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布鲁塞尔5月2日电(记者尚军 刘晓燕)经过数月讨价还价,欧元区成员国财政部长最终按下了启动希腊救助机制的按钮,总额高达1100亿欧元的救助有望为希腊避免出现债务违约带来转机。然而,较之一国之患,希腊危机所暴露出的欧元区深层次体制缺陷如不根除,类似的危机可能再次上演。& g. A9 M' \! D7 I1 f
5 k/ p- q3 w; r8 ^$ l( i5 [ 的确,希腊债务危机起因于希腊自身。财政赤字常年超标、经济问题积弊已久,国际金融危机致使其总爆发,希腊受到了市场的惩罚。尽管如此,对于这一切,欧元区多年来何以熟视无睹,任其酿成一场危及整个欧元区的危机? - V M, f) u% E! n7 w $ }( B. d y4 ~/ q! K 这与欧元区的“先天性”缺陷密不可分。由于只统一了货币政策,却没有统一财政政策,欧元区诞生伊始就是个“跛脚鸭”。在财政政策方面,成员国大权在握,欧元区得以钳制它们的唯一工具就是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虽然公约为欧元区国家规定了明确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上限,但欧盟委员会在执行过程中却只有建议和警告的份,难以起到威慑作用。 ( U' ?# n( T6 f. x" w ( {& f$ ?* x( z' O 此外,欧元区监督成员国财政纪律的参考依据,实际上是基于成员国自己上报的数据。由于缺乏审计权,欧盟委员会对于欧元区成员数据造假几乎无能为力。希腊便是一个例证。其数据造假的劣迹最终受到了惩罚,成为加剧债务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t8 Q4 p7 J5 W( }" d
. f, A* l+ Q$ p" P: s2 k) ` 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欧元区因为缺乏一套有效的应对机制,更增添了投资者的担忧。就在欧元区国家迫于市场压力,围绕救助方案讨价还价之时,投资者对希腊可能出现债务违约的担忧与日俱增,由此导致希腊政府融资成本攀升,最终因借不起钱而向欧元区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救。* b; a* O6 W; N6 \0 e# s' E, m5 O1 Q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