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伟大的他们都信了, 你还在犹豫什么?
& j3 O# Y2 E9 Z$ r5 h% O* X; x
: t. I" Z% }6 f4 v3 \; L. s8 e; l) q来源: 青青柏杨树6 U( J v! \$ D/ L" c
& D0 D. F; I6 z, T( a柏杨树又来了。今天比较忙所以写一个简单的。以后再写多的。 今天我们来看看名人效应。教会最喜欢讲某某科学家也信主, 某某伟大的人物也是基督徒,而且都是坚定的基督徒。 你小子是什么? 你比他们聪明吗?你比他们伟大吗?不会吧。那你还在想些什么? 你还不follow他们? 很不幸的是, 这是一个彻底的谬论。3 T" \ `( F c2 @1 u% y( F
" ?# e5 s; B; ~% T让我讲讲第一个原因。首先,在很多的情况下, 这些言之凿凿的基督徒们谁也不认识那位的科学家或者伟大人物, 谁也没有和他促膝谈心过。 他们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教会别人是这样告诉他们的, 而别人这样讲是因为别人的别人这样告诉他们的。。。。。。 归根结底, 从哪里来的呢? 可能某些记载说, 他们说过什么0 G, S( p- O K/ \# `
什么, 某些最初的传教的人或材料上说他们是。 那么是还是不是呢? 其实这些告诉你的人根本没有发言权。
! a& ?7 L! j. k: U+ M( Y9 F6 f# t
+ m0 d- H- H% X6 S最典型的是达尔文。无数基督徒言之凿凿地说:“ 你相信科学是吧, 连发明进化论的达尔文晚年都是基督徒, 他自己都忏悔了, 你还相信他的理论?”这是个重磅炸弹, 很多人因此而动摇。柏杨树在大约大一大二的时候, 爱上了图书馆,每天泡在图书馆里研究各种我认为有意思的东西。柏杨树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资料。 很
( h) Z$ T8 \; K2 B3 f) L不幸的是, 柏杨树发现:这个重磅炸弹是一个谣言。 这个谣言始于一位叫Hope 的女士。 达尔文于1882年4月19日逝世。在这时间之后不久,这位Hope 女士出席了美国麻省 的一次布道会,这布道会是在慕迪(Dwight Lyman Moody)所开设的一所教育机构内进 行的。Hope 在会内宣称,在达尔文临终时,她访问了他,当时“他正在读希伯来书, 并要求当地主日学的诗班到他的避暑别墅当场献唱。这时,他后悔地说:‘我极其希 望我没有将进化论阐释成它现在的样子。’并继续说:‘请你举行一个聚会,我希望 对会众述说耶稣基督和他的救赎。’当时他正在热切盼望能进入天堂。” Moody闻之,视Hope 女士为至宝,鼓励她立即发表。Hope 的“见证”首先见于波士顿的 《Watchman Examiner》,随即以轰动效应在基督教圈子广为流传,令不少人震惊 (包括 John Fok)。但是在基督教的圈子之外,实际上, 达尔文的女儿亨里雅塔 (Henrietta) 多次解释, 并且最终在1922年为此公开发表声 明: “在我父亲临终时,我守在他的身旁。在他重病不治时,或在他得其他病时,Hope 女 士都不在他的身旁。我相信我的父亲从未见过她,她对我父亲的思想、信仰没有任何的影响。 我父亲对他的任何科学观点,不论是当时的还是早些时候的,从未反悔过。我们认为有关他后悔的故事是在美国编造出来的。..整个故事纯属无稽之谈。”
+ S/ {$ x! j' A ^+ `/ I/ K" b( Y8 n, B: f
另两位学者W.H. Rusch, Sr.和 J.W. Klotz在研究了这件事之后发表了一 本38页的研究成果,对达尔文有以下的评论: “他以人的思想为自己的权威,这使他脱离正教,再由有神论者变成不可知论者。其实,说他是一个无神论者却是合适不过。他很谨慎地发现,由科学出发,他永远不能 证明神的存在,因此他认为称自己为一个不可知论者是最妥当的。虽然有强力的反驳,但多年来,这故事不断以不同的方式迅速地广为流传,我不认为我们可以用“诚实” 二字来形容散播谣言的人。”
2 D+ I7 w1 q* l) i9 L3 F& {6 h. W' y3 k: N$ J& ?
“科学巨匠牛顿是基督徒, 而且是虔诚的基督徒。”是教会广泛运用的另一个重要证据。我打小就读牛顿的信仰见证,最著名的是牛顿在晚年写了长达100万字的神学著作,证明天主的存在。在著名的《如果没有神》和《那一位是真神呢?》两本书里面,吴主光先生也援引科学家牛顿来支持基督教信仰,在前书中作者说“牛顿是
. R6 S' {& `3 N6 O) e9 i H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同样, 我广泛地阅读了大量关于牛顿的传记以及牛顿那本著名的著作。 很不幸地是, 用我们这个论坛基督徒的要求标准, 他不是真正的信徒。虽然牛顿自称“基督徒”,但是他唯一符合信徒标准的, 就是他相信神创造了世界, 除此以外,他明确表示不相信三位一体和很多基本基督教教义比如救恩,
9 ^" R6 }0 N) h% l+ U/ P! J7 a2 R1 B也不相信祷告。 而且讽刺的是,他是神圣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院士。既然基们认为我这样信了又不信的人是有问题的是虚伪的, 不知道他们怎样评价牛顿这样在神圣的三一学院却不相信三位一体的人。 著名科学哲学家李察.威斯科(Richard Westfall)称牛顿为“原型自然神论者”(proto-deist),所谓“自然神论”,是
7 h, {8 K+ E s; `相信神创造这世界之后,就让自然规律去统治这个世界,自己再不插手, 世界在自然规律的支配下运转。牛顿正是抱着这种宇宙观,所以牛顿对事情的解释是自然规律加概率, 当然没祷告什么事。 在他那部著名的著作里面,牛顿明确地说:他认为天体之所以会运动,是因为天主创造了万物以后, 也设定了各种自然规律, 比2 `* u6 a; _* U4 T* K# T+ l. e
如运动定律等等。 天主先把它们一推,然后天体就按“动者恒动”的定律一直运动下去,事物都就按照自然规律和概率顺其自然的发生。 天主不再作任何事情。 牛顿的宇宙观,属于宗教的另外一个分支,也叫做“机械宇宙观”、或者“钟表宇宙观”。这种见解当然与基督教的基本教义相去甚远,难怪循道会创始人约翰卫斯理& P9 c: k- H' X. t! F8 `. _+ ]
(John Welsey)对牛顿的信仰表示怀疑。 这里自称时时与神交流的弟兄姐妹们, 我都忍不住要替你们狠狠地质问他:“你他妈信的是什么呀? 就敢冒充基督徒? 2 @, S# b3 o& J J, E/ U6 ?
”
; s8 @7 C( U" g9 v9 e
" d% Y; o9 M# U. K, W这是以讹传讹的第二个著名的例子。相似的还有争论中的霍氏。 我认真读了霍的文章。他认为真正合乎理性的选择只有有神论和不可知论“上帝的存在既不能证明,也无法证伪,所以无法在理性上判定真伪”。霍氏自己的确自称是相信有一位“100%的恶意,80%的全能”的上帝的有神论者。我不知道这个“100%的恶意,80%的全能”如何能符合基督教“全能”、“公义、仁慈、美善”的神的定义。 其他我没有研究过的人, 我基于诚实的原则就不做评论了。
8 K0 h& A, |$ d4 l4 i) b* i {2 @! v1 C
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言呢?因为追溯到几代以上, 几乎90%的美国人和大部分的欧洲人都是来自宗教的家庭。 在某些场合,他们都会说:“我是基督徒/天主教徒/。。。” 但是他们可能一年只去两次教会, 从来没有读完过放在书架上的圣经,甚至根本就不信。也可能他们从教会学校毕业的, 圣经课都拿A, 但是这对他们只是像我们学<<社会主义原理>>一样,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 但是他们不需要也没有理由要特别站出来说“我不信。”杰克-尼科尔森(《指环王3》男主角):“我现在不再相信上帝了。不过我仍然可以与某个有宗教信仰的慢慢建立感情,我明白信仰的过程是一次可以深深抚慰人心灵的经历。”看看,这话颠三倒四的,到底是信
1 [% d) C& J5 X5 a$ _" M( O6 H6 r9 B还是不信啊? 这样的的人太多太多了, 我身边的美国同事同学,家里挂十字架的不计其数,但是遇到事情的时候, 他们连想都不会想神这回事。
+ a( b" h% f; g' P) s9 Y* I& q( o, V' j
, w2 H5 E- S( o6 N4 c, A, H( x不幸的是, 因为某个人是重要的科学家或者伟大人物, 那么他是基督徒这个不是事实的事情就被无限扩大、渲染和夸张,成为传教的重要证据。基督徒根本不去质疑, 也不想质疑, 他们只会质疑你我这样的人信不信, 至于名人, 能说信的就一定要说信, 谁质疑谁就是别有用心!
3 E3 w' p% `! S, m% r
8 r5 c# z" R. P, G人们还会举出很多的例子来说, 还是有很多的著名人物说过什么话, 作过什么事,表明他们对神的敬畏。 这种断章取意的话的教育常常导致的就是讽刺性的结果。 因为第一:一个人讲一句话, 有很多的原因:当时的背景, 具体的利害关系, 这个人的品行操守。。。。。 很多时候外人是根本不可能体会和预料的。尤其是社会
6 J3 H, o& f1 |/ J: `; D8 f1 N上层的公众人物 在公众场合的言论, 是根本不可以据之去推理什么的。第二, 所谓名人只是术业有专攻而已,甚至只是比别人懂得投机专营而已, 他们并不会在生活的所有方面成为楷模。第三,这个名人这样说那个名人那样说, 你听谁的?比如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何等的气势!你的结论是他超脱? 其实李白一生都在投机专营,到处写诗谄媚权贵, 希望他们能举荐自己。 郭沫若 , 大家知道吧, 其道德操守和他的政治操守一样, 令人叹为观止。我们可以从他的行为得出“混乱的性生活有利于文学和历史研究”的结论吗?不能吧?更不说梵高这种问题儿童, 我要是FOLLOW他的生活, 我不进精神病院也得吃不了兜" G2 B( y* J2 H7 P
着走。而苏格拉底可以成为我处理婚姻问题的指导吗?$ B2 \3 W5 ^ r& D3 a
/ Y- r/ w2 l8 P6 z" O7 X* ^4 z但是教会就是这样不断地告诉你, 某某人说过什么, 他都信了,他是多么伟大智慧的人啊。 你还认为有什么问题吗?没有人能够一一去研究这些人的生平如何, 揣测他是什么样的人,当时的情况如何。。。 真到那一步也有附会之嫌, 没有可信度了。如果不幸这个人自己说了反对的话了,教会就会告诉你说:“他信不信有什么关系呢? 你得救是你的自己事情。你会比他有福。”说得好,那为什么名人信就要拿来说服我,不信就没关系呢?这是我要讲的第二个原因确更重要的原因:因为教会的逻辑是一种特殊的逻辑。$ t5 E6 ]2 B$ o; a
0 o7 g6 i b7 N8 s# S* d教会用的是双重标准, 给大家的是一个oneside -story。 在研究中, 我们认为不能作为证据一种片面事实和collect的方式叫做Pre-Proved Evidence。先确定了立场和结论, 然后收集有利证据。 给你看的都是收集的有利证据, 不利的都不给你看。 比如华人教会最喜欢说清朝康熙皇帝笃信基督。“天门久为初人闭,福路全靠神子通。我愿接受神圣子,儿子名分得永生。” 怎么不说中国还有数不清的皇帝是信佛的呢?而且雍正马上赶走了宣教士,拆毁了教堂。这个他们就不必提起了。. K p! S9 t6 ^2 W2 G: P) Z) D
( G; |4 t+ J- S: ]* D" P
& i( q' @0 t( Z, v- z只要名人说了什么沾边带挂的话, 教会马上可以演绎到卫道士的地步。 如果名人说了什么不利的话, 他们就会说:你看魔鬼是多么可怕, 他们专门利用他, 好让更多的人跌倒。 或者不信主的人是可悲的, 你看他, 就算那样成功,还是。。。。(讲他不成功的方面)。 这就是源于教会特殊的 逻辑。因为已经有一个立场和既定的解释不能改变, 用这个立场来收集事实和把事实分类,看看什么能用过什么不能用。 他们永远是对的。 你赞成就是对的, 否则就是错的。
6 M6 o- E% i/ e. }$ b6 L% o
% |; N4 {0 N, h& p3 q6 }在这样的情况下, 名人说什么对你重要吗?不重要, 其实对教会也不重要。 因为教会反正是取我所需, 去我不需, 实在不行再夸张演绎一下。 对你,无数的名人一生说过无数的话,你理解得过来吗?. [8 k. }. N0 g2 T3 ^" k
0 Y, B' h' }& X S" p! X/ u呵呵,所以遇到这种时候, 要热情地问候那个告诉你某某人说了什么的人:“你大姨妈的三表妹的二哥的同学的姐夫的老板的弟妹的小姑子的那个好朋友还好吧?对了,你妈贵姓?”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