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69|回复: 0

高税率让美国经济不堪重负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1-16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不久前我参加了一次融资活动,期间一位喜剧演员在舞台上做了表演,而在表演的结尾部分,他对美国表示了特殊的敬意——不知为何,他居然说这个国家最伟大的东西之一就是低税率:“我们的税务负担是世界上最轻的,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会这么伟大,这便是原因之一。”这简直让我目瞪口呆。
) |$ E, L+ m  l5 \8 r
6 i) D: b$ c# ]3 C4 V  其他的任何人,只要愿意去了解一下的,都会知道各种州税、联邦税、社保税、使用费、不动产税、通行费、燃油税、消费税、许可费等等加在一起,已经让我们和世界上多数地方处于两个极端。正因为如此,富人们才会尽可能地将他们的财富和企业转移到海外去。, }# e) f& q6 X& k! G4 n$ N

2 l- P: `$ c7 S  我们不妨假定我们在机场,要租一部车开到市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遇到大量庞杂的税项,当然,通常是以“费”的名目出现的。由于它们的缘故,每天19美元的租金将一路增加到40美元左右。至于这40美元,则是来自其余60美元已经因为其他种种名目税费收缴掉的100美元。从这个角度说来,要租19美元的车,实际上的成本是100美元,甚至更多。9 F4 u1 K/ w8 s$ ^8 E) a4 D
6 ^8 n- N( p& g8 q" E1 S
  微软转向爱尔兰7 o8 Z( ?1 t1 n
4 b3 k# y( z) ~
  金里奇(Newt Gingrich)曾经就此发表过长篇讲话,指出美国的企业所得税(这又一个隐藏税项,因为归根结底,这意味着更高的价格,而更高的价格还是消费者支付的)已经高到了荒唐的程度。他最常提起的例子之一就是微软(MSFT)将自己的专利转到了爱尔兰,这样他们的许可费就可以按照爱尔兰12%的企业税率纳税,而不是美国的35%。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的这一高税率能够覆盖到的,恰恰正是那些没有本事玩这种花招的小企业。
, v% X# ?) o8 u" \4 Y# P7 V
, G$ L4 q" K. Z  这35%甚至更高的企业税率常常被指出是世界最高者之一。只有日本来得更高,而他们的经济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当中一直是无所作为。
5 _+ M( c7 v  v9 p1 l
* v! y$ ?  M4 y  [  H$ o5 m7 O  手机富矿的流失* `2 r0 Z- I7 I0 n9 V

7 |" Q7 J0 B1 J0 t# G- b* u  这还只是冰山的一角,但是已经可以开始让人们明白经济为何进展艰难,为何会出现所谓结构性失业。一些人已经指出了我们身边最有趣的反常现象:手机是在美国发明的,而且也在美国获得了广泛的流行。尽管市场上确实也有一些美国的品牌,但是即便是这些手机实际上也不是在美国生产。数以亿计的手机虽然在这里销售,但却是海外出品。8 x' p7 w6 M! x
- Y  \9 _# H6 p  ]' r8 a
  许多人将这归因于外国劳动力的廉价。虽然我不愿意戳破这层窗户纸,但事实就是,对于这样的机器装配产品而言,劳动力因素的影响微乎其微。这样的描述也适用于苹果(AAPL)的iPad、iPod和iPhone。这些产品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都是在海外由机器装配。9 k5 U! g4 s! M3 i
$ {: }' {: W6 p9 y1 O; ^1 K* n
  事情与廉价劳动力无关,关键是在于海外生产的总体成本,而在美国生产,企业负担的重重税费实在是招架不住。此外不能忘记的是,相关文书工作还不能有丝毫差池,不然还要被罚款,而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一个小小的专家团队。1 a+ v$ _2 }5 [1 _
  g; {8 E$ d! \0 p+ D
  《萨班斯-奥克利法案》6 @" k  q0 G* C4 w

. p" ^8 }1 O3 _6 x. D  如果你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你会知道,要按照《萨班斯-奥克利法案》的要求行事,你就必须为此付出自己盈利的大致4%。想要拷贝这一拙劣法案的国家,现在只有日本一个。
6 N. z+ b" J: ]: o8 s' g9 f3 ^' X2 l; c% g. f
  你注意过公立部门工作人员的薪资情况吗?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联邦工作人员都可以赚取每年至少15万美元,而且还有惊人的福利。那么,私营部门又凭什么去和人家争夺人才?人才为政府工作,收入更好,工作更清闲,而且不必担心被解雇。/ y/ E9 n! N- z! y: y

( ?, N! O, _4 t2 w2 X- T2 [  换言之,这实在不是适合企业,或者说私营部门就业增长的气候。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的是,太多的人都成为了税务增长的牺牲品,因为我们消费得实在太多。; q" r4 ]7 Z; z3 n/ T8 q8 P

; j+ u$ h1 ?* ?: [( P5 K% T% `4 @  我们最开始为什么要消费那么多,借贷那么多?回到前面的例子,我们就会知道,为了每天花19美元租车,我们实际上负担的终极成本是100美元。当政府将这么多金钱从企业和公众那里拿走,去填饱自己的胃口,他们显然就没有理由指责美国公众的开支习惯。我们所陷入的,就是这样一个糟糕的循环。
9 t" L% h; K3 l% M7 C& Y
3 X" \+ P7 s! }0 z3 T/ }9 S) \  该发生的可怕故事,都已经发生了,下面还会怎样?(子衿)
/ M' L0 G5 H  c6 t% ^, }+ h" V) u0 T$ {2 i" a9 t$ r6 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6 23:08 , Processed in 0.08801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