a% q9 p
欣赏!
鲜花(12) 鸡蛋(0)
发表于 2009-5-14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19# cheky
5 P: Q7 W  R% g5 O0 Z, U# A% `- K8 ~# r5 \
* R% P. f4 B" _" w; `7 l
嘿嘿!不同意。《黄帝内经》,和《伤寒论》是医学理论基础和临床实际经验的总结。它就像现代医学中应用着的2000年前的数学和物理一样, 地地道道,实实在在的有用。知道吗?就一个小小的伤风感冒问题,现代医学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最近才得出:感冒是能自愈的,不用吃药,用药也不好使,只要多喝水,多休息就会好得。这个小问题在〈伤寒论〉上早已阐述: 伤风感冒的病程是七天,不用药,可在七天自愈。用药可缩短病程,并且防止其他并发症。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5-21 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为我们的中医感到惋惜,中医的真传在民间而不在学府,西医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方法论基础之上的,通过使用仪器细分精确来解决问题,对于急症手术可取,但在解决人体生病的根本方面远不如中医真传,真正的真传在民间在武林,在中医真传看来,治病不是一付药两付药能解决的,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随时调整,治疗过程应该有一个程序对疾病从根本上治疗。
大型搬家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24# amygdala % c+ U: i" \6 W" H$ ^% E, e" K
3 X0 T, p3 V" w$ t
那当然了
, A- Y0 z- X: \$ |, t- \6 [; ^还有"中医用了数千年;中医博大精深,你不懂中医;不能证明的不等于不存在,不等于不科学"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5-22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强烈六味地黄丸。有病治病,没病保健。
大型搬家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5-22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母亲服用后明显感觉良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5 16:47 , Processed in 0.205228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