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12|回复: 11

来自深海的禅思 (转贴)

[复制链接]
鲜花(327) 鸡蛋(0)
发表于 2010-11-10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10-11-10 11:55 编辑 & q0 K* W7 F! v$ ^9 T: K! \
7 l/ F' G: e  W1 U* _9 n
一个修习菩提禅修的弟子的感悟,我觉得他感悟得真的太好了,所以转发过来,希望大家受益。
3 n: i* Z1 i' E9 w! k# i6 p6 }  j
3 w5 y! W- a8 P3 V, Q来自深海的禅思7 ?- O( h  N: C$ {6 m- E

: s2 \. Q5 l2 K* ]. ?% a您会游泳吗?您潜过水吗?如果会游泳,或者曾经潜过水,可能就能明白我的一些感受。各种因缘和合,最近的修行,仿佛一直在往下潜,当头部刚刚入水的时候,就感受到了那无声的世界,也同时感受到了那种寂寞。往上走,继续投入花花世界,各种熟悉的声响会告诉我:我仍然存在;但是,片刻犹豫之后,我果断地一头扎了下去,因为,一个修行人,注定了的不用靠外在的声音来提醒自己的存在,而是一定会习惯倾听内心的声音,去往一个丰富无比的神奇世界。
: V+ A; J8 l& }( M8 X' O
# X8 s2 L" K$ ^3 {& }平淡了内心,不停地往下深潜,深潜……当美丽的深海鱼和珊瑚礁出现在眼前,却又慢慢消失在身后的时候,我潜向了更深更深之处……
4 J% L7 p3 {, h" Q2 u
. f8 w7 Y5 E" y, m$ `思考之一: 清净自在才能觉悟
+ i. B/ f8 J1 f/ m+ z. q" z7 W9 g+ m, l
11月7号的药师佛供灯法会,尽管中途因为电脑故障,我只听到一头一尾,却无比满足充满法喜,因为,师父说:0 q- y9 V+ N) T7 E6 R- |

9 y- \* C- z4 I; c. ^1 ~% s“各种修持方法,诵念咒语、佛号,观想上师或大修行人的形象,清净坐禅,不吃荤腥,不杀生,不恶语,不恶念……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在引导我们走向清净、自在。”$ f, l2 {6 {/ e, i2 S+ E

9 ]- i" R0 z0 b) {; v大家一定都注意到了,就在法会开始的时候,师父就已反复提醒大家:放松身心,进入禅的清净自在状态;药师佛的世界是清净的蓝色,清净就是禅修的目的。无论何种方法,都是为了达到清净自在,清净了,就能得到巨大的正面能量加持。觉悟与圆满的状态,也是大能量充满的状态。
. i% ~' R7 |: ~+ w4 }! Y5 C! B* }4 T2 c0 Z2 ?
世界上能有什么事情,比与自己的上师相应更幸福呢?
$ v3 A" ]4 [3 s0 E5 d1 w) Q+ Q/ F1 `" J9 P
因为,最近我一直在体悟的(不仅仅是思考),正是清净的作用,是如何更好地达到清净,进入生活中的禅境。我所体悟到的和正在体悟的,正是上师这段开示,那就是:无论我们用何种的方法,清净自在是目的。
: f$ B. O+ q# o7 m2 }" U
- W  Y8 a/ I0 L5 E我们为什么要修禅,为什么都想在修持的时候进入禅定呢?所谓“静能生定,定能生慧”,我们都希望,通过禅的方法,进入静定的状态,从而接收到巨大的正面能量,得到健康、快乐、幸福。3 ~( d2 L/ {! z0 v

% `; u0 ?; X3 h- L8 ], h! |& f7 [0 |上师传授的大光明修持法为主的禅修方法,效果非常殊胜,很多人习练之后,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健康改善、心灵幸福指数增加。7 `$ P5 Q+ Z6 B* Z
4 |  X  O5 h  {& b2 V: o
能得到健康、快乐、幸福、吉祥,这就已经如同生活在天堂里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a, O/ R5 W; v# w0 K1 S% b& ?
% k  a* c) D  @! \% `
可是,我们修禅的目的,不仅仅是在现世生活中得到这些好处。历代禅修大师,所希望带给人们的,应该是最终的觉悟,最终的离苦得乐,脱离六道轮回。我们尊贵的金菩提上师也同样对我们抱持这样大的愿望,大的希望,希望我们永远离苦得乐。' ?5 [0 G1 Z5 [

' H$ ^- Z, `$ d7 e% j9 V9 p9 E3 f为了最终能离苦得乐,我们就不仅仅要在修持的时候,才让自己进入美好的禅境,获得身心的安宁;我们更应该扩大静定的范围,在生活中,同样能进入轻松、自在、安静、祥和的状态。如此所得,才是真正的禅定,才是真正的稳如磐石的境界,才可能真正达到大觉悟、大智慧。如何进入?正如上师开示,所有的方法,禅修,五戒,六度……(为了初学者的方便,解释一下:禅修在这里是指上师曾经教授过的大光明修持法为主的包括念佛号念咒、大礼拜、走八卦等一系列方法;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酗酒,不妄语;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能带给我们清净、自在。5 z+ O. P" H4 \3 _( W
& ]' K" S! z9 C! u  o( M
初学者可以一项一项开始做,在生活中开始去布施(给穷苦人,给病人等),去供养(给大修行者,给父母等),去持戒,精进禅修……
/ ?) H: y# g0 ~! X! s! ?4 g2 v- N5 E6 a# r0 T. L
渐渐的,我们会发现禅修的时候,更快、更容易入静了。在生活中,也常常能体会到美妙的感觉,对待他人,更宽容,更祥和,更有爱心。虽然如此,生活中的烦恼,防不胜防,时常在我们自以为身心修得很美妙的时候,跳出来,搅乱我们的心,搅乱我们的生活。
, U% q' S0 Z  [& A2 F- u# z
/ H& j* ~% a3 F# w6 {经观察,烦恼的起因,除了我们的贪欲(没有知足感恩之心,总希望更好;有了还想要更多所以烦恼;失去了还想再得到,所以烦恼;不想要可是也不想失去,更烦恼O(∩_∩)O~),还有两种最常见的原因:伤人,和被人伤。7 S8 ?! A2 m% \9 _6 K2 \
$ x) f' Q9 Z& }: g7 B& }
当然,究其根源,伤人和被人伤,其实也起源于贪欲,因为我们贪欲被人爱,被人欣赏,被人赞扬,如果我们得不到爱,得不到欣赏,得不到关怀,得不到赞扬的时候,可能我们会愤怒,会生气,而伤害了他人,同时也伤害了自己。我们还会贪欲别人的认同,贪欲别人听我们的话,贪欲世界如我们想象般运转,而不是放平心境,去体会世界运转的规律,去观察他人的心境,去体察他人的生活,随顺因缘,所以我们会生气,会伤心,会强求,会伤害他人,还自以为是受害者。——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每次伤害他人,自己也不会平静。心里会起起伏伏,波涛汹涌。所以,伤人,就是一个不能平静的根源。
7 x; P; M% Q' L; j% J  ^8 W" P* m- T# i8 a- x  A: ^# Q
对治的方法?第一,知足感恩,不是没有了追求,而是不执著于所追求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时刻对自己目前的状态,感恩,想到还有更多比自己还不如的状况啊。第二,明白道理“我们不能让这世界随我们的心运转,我们只能去接受这个世界,改变自己的心境,去容纳,才能谈得上再去改变”。- W  e6 ]* x4 c

- W# C2 j9 T1 m; l5 x+ D! [而被人伤害,是因为他人对我们有要求,对我们有情绪的表达,而我们若在意,不用理性去思考,而用情绪发出反应,就会受伤。就如同有人对着我们拿出刀子,他对着空气划了几下,那么划过了就过了,也造不成什么伤害;可是,如果他拿出刀子,我们硬要把自己的身体贴过去让他划,就一定会受伤。受伤了能好过吗?一定难过。甚至,如果刀子划得深,会大量出血,痛不欲生,久久不能复原。最甚者,命都丧在刀下。
1 ?$ O  F8 K% Q
  g8 a; e9 R5 _- y: H6 |% U你会说:“有那么严重吗?”
; r1 g, R8 z. R! }0 z6 O/ a- [# g4 B( U& {2 u/ H
有的,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我们伤害他人的时候不觉得,可是,受伤的时候就知道了,原来受伤的感觉如此难过。即便是修行很多年的人,如果不能达到一定的承受力,都会中刀,出血,倒下。思想意识里,还在死死地、牢牢地恨着出刀的对方,无法解缚。
" @- u* `# Y+ F* H, N2 `, t- U! l) f/ A9 H8 l9 l
平静,谈何容易??( y5 W0 [8 `5 f8 t/ ^

% t4 G8 ]: g' D4 g* D所以上师一再提示我们:持戒,是为了不伤害;忍辱,是为了不受伤。为了提高我们的定力,上师把“忍辱”的概念,改了一个字,叫做“容辱”。为什么改?我想是因为,“忍”字被动,而“容”字主动。主动去包容,去理解,去同情,就不会感觉到受辱,不觉得受辱,就不会受伤,就不会失去平静。
7 X9 A0 P1 u$ Y1 O: ~1 ~
8 u/ ^7 B5 u! k! Z这其中更有一个关键的字眼,那就是“我”,能够去容辱的人,会把“我”字看得很小很小,会很注重别人的感受,——其实,大家平常耳熟能详的套话,不就是说:禅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我”吗?天下很多事情,就是一个“我”字弄出来的,如果把“我”给淡化了,没有了因为“我”的角度而产生出的各种觉受,就如同没有了吹皱池面的风一般,静定就自然出来了。静定,不就是禅的境界嘛。/ p3 v/ v8 y" f( |/ `

$ d# ~) y: u9 D8 ^2 X怎样淡化自我呢?
' u- O& _9 {# R5 K& D0 e; i3 \( W9 M
上师提示我们,慈悲心做主,就能淡化自我,进入静定。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10-11-10 12:02 编辑 + m0 E  U. J8 `8 ]# `6 X0 W, g$ w

- y2 p. W8 ^' O+ ?/ R6 i/ Q  F思考之二:慈悲心做主
+ v4 t) u2 B  J, d8 A8 h# u
* T6 A- j" g% F. X- ^在生活中,在实际修行中,我们需要从“五戒”“六度”一步一步提高和加深禅的境界,最后才能达到“大慈大悲”这样的最高境界;, m# V, L/ W- L' D: l: A
4 Q) t1 Y  O& A2 }7 o$ Y0 }
但是,在我们的意识之中,从最开始修持,就应该要记住“慈悲心做主”的概念。  P2 n7 ~/ h( R7 M) ?. y3 E, U4 L

' E  L8 l6 c2 a为什么?因为,这个就是总纲,一切都是为这个总纲服务的。打个可能不恰当的比方吧,就好比我在调色,我一定记住我要调成一个什么样的色调,否则,可能在调试的过程中,“嗯,这个颜色不错,那个颜色也不错”,可能最后的结果,就和自己原来想要的不太一样了。: w( f& a  I8 B0 z8 h% g

" g  U" O/ S8 W$ ~/ g一切布施、持戒、忍辱、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酗酒、不吸毒……等等,都在这个总纲统领下,那就是“慈悲心”,可以体现为“同情心,不忍心,爱护心,布施心,大信心,大无畏心”(上师7号法会中的开示),我个人觉得,仅仅这几个字,就包含了一切大成就的要点,一定要好好学习。
0 P  I' V! j  Q( u
6 f% ^' ~7 n. w( U9 S在“大慈大悲”这几个字的统领下,五戒六度都很好理解,也很容易去执行。如果我们忘记了“大慈大悲”的大纲,可能就会陷入一些细节之中,觉得五戒六度太难了!* d9 ?0 q5 }7 A5 [" x
. |+ v, F" @$ V9 l4 ^
就好比“杀生”,很多人常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吃素是不是杀生?杀蚊子算不算杀生?我修禅了,还能不能吃肉?——其实,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来到一个互相残杀才能生存的世界,这就是娑婆世界,是因为我们的业力所致,才会来到这里。希望我们都能在今生了结这些业力的纠缠吧。在这里,我们其实根本无法杜绝我们自己杀生的行为,比如我们喝水,里面会有无数的生命吧?比如我们洗菜,可能不小心就把虫子洗死了吧?可能我们走路,不小心踩死了小虫子吧?比如我们吃蔬菜,那也是生命啊!农民种菜,到底杀虫不杀虫?不杀虫,那菜还能长好吗?——这些,其实叫做“道德两难”,这个世界上存在很多的道德两难,甚至在网上,我们可以搜索到很多“道德两难”专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就陷入其中,不知该怎么办呢?
3 ^' j$ f7 V/ X7 A) C, ?" C4 H1 g# o* p  k
不能啊。
2 p4 I# Y& m2 a9 G1 j0 G$ m1 R) C, g& M, U: t
那么,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怎么解开自己心里的疙瘩呢?, z+ j+ ^5 R* w6 Z

* G+ T  b! B9 `; h7 S" b第一,总的原则,慈悲。慈悲也讲究方向,能最大限度地慈悲,就可以了。比如,我们慈悲地把自己解脱了,再慈悲地能够解脱那么一两个人,可能就真的很了不起了。如果我们今生今世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解脱,那就更好了。在细节问题上,我们尽量做到慈悲,就好比上师提示说,你把吃菜的虫子慈悲地放入了垃圾袋,你还要想想它在垃圾袋里怎么活下去呢,对不对?所以我通常的做法,是不但把虫子扔进去,再送两片菜叶子给它。但是,这样就能让它好好活下去吗?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我更纠缠的话,我可能就必须和虫子生活在一起才能好好照顾它,让它寿终正寝了。" b6 B! _& W$ q# {1 J

( Q7 [8 K! n" ^' n所以我们通常,只能做出一个选择,尽量去爱生护生,但是不可能拘泥于细节。5 N  Q$ ?. R& Z) f

2 V& y- c3 ^; K那么,你会问:那我杀了小虫子造的业,怎么办?这就是第二点了。& n+ T& |1 `4 q- H. L- Z0 H6 W

0 O/ l+ _3 \, A6 g第二,勤修大光明,加强和佛师的沟通。勤修大光明,加强和佛师的沟通,当我们的禅修越来越进步的时候,我们所获得的能量也就越来越强大,和佛陀、和当代大觉悟者、和我们的师父,真诚沟通相应之后,我们慈悲心所到的一切地方,宇宙慈悲能量也就到达了,那才是彻底解脱一切弱小生命痛苦的根本方法。) s' d( Y6 Y0 R+ x" M9 X* a

" a: q0 ], X" l, Q7 [2 J# p想想,若你能让小虫子再也不投生为虫,再也不投生为弱小的生命,再也不投生于黑暗恐怖的世界,而是往生为人,甚至天界,你的功德有多大?; F& E# a0 y- }: L( X1 r

4 E1 T7 l9 g4 v. i. U/ ]3 X# E慈悲心做主,结合精进的禅修,摆脱似是而非的纠缠,听从上师的教导,我们就能快速进步,快速进入清净、自在的状态。
' j, w1 ~) G9 }; {- {0 F: Q( h* f
就如同我们事先知道我们要去的目的地是山顶,我们就不会纠缠于路边的植物到底有没有百年树龄,不会执着于寻找有没有灵芝在悬崖边,不会因为有一个树根绊了我一跤而破口大骂执着于报复。8 V9 f) a5 e( V& m' J# X0 k1 g

  y. g: {- v. o' A- z* C& U4 d我们对佛对师父有了巨大的信心,师父说什么我们就照着做,师父强调实修我们就多多实修,就可以快速进步。' d7 W8 g8 u) v% e$ F

+ ^. F1 h+ k* @: m师父所传授的大光明修持法,就是成佛的方法,就是清洗一切业力的方法!!!一定要对此有巨大的信心!!!我们只需要好好精进禅修,加上大慈大悲之心(大慈大悲就包括所说的一切包括布施、忍辱、不杀生……等等),就一定可以达到解脱和觉悟。这不是在背诵师父的公式“禅修+慈悲心=清净与智慧=解脱一切痛苦与烦恼”,实际上,光是背诵没有意义,需要我们实际修持,自己去逐步证到。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10-11-10 12:12 编辑
- ~9 X' I2 _0 @; U0 R' o' j* [+ ^) x3 Z9 S
思考之三:历事练心$ V) ^: y# ?1 r* T; Y
在这一切统称为大慈大悲的辅助的修行方法之中,我个人觉得,其他都比较好做到,惟有不伤人与不受伤这两点,很难。持戒是为了不伤害,忍辱是为了不受伤。那么,为什么不能受伤害,也不能伤害人呢?
8 A. R. \# K) C% G4 q$ d2 F
5 R7 N- M8 c, ]3 J& W2 t因为,上师开示过,伤害就会在人心里留下伤痕,当我们伤害他人,在他人心里留下伤痕和印记之后,这就成为他人和我们今后因缘的一个起因,这个因缘很可能就是恶缘。甚至,如果今生不能解开,可能来世或者今后某一世,我们仍需要为了结这个恶缘而再来这个世界。业力,是六道轮转的起因啊。6 p' g( g3 I" f5 X) G

1 g& m9 Q; f' @) ?6 y+ c% m5 p而受伤呢?当我们有强烈受伤的感觉的时候,同样是在心里刻下了深深的印痕,也为今后不自觉的报复而留下了可能。如果我们被这种报复的种子牵着再来这个世界,想想会发生什么?
; K$ k) {  X3 e. x7 Q" K+ X* W8 h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师父说的:“慈悲心做主。”在一切行为和起心动念之中,千万不要意气用事,不要用语言和行为去伤害他人。也要提高自己的承受力和包容力,不被伤害,或者如果我们很难做到那么伟大,至少我们感觉少受伤害。师父说过,受伤是自己的感觉而已,而感觉的东西,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改变的。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可能就能得到转化,受伤的感觉可能就变成了同情和包容。在这个问题上,我进一步思索,而得出了更多的行为准则。最重要的体悟,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所有的事情最终都是在磨练我们的心。什么心?磨练出我们真正的慈悲心,磨练出我们稳如磐石的慈悲心。
: t7 S+ v* J. r4 q6 g$ g7 w' k2 ?- r
我们往往很容易被世间法所迷惑。做事要做到最好,做事要讲究一个成就,一个原则。其实,在做事情的过程之中,常常是天地人时的和谐,才能完成。但是,正是在和人的磨合过程之中,我们会产生很多的问题,很多的意见相左的时候。当我们不能理性地观察和解决问题,用慈悲心做主,在不伤害人的前提下来做事,而用情绪来左右自己的时候,就会伤害他人,同时自己也受到相应的反击力的伤害。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一个问题:是事更重要?还是人更重要?
  M3 _. h1 V* E, c3 P$ D% {2 u+ o; _+ s2 ?# ?& F% @
还是人更重要。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禅修,解脱自己,解脱他人,是以人为本的。所谓“境由心造”,其实事情都是幻化的,没有实相。哪怕今天我们在做的是最殊胜的度人事业,这个事业的本质也是虚幻的。即使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度人事业,那也只是一个华丽的舞台,上演一出动人的舞台剧。其实,剧不重要,重要的是剧后,那些演员哪里去了。我们当然希望,所有的演员,都能功德圆满,去往极乐世界,但是,这就需要所有的演员,在演出的时候,都是用大慈大悲之心,来圆满自己,也成就他人。6 l/ j- x" [5 t# u+ {" H3 \

/ N( Y; k+ ~/ r) u; z  w* T, j如果我们这些演员,在演出的时候,忘记了自己的演出只是一种准备,一种磨练,忘记了最终的目的是解脱和帮助他人解脱,可能就会受到世间法的迷惑,而一时沉浸到了自己世间法的角色之中,忘我地表演下去了。就会要权,要钱,要名,要利,要荣誉,要面子,等等等等,而这一切都在造成伤害,形成伤害。剧终之后,我们会去往哪里呢?一定没法去往天堂吧。
' @# y( n; f. Z2 `( Z; Y; C& ]
9 ]0 ?8 E* k1 r- A$ o( M) u还有,在演出的时候,很多小角色很羡慕那些演主角的。其实,演出只是磨练每个角色的心,每个角色都会在世间得到相应的磨练的。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成佛的不会只是和尚,居士修得好也成佛,成佛的不光是大住持,乡间小民妇也成佛。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自己的心,该去哪个世界还是会去哪个世界。
7 b( U4 G7 ?# m, h: P0 R6 s
; @; x) {% v7 W) ?  b最重要的,是把握自己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把握自己在每一件事上的起心动念,言语行为。; N* R4 h' E" q8 X+ L3 _- U9 M
! n7 U' Z! v) s  J, V6 u& t
历事练心。
6 J% b9 c$ K" E- j
* |% J: I. O+ O2 l7 B4 `. ^0 d3 w学会“把一切都交给佛”。或者说:“把一切都交给必然。”不猜疑,不追问,不多想,不判断对错,不担心结果,不关心短期利益,不操心表面繁华,不患得患失。事情该怎样来,就怎样来。怎样来,我就怎样接受。接受之后,就会发现,原来有时间和空间,让我来慢慢进行改变、提升。
8 c; E! T* G; s. |( F: R' L5 j$ Q/ A8 C5 F4 V
这样做的好处极大极大。当我们开始进入不思维,不判断,不多操心,不用强烈的情绪来左右自己,而用清净的心来接受这个世界,我们会忽然发现:这不就是禅的状态吗?“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7 H" ?/ s! S" ^7 ]( |$ n7 H

) N( W# k% j" g& Y在这样的状态下,就好像进入了清净、自在的禅境,如果能时常在这样的清净、自在、没有判断、没有思维的状态下,我们的灵感和直觉,就迅速地发展起来了,禅修的功夫,自然进步了。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10-11-10 12:15 编辑
3 g$ ~2 w  w, U# |4 Y; o1 D0 P. l' ^; H$ n3 b* Z
思考之四:佛师在心中
' V# }/ q0 M% j9 }那有人会问:那我不是变成傻子了吗?那还怎么活啊?受骗上当怎么办?
) _: _* s# B7 z. }( D# M8 P; {7 p4 u) P, K
不会的。当我们对佛、对上师产生巨大的信心,精进禅修,慈悲心做主,这个时候我们进入不思惟、不判断、不担心、不恐怖的状态,其实是提高了我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更快速地找到正确的方法来处理面对的问题。
' Z% k, J/ U; X. ^+ }7 D
* v6 a& E& T) p! E+ h  x这和我们傻不愣登地站在马路中间说:“来吧!我什么也不怕!”那完全是两码事。7 S4 j3 s7 N( K* Y
: r+ F6 e' Q6 @: }
因为在这样清净的状态下,我们能快速地看到事物的实质,看到事物的规律。其实在事情与事情之间,是有时间间隙的,而这种间隙,就是事情发生转机的关键。普通人遇到事情的时候,因为患得患失而引起紧张、焦虑等各种情绪,导致看不清楚事情与事情之间的联系,不能把握这种间隙,来放松自己,或者预见到下一步会发生的变化,所以只是无谓的担心和紧张,于事无补,并且容易在紧张的情绪下,做出错误的判断。
3 v/ M/ e' ]7 {2 @: m  ~8 N$ \. Q5 G, h9 J) m% }2 \+ B' z* E
但是当我们进入清净的状态,对佛师有信心的时候,其实也是进入一种大无畏的状态下,当然要进入这种状态我们至少应该能做到两点:第一,我们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告诉自己我都能承受,能接受;第二,我们知道事物无始无终,总在循环,没有绝对的好,没有绝对的坏,好坏始终在交替,一切都在改变,而且永远在改变。
' \0 y. S7 X! h) `/ H$ K1 j6 t# N9 L1 W3 ]+ }5 e
当我们开始明白万事都有规律,开始学会大无畏(随便发生什么我都无所谓)的心态,而且对佛师有巨大的信心,相信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承受不起,总会向吉祥转化——于是,我们开始学会放松,在现实生活中入静,那么我们看事物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效果呢?就如同电影里的特技效果,一颗子弹发射出去,到射中目标,这个过程在普通人眼里是何等快捷,可是,当我们用慢镜头来表现,我们就会发现,子弹发射出去的瞬间,原来也是可以发生很多种可能的事情,来影响到子弹是否能射中目标。; Q/ S" A9 X+ p) u6 Q
8 Q8 L2 ?* J# t  i
禅的效果,清净的效果,就是让我们开始用慢镜头,来看清楚事物的发展和规律。当我们能够有巨大的信心,清净观察,知道事物发展的方向的时候,我们又怎么会紧张和担忧呢?我们就如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将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沉稳而有信心了; q: p* N  \; M7 @
- X: t' o3 [+ ?) x4 ~3 R- g0 \
于是,我们还学会了耐心等待。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当事情和自己息息相关的时候,我们往往变得着急、迫切、不安。清净的禅修,令我们消失了大部分的情绪的影响,而学会了等待事情自动露出真面目。当结果出来,我们清净的心要做的,只是“哦”的一声回应,之后,再想法进行下一步。
2 S. ^! @3 O+ E+ }2 r, s: O2 s
( o+ L7 Q7 g" V2 k2 t在清净的禅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有的只是客观存在,然后客观解决。
# |4 S, D6 Q' Q+ w" n* }更神奇的是,当我们内心清净下来,很多奇妙的事情会发生,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和佛师正面的、强大的吉祥能量相沟通了,这种神奇的吉祥能量,好像总会令事情产生正向的变化。这也就是为什么真心禅修者,真心敬师者,能够越来越吉祥,越来越顺利。如我们见证禅修版块里,就有很多危急的病例,紧急的状况,在真诚祈请佛师的情况下,都能化险为夷,遇难成祥。& K& W; X& ?5 Z1 O; _8 n+ j
/ |0 @4 x2 }6 U( j9 L7 V
越修,甚至有时候会发现,连一个很小很小的愿望,佛师都会让你圆满,令整个生活笼罩着一层幸运而美好的光芒。这颗感恩的心啊,真的真的是感觉用整个宇宙这么大的感恩心,都不足够。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10-11-11 15:19 编辑
9 J0 A. V( q0 t1 `3 V
/ {: c/ Y% m0 \2 d1 ~2 T+ n- R( x9 l思考之五:战胜苦之后再战胜乐,苦乐皆随缘
' Q. V( c/ K4 G. B
5 F0 {; {8 y: {是啊,越修就越顺利,就如同高速公路上跑车,越跑越觉得,开车太简单了,思维就可能开始变得迟钝,开始变得不那么愿意接受事物的变化了。
8 `  y/ O0 ~: I3 R0 g2 v% e. _* B# B4 T6 B/ {& D" f
可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黑就有白,有顺利也会有障碍,我们多少次轮回转世,犯过多少过错,就算是今生,在明白道理、停止犯错之前,都还犯了多少过错呢!数不清楚啊。业力所在,必有果报。更何况禅修是把我们累生累世的因果压缩到今生来了结,所以,在顺境和吉祥中,突然遭遇事物的另一面,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8 d/ x8 v$ `/ ]( ~' [# r
- Q2 y. t8 r0 G  O禅修一开始是苦的,若有通过禅修来解决痛苦的决心,就会战胜苦,慢慢体会到乐。$ B6 K: E5 Q( z

1 P" T4 Y- z/ t/ V6 \5 O可是,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好的、美的,生活有了美好的、吉祥的转变之后,总是希望一切都会保持原样,却注意不到这种愿望已经与世界规律相左了。
" T* N/ E( J3 ]! m
; _$ Y& V* b: I6 P( E% m6 o往回看自己的禅修路程,总是一段苦再一段甜,甜了之后还会苦,苦了之后会更甜。6 U+ M8 a8 H% k. e4 b+ D% u. I5 o# g+ {
6 `# m$ z$ l5 p$ x$ y7 c" p  N+ y, c
其实,无论生活给予什么,我们就接受什么,苦了不怕,乐了不眷恋,这样我们才能有平衡的心态来保持清净。1 J, X# }9 J6 J8 q$ v/ T8 Z) M

& N7 w+ Y" m; O9 r1 x' u; Q1 B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2 {. D- j3 F+ {+ @; G8 D/ y& l

4 I, u7 a, @1 G) o( w0 B, w: r有了清净的心,才能在禅修中继续深入。无论生活美好还是不美好,我们都不要忘记禅修的最终目的:自觉觉他。一心禅修,慈悲做主,解脱一切痛苦与烦恼——这是恩师对我们最大的期望和祝福。
# H- r. v; u4 [% V0 d6 n9 D9 Z" ?/ |+ p4 D
如同师父在11月7日的供灯法会上开示:“无论今天你是欢喜还是烦恼,你都应该持之以恒地修下去,才能消除自己的一切罪过,最后获得根本智慧,这才是正道。”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10-11-11 15:23 编辑 8 ?+ q6 j$ a, X' e0 ^) Q

) p. P2 v# |* U5 P8 Y2 ^思考之六:感恩、忏悔与祈福
3 h% `. `9 O$ [( s" D; l3 d+ k& w$ i
话题回到“不伤害也不受伤”上来。不伤害,也不受伤害,自然就停止种下业力的因,自然也就没有从伤害而得来的果。但是,以前所做的一切伤害性的事情呢?以前所感受到的一切伤害呢?它们已经种下了因,也必然有一天会结出果。6 b$ m; E( _- }3 C! j$ E2 A! N" D
2 Q3 a: q9 Y+ O* H2 q0 k; W, H; ^
其实,不仅仅是强烈的恨和伤害,会留下深刻的印痕;我们强烈的爱,也一样在意识深处留下深刻印痕,而成为我们流转六道的因缘。因爱生恋,生不舍,生追随……生嫉妒,生痛恨……生痛苦,生幻灭……+ C, |/ D. {" a

9 \# l5 ~* ^$ A爱恨也是觉悟的因缘,但要知道幻灭这个果,才可能走向觉悟。
, q% Y7 z2 g: D3 d& r9 s
; g" a) t8 [8 W; T如何消弭这些因果业力呢?
+ Z" g  r3 h0 n$ ^/ U7 L6 E- Q5 M8 X; p9 {# ?
除了修持大光明,发心爱护众生,我觉得其他的好方法,是去佛师像前,感恩、忏悔、祈福。2 s% }0 I! ~8 }
有人说:为什么要去佛师像前感恩、忏悔、祈福?不需要像行不行呢?不是说:佛无形无相吗?+ K; h! g6 v, E9 m( c
" n; m9 t5 q$ A: t; F! I
我想:供养、礼拜佛与师的像,是为了让我们树立大信心,不退转的信心。佛与上师,是给我们一个觉悟者的形象,一个觉悟者的榜样,方便我们一心走向觉悟,方便我们一心不乱修持。当我们对佛对师父生起巨大信心,我们的修持便容易多了。. z* o& t! z  O& R" c: ?5 _

! U9 `: M0 W# T  ~  i7 }! t更何况,佛与上师代表着宇宙间强大的正面的吉祥能量,观想佛与上师的像,就容易与这种正面吉祥能量相沟通,而迅速摆脱阴暗负面的心理状态,进入光明境界。
0 O# L- J3 \2 a, C- h
: Z% l& M" ]+ _2 f6 I& }/ _% X去佛前、上师像前,打开我们全部的身心,付出我们全部的信任,感恩、忏悔、祈福,眼泪流出来了,压力释放了,沉痛减轻了,思念缓解了,我们真诚的心所发出的呼唤,把我们带到了清净的境界,获得了佛力的加持,获得了其他生命的谅解,而消弭了无始以来我们自己心中或者在他人心中留下的伤痕,消除了我们的业力。
( H% o% o* Y: }4 K( E/ Y
' `! Q; _  \" }5 K! f尤其是当我们有福报参与由上师主持的祈福法会的时候,更是无比的殊胜。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上师主持的全球网络供灯法会,尤其令不能面见上师的众多同修们,兴奋不已。
5 g5 \. G( k2 V+ a
! r3 b# u* C0 A我也一样,提前准备好了一些酥油灯,没有想是为谁点,只是供灯法会,一定需要准备灯吧?当听到一位同修说,他想要其中的几盏,分别点给自己的父母和妻子之后,我倒是愣住了,一下还真没明白,剩下那几盏灯,我要交付谁的名下?算来算去,如果真是一个人点一盏灯,怎么也不够,太不够了,要把我想到的人都为他们点上灯,不知道还得准备多少盏才行?  y' i, w4 a( G; c  }+ [+ [! v
9 p' X5 X: M( m/ }
听着法会,网络断了,重新再连接上的时候,正好上师开始问:“有没有谁打算为佛点灯的?”那一刹那,突然问题就有了答案,我想起了曾经的一次……
+ y) Y2 B' r" ?, ?! W
6 C' C4 {3 G) q9 h  R那一次,世界的某个角落发生天灾,当时我和一些朋友一起,观想祈请伟大的药师佛,救拔在灾难中死亡的生灵。我们诵念药师佛心咒,观想点燃白蜡烛,照亮这些生灵的路,消除它们的业障,让它们得到救度,脱离黑暗,往生光明的世界。当时我们都泪流满面,真诚祈请,我们真的看到了巨大的光明,看到了药师佛来接引它们。是的,上师说过:真诚的祈请,必然会产生作用。真心到的时候,佛力就到了。5 u  o  ~8 t6 K, U# B; h. ?$ U
2 n  t( u  B! \/ r- \" ?
是啊,那次我们并没有真的点燃蜡烛,可是,巨大的光明依旧来临,真心的祈请,真的发生了作用。那么,我怎么会忘记了佛是无形无相的呢?我怎么会转而追求有形的灯和有形的道场呢?
; U! O- c; ~$ `
6 l+ W3 v; B/ b3 l慈悲心,就是道场。慈悲心到的地方,就是道场。
  }5 j2 {1 n8 w+ V4 D& N2 A& B
2 w6 d* a: A) D& F1 Q正因此,上师在为大家点燃有形的灯之前,一直在试着点燃大家的心灯。无论我们想为谁点灯,上师提示我们:“你的祝福要发出来,想到佛光照到你要祝福的人。”接下来,上师带着我们为一切众生,无论是我们的亲人,抑或是仇人,无论是我们伤害过的生灵,抑或是天灾人祸中失去生命的流浪在黑暗中的灵魂,无论是穷人抑或是生活在暗无天日毫无希望之中的人们……观想送上我们的感恩、忏悔、祝福,送上我们美好的愿望,非常具体的愿望,用具体的观想,真诚的发心,借助佛力,送给他们,使一切受到祝福的众生,当下受益,当下解脱。# M& |6 _/ Q5 D, M

/ L3 P+ u0 L3 g还记得吗?在08年的盂兰盆法会上,上师开示道:
' z* B% S4 v1 ~; ]  @4 {" @( [
: _) A! _1 p% F% J0 [& s5 S; [“做这样直接超度的法会,法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那么最重要的,一个真正有修行的人,他真诚地诵念一句佛号,一个非常深沉、清净的慈悲观想 :佛陀来接引他吧!就这样一个想法,一句佛号,就已经达到了祈请佛陀来接引我们的使命效果。因为,一位佛教的修行人,真正的佛教修行人,他每天心中充满的只有一个图像——那就是慈悲佛陀的像。今天我们这个法会,也是因为佛陀的大慈大悲。我们作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佛教最正宗的修行人,心中只有佛像,所以当我们祈请,那一句佛号,一份观想的时候,佛就最容易收到了。这一切外在的形式,并不是最重要,而这份修行、这份愿力、这份真心,才能让我们一切的冤亲债主、历代祖宗、亲朋好友,能够最好最快速地得以解脱,离开那个苦海,到那种清净、幸福、庄严、富贵的极乐世界。”
, b* F5 m8 c2 ?0 i9 V7 L/ P1 a. e& O2 k9 E
点燃我们的心灯,祈请佛陀和上师的慈悲,发送给每一个需要的生灵,为他们祈福,对他们感恩,向他们忏悔。
3 `$ n: b. M2 R7 I- p9 @; h/ K8 w2 Y0 s1 @, B8 C8 G" K
在11月7日的供灯法会上,上师最后开示道:“用最真诚的心,佛菩萨就能收到。真心不但佛收到,而且能量是极强的。”
! V- {$ X, i6 ?4 h! s; U/ R$ u' h) N: F1 w
愿我们每个人心中,常常用真诚来点燃对一切众生的祝福。那么,我们的心到之处,就是我们的道场,就能真实地利益大家。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思考之七:我心若浮云,何时稳如石
. J% _: Z4 E7 j6 K0 R
% _9 `3 X: f" G# `尤其是11月7日的供灯法会,我对于点灯一事的外相的追求,令我更看清楚,自己现在的修行状况,就如同一个电压不稳的灯泡,一会儿亮一会儿不亮。
( R* s& _* B7 u: r* \* _
9 i4 e6 z& H1 `5 c3 {再纵观自己平日的心境,也时常看到各种的念头闪过,若随着这些念头走,真不知修行要退转到什么地步。所幸知道不随着这些念头走,知道要稳定,要不变而观之。
: b/ p$ G/ L9 |9 a9 @$ G" L
9 L8 `& ]( q1 W! J. H4 Y2 S/ u5 G是因为佛师的教导,是因为朋友们的帮助,所以才能一直努力跟着队伍走,暂且还没有掉队。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10-11-10 20:18 编辑
$ B7 [# F5 i+ X! r, C2 ?2 g5 `
) _+ h0 _4 R- O) w$ f都说大道至简又至深,简是就它的道理而言,深则是就自己的"行"而言。大道在于行,自己依理行一分就会有一分的收获!
鲜花(34) 鸡蛋(0)
发表于 2010-11-10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5 W, G& H' y5 h8 |1 |
谢谢分享
5 D+ L  j$ d  z! }& ?, H7 J# w受用了。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这篇文章要细细地品才能明白它的滋味。完全是从他从禅修的体悟中沉淀和提炼出来的。
鲜花(68) 鸡蛋(0)
发表于 2010-11-10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分享. P, |8 B* u* Y9 {2 p+ V. E% @0 m
非常受益/ v/ A' X; @! w
: a/ _3 g. C, J9 W2 f# ^
阿弥陀佛!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1-11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very good, thank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18 10:06 , Processed in 0.14977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