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Do good again and again * s: |; h! W! k# \1 a
Should a person perform a meritorious action, he should do it again and again; he should find pleasure therein: blissful is the accumulation of merit.
8 q* R# p# N+ h! a) D/ ]" V1 ]; P ^- Y! H, _3 W8 e
Ven. Nàrada, Dhammapada
, G; S: u8 Z z! x& [8 F# @) U: \0 j! i# V: W) O8 Z
Ven. Kakkapalliye Anuruddha Thera 解释了以上的偈诵。/ [$ v( e k9 l! f. g
9 k! ^; K- Y- c% B0 \; Q当一行为重覆时,它会成为习惯。习惯会影响个人和社会,例如吸烟的习惯,它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害。当吸烟的行为持续,就会成为习惯,心会习以为常,习惯就能控制人的行为,人成为了习惯的奴隶。饮酒也是一种坏习惯,它会损害身体的健康。佛陀曾说饮酒会削弱人的理解能力,变成愚蠢的人。根据现今的医学,饮酒会破坏脑细胞。有时人习惯了说谎,小孩子可能认为这很有趣,但不经不觉会变成习惯。说谎是一种坏习惯,人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下说谎。
9 }- e+ G7 U8 _- B- B/ O8 v- q
$ [1 ?2 e( n* J/ AAmbalatthika-rahulovada Sutta 记录了佛陀教导罗睺罗 (Rahula)的故事。罗睺罗在很年幼便出家,佛陀知道小孩子觉得说谎很有趣,於是教导他不要养成这坏习惯,指出说谎会损害个人在别人眼中的人格。佛陀把载满水的水桶倒转,然後吩咐罗睺罗再倒转水桶。
" F, r# I& }. i: N6 R5 y% G+ ^( M# Q0 |/ Y" o; A
佛陀问道:「罗睺罗,水桶最初是载满水的,现在还有多少?」8 R6 |+ ]5 q" E* s: u
8 Z: x$ \. p) h% v7 k罗睺罗回答:「水桶只有很少水。」% q$ X* v, r2 b$ d* h V) u D
- D+ A) }4 \9 ^* }佛陀问道:「罗睺罗,这就正如一个说谎的人,他的人格就如少量剩馀的水。」1 {% |- ^( h8 F* Q a1 P
- f: c, f, u- r8 c( e
习惯在某程度是一种业力,它由重覆的行为造成,而行为则是业力,习惯是业力的象徵。0 f! }/ u7 T0 h- K& ?5 U
/ |) ]# P; n% Y+ v. \) {这首偈诵有关一位女神,她是大迦叶 (Maha Kassapa) 的支持者。大迦叶住在森林,过着刻苦的禅修生活。有一次,大迦叶进入禅定,维期七日。在出定後,他到村中化食。一名妇女看到他,知道他是一名修行人,於是把一些食物给了他。根据佛教的说法,任何人供养出定後的比丘能带来善业。虽然她只布施了很普通的食物,但因善心而在死後成为天神。
5 X+ ?; s6 h! S3 h/ u; V
5 J0 I( I: N3 b0 f E$ y; N有一日,这天神回想起前生的情景,记起曾布施食物给大迦叶,希望能成为他的仆人。早上,她到了大迦叶居住的森林,变身成人打扫大迦叶的茅屋。後来大迦叶发觉有人为他打扫,最後终於看到她,便问她为甚麽会打扫他的住所。大迦叶吩咐她不用再来为他服务,因为他喜欢单独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