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MarketWatch波士顿3月17日讯】如果你是墨西哥电讯大亨斯利姆(Carlos Slim Helu),你现在一定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 j2 ]8 y, o& b, ^! w$ E
4 x2 _3 g+ w! Y4 |- S, u 《福布斯》杂志刚刚宣布你是全球首富,这还不算完,你现在又发现,在和纽约时报集团(NYT)的交易中,你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1亿美元以上的利润。
( j6 | t! K# R) z# f6 w$ W
& I( b7 e: X1 I+ w' [0 e- K; E8 p 真是让人开心。
6 }) L* U& w4 c' `1 L/ a; G! W& u% w m
这位墨西哥商业巨头的好运是在上周末来到的。在自己七十岁的这一年,他终于超越了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盖茨(Bill Gates)登上了福布斯排行榜的榜首。根据该杂志的估算,斯利姆的净资产大致有535亿美元。5 o# Y0 u( } ^* N
& a2 U( R! P" N8 v n, M% H
不过,那些某种程度上说来都是数字游戏而已,这故事真正有趣的部分还是在于与纽约时报相关的新闻,后者已经在自己的股东代理声明当中默默承认了这一点。
# M, S4 o6 N z. u) a
- ?% J, L. M' J1 G# p p 事情的缘由是,在去年年初的时候,纽约时报集团已经弹尽粮绝,陷入现金恐慌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得不向斯利姆低头,接受了若干近乎耻辱的条件。
: D8 N2 p; K1 B: w0 z+ }8 b
# w/ v6 G* x) O; O+ x# } 首先,斯利姆提供大约2亿5000万美元的贷款,而在当前这个通货膨胀几乎是无影无踪的时代,贷款的利率竟然高达14.1%,这就意味着斯利姆仅仅利息收益,一年就能够稳拿大约3500万美元。纽约时报方面表示,这14%的利息11%以现金偿付,3%则采用增发债券的形式。这样的故事也只能是发生在现在,如果在过去,这样的利率水平很可能已经和法律出现了冲突。或许,纽约时报的董事长苏兹伯格(Arthur Sulzberger)应该用自己的信用卡去借款,那样利息还能理想一点。
6 X) T; j8 s' O7 J4 \7 y' {, Q8 W; ]6 _
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8 j. L' R) @2 w! N+ j$ h
0 s7 A. | H. n$ e5 [1 K* m
交易中还有条款规定,纽约时报将向斯利姆授予1590万股股票期权,执行价格是6.36美元。这一交易达成的时候,恰好是大盘触底的前后,在那之后,该股的价格已经随着大盘一同上涨了,现在已经超过了11美元。
9 N; [' Y+ T. I+ x) q M0 _
# I* d( ?$ P! l( t, p! z; l: s 换言之,仅仅这一项,就为埃卢带来了大约7700万美元的利润。( ?7 t7 s& v. w8 [+ T: E* K
) x0 K" e8 e" G
如果再将利息计算进去,就意味着,在提供2亿5000万美元贷款的第一年,埃卢就进账1亿1200万美元,而且未来还有那14.1%的利息在等待着他。$ ?5 u- @+ L3 ^2 v3 a% t
1 Z$ O [: V# q% o2 } 还能指望比这更合算的交易吗?
, n: h6 }, e$ T4 x
' x. y4 k# ^% p8 d7 i 纽约时报集团一年之前为何会犯下如此巨大的错误,让自己受到如此严重的损失呢?8 S. `" B; A4 D2 R" e' |+ n1 ]8 _/ F
/ F1 o. p1 k$ D1 Y! Q) H
毋庸赘言,无论是董事长苏兹伯格,还是首席执行官罗宾逊(Janet Robinson),金融危机和信贷市场冻结,这些都不是他们的错。
# j6 L5 E; M2 Q* `' C X& Y& z: T: u$ d3 k- u' D6 N$ N
然而,一切也都不能简单归咎于金融危机,尽管它确实对整个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纽约时报、Gannett Co.(GCI)和新闻集团(NWS)概莫能外。 S0 c8 A7 J8 b8 B; X
, P% E+ Y8 W" K9 S" F
关键在于,纽约时报的管理层并非没有过机会。他们有很多年的时间,可以预先为行业可能出现的大麻烦进行准备,强化自己的财务地位。然而,他们却大手大脚地花掉了现金,他们支付股息,用高得不合理的价格回购股票,哪怕现金流已经出现赤字,也不能让他们回心转意。FactSet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08年,纽约时报单是派发股息,就花掉了超过4亿美元。
2 a: _0 u5 m4 [8 D
. M0 E6 H5 P% G! L0 k 纽约时报的记者都知道,错误是犯不得的。哪怕是再微小的一个错误,也需要报纸公开订正,这显然是非常痛苦的事情。管理层手头总有着一份长长的名单,那些哪怕只是犯下了一点纤毫过失的公众人物,都很容易暴露在霍伊特(Clark Hoyt)专栏文章的火力之下。% W/ h5 ^# I; Q$ S% i. F
) y5 K$ q% f2 k M! y- d) } 可是,霍伊特难道不该写一篇文章来批评纽约时报的高层管理者吗?相信那一定会是一篇有趣的文章。
6 h6 o' n/ E2 ]: P% h( P" d/ R1 R% x, N* K* d9 s" B
(本文作者:Brett Arend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