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394)  鸡蛋( 16)
|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2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14)
% E% u* x$ ~( E2 Z$ H 记得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诚信,当年颇有不少考生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写的范文广为流传。后来不多时,当年深受出国考托福考GRE的荼毒,心灵遭受严重创伤的出国留学人员们,满怀憧憬将来祖国一日富强了,洋人纷纷求学移民于中国,排队报考中文托福GRE的情景。我现在琢磨,如果华尔街的这些银行家基金经理们,拿到手的中文试卷上,赫然就是这个诚信二字的命题作文,是不是好多人都及不了格呢?抛开中文遣词造句水平不论,依着他们骨子里对诚信的理解,写出来,别人会不会看得面面相觑啊。2 H& f, a( \& {) J% V
- P: C8 e, h/ A5 n3 Y% w* H% R 好比我们当年中学班里有个哥们,相对于我们这些整天只知道打球傻玩儿的小子们来说,思想成熟的多,愤世嫉俗;按说这不是缺点,可是我们当年背政治,这厮就麻爪儿了,因为政治这东西不是光靠死记硬背就能过关,好多地方还是得有自己的理解,才不至于颠倒黑白,闹笑话还是其次,犯政治错误就不好玩儿了。他倒好,课本上的东西,灌输到了他脑子里绝对记反,因为他的理解和我们大多数正常人,都不一样。我们都不知道这算是他政治上成熟呢,还是政治上幼稚。
7 y" {# L( n/ z$ g5 T5 L
# c! g9 _) _1 \5 | 想起来,我国刑法规定的位列几大重罪前茅的反革命罪,其实称为革命罪,大概更为贴切。4 G! n- Q9 R! s, b6 S
我还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些靠着欺诈让投资者赔上老本的银行家,基金经理们,虽说做人的诚信早已肉包子打狗,其实很多人也不是自拿到投资者的第一笔投资哪那天,就立下远大志向一定要这么干的。这么说虽然还是免不了有为一小撮他们之中的人开脱之嫌,可是现实中往往是这样。人都是因为贪婪才学会的欺诈。# R, k) y0 L* T7 v; q. g
贪婪是人的本性,在1987年获得奥斯卡奖的影片“华尔街”中被两代帅哥的代表,迈克尔道格拉斯和查理希恩诠释的淋漓尽致。在这部不朽之作中担任艺术顾问的肯尼斯李普(Ken. Lipper)本人就是投资界享有盛名的大鳄,在大导演奥利弗斯通的游说下同意加入这部电影的制作,在对白中加入了很多华尔街俚语黑话,同时给两位帅哥演员言传身教,让他们看起来气质更像那么回事儿。在这部影片大获成功之后,李普又根据剧本改编,写出了同名小说,接下来又创作了电影剧本“市政厅”,由好莱坞又一位帅哥约翰库萨克担纲主演。
9 _' S, ~. k6 Y
0 n9 k- P' J& M" ^ 李普老头子多才多艺,部分因为本人是犹太人的缘故,他和斯皮尔伯格联合制作的反映二战集中营的纪录片“最后时日”还获得了1999年奥斯卡奖。同时,在80年代中期,他还是纽约市主管金融的副市长,估计大概相当于王宝森的地位。借助于他在政界与好莱坞多年的亲密接触,当时的纽约市长爱德华寇迟,与许许多多演艺界商界的名流,包括朱莉娅罗伯茨,史泰龙,库萨克,迪斯尼老板艾斯纳,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资本管理公司旗下28亿美元对冲基金的老客户。% ?8 K7 x( L2 L; p" N5 x8 |# d
5 s4 G+ J0 ^# o4 f 这样一个平趟美国几大上流社会的精英,很难和基金欺诈丑闻联系起来。可是就在中国高考作文以诚信为命题一年以后的2002年,大洋彼岸的美国这边厢,一系列事件慢慢浮出水面,最终将李普长达16年的基金公司彻底搞趴下。两个主管投资的基金经理史崔法齐和维索斯基在一月拿到年度分红以后没几天,突然双双辞职不告而别,逃避了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的年度审计。然后在2月审计完成之后,李普不得不在给投资人的信里坦白,这支以投资可转换债券套利为主要交易策略的对冲基金,在2001年实际损失约占基金的45%,而不是先前在年底的时候通报的盈利7.7%。一个月以后,李普把矛头对准临阵脱逃的两名基金经理的同时,埋怨2001年恶劣的市场条件,也是造成转换债券套利艰难处境的帮凶。
* W- |/ K8 J; ~! Y( w9 b/ C! H2 d# Q9 e, _: N$ |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李普基金开始清盘,各界名流们本来几年以来被虚报的利润惯出来的的大好心情,霎时间走的无影无踪。他在好莱坞的朋友们小心翼翼的尽量保持体面的气度,没有跳将出来大加鞭挞痛打落水狗。基金经理史崔法齐最终被判欺诈罪成,锒铛入狱。很多机构投资人吵吵着,也要把李普老头儿一根绳子套上拉进班房,可是没辙,人家后台硬,仗着和政界商界剪不清理还乱的关系,最终没有折进去,但是他必须退还几百万美元这些年来累计揣进自己腰包的基金利润分成,作为补偿。
( Q6 X7 j6 T% |% c; t I! y8 L; [
李普离了婚,分了财产,从上层社会的喧闹聚会中消失了,可是在他的基金公司关门大吉后四年之多的时间里,很多事儿并没有没完。史泰龙在1997年投资的250万,在01年的时候,根据当时虚报的利润累计,总计已有380万。史泰龙高高兴兴的全部提了出来。库萨克没史泰龙那么趁钱,90年代中期只放了30万进去,到2000年变成了54万,他也及时提走了。就连前纽约市长寇迟也兑现了1百万投资。结果呢,到2006年的时候,其他没能在东窗事发之前溜号儿的投资者们,还在不屈不挠的打着民事官司,要求史泰龙和库萨克等人把吃进去的再吐出来,搁一起,最后大家一块儿均分。
$ d( Z; p* z; h1 m
- J) R' @; R; z& \8 F 按说这些都是富人,这么玩儿,不知道应该算做大富翁里的均富卡使用,还是均贫卡使用更合适。5 p* z) F m& |4 x! \
李普本人是戏剧电影界的大拿,不过要论戏剧性,李普基金这档子事儿还比不上2005年爆出的巴佑基金更来劲。
2 {# n7 W# l6 G& A1 A 巴佑基金没李普基金那么大,在2005年中的时候,大概总资产是4.5亿左右。这支基金成立于1997年,起始规模只有5千万,但是在头一年里就录得了30%多的回报,在接下来直到1999年下半年的时间里,又有高达38.5%的累计利润。在2005年5月致投资人的报告里声称,头5个月艰难的环境下,回报是4.6%,大大优于标普500指数的-1.7%亏损。就是这样一直看起来蒸蒸日上的中等基金,在05年7月下旬突然毫无征兆的发给所有投资者一封信,告知基金将被清盘,让投资者等待退回的钱,马上就能到。
0 ^5 X/ `0 A% t6 u2 \+ C8 ~
4 G- x" _! n$ |! X/ W+ y. W9 m. X9 x 8月16日,和许许多多其他有份投资巴佑的人一样,西雅图的一位投资人埃里克迪伦,一连三周了,连个响儿都没听见,可他坐不住了,直接飞到了康州斯坦福镇,坐上豪华电召车来到了巴佑基金总部办公室,一座坐落在康州南边面临长岛海峡的水边木制别墅,等待面晤巴佑基金的首席财政官丹尼尔马力诺。在“僧敲月下门”很多下儿,没有动静以后,改直接推门了。在空无一人的房间里,桌上是一封敞开的六页纸的信,“这是我的自尽声明和全部交代”,他看了开头这第一句,直接打电话叫了警察。信中承认,马力诺和巴佑的创始人萨缪尔以色列以及另外一个合伙人一起,自1998年以来,一直在欺诈所有投资者,直到现在。基金里的钱基本上已所剩无几。/ N0 J. F0 o( o
5 ~8 X/ ^. b" |$ L; ^. w" f
警察没那么笨,鬼才相信这么一位嗜财如命的主儿能够有勇气干掉自己(尸首呢?),然后好像和武林高手叫阵被痛扁一顿,临走还不忘交代几句场面话。警察没费什么力气就找到了马力诺,直接送进了医院,先来个心理检查,看看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儿。公司总裁以色列---这是真名,显然的,这又是一位犹太人---随后不久也被缉拿归案。总共三人,分别被判证券欺诈罪成立。
7 O7 B9 k9 Z. Z: g 完了?没有。戏到这里还只演了一半儿。& E* J6 I0 K, E
在08年4月,除了以色列以外的两人已经先后进了号子,以色列被判处20年有期徒刑,可是当他独自驾车前往联邦监狱开始服刑的途中,突然消失了。6月9日他的多功能越野车在离纽约北部四十英里的熊山大桥下哈德逊河边被发现,车前盖全是尘土,上面写了行字儿:自尽无痛。车里还找到了一堆药片儿,但是这些都没能蒙蔽聪聪的纽约州警,他们很快得出结论,怎么着,这公司出来的除了坑蒙拐骗,别的不会,都会玩儿假自尽?
3 U" a! l d, q) _8 W* q7 G4 o* Y& m1 b v9 p) [$ t9 L0 B
以色列并没走得太远,他的女朋友其实一直在开车跟着他,在他制造好假自尽的现场以后,二人开车向北遁去,潜入了马萨诸塞州,找了个大型休旅车露营的基地,在那里呆了一个月,饿了就在营地配备的小卖部里买点儿吃的对付对付。大概是连轴儿过一个月这样的日子,和以往他自由挥霍投资人的钱习惯了的锦衣玉食的生活太冰火二重天,7月的一天,最终,以色列骑着雅马哈小蹦蹦车,来到了警察局自首。在他20年的刑期之外,他又得到了四面墙里额外几年的追加奖励。
5 v e3 _$ V; y: U, D
. f d8 l; Q" F0 X9 O' j& a2 y 其实巴佑基金作假,最明显的一点,基金雇佣的会计师事务所登记的法人,竟然就是马力诺自己;不但如此,为巴佑执行各类证券交易的中间商,名字就叫巴佑证券经纪,也是隶属巴佑公司名下。这种监守自盗的行径,是最容易识别的警讯之一,也是最不负责任的造假;造假,拜托能不能搞得逼真一点儿,对白还要讲求个深度呢。这样做,不但诚信荡然无存,就连其他造假的同行,也是会耻笑地!
7 {- ^/ U- H9 r' v4 s
f; R2 M, l, v- j; z 巴佑最大的投资者--轩尼诗集团,是一家原本很著名的组合基金,在巴佑丑闻大白天日以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2004年,轩尼诗的客户总数有100个,在2005年底,下降到53;资产总额在04年是13.5亿,在05年底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他们为轻率的投资,片面的背景调研,以及在投资以后,有如先进超视距空空导弹”发射后不管“般的疏忽大意,做了组合基金业最好的反面注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