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评 估
+ w% J7 Z( ^8 w" |( m8 a( i/ W( r2 H1 F+ A0 d6 ]0 X
佛教所以能广受华人接纳,主要是因为它能成功地与中国文化融合的缘故,其传播教理的经验,固然可以让其他宗教有所省思,但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中,仍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我们可以分别由神观、宇宙观、人观、拯救观等4个主要的层面来讨论之。
' z7 H/ T l5 g [ x# { m
! _! B0 L/ C' n- k' X% s9 B" O# K8 D& f! u
" {& Y& i) H3 _8 u& A% b/ B# b& |
一、神观
" ~3 d, _" w- W, ^' Q+ R3 D% s) P* p/ N* v# v# g6 j& f3 m, x
佛教的神观基本上有2个很大的矛盾——第一是无神论与多神的矛盾;第二是无神与泛神的矛盾。
0 t, c+ a+ h% r7 c/ I- l0 {! _6 w% ]" i/ I' W, K
先谈第一个。高层佛教徒大多是无神论者,他们相信自力而不是他力;他们不相信造物主,不相信救赎主,当然也就不敬拜神,他们对菩萨的礼赞是籍以激励自己学佛的心志,心里并不信神。可是,基层佛教徒——大部分自称是佛教徒的人——实际上是多神论者,他们并不懂缘起论、自立信仰等无神论的道理,反而膜拜每一尊菩萨,把它们当神明来敬拜,所祈求的是福、禄、寿。然而,高层次的佛教徒,在理论上并不认为世间暂时的福、禄、寿有什么价值,因为这些都是虚空,而且,他们也不认为菩萨是神。所以,基层佛教徒与高层次佛教徒之间,本来在理论上就有着很大的矛盾。
3 P% o) J: c: v; `% D( p7 Q5 o U# t( ^% y2 k7 f4 D1 O; G4 j
另一个很大的矛盾,则在于佛教徒追求“要成佛”的这个境界。高层佛教徒自以为是无神论者,他们不要神,可是他们却想“成佛”,而“佛”那个境界是“完全自如自在,不生不灭,没有任何的变幻无常,而且是智慧圆满”——这岂不就是神吗?不灭不生,跟《圣经》上记载“上帝是自有、永有的”[《圣经》出埃及记三章14节]很类似,而且《圣经》上描述的上帝是有完全智慧、完全慈爱与完全能力的那一位,也是完全自如自在的,祂没有任何的变幻无常[《圣经》雅各书一章17节:在祂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
: `) [" S% @1 _6 w2 h. ]5 J1 l7 j$ j( x' T- @
整个佛教的神观其实是一种非常矛盾的混和体,基层佛教徒是多神论者,高层佛教徒是无神论者,而他们想要达到的境界其实是自己要作上帝,这乃是一幢泛神论(pantheism)。这种既是无神,又是多神,又是泛神的信仰仰,岂不是非常矛盾,非常危险吗?他们虽然理论上是无神论,骨子里还是脱不了“神”的观念,只是方向弄错,没有寻求从神来的拯救,也不寻求归依神,而是想要自己当神;方向搞错了,怎么能达到目的地呢?
. \: _3 b; h# `/ O. f2 o
3 _9 n- K+ e& c! F. q3 U
* ^* r% x, B& k9 ?, x
8 s) F+ e3 o& U( Z# \- h+ k4 p二、宇宙观
0 h) F" e( F2 T* `: P4 Q1 ~" k9 a m9 P( A
佛教对其无始无终的、圆形的宇宙观非常自豪。但是,佛教的缘起论,听起来虽然似乎言之成理,颇属奇妙;其实并没有任何证据。佛教将万物万相的形成和变化,归之于“因缘”,这样的说法,只是根据人的理性所提出的一套哲理,并无法得到证实。至于“须弥山”、“大日如来”等等说法更是属无稽。
5 C# ?: W4 u' `0 `- [7 l% W
/ _ G. h6 C1 F* W% U 有些佛教徒领袖嘲笑基督徒,说他们因为不能理解万物的本源,所以把一切都归于造物主——上帝。他们认为,这就好像古代的印度人,因为搞不清楚大地从何而来,就说大地之下有四只超级大象,撑住这个大地。他们认基督教的上帝就像这四只大象一样。他们质问基督徒说:“如果宇宙万物是从上帝而来,那么,上帝又从何而来?”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上帝之所以是上帝,就是因为祂不需要“从何而来”;祂自己就是自己的来源,祂是“自有永有”的。如果上帝需要从另一位而来,上帝就不是上帝,“另一位”才是上帝。 A" V5 ~6 P: r/ E& h3 U
3 j: |$ s# E& H9 Q' L
缘起论没有证据,创造论却有许多证据,而且这些证据到处可见。“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圣经》-罗马书一章20节]。如果一只手表做得很美丽、精巧、准确,我们可以想见其背后有一位伟大的设计者;同样的,从宇宙和其中的万物(尤其是人类)的奥妙、美丽、丰富、精巧,我们岂不是可以感受到其背后有一位伟大的造物主吗?2 I; U# ~/ W F' `6 r
! m$ q' E0 M# a, L# U. f$ I
& s6 D" P9 Y+ e( m5 U1 i* E M
# I! o: G l* [三、人观
$ C( L' F& P i% _& O' A$ d$ c3 b
现在佛教徒虽然为了改变形象,变得比较入世,但实际上对人还是采取否定的思想,认为人生是愁苦虚空,活着的目的就是不要再做人,今生的价值在于为来生作预备。而且,众生平等,人只是六道轮回中的一道。
5 L. Q& U/ m6 Y8 y. m& W0 k, n5 @% y* v/ J
基督教虽然也认为人一生的劳苦愁烦,转眼成空[《圣经》-诗篇九十篇10节],但是,却认为人可以藉着耶稣,得享神所赐在地上得福气,而不被世上的思虑所牵制——不管有没有得着,都感谢上帝,对人生是达观,而非否定的。此外,基督教对人的地位与价值是高度肯定的;认为人是按着上帝的形象所造,有上帝荣美的样式,是一神之下,万有之上的存在,是代替上帝来管理这个地球的。人之所以有这么多的问题,是因为离开了造物主,只要认罪悔改,恢复与神和好的关系,就能使今生变得丰盛,并且可得永恒的生命。% r2 t$ l1 v0 x/ \0 W3 q
! a7 A r# X% G" I4 y
4 J! V! X; ?, G" ~2 a* P# P: X0 Q' J- g
: ~- ~1 h6 a3 N+ q' ^
四、拯救观
7 C" \" w# |8 r, m6 @. |& L, F9 J: w; _- K- R8 ]
佛教基本上不相信造物主,也不相信救世主,而依靠自力救济,认为人只要不断觉悟,不断积累善因、善缘、善业,让意识、言语、行为各方面都不断修持精进,自我超越,自我升华,就可以渐渐找回原有的“佛性”,有一天终能脱离六道轮回,进入涅槃,达到成佛的境界。8 d$ n- M6 O+ g+ L# D
; Y- Q# p+ g+ n$ B! y
这种说法合乎儒家的人本主义,合乎现代人本哲学,也能给人自尊,但是,并没有提供保证——凭什么我们可以相信佛教所应许的“解脱”是真的呢?佛教的解救观的确很美丽,就像天边一道美丽的彩虹,可是,那通天的梯子在哪里呢?如果真的有可能成为“完全自如自在,不生不灭,没有任何的变幻无常,而且是智慧圆满、能力圆满、慈悲圆满”,那真是太好了!但是,“成佛”毕竟只是一种理想,并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确定我们真的可以进入那个境界;而人藉着耶稣与造物主和好,所得到的今生的拯救和来生的福乐却是满有确据的。
' Z1 D- K1 @. X2 b; I( X: X4 _/ q9 K# X5 E. S& ~: f
首先,我们回转归信耶稣后,马上会经历到生命的改变和从上帝而来的平安;然后,上帝的灵还会继续引导我们、带领我们成长,使我们经历到祂是又真又活的神;死后我们还可以到耶稣那里去,与祂永远同在——我们怎么知道这会是真的呢?——今生的得救和经历当然可以印证,可以来生谁晓得呢?
u; L. m6 q* t$ |+ q* P& z8 W" S- W* B+ x
我们相信来生的幸福,这并不是根据自己的向往,而是根据耶稣的信实与权威。一方面,在今生的过程,我们已经体验到祂真实的拯救与引导——这会让我们信得过祂对我们未来的应许也是确定的。另一方面,耶稣在世时,祂对世界的未来有许多预言,这些预言果然一一兑现。例如,祂对门徒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又说:“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圣经》-使徒行传一章8节]这是多么不得了的预言啊!耶稣竟然敢说,祂的福音要传给万民(不是指万人,而是万族)、传遍天下、传到地极!历世历代,不晓得有多少君王,像秦始皇,像亚历山大,像凯撒大帝,像拿破伦,像近代的帝国主义……,他们都有征服天下的雄心肚志,却都失败了!耶稣是谁啊?祂怎么口气这么大?祂怎么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呢?
" S$ K6 S: P8 A6 J
5 b1 y& j# W* Q 耶稣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因为祂说到也做到了!祂的福音的确已经传给世界上大部分的园家与民族,也传给遍了地球大部分的地区,如今正朝向地极大力挺进当中:很可能在二十一世纪,当福音传遍回教世界,传回耶路撒冷之后,这个伟大的预言就完全兑现了!& }0 F7 T5 u% y' `/ u6 [
4 _6 @% I9 K5 h" L
无论是对我们的人生,或是对世界的走向,耶稣既然都有本事言出必行,祂的信用既然从来都没有问题,那么,祂对我们来生的应许,我们当然信得过。 - L! I2 ]" `$ f/ X" O2 c$ H$ h7 t
# {* T: f/ l! r" f; [: ^' p1 U
2 y* N! `! g7 k: `5 M1 x/ G/ ?" A! ^0 @2 _
耶稣所安排的得救之道是什么呢?
. N- k6 @- ~. y3 x C
5 c7 a" ?! n3 w/ G& g! f 1. 重生% M0 {; o4 c7 g& p2 f7 A" r9 D Y
: h' S6 w# W( Z! F3 B: G 悔改信耶稣的时候,我们过去的亏欠已经被赦免了。从此,我们与造物主和好,祂的圣灵也住进我们心里,开始一个新的人生;这是第一步的得救。
9 ?. ~$ E3 f- Y) G8 {/ E* c, J" n2 x0 ]
2. 成圣. M! e3 F- n0 ]7 b
2 d/ T+ L' r3 R$ X9 R 信耶稣的时候,我们已经被洁净成为圣徒,已经是初步的成圣;信耶稣以后,要继续心意更新而变化,摆脱旧有的怀习性,结出圣灵的果子来[《圣经》,加拉太书5章22节],这是渐进的成圣,也是进一步的得救。
3 N. C8 E" Z" I4 j! @7 N$ Q0 X
" C) D" @/ c; ~# \& K 3. 被成全
0 S" G; B% {9 t# r, d) L) \& [
! D1 P2 U E1 t9 v* V2 m# B* k 我们死的时候,身体暂时留在地上,灵魂会到“乐园”里,那时我们的灵魂被成全[圣经-希伯来书12章23节],这是第三步的得救。
( k* Z; X" a8 A% B
* P3 d/ y( W' ?' n3 K* F2 R0 { 4. 得荣耀5 R0 D x1 c$ ^
3 a& q! p3 I( m! `4 u" V n
将来耶稣再来时,我们的身体会从死里复活,与灵魂结合;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一种荣耀的变化,会变成“不朽的、荣耀的、强壮的、属灵的”新的身体[《圣经》-哥林多前书15章42-44节],永永远远与主耶稣同在,这是彻底的、完全的得救。
: l1 o: t; D4 \% d
# y' ?3 o2 S7 |& j' g x 这整个的过程,一言蔽之,就是“以马内利”——上帝与我们同在——信主之初就与我们同在,一步步带领我们到最后“得荣耀”时,完完全全与他同在。圣经里这样描述:“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做祂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我们将要像儿女一般,自由自在地享受父神家里一切的丰盛。[《圣经》-启示录21章3节]
0 f8 C- E; Y5 l0 ?+ N, k9 t. P' f9 c& \5 [
得救最高阶段的“以马内利”就是最美好的境界,我们虽然不能成佛或变成神,但是,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父神家里一切的丰盛。圣经所启示的不像佛教那样,自己发明了一个梯子,想要藉着各种修行的方法,把自己提升成为至高者;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有限者,有限者不能凭着自己的力量转为无限者!圣经却告诉我们,无限者“道成肉身”来到有限者这里,成为一个桥梁,使我们真可以到无限者那里去。佛教提供一个“涅槃”或“成佛”的盼望,那像是一道很美丽却遥不可及的彩虹;而耶稣却是从彩虹那里走下来,来到我们中间,要带领我们走上彩虹那里去——这岂不是更妥当吗?
6 E5 }/ F3 N' S- |
4 g, K. d% M8 e1 K3 H4 Q$ G* G
\4 I6 `* B5 e J
; {! o$ L: n8 y! U5 _建 议7 ?7 I5 K* ]: m \2 u; T K
: m* Q8 k' H/ g' I% B/ L" B* t 靠着佛教所说的行善积累功德,真的可以换取救赎吗?
5 e X0 e8 Y! \. ~ q' q
* R3 I3 m! W# P7 |9 |- j- ^2 n( V$ t 神造人时,本来就是善的,善人行善算是正常而不是功德。圣经上固然非常称赞那些行善的人,甚至说拿钱去帮助穷人,就等于把钱借给神,他的善行神必定会偿还[《圣经》-箴言19章17节]。行善值得嘉许,但是,行善并不能弥补罪恶,积功德也不能使人得救。
1 z2 j7 y, C9 b. J" `: }8 U9 S, [- S( d1 g
举例来说,台湾中部有一座大庙,当初捐钱盖庙的人,原来是个酒吧的老板,他的“生意”做得很好,后来他悔悟了,把酒吧卖掉,把钱捐出来盖庙,庙里摆了电动的十八层地狱的景象,用那些恐怖的场面,来警戒人不要作坏事,以免将来受地狱之苦。
% G" W O% b2 k- h9 a; H: D* e3 U% ^; T
他这样做有没有用呢?有!可能有些村夫愚妇看了这些场面之后,就比较不敢去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但是,他这样做能够弥补他过去的亏欠和罪恶吗?不能!想想看,他在经营酒吧时,会让多少人在酒色财气中放纵情欲?会让多少女人为了赚钱而出卖肉体堕落?又有多少男人沉迷其中,做出对不起配偶的事,甚至造成家庭的分裂和悲剧?这些已经发生的恶,都不可能因为他后来所行的善,就可以一笔勾销;因为即使不断地行善,原来地罪恶还是存在。以前在他的酒吧中,任何一个女孩的堕落或任何一个男人的淫秽,都不会因为老板改邪归正了,也就跟着变成没事了!; F" @+ T8 C" R9 z# N( H: Z
8 y' J! b0 |- |+ l+ i# U* v
我们所行的恶事可能没有酒吧老板那么多,可是在上帝看来,我们无论是内在或外在,言语或行为,对神或对人,态度或思想等等,在许多方面都有许多亏欠。既然有亏欠,所需要的乃是赦免与洁净,而不是“将功赎罪”。如果自以为有“功德”就会得救,最后才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而为时已晚,岂不是很糟糕的吗?
+ z3 |/ q2 B/ T8 P+ }- L1 i l; N5 i2 T. y7 a
行善是不是真的能够积功德、积累许多善的因缘,以致不断地自我超越,终于有一天可以成佛得到解脱呢?其实这是无法验证地事。前文已经提到,其实“善并不能补恶”。恶需要耶稣基督地洁净与赦免——这是可以验证的——当我们接受耶稣基督作我们的救主,马上就可以得到赦罪的平安以及与上帝和好的喜乐;并且马上会有上帝的圣灵赐给我们,和我们的心一同证明我们是上帝的儿女。[《圣经》-罗马书8章16节]
' Q4 O* A. w5 K8 [; n+ t; s& }/ Z) Y6 f4 V- M, M+ |7 y
基督徒今生活着的时候,就可以经验到耶稣的同在、耶稣的带领、耶稣所赐的更新与改变,还有祂的种种慈爱与美德、祂向我们彰显许多的属性,而且将来还能够跟耶稣进入永恒的荣耀,这些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可是佛教徒呢?他们所向往的那个涅槃,那个成佛,那个智慧圆满、能力圆满、慈悲圆满,完全自如自在、不生不灭的境界,虽然听起来那么好,可是谁晓得呢?谁真的去过那里,然后回来告诉你真的有那么回事呢?连释迦牟尼也不敢说自己已经成佛了——只不过因为弟子们对老师的敬佩,就说他们的师尊已经成佛了;其实,当今佛教界这些高僧领袖们,当然各自有一些令人敬仰处;可是,你问他们“你真的可以成佛吗?”你会发现他们并没有把握,成佛不过是佛教徒心中的向往罢了,而这个向往本身并没有包含任何的确据。
5 g- V5 k8 w9 ^' W/ }6 T, G* N4 P2 d* w1 {8 G
佛教藉着人想出来的各种方法来寻求解脱与超越,他们得努力十分可佩,也有许多得心得和成就;但是,惟有从神的启示和恩典来获得赦罪与永生,才有真正的确据与保障。深盼佛教的读者和朋友们,能够慎重考虑,到耶稣所提供的这一条道路上来找找看——寻找的就必寻见——你会发现,你多年所寻求的答案,原来就在耶稣的身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