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9-9-16 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这件马甲又土又贵,买不起也穿不得。何况在咱这藏龙卧虎的宝地。. B# w6 y7 l( W2 G0 s/ V7 t2 A0 E5 L
但我确实对这些话题感兴趣,硬着头皮说两句,不敢想帮谁,纯属抛砖引玉,拓展话题。
, l9 [, ?: R8 ]. ^我刚才取下一本罗杰斯的书,随手翻开就是《埃伦.韦斯特——以及孤独感》这一篇,我愿意相信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正如我希望去理解生活中一切平淡与雄奇。2 ]; Y; z6 n- g" d* G0 R
. G/ |! T4 ?3 E+ t罗杰斯这样谈到一种“与自己以及他人”的疏远所带来的孤独感和隔离感:
" e8 d- K" s) G, O+ ]
! ?: i2 W) ^3 n6 S当我们从婴儿成长为成人时,为了获得赞赏和关爱,我们学会了压抑自身的一部分情感和表达——这部分情感和表达是注定不会被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例如父母等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人)所接受的。我们逐渐把外部世界的评判标准吸收为自己内心的一部分,直到我们再也分不清哪些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哪些是七大姑八大姨、父母师长老板同事爱人的看法,这就导致了一种内心的分裂——失去了真正的自我。. X4 D* h, d6 A; N) b- x/ U
9 f' N3 ]" o; [5 Z第二种情形是缺少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我们本来可以将自己的真实体验——源于真实的自我——与他人进行沟通。这种关系是联结我们内心分裂的两部分——观念和体验——的桥梁。从而就会产生一种不能与任何人实现真正接触的孤独感。
) m5 W' _9 {! w1 T- \' k# t2 S$ J% C: l. k
所以卡尔.罗杰斯,以及大部分心理学的内容,关注的就是如何让我们“成为真实、完整的自己”。: M2 B4 f) n, Y4 z
8 Y& I, ^. Q4 F. P8 V就说这些,干别的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