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78|回复: 6

(ZZ)常用中成药的真相——王氏保赤丸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4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常用中成药的真相——王氏保赤丸% ^- Y1 n6 n! N7 u* O( ^  L
3 ~$ n) L. c7 z# u7 b
                               ·方舟子·
" ]: I: w+ c0 ^. {  n+ q) s4 ~2 W% L
【标明的成分】
, }% |' s% }2 s: p
9 N6 t' o4 U, A9 u    大黄、黄连、姜、淀粉、巴豆霜、川贝母、荸荠粉、天南星、朱砂。
8 \  j5 K" G+ N' x5 W
% `* S. X' ]$ D" B【声称的功效】
$ k5 x2 i/ S& N7 ]0 c  o2 O0 W
3 U0 C( L9 Y/ a* k- I+ H  清热解毒,消积化痰,健脾止泻。适用于小儿乳滞疳积,痰厥惊风,喘咳痰& Y+ ?! q$ P4 F. V
鸣,乳食减少,吐泻发热,大便秘结,四时感冒以及脾胃虚弱,发育不良等症。9 G( r( K5 t* L# T
1 g5 b* V3 u, ]6 F
【真相】4 A# {6 B1 M- T8 o

# `' J8 T& \! [, D    王氏保赤丸据称是南通人王胪卿于清道光年间配制的儿科秘方,后由其后人
* m/ U5 ]" u- x/ n+ }1 F9 Z公诸于世。它被视为中医儿科的万能药,用于治疗从新生儿到十几岁少年的几乎
0 a0 ]5 N; r/ S: l0 i4 K所有常见的中医病症,厌食、感冒、发烧、咳嗽、消化不良、便秘、呕吐、腹泻、
& I  j* E% n% }- g, g发育不良等等,无所不治。最神奇的是,它被认为既能治疗腹泻,又能治疗便秘。/ ?. C7 I& E+ X7 Z! y- E) F; E
另一种常用儿科中成药“保赤散”的成分(六神曲、巴豆霜、天南星、朱砂)和
$ Z/ _- F0 Y0 Q9 \9 ?声称的功效(消食导滞,化痰镇惊。用于小儿冷积,停乳停食,大便秘结,腹部# ^* L5 l- V' r, u
胀满,痰多)均与“王氏保赤丸”相似。
. V' k* K* }, M6 b6 z/ @
! @( i% L1 B" r# M. @- ?4 I+ a    王氏保赤丸做为一种主要针对婴幼儿、包括新生儿的药物,却含有多种有毒
- S- \/ J% M1 ~3 `; ?- o+ C成分:8 Z( A7 o& O+ G5 e" t7 R1 U5 R

; z8 h% D2 x, g) s; G! R5 S8 V    该药含有朱砂。朱砂的化学成分为硫化汞,可在体内积蓄导致慢性汞中毒,5 M2 e" U& d; j% p6 G
损害神经系统、肾脏、生殖系统等。参见“安宫牛黄丸”一条。1 ~! W0 d* _6 E1 k
. Z9 r- \& O8 a% t7 x" S) G
    该药含有泻药大黄。大黄所含蒽醌成分具有肝毒性、肾毒性,能对肝脏、肾
% E8 j. G: p/ ]+ `  A/ C脏造成损害。参见“排毒养颜胶囊”一条。# A4 h6 H$ f1 e2 i) s

5 X- C2 {  n: I- n3 G    该药含有泻药巴豆霜。巴豆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种子。巴豆自古以来就知道
$ @2 D; c% d  x+ k6 g7 J其有大毒。巴豆的有毒成分主要为其脂肪油,制成巴豆霜后仍含有18.0%~20.0%- x; ^% y2 F* E3 _7 a
的脂肪油(《中国药典》)。口服半滴致1滴巴豆油即能出现急性中毒症状,口
0 `0 {/ {4 ]2 p1 _服20滴(1克)巴豆油可致死[1]。巴豆油有弱致癌性,并能增强某些致癌物质的
2 Z, S; x6 }) a' R: x致癌作用,导致或促进胃肿瘤、皮肤肿瘤、宫颈癌、食道癌等[1][2][3]。巴豆
8 ]0 ]1 `9 E# ~8 w( z6 a油对肾脏有刺激作用,可产生血尿、尿闭等[1]。动物实验表明,小剂量巴豆提
  F2 _* S# G! E+ k* o4 j, W" c取物即能导致肺、心脏、肝脏、肾脏、睾丸、大脑等器官出现病变[4]。
' H& V% O0 q0 Q) O) t0 w
9 [' Y. \+ M- k6 I! @2 }+ u4 i    该药含有天南星。天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虎掌、天南星、一把伞南星及东北  G- g% E- h3 r: M
天南星的块茎。天南星自古就认为有大毒,一般都以制品入药,炮制后可降低或% `! N/ ~9 x5 H. p) k, C) O7 D, T
消除其毒性,但按《中国药典》记载方法所制药品仍呈现一定的毒性反应,可能* C# q' m8 {8 J- \1 C6 w
与炮制品中白矾残存量有关[5]。
' y6 w! ?9 z0 b: L( z: Q/ H7 j* g/ |. ^1 y7 I5 ~! P
    该药含有黄连。黄连含小檗碱(黄连素),孕妇服用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症,
8 Z9 c9 z' b3 U) B# U儿童服用可引起急性溶血、严重黄疸[6][7][8],在新加坡和美国被禁用。
1 y" G8 Z0 V6 Y9 v+ ?: D+ A, P. u+ i
+ d. ~# \0 _  Y" ^; d【文献】
2 @2 z8 G" g0 }9 A2 n" V- ^, c, U, L( K
0 C  S8 @. B) @0 j! o[1]夏丽英主编,现代中药毒理学,天津翻译出版公司,2005:204
9 X. B4 T9 m; {# g[2]Slaga TJ,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983, 50:3-14) _6 n2 z# i$ Y, M3 x, Z
[3]Hecker E et al, Prog Clin Biol Res. 1983, 132B:219-38
% S5 x! `" U$ w! i( w[4]Asuzu IU et al, Drug Chem Toxicol. 1989, 12(1):85-93
+ }/ ?0 y% u2 C9 t6 S- \[5]杨守业等,中成药,1991,13(2):16
' q. a1 c: h% d7 F6 y[6]Wong HB, Singapore Med J 1980, 21:556-67
3 ]+ ~1 S( Y, u3 ^9 \+ C[7]Yeung CY et al, Biol Neonate. 1990, 58(2):98-103
6 _) z# P2 v- }6 T% a. e[8]Chan E, Biol Neonate. 1993;63(4):201-8+ N. I2 O: ?: t$ n$ g

+ l& \/ Z0 v1 b" b" L(XYS20090124)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5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阿司匹林的毒副作用

药性和毒性本来就是相对的.一顿吃半斤阿司匹林一样很可能死吧?下面看看阿司匹林的毒副作用:
2 a% F7 i2 G3 a& D" e- K) k
" {' {7 X8 n8 J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由于本品对胃粘膜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肠道反应。
" n- G5 p$ M& a- _' d) L  ◆较少见或很少见的有;
+ M# |# C  I8 R$ m  w  ①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表现为血性或柏油样便,胃部剧痛或呕吐血性或咖啡样物,多见于大剂量服药患者;据报道每天服用 4—6g者有 70%每天出血 3—10ml,有溃疡形成者出血量可更多,并可引起失血性贫血;服用肠溶片剂很少有胃肠刺激反应;2 {' }8 @# |2 x# M( _# K! w6 h2 N
  ②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短促、呼吸困难或哮喘、胸闷;
! I# A; w% h+ p6 J4 D6 G7 y  O& l  ③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 F& o+ }& G- @) b( ?( X( ]  ④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 250μg/ml时易发生。 - C) v3 y% K' U& G
  ■具体分类 . y* g/ a1 W) o7 I! h
  ◆过敏反应
9 v3 j) S5 }' j9 O0 Y( X1 H  特异体质者服用此药后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过敏反应,其发生率约为20%,多见于中年人或鼻炎、鼻息肉患者。哮喘大多严重而持久,可伴有荨麻疹或喉头水肿,用皮质激素有效。这种现象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可能这些人对阿司匹林具有特异的药理反应。
, M" b* y7 l* a4 r) l  ◆胃黏膜损伤
" C( G; m6 }4 ~# u  h# w4 G2 o  阿司匹林可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及溃疡等。多数患者服中等剂量阿司匹林数天,即见大便隐血试验阳性;长期服用本药者溃疡病发率高。笔者曾遇1例患者因高热口服阿司匹林0.6g/次,每日2次,3日后呕血500ml。除药物的酸性直接致胃黏膜损伤外,注射用药亦可发生。阿司匹林能透过胃黏膜上皮脂蛋白膜层,破坏脂蛋白膜的保护作用,于是胃酸就可逆地弥散到组织中损伤细胞,致毛细血管破损而出血。近来发现前列腺素对于维护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作用,而阿司匹林已证明能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使胃黏膜上皮脱落增加并超过更新速度,加重溃疡的程度,使胃黏液减少。为此,应用阿司匹林时最好饭后服用或与抗酸药同服,溃疡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 . ?0 `7 [1 f# C1 @- t" t
  ◆肝损害 ) G6 u; j4 k6 o& U* W
  阿司匹林所致的肝损害,在国内报道较少,有资料表明:当血清阿司匹林浓度下降后,转氨酶也恢复正常。药物引起肝损害可能与肝细胞中毒或过敏反应有关。 / {  H* u8 a8 B; X4 ~' [
  ◆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 8 A3 a# K7 Y) z
  阿司匹林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作用,未能抑制凝血酶原在肝脏合成,能抑制环氧酶的活性和减少凝栓质A2的形成,阻止血小板聚集,使其不易放出凝血因子,具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为此,有消化道出血或溃疡病者,在临床上有出血倾向或者近期有脑出血病史者不宜服用本药。孕妇服用阿司匹林,在早产儿中常出现脑损害如脑出血等,因此,孕妇在分娩前2~3个月应停用本品。阿司匹林可引起造血功能障碍。笔者曾见1例服用本品引起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患者,服用本品4h后全身发痒,7h后鼻衄、牙龈出血不止,伴全身紫癜,骨髓象示红细胞系明显受抑,经对症治疗,10天后骨髓象恢复正常。阿司匹林偶可引起溶血。 . t! N- s2 [, y/ Y& t& x) o6 e
  ◆肾损害 ; m1 _# `% Z: j4 `+ w
  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减退。长期大量服用本品可致氧化磷酸化解耦联,钾从肾小管细胞外逸,导致缺钾、尿中尿酸排出过高,较大损害是下段尿中可出现蛋白、细胞、管型等。
6 q8 {6 c8 k1 r; `& J  ◆神经精神症状 # B/ b6 K' K3 Z  y' N; L
  用抗风湿剂量时,在治疗开始的3~4天,有时出现所谓水杨酸反应,症状为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用药量过大时,可出现精神错乱、惊厥甚至昏迷等。$ H+ d8 j" ]- q  Q- J7 Y
[编辑本段]禁用慎用
+ a5 L( x5 d! P( I  ■综括* K3 j+ |5 i* x" H6 G4 m
  12岁以下儿童可能引起雷耶氏综合症,高尿酸血症,长期使用可引起肝损害。妊娠期妇女避免使用。饮酒者服用治疗量阿司匹林,会引起自发性前房出血,所以创伤性前房出血患者不宜用阿司匹林。剖腹产或流产患者禁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使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的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溶血恶化;新生儿、幼儿和老年人似对阿司匹林影响出血特别敏感。治疗剂量能使2岁以下儿童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发热、过度换气及大脑症状。( T- z& c7 X. L
  ■交叉过敏反应。对本品过敏时也可能对另一种水杨酸类药过敏。但是对本品过敏者不一定对非乙酰化的水杨酸类药过敏。 9 D4 o: [* E0 X- f
  ■本品易于通过胎盘。动物试验在前 3个月应用本品可致畸胎,如脊椎裂、头颅裂、面部裂、腿部畸形,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和骨骼的发育不全。妊娠后期大量应用本品可使妊娠期延长,有增加过期产综合征及产前出血的危险。在妊娠最后 2周应用,可增加胎儿出血或新生儿出血的危险。在妊娠晚期长期用药也有可能使胎儿动脉导管收缩或早期闭锁,导致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
) F: T% w  L9 I6 ~1 q( y6 k1 k  ■本品可在乳汁中排泄,哺乳期妇女口服 650mg时婴儿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 U$ _( ?+ h* Y' I. T- y  ■老年患者服用本品易出现毒性反应。 ! D0 A% O# B) a$ k6 U8 g
  ■小儿患者,尤其是有发热及脱水者,易出现毒性反应。急性发热性疾病,尤其是流感及水痘患儿应用本品,可能与发生瑞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
3 W7 s) P( W+ B, Z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种药物都可能有它的副作用,”西药“也是,没有人否定这一点,但是”西药“的已知副作用都会明确的标明,合格的医生也都知道其副作用,在药店取药的时候药剂师也会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副作用。中药或者是中成药的问题是很多中药厂商欺骗患者,宣传中药无毒,很多有毒的也不标明,欺骗患者,从中谋取暴利。广大医生迷信中药中成药没有副作用这一说法,随便给患者开一些没有必要的中成药,“反正也吃不死”是他们常用的理由。所以人们有必要知道中药或中成药不是无害的,很多是有毒的,特别是对疗效不明确的中药中成药,应该尽量避免服用的。" y$ A$ \6 d- {; X+ t
+ J+ Y7 r: ]! ~+ z+ X
楼上的人请面对现实,就是论事,我转载这些帖子的目的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中药或者是中成药不是没有副作用的,对一些没有明确效果或已经证明没有效果的的中药中成药是应该尽量避免入口的。如果你早就知道这些,那么恭喜你,你没有必要读这些帖子。6 s, G% n& C- a. x
/ G, S) z2 n/ |8 l( a( q* h
[ 本帖最后由 no7li 于 2009-1-25 13:53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原帖由 no7li 于 2009-1-25 13:47 发表 ! [( W5 J0 u- g% G
每种药物都可能有它的副作用,”西药“也是,没有人否定这一点,但是”西药“的已知副作用都会明确的标明,合格的医生也都知道其副作用,在药店取药的时候药剂师也会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副作用。中药或者是中 ...
. P$ X1 d: t9 N) `. F( {
举一个做虚假宣传的中医厂商的例子:
. p& `7 b. W+ w# R4 M) y6 w5 m* S# ]. J, Y2 {6 W& j
复方丹参滴丸不良反应严重!
% _( A+ H) B7 j7 \5 q
) u- k. T% e. q# R  作者:任知青
  @4 ?, `- g* }. [; ?/ w# D! [& \4 i" `$ ^1 _, p
  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在《丹参临床研究》和《复方丹参滴丸百问百答》等宣传
% g* L1 Q4 q  X& j7 h& L* I" i材料及其他广告和说明书中,由天士力总裁闫希军和技术顾问祝国光,一再强调
6 u5 v) I  X- ~( ?( R/ W复方丹参滴丸“无毒”、“无不良反应”,不顾广大病人安危,唯利是图,进行2 J% Y" m8 v9 ~8 H8 S
欺骗宣传。
5 e) p7 u+ k# p/ u& r  G3 x
1 _0 x; G3 [$ s8 X! w  钟忆周等专家报告:有两位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后发生腹部7 @8 M" q0 |: X& E% {
不适、隐痛、胸痛、乏力等不良反应。经电子胃镜检查,发现两病人的胃窦前壁
. Y. w/ q" q' H% f  I小弯处,胃粘膜水肿、充血、出血、并有多发性点状或片状糜烂,幽门孔轻度变5 J' w8 b+ d% ?% W+ J
形,粘膜水肿、充血、糜烂、呈收缩状。确诊为胃窦部糜烂及糜烂性食管炎、糜
( b6 _' J+ H- {- |$ G6 _烂性胃炎。经停药、治疗后,症状好转,但未进行随访,未作追踪检查,两病人
# a6 ]1 {2 `; r的远期后果如何?不清楚,是否会恶化为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无法确
: h- V: t  ^9 y; d定。4 _* Z2 e. ^3 p2 h& m3 _

0 ]8 G! j  [; h; b  闫希军及祝国光在他们主编的宣传材料和书中,也不得不承认复方丹参滴丸
! P& t  L' w4 D$ V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3.1%,如有100万人用药,将有31000人发生不良反应。钟忆$ i+ G: L1 U1 @: T+ I1 N
周等仅用胃镜检查2位病人,均发现严重胃部病变,这31000病人如作胃镜检查、/ n  g/ f: v& p0 J+ F: K4 k
将会有多少人发生胃粘膜水肿、充血、糜烂?至少有几百人、甚至更多,又有多
4 p, d# Y7 P  R2 k少人会留下长期不良后果?!8 W1 y' _+ _1 Q/ h5 Y" S/ S% f

& }' j( t9 }) ^2 D- P' v/ y0 R* H. S  更严重的是复方丹参滴丸至今未做过系统毒理学研究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
2 ]: N# r$ G2 D% v它对心、肝、肾、造血系统等重要内脏组织,还有什么毒性?并不了解,也无法  g) \; b8 `- R: P
预测。+ v# `9 y* f+ O: b3 q( Z
/ C. X  W$ q4 O: g0 `5 n' [/ f
  为了广大病人的安全,建议如下:4 `/ y+ E# R, K+ ]6 H" @& ^
2 j( I* p6 ~: H# l
  1、病人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复方丹参滴丸,不可自己随便用药。0 ^. P+ p% X, _( }, R
1 ?$ y2 p' s6 \, F1 k0 u
  2、不可长期、不可大量用药,不可擅自扩大适应症,盲目乱用,应严格遵
* A# S, f( w, Q' K) j+ @/ R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法定适应症,限于冠心病心绞痛。/ b: g! S- C$ ^, }3 c' n" A8 u0 R
4 C4 ?+ I4 O8 j9 `" {  Y' f
  3、有胃病及其他重要内脏疾病者,慎用或不用。
2 R; m8 Q& o% K7 v. m$ z0 j2 U, d
  4、责令天士力集团对复方丹参滴丸进行系统毒理学研究及严格的安全性评
$ T* w1 w2 m  c2 W( ~' E1 l  X价,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符合要求后,再继续生产、销售、应用。
, u$ Y. M7 Z8 [; i+ f4 k" Y: P4 L9 f9 H8 G) |
  5、凡是服用复方丹参滴丸2年以上者,特别是出现胃部不适、隐痛、乏力等
2 t' ~3 n9 A. \/ Z  i不良反应者,应尽快到医院检查,必要时应做胃镜检查,发现胃粘膜有病变者,
, j/ H" a0 p, c, j" K+ F应尽早进行治疗,以防继续恶化。天士力集团应承担全部责任,包括诊疗费用等。
" h8 h5 V, y- i( X& T& `% Q3 Z2 e- Q转载: http://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0/zhongyi2180.txt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5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youyongyayouyong

youyongyayouyong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5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夸大和否认副作用同样是不讲科学的

药是有副作用,处方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西药也是有副作用,包括某些食物,不恰当食用也是有危险的.
! k( o8 `/ T. N$ W: q3 g1 y夸大副作用成毒性,这种夸大和否认副作用同样是不讲科学的和是没有区别的.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eagle2008 于 2009-1-25 21:42 发表 7 V$ }" n0 z' M- k( h" D5 h6 ?+ i
药是有副作用,处方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西药也是有副作用,包括某些食物,不恰当食用也是有危险的., G/ z( [$ `0 e8 z7 ~
夸大副作用成毒性,这种夸大和否认副作用同样是不讲科学的和是没有区别的.

2 N. j  L' K9 \! W6 `  p% d' g我觉得转载的文章用”毒性“的用法是合适的。文章中有好多地方用了”毒性“这个词,估计其参考文献中也是用的”毒性“这个词,你觉得那个地方用的不合适呢?如果用的不合适的话,你觉得应该怎么描述呢?
8 h6 _5 b: u+ l5 O* t; \8 _) @5 M& D比如说文章中说王氏保赤丸中含有朱砂,朱砂有毒性。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会造成汞中毒。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朱砂在这其中对病人有益处。难道你觉得朱砂在这里和其他有毒的成分”互相作用“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应该说朱砂的毒性是”副作用“?! z9 f6 r) Y3 `$ c. C

8 L+ \$ z! Y* z( C2 {2 z! M[ 本帖最后由 no7li 于 2009-1-26 22:03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5-29 07:45 , Processed in 0.16675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