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典型的消费性经济,消费占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就业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将抑制个人消费开支,美国经济将因此失去最主要的增长动力,复苏前景也将再添变数。从目前情况看,美就业市场“瘦马”要拉动经济复苏的“大车”还有相当的难度。 / `$ _0 Z- Z6 t' ]& [' z { $ Z* G! J3 f0 H" U8 p 虽然7月份美国失业率仍保持在9.5%,没有进一步攀升,但实际情况要比这一核心数据显示的更为糟糕。 * l5 [* ]4 y+ S. d: @5 h+ { 2 P4 o# X7 V, a) L0 U9 t+ ?3 W 当月,美国私营部门仅创造7.1万个就业岗位。研究显示,为了使美国失业率保持稳定和满足新增就业人口求职需求,美国每月至少需要创造20万个就业岗位。更为严重的是,7月份,饱受财政问题困扰的美国各级地方政府继续裁员。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此前几个月因普查人口而临时增加的14.3万个临时就业岗位丧失。综合计算,当月美国再次失去了13.1万个就业岗位。当月,美国失业率之所以得以保持稳定,主要原因是许多长期失业的美国人最终决定放弃寻找工作。% Y" n/ h x; Q# u
* D' m/ F |0 S! A# [5 o6 {
目前,美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7月份,美国失业总人口为1460万人,与2007年12月份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时相比,增加了约一倍。当月,美国求职人数与就业岗位的比率为4.7,与2009年高峰时的6.3相比有所好转,但与经济衰退前的1.8相比仍保持在高位。如果把想找固定工作但只能获得临时工作以及想工作而找不到工作最终放弃求职的人口计算在内,当月,美国未充分就业人口高达2580万人,未充分就业率高达16.5%。 % |1 \2 t. n: \: t: A- e; y - X3 q D- I5 ^3 ]* |' T# ` 接下来,不排除美国失业率进一步攀升的可能。一方面,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过去两个季度明显放缓。从2010年春开始,美国经济增速开始放慢,第二季度经济增速按年率计算为2.4%,第三季度可能更慢。另一方面,截至今年7月底,美国各级地方政府裁员总数已达16.9万个,今年剩余月份每月还将进一步裁员2万到3万人。美国地方政府财政困难由来已久,一些州政府甚至接近破产境地。1 h* A0 L% E$ `+ |. ]+ D% ?+ u
# I2 L. D t* {! N, g 美国就业困境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一般来说,就业增长通常都会落后于实际经济增长,这就是所谓的就业增长“滞后”效应。之所以会有这种效应,是因为大多数企业在刚开始看到经济好转时,往往会采取让现有员工加班的方式满足需求,只有当经济复苏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时,才会真正开始增加雇佣。由于此轮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先快后慢,期间一度传出有“二次探底”的担忧,因此许多企业都对增加雇佣保持谨慎。" @4 E0 D" ]" S" t- j" d
' T- L) {$ i0 n% s0 T
其次,随着美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非常规措施逐渐到期,美国私营部门还未接过继续创造就业机会的“接力棒”。这一问题不仅在美国存在,也在许多其他国家有所体现。 * T' U( G: J" h4 m - b2 ]0 p$ K" X# {. V+ Y+ m 由于就业直接影响到劳动者收入,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消费开支,对于美国这样一个高度依赖消费的经济体来说,就业问题迟迟得不到缓解,经济增长步伐放缓将成为必然。美国消费者信心、零售业数据和信用卡消费量等均表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正在放慢。3 T) K) A5 g+ I( a5 T/ ^+ T5 T
) R* H) H( b" o3 m! P
失业率持续居高不下,将进一步打消美国实施“退出策略”的热情。在实施“退出策略”问题上,美国本来就与欧洲存在分歧,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立场接近。美国政府认为,在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的背景下,应继续采取措施支持经济增长。今年11月份,美国国会将举行中期选举,目前经济问题已经成为这次选举的最主要议题。5 E6 N* T/ j; n0 H5 A2 \+ A0 ^ k
! \+ a, w0 B) g0 h y 对于美国经济来说,就业问题至关重要。目前来看,虽然问题严峻,但也有一些积极因素。例如,第二季度,美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盈利很好,这一方面表明经济仍在缓慢增长,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扩大雇佣提供了条件。此外,近期市场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担忧已经明显缓解,金融市场出现趋稳迹象。当前很可能处在一个经济利好和利空因素进行艰难拉锯的时间段。如果到年底前,美国私营部门就业能得以稳定增加,美国经济复苏大势将得以确定;否则,美国经济增长前景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