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87|回复: 3

净空法师法语 - 爱欲、嗜欲

[复制链接]
鲜花(327) 鸡蛋(0)
发表于 2010-5-27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1 我们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决定没有贪爱,决定没有嗜好,我们才真正能做到随缘度日。
0 n, ~/ D/ p( Y# L# W8 P* u+ B
& {6 w9 F6 k% R% l* t- J& f& Z1 [# a8 V5 T6 A3 A
, V6 N$ q( X) ?  z: Z
2 随缘度日,是佛菩萨生活的态度。我们今天生活是攀缘,不是随缘。念念都还讲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们还用这种心理来学佛,怎么能够得到佛法的受用?! }" z  m' J" H  n8 |

6 K3 F5 f/ \  x
2 B8 ]* V; x7 Y0 O! {$ }  q' G/ w% J
3 你这个心随着你自己的欲望,随着你自己的嗜好,那你的身心就不清净。这是第一个要戒除的。换句话说,怎样戒法?就是忍辱,要忍一点。. ^& u) r* d9 \) f: u3 r# \
1 O9 f6 y0 j/ u& |
& R  A* Y. o7 [& M% q/ b+ ^  u

4 G9 d$ M# H5 A* i* D! v& f0 C4 譬如说我们看到很好的衣服想买了,忍一忍!我这衣服还可穿,何必浪费,我们把钱拿来做功德多好!菜市场看到想吃的,我能省一点,这就够了。只要吃的营养够了就可以了,何必讲求口味!
% s5 }1 B7 A! A4 J1 |. F0 k. P, D$ V0 h

0 J# {1 n8 b3 n' y2 y. D# l! V" R0 v5 ~# Y. u3 q$ ^
5 实在讲,生活愈简单,愈是健康的生活;饮食愈简单,就是长寿的饮食。这个现在有证明。美国有许多人到中国大陆去调查,中国大陆农村里面,生活那么苦,什么营养也没有,为什么他们长寿?生活简单,头脑也简单。/ O" i6 p4 l( s+ p8 f$ ?9 l8 V

1 Y- T$ ?& k7 `" y! N
' ]' C6 Y1 F& ]* g1 o* c8 k2 O+ g. u- S2 ~( w' ^
6 他没有妄想、分别、执着,烦恼比我们少,所以人家健康长寿。我们这里生活花样很多,一脑袋乱七八糟的胡思乱想,你要想身体不得病,怎么可能?都是些奇奇怪怪的病。
; s- r; G' V1 ~  d: \$ k. @, C; d% L7 A$ d
$ |$ ]' ?4 a$ i' W1 g

& T, e. w* Q# l. ~' E7 病根都是从妄想、分别、执着上来的,这是祸根。你要想不生病,就要把这个根拔掉。你能把这个根拔掉,这就是样样事情里面,都是圆满波罗蜜。( t3 l* K/ y) w* ]
! h, c( {* H; `. ]" ]$ E6 {* O

- `( g# g1 Q9 v1 W  `/ s3 q* S5 @. Y' Z* B# ^
8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说穿衣,穿衣能够放下穿衣的执着,放下穿衣的嗜好,这是布施波罗蜜;衣服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这是持戒波罗蜜;这一件衣服保存得很好,能够穿多少年,它不会损坏,这是忍辱波罗蜜。
. F$ c3 c" T) ^1 V0 A9 ^* @' l2 x# x! B4 s$ g. y7 N
4 y) g; S$ i' Q& ]) Y' Y1 u
6 L5 e; r# j: N* x/ R/ U3 _( H
9 你穿着愈简单,生活愈容易,愈不需要求人,这是精进波罗蜜;在衣着上不受别人那个时髦花样的扰乱,如如不动,你就有禅定波罗密;你穿得很自在,很快乐,到哪里都很潇洒,这是般若波罗密。4 ^; v" Q. `( E+ r- \; A$ B

% G3 s7 I+ `. D5 N0 R# W/ P+ l% R( r5 f7 c& V

, y4 @8 u* p* r$ y10 你看一样东西里面,六度具足了。吃饭也是如此,工作也是如此,点点滴滴无不具足六波罗蜜。你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能够自己忍一点,不随自己的嗜欲,你就修了很多的福。随自己的嗜欲,这个不好!5 H' \7 e; _9 A& @9 g+ B
/ o9 A  A2 G" Y, d- W$ h

* ?+ H3 T# ^+ j8 {% l# C# _  p& v# s% X. B/ ]- c% Q3 q- r
11 你的爱欲放不下,你的嗜好放不下,这就是为什么起心动念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根就在此地。你要把这个根拔掉,你才有救;根不拔掉,你的身心就不清净。7 P: s- q4 K0 }
0 h- F8 v  c4 E, b& |
& S: X  D4 O; E: ~7 h
* G1 w& K5 n  d  n
12 如果我们的嗜好、贪欲不能够舍离,身体洗得再干净,佛菩萨看到还是不清净,你身体还是有污染。
% C/ W  [6 l) ^
" V8 V/ s, k& h, X: O' n/ H8 j; r* m, P. A, t1 T: x

4 |$ h7 O& \1 s- U13 学佛的人,对于世间一切文艺要能放下。这些东西,在世间是赏心悦目之事,它能增长人的贪心,增长人的痴恋。所以要放下,不能执着。可以去看看,决定不执着。
9 n' E7 x9 z6 J/ L* Z) q/ z- \( y- [2 T- U1 G' a6 F7 b! B9 D

# h& a& p) u$ s, k# k' `! E; ]4 J* P
14 一幅名画、一个艺术品、几千年的古董,你家里收藏当宝贝,好了,你那个心就牵挂在那里,西方极乐世界去不成了。" X1 j7 U" U6 P  B/ g
  W# C* ^" ?- {, F5 d
  L+ d: y( Z5 @8 f! V2 u5 L
& }2 ~# }* i. m% @( Z1 R" e
15 阿弥陀佛来接你,你还挂念古董,那怎么行?那就不行了。所以,学佛的人对于世间一切法不能有爱好,有一样东西爱好,都是你的障碍。- S0 e- l& d7 U3 k2 L3 `; n

% G' ^: U- a6 `! o% l" _4 O! `" K( c' m3 `/ ?0 I

7 k- |+ n- m( A9 W. Y/ ^16 我们供养佛像,不要供养古董,为什么?会引起你贪恋之心,你那个心常常挂在上面,把佛给忘掉了。
9 r; ~2 X) o$ z0 O) X
* M" W5 T7 }5 E7 p4 }
7 S9 o' J$ s! w  h1 L, j
+ L. y/ S! i8 u7 {* Q8 |* m) }2 O9 k17 我们这个世间,喜欢花草树木的人很多。你们念《地藏经》就晓得,树木花草都有鬼神依附,所以我们对这些东西可以欣赏,不能执着,不能过分地去喜欢它。; y; K' D7 X! L" A
; r' l3 ?& `' k! r1 H7 u: f

, q( d3 ]4 q9 O( }: k8 E0 }* \1 M6 X' f8 l
18 过分地喜欢,喜欢花的,来生可能就变作花神;喜欢树的,可能就变作树神。佛告诉我们,树的高度超过一个人就有树神。树神是什么?实在讲就是灵鬼依附在树上。
6 {0 w0 t5 c: D; s/ y0 A4 M6 E1 U( F! I8 K% u! }( s1 H

7 [" E$ @, T9 I3 Q; p2 D0 Y7 ?2 _
" W( n& z6 \% ?# X- h1 |19 佛教我们对一切万物,都要用一个平常心来看待,不要有嗜好。不管什么东西,我们可以用它,但是不要有嗜好,要能够舍。
7 y& l, p- F# r) ^0 z5 q6 |3 q; B) s" b7 g: }( @, V: X! w
8 I7 d5 J( L# v0 m2 J; |

% A: H( A6 p9 @" r, j0 H, r20 凡是喜欢一个东西成了一种嗜好,麻烦就大了!出家人有些喜欢佛像,古董佛像非常有价值的,当作珍宝一样来收藏,不肯舍弃。来生到哪里去?佛像又不能生儿育女,佛像里面有寄生虫,佛像里面有老鼠,出家人就变成这些。; ^" g5 q8 W' u5 ?$ `

6 C5 f' o9 [; J
) R4 Q: ]# w' {. |" q3 _5 u1 G# y
21 十几年前,我们在香港龙华寺的时候,佛像里面有老鼠窝。你要是过分喜欢它,你将来就变成这一类的。寺庙里面蟑螂、老鼠从哪来的?都是从前和尚舍不得,留恋这个地方,就变成这些。那些喜欢书的,书里面有蛀虫,就变成蛀虫了。这都是事实!
8 k7 q- X( `  F2 [6 j- b. ~7 x! q2 l2 Z0 M' ~7 i# [* o3 q5 r
( l" l, j! B0 U' c$ A7 j/ Q, P

( C/ ]: o5 l  H# m5 X* y22 嗜好养成了就是个习气,习气对于将来的业报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如果能够培养成念佛的习气,这好!来生你决定作佛。所以要养成念佛的习气,养成与佛菩萨相处的习气,这个好!- B5 Q% H/ n$ }% u/ ?$ y$ ~

  Z( p/ _0 {; X  W- a% i
; Q3 |" I8 P9 I( d! e4 S+ T& s' b
23 我们要把那个“喜欢心”,换成一心一意喜欢阿弥陀佛,喜欢西方极乐世界,这就对了。2 ^" V& n" R3 t4 m' f( k
( G* J5 c* s4 k5 M

+ @2 T3 }0 `* {* p' L5 t
) u8 I9 N& [  k# H* l8 ?24 样样放得下,样样可以用,样样不执着,丢掉的时候,决定不会痛心,那你就得大自在了。
/ O5 t$ L# G1 R, R+ P1 R
( u# `" u4 X* z7 A" q8 y4 g
; W% c+ V* ?7 \% J; y9 O$ ~$ o. y& L. K6 Z. G3 T
25 名闻利养、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必须使自己没有贪爱、没有嗜好,这才行!这样也喜欢,那样也舍不得,那就糟了、那就坏了!世间人道业不能成就,坏就坏在此地。随着自己的嗜好,随着自己的欲望,不能克服,麻烦就大了。. {! {/ [/ o) E3 A, d0 j/ W, p
- v; ?) E3 v" M/ K

, _( O6 u" G! }' T1 y! U, A
5 c& n0 T$ O1 r" e4 X26 当临命终的时候,你有一桩事情放不下,就去不了,那就是麻烦、就是个累赘,为什么?有一桩事情没放下,你的念就不一,所以你的功夫就不得力。
/ W+ z6 @* R* _2 K$ D
0 r$ d7 P0 A; e' J" B$ U
5 J# p) |$ I; e) f0 W: ~7 T& C6 q
0 c5 C; }# I. ~3 o27 修念佛这个法门,要想在一生当中真正成就,必须把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放下,你念头自然就归一了。! \6 N4 b* z6 w9 B, s3 V
! T5 v7 k  s8 \" z9 W+ ?4 y+ I
+ O! u8 ?0 J& o- f. t
& S! K( V' }* I' g6 F
28 所以古德修行,他自己住的房间一尊佛像,不供第二尊。供第二尊怎么样?念就不一了。看了阿弥陀佛,旁边还有观音菩萨;念着阿弥陀佛想着观音菩萨,二念了,这就叫打闲岔。7 G- R* `) N9 k

4 Z& @0 ]- c* c+ w. F! E) s. D2 _$ x5 \. L% o% ]1 O) o* f
; d5 X: U" h8 h# O
29 经书只有一本《阿弥陀经》,决不放第二本书。看了第二本书,这个书我还没念完,妄念又起来了,那叫妄念,那叫贪爱。世间法的贪爱,阻挠你往生。出世法里头有一桩贪爱,一样也是障碍你这一生的往生。
4 ~6 y7 W: S% G% K- t3 K
4 W2 y; i% C1 P
/ _2 R* ]4 ^7 O3 t
. e) {8 h! U+ |; F30 所以佛像不能供多,而且你供的那个佛像最好就是那一尊,走到哪个地方都随身带着,不要更换,为什么?观想容易成就,心容易一。
! R+ o% x0 d! A: U* t) }/ l. @! [0 F9 F! G. b
" s( N2 a2 i2 k2 s

7 J8 n- ]% V$ e31 许许多多人情执打不破,感情的执着,对这尊菩萨有特别的缘分,特别喜欢,对那尊佛特别爱好。他们专念阿弥陀佛,别的佛菩萨不念了,心里总感觉得过不去,感觉得很难过。这是不明事理,情执里面产生的。  n) @; j+ U* p) K1 {

$ [! v$ x( H! M3 ~+ }2 E. O3 K" _$ Y# p$ Y
* y! @6 Y4 B7 s
32 如果我们把道理搞通了,事实明白了,才恍然大悟:我们生西方极乐世界,等于一切诸佛刹土都生;念这一句佛号,所有一切诸佛菩萨统统都念到,真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 A* H  [2 E; j0 b6 {8 `5 M7 \8 H; F& `7 J4 u5 k9 B" s
+ m3 {7 z' Q( r
6 {7 A' w# z9 s; f5 x
33 大势至菩萨在《楞严经》上给我们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佛念佛,一定见佛,尤其本宗《无量寿经》里面,教给我们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这决定不错!3 S( I1 b7 c0 `' |3 Y* x) o) m$ j5 e

4 B. a; q5 C+ W1 I2 E! q/ `: ]( C$ E* e) o, H# h
# b, t4 h* q0 b7 Z8 v" L4 B9 E
34 我们在这个世间,唯一的一个念头,唯一的一个爱好,就是念佛,这叫专志。爱好念佛,实在讲,这一句是净业的纲领。& M; O8 B$ S/ ?& X( g2 d1 g
1 m3 Q# n0 p1 P2 G! q& w5 W
* p# Z  n' a6 h. A& J" T3 }% q
3 I3 G3 Z- \/ J" J$ y. Y* @
35 修学大乘的同修都知道,《金刚般若经》上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为什么贪着这一切虚妄?原因就是对于事实真相,没有能够了解,没有能够明白。, Z1 ~8 v+ Q- s& x

  c; Z/ Q3 t6 Q; M) {/ t7 A5 y5 D4 `: X, M" b6 z$ q

) f) D7 {7 K3 O: B  z0 Z" {36 纵然是学佛,学了不少年,甚至于出家,也讲经说法,也做了大法师,可是到最後还是沦落在三途,还是要堕在阿鼻地狱,原因是什么?虽然天天读经,虽然天天在讲经教人,自己深入得不够,所以毛病习气改不过来。
1 h3 g% e' u" i) s
- x, n6 H4 D1 Q7 O, ]5 N( c/ O% G% u5 c4 F' L1 E2 C, g9 D  @$ k/ K
$ K2 v+ n8 `) P# Q0 S
37 最大的毛病,我们在讲席里面常常跟诸位同修提起,就是欲望:一个是“嗜欲”,就是你的嗜好,你的爱好断不掉;一个是“爱欲”。这四个字,就把我们的法身慧命断送掉了。
. }) W" K& A2 k9 h: l
& L6 y) D7 V$ g6 X) `6 |6 Q
3 ~' G0 d. u" j' J% r1 e0 w* }" l  D7 A( S# ^* R- B
38 这四个字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就是贪图名利,名闻利养,一般人讲的财色名利,这是祸害,决定不是好事情。
# o! H8 ]9 ~+ a. F
% O* B9 _# q( h$ F- F3 @
& ]" `9 r5 Q# l3 i- l0 X" i& F; ]$ G: u, w* f) h0 f3 K/ M* E
39 名闻利养、财色名利,佛教菩萨,特别是初学的菩萨要回避、要避免,绝对不是儿戏!这桩事情用粗俗的话来说,开不得玩笑。
  N" i  x: J: J; p4 @
- m1 O% d9 v5 j) f- I6 `# I. r  A
& ?0 D. }& U! z/ o* O' F$ L# }5 U! x) H- T0 a# B- N% E
40 何况经里有明文告诉我们,“财色名食睡”是地狱五条根,有一条都会把你牵到地狱里面去。如果有个三条、四条、五条都具足,你决定堕阿鼻地狱。5 v' R0 E, P6 f* t
$ W; l, `/ m% s) w1 }$ {; `, W- F

9 H. m) g% c# S* h4 E8 H& s6 R: Z: t( N3 L" W2 Y( N2 ~
41 往生是世出世间法里面第一殊胜,要求往生,地狱根要断掉。不但地狱的根要拔除,三界六道种种诱惑,你都能够不动心,你才有把握往生,这个事情不能不知道。/ r0 e1 L) r4 J$ G8 D

% t5 `1 U1 B# t6 j7 {
3 z8 B5 B) E9 }9 j% ]  z; J
; r3 B: N& j+ E42 我们对世间所爱的、所喜欢的这些欲望要舍弃,要去磨练,要把这个舍得干干净净,你就没有牵挂了。诸位要晓得,爱欲多,魔障就多,魔常常来诱惑你。( c1 D4 E) z0 i! B  F' z! {
5 ~: Z& j+ s  ?: v
) f* A8 C' t' \$ P1 F9 |& d
9 m  E/ _) @. R2 |6 |
43我在各地方讲经,在每个地方都常常会遇到一些同修,他遭到魔障,被妖魔鬼怪附身纠缠不清。他痛苦万分,来找我:“法师,我被鬼缠了,常常出现,有什么方法来救?”
$ n7 D) p" f9 Y' q/ S9 u( V8 D) p" N
44 我第一句话问他:“你是不是很喜欢神通?”他说是的,我说难怪!喜欢神通,“爱欲”,你喜欢这个东西,妖魔鬼怪现神通来诱惑你,你就上当了。到他附你身缠你,你再想把他赶走,那就不是那么容易事情。, P; O- W2 l. [/ n8 o, h

6 I7 }5 Z* e) k& q- O4 J% T8 v# B2 q0 L& Q5 F) ?

' g' C; \2 s0 y3 [- i45 对这些神神怪怪的、奇奇怪怪的感应,你完全置之不理,你这一生菩提道上平平安安,什么事都没有。
- M( ~) W" \0 @( B4 H3 x0 Y5 m) i; O
, r6 E+ z# N9 B8 E% ]2 Q; o% k6 e" e
+ a, ]2 d- H8 i, V7 O' I
46 你没有“爱欲”,魔虽然有能力,没有办法诱惑你。所以你有一样嗜好,你就有一个把柄在魔的手上,他就控制你。
2 p+ g/ ?1 M2 v6 l  q$ P2 e  o5 q
, i) J( Z7 e+ G
; _8 t7 T. H1 y, ]
4 \& q1 {( `8 |# r6 ~/ W; Z47 你们看《西游记》,孙悟空神通广大,可是他有一个把柄,什么把柄?喜欢戴高帽子。所以观世音菩萨送他一顶高帽子,紧箍咒,他就完蛋了。
9 K. k2 u& V' _3 C( @5 j' n8 C8 G3 a' J: t
8 Q2 a3 y4 h* f) h+ W

9 y5 O* T9 q& e* b48 孙悟空一生被观世音菩萨控制,他有一个把柄在。他要不喜欢戴高帽子,观世音菩萨对他也无可奈何,这是值得我们深思!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0-5-28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17 我们这个世间,喜欢花草树木的人很多。你们念《地藏经》就晓得,树木花草都有鬼神依附,所以我们对这些东西可以欣赏,不能执着,不能过分地去喜欢它。

  F9 w  U# r' F1 v% b0 R在 地藏经 找不到,请指点具体章节2 M- W: y1 |8 a7 E4 O* i& A6 P

; M* w9 E8 y/ R1 M9 {, Q% w
18 过分地喜欢,喜欢花的,来生可能就变作花神;喜欢树的,可能就变作树神。佛告诉我们,树的高度超过一个人就有树神。树神是什么?实在讲就是灵鬼依附在树上。
& O2 }/ @5 K) M* j8 }
哪本经说的,查不到。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一篇文章中有很多的营养可惜吸收,我只注意到这些营养,别的没想。
鲜花(68) 鸡蛋(0)
发表于 2010-8-2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学习了。
& n; W* R5 |; g5 f  D;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19 15:08 , Processed in 0.15449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