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63)  鸡蛋( 1)
|
本帖最后由 雲吞 于 2010-4-12 12:02 编辑 - y A, C- {+ E3 v/ ?1 k! a/ |
! N; d4 K- v' i" |# k& v这个阶段,知道了正确发音,但不正确的习惯还没改过来,所以说话时心里没底总是卡壳。这个是必经阶段,过了这个阶段,正确发音成为正确习惯,说话的流利度就能够恢复。" y" q- k6 ^/ E! q4 x4 ^; C: Q
; i( J9 u5 ~0 g* P5 {$ H( M3 e在纠正语言的过程中,矫枉过正不可避免。% Z7 S2 a7 X Z
# S! C; e" l# [- D7 E7 s4 r
熟悉辽宁沈阳方言的人都知道,在沈阳方言里“咱”的意思和普通话完全不同。沈阳话“咱们”指说话人自己,而普通话里的“咱们”包含说话者和对方。其他地区讲普通话的人奚落沈阳人,总少不了要用一个“咱媳妇”的段子。* N% \3 O- k3 Q4 k8 ~: G! Q9 g9 d
& q7 G: k, N$ l5 i! Y0 c沈阳的学生到北京上学,口音可以不改,但这个用词必须改。被人奚落事小,引起误会事大。于是几乎所有的沈阳人在改这个说法的时候,最初都是该说“咱们”的时候,也说“我们”。但时间一长,正确的说法形成习惯,“咱们”和“我们”就分得很清,不会用错了。6 w) N6 S5 s1 i: ?
2 q. O5 D6 `. U& `9 |( `2 f再一个例子,比如你现在在攻克口语里的过去时,那么你有可能在现阶段就会说出类似6 \# n- G0 Z: g+ S$ ~9 v) e
. d% \9 m" T/ S! m& `1 N
I didn't bought the car.. U3 {( m, E7 }. V/ o+ A* [3 A
, ]3 s, ]* m, T+ a1 ~之类的句子来。不用担心。这个阶段很快就会过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