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环球华报) 决定本省未来4年政局的省选已于本周二(5月12日)尘埃落定。争取连任的4位华裔省议员候选人全部安全过关,成功连任。而另外5位争取首次进入省议会的华裔候选人则铩羽而归。这一现象引起了华裔社区的热议,从参选者本人,到关心时事的普罗大众,都试图加以分析解说,希望从中探寻华人从政参选之道。 2 b. |! e7 X3 L# I: V
% `0 q z7 p* y! Z, |
民众心态:稳定压倒一切4 p% o( s H4 G% u2 V5 N* U
7 b, Q% Y) ~% ~/ M' c
时事评论员丁果指出,是次省选结果,基本是维持原状,并没有特别的赢家或者输家,体现出民众求稳不求变的心理。
7 _3 B8 |/ d0 _; C. w5 m) D# s- Q+ @, O( r k3 k+ L
) K8 J4 g1 v( }3 ^5 Y
在省选中险胜的华裔候选人李灿明在获胜后接受支持者的祝贺。 万斌 摄
# A4 j1 C r4 |$ Z
* _7 ~' g+ s+ n另一时事评论员温建功表示,省新民主党党领詹嘉路(Carole James)是好人一个,但没有管理经验;省自由党党领金宝尔(Gordon Campbell)其实很多人都不喜欢,但他有成功处理危机、有效治理经济的记录,两相比较,民众决定宁选不招人喜欢但有能力的金宝尔,好过选一个治省经验为零的“好人”,这体现了省民求稳的心态。 ' @* m' T' @7 ~. t2 J
8 ~9 ]9 M( T1 q& T
未来4年贫富差距将加大
, d) S" ?* f+ ?) G3 }8 ^
+ b- ?. m ]! h& N2 Q# C/ Q+ w时事评论员卢汉豪指出,在省新民主党本次省选的宣传攻势中,主打碳税、最低工资、卑诗铁路和河流私营化等议题,这些本来都是直接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有利诉求,从省选的结果也可看出,这些诉求得到了省民的认同。可惜偏偏遇上了经济衰退,经济成了省选的主导。省自由党充分利用了这一点,极力鼓吹自己的所谓“政绩”来打压省新民主党。 1 r* }) L9 p q: c) |2 P0 _
/ M y" q! l2 Q: e9 G7 Y+ d
“可以说,是经济衰退帮了省自由党的大忙。省自由党的性质决定了在其管理和领导下,本省今后贫富悬殊的差距必将扩大。”卢汉豪指出。 & v1 M9 X6 f! o' m
/ l8 M/ d: d* {华裔投票参与度令人失望
8 X9 U/ `$ K' i/ t+ ?7 t O
! v e" F+ `3 ]" T5 }2 I# r温哥华-京士威(Vancouver-Kingsway)选区的袁善定和温哥华-坚盛顿(Vancouver-Kensington)选区的李世雄在本次省选中均代表省自由党参选,都被对手以高出2000多票的优势击败。在分析失利原因时,两人不约而同都对各自选区内华裔选民投票率之低表示失望。
0 _$ s- x( f0 \- g" }* S: p% F* l/ A0 f; L! w% K4 p/ D
袁善定说,自己所在的选区,从最早的高达七成多的投票参与率,到六成多,到上一次的五成多,省选投票率一路以来都呈下降趋势。自己在选前曾有个预估,相对于省新民主党有工会支持,对手的支持者的投票率比较有保障,属于“铁票”,而自己的胜选与否则与投票率的高低息息相关,若投票率低于50%,自己败选的可能性很大。偏偏这一次该区的投票率创新低,仅约37%,其中出来投票的华人更少。
/ H1 a9 d; D* u! I7 f& A+ V0 T
李世雄也说,自己所在的选区,华裔占了总人数的三成九,可是起码有三分之一的选民未去投票,这就使自己的得票数大打折扣。 7 i$ @# D E$ G' ]$ ~! l* S4 C. |
" }/ t7 ^6 c7 o _' u( ~/ L3 z1 D
华裔选票可左右选举结果 5 h* w$ M' l" p1 b: |2 v
- A( t* w$ q ]5 F- k8 y9 A
卢汉豪认为,卑诗省选选区的布局,决定了在本省的选举中,从地域来讲,是城市重于乡村,譬如单是在温哥华一个城市,就分布有11个选区,比重相当之大。而华人多集中于大城市,且移民人数越来越多,能否成功地争取到华裔选票,将在未来的选举中,成为本省两大政党都不可忽略的因素。
7 M& I/ ^; C" b K+ H& K2 {) F" B6 v
另一方面,华裔票源又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值得认真分析和研究。卢汉豪说,华裔从来源上讲,分为香港、大陆和台湾三部分,其中每一群体又可细分为更小的类别,像香港移民从移民时间上就可分为早期移民、中期移民和1997年前后的移民等等。 / _8 y* u& m+ c: Z/ R6 s
' m, u# y- B' i- H+ e; i) S( t# d. w3 Z“中、港、台移民虽然均为华人,但价值观念和政治取向是有差异的。”卢汉豪认为,香港移民愿意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做生意赚钱上,相对来说普遍对政治比较“冷”,就算有明显政治倾向的,因为是来自发达的商业社会的缘故,大都倾向于偏右的省自由党。大陆移民与之相反,其主要组成系知识分子,普遍关心政治,政治觉悟较高,但是由于大陆移民移民时间较晚,对这边政党左、中、右的倾向了解不足。而且过去8年里没有机会让省新民主党表现自己的管理才能,不少大陆人对省新民主党的认识都来自于“耳闻”,难免产生偏差。因此,“无论是省自由党今后要继续维系领导地位,还是省新民主党要重掌政局,都不可轻视华裔票源。”
3 o) R0 @& b. v: K; V7 d# Y! C
; Z- n r: K h华裔参选人来源过于窄化 - e5 q( D& o% q( m2 ]
+ @* f2 ^" {9 f( H, P1 u) C P
丁果说,从华裔新参选人全军覆没这个情况,可以引发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即华裔参选人才不足,有越来越狭窄的趋向。 7 c) _+ ?0 F. Y4 X- E' l0 L
6 o, c+ l8 {7 S; N: o) ^% { t
丁果分析说,与过往的时代不同,现在的候选人不再能够单靠党的大旗在背后撑腰而取胜,选民更期待看到候选人在党的纲领之外,自己对社会发展有何想法,有何前瞻性的观点(vision),但目前的新参选人拿不出;选民除了会考虑参选人所代表的政党之外,更多的是要看参选人个人的素质,但是现在的新参选人各有需要改进加强之处。
1 u, d' x, n) Q( y( S
3 G* }, z- W5 \7 a他说,以省新民主党候选人姚永安为例,不可否认,他对华人社区贡献颇大,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而且在这次省选选战中,他也打得辛苦又漂亮,但是他有其欠缺之处,他在对主流社区的贡献方面输给了对手希德(Kash Heed),希德有30年警务工作经验,在主流社会赢得了口碑,可以说这次他胜出,其个人特质起了一定的作用。
6 v3 W( z J7 I% s3 e
$ n" ]7 e7 A0 Z7 F& w1 U( w温建功也指出,通常政党出于胜选的考虑,只会给新的华裔候选人去那些赢的可能性不大、我们称之为“猪头骨”的选区,这种情况下就更是对候选人自身实力的考验,华裔参选人若想摆脱做“炮灰”的结局,就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另外,华裔社区参政队伍也需要生力军,呼唤新鲜血液。
}$ p, L2 O U6 K; {) A H( @8 N4 b. K) ]! `( {2 K/ J$ J
抹黑候选人事件令人遗憾 & g( R8 g7 F# s2 s
! G1 q* y* w& K- R, [6 f( a( a
再度代表新民主党出战省选的姚永安,本届选择在自己居住的选区——温哥华—菲沙围(Vancouver-Fraserview),对手是空降的重量级人马、前西温警察局长希德。选前,不少人认为虽然对手实力强劲,但姚永安始终可以看高一线,然而,最后结果,姚永安以8207对9058票落败。
2 }. m( @2 J+ W1 }- J J8 P! z5 A. d7 e: P |& r! K; ^
对于第二次省选失败,姚永安自言坦然接受,他认为自己落败有大气候的外围因素,因为经济环境不好,许多人都想求稳。这点在这个历来摇摆的选区尤为明显。“不过,最令人意外和遗憾的是,在竞选期间,尤其是在最后几天,有人竟使出了肮脏的抹黑技俩。”一心希望找一场“君子之争”的姚永安十分失望。他说,“在选举的前一天,仍然有人打电话和寄传单,肆意抹黑和中伤新民主党和我本人。”他认为,这些抹黑与中伤会令一些选民厌恶选举而不去投票,至于对选举结果有多少影响,姚永安表示目前并没有具体数字。
+ z0 m1 X0 D6 W9 t) }: n) h" E# P( F2 P9 r* H6 u; x& x
创立新党参政意义不大 * P' u( _( ?9 Q
6 D; D1 n! a8 I0 U( p丁果强调,任何华裔人士,其从政参选之举是否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主要看他有否带动华人社区整体朝前发展,二要具备对社会的影响力,从而达到改变社会代目的,这就需要参选人要选择加入主流政党才能成功。 " \( U W$ F8 J% g; \" p/ { L
2 e% j" T1 ~9 B+ `' s为参政参选而创立新党,在目前来看并非迫切需要,意义不大,“因为在主流政党内还有开拓的空间”,丁果说道。 $ P$ ?5 O' E7 [0 L- i
7 V1 b- W1 o8 c( }* {: G8 ~$ \部分参选人敞心声 ( V' _+ C' } I9 }$ d& {
* O: @5 b! b6 ~4 M+ n" p李灿明:赢在催票
! a) R( }1 k. T
; T* K# h- { E0 G9 G, A8 X代表省自由党出战北本拿比(Buranby-North)选区的李灿明仅以多出对手数十张选票的优势险胜,第三次连任省议员。对选民的支持,他表示“深感荣幸”,并承诺一定尽力为区内全体选民服务,认真传递民众的心声。
8 i: g, X ^9 h+ [8 d% y/ n( e" l! D2 C5 N: x; ]
李灿明坦言,其实本次省选对选区进行了重新划定,此举对其选情极为不利。选前,其团队用四年前的省选结果,对照最新的选区地图进行研究,曾预估新民主党对手可以0.5%至1%的优势赢过自己。不过,4年时间中,政治形势不同,人口分布也发生了迁徙,这些都是影响选战结果的变数。 $ _, B1 w' J# y0 u6 @2 O! }' _9 v
& Y* o' c- _8 y, F5 \总结这次省选的成功经验,李灿明深有体会地说,为做到票票必争,他的团队在鼓励、督促投票方面的具体工作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首先要逐人逐户地确认支持,之后要密切跟踪投票情况,“我们在催票上下了大功夫,而且工作做得比较落实”,李灿明介绍道,在预先投票的时候,他们就积极劝说、鼓励选民前往投票,到了正式投票当日,工作人员们更是以电话、敲门等方式,确保支持者前往投票,民众也给予了很好地配合。 + V1 {6 ` R0 D+ S: s: T
! A2 q" g7 r( v! }! A李灿明说,选区内有一名94岁高龄的老人,以前中过风,行动很不方便,连走路都有困难。这位老人家支持省自由党,而且表达了投票意愿。为了让他能和常人一样,通过自己手中的选票表达自己的心声,义工们专门在预选日,陪护这位老人前往投票站。尽管老人动作迟缓,而且除了圈画选票必须由他自己独立完成外,其他所有事情都需别人协助,不过义工们都耐心又细致体贴地一一照顾,保证了这一票的顺利投出。“对选民的厚爱,义工们的支持,我惟有以更努力的工作去回报”,李灿明说道。 M( \! l# W. B) N) G
8 S+ A1 A, X' I
袁善定:无悔无憾 " O/ B4 g# B* {/ k' M5 X" k+ K
1 i; s6 a% H: {& n, x a0 @, O" Z- W
面对败选的结果,袁善定首先对自己的参选工作进行了反思,表示自己号召力不足,对选民的吸引力不够,对于未能替省自由党在该区争得一个席位,自己负有一定的责任。不过,他同时表示,虽然落败,但自己心中不觉得有什么“失”。相反,在整个竞选过程中,家人朋友全力支持,上百名义工不离不弃,让他倍感温暖。更令人欣慰的是,自由党在省选中获胜,得以继续执政,省民们在今后四年里有个善于理财、专长经济的政府,有能力带领大家度过难关,迈入复苏,自己为这样的选战结果感到由衷的高兴。 ( U* j4 r* z' z! s0 v
/ Q1 {5 c" c- u* b g谈起今后的打算,袁善定说,自己为全情投入省选,早在今年1月便从邮政局全职工作岗位上提前退休。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亦从此会从为社区服务的义务工作中“退休”。“我愿意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华裔社区中更多的人出来投票”,袁善定真诚地表示,也希望新一代的移民迅速成长起来,怀着更浓厚更自觉的意愿,关心政治,参与民主政治活动。 " ^, ^8 a" C* C/ l+ j D' h/ y
: n1 b+ E8 D2 t% ^! B# y李世雄:下次再选
8 D2 [6 r; |) K+ e5 _/ m: l6 r5 `, r
与袁善定一早就着手准备不同,李世雄直言自己匆忙上阵,备战时间不够。他说,从决定出选到投票日,只有短短3个月时间,他未能来得及做好足分的工作。这次虽然没选上,但自己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积累了实战经验,而且最开心的是结识了一班义工和小生意主,与他们结下了友谊,了解到了选民所关心的话题。“4年之后,我还有兴趣再次参选”,李世雄肯定地说,到那时,他要汲取今次的教训,要早一点儿筹钱,早一点儿开工,用更多的广告宣传,更勤力地敲门拜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