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15|回复: 0

就业机会的逃亡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2-30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企业利润一路增长,股票价格水涨船高,那么,为什么还没有人愿意多雇佣人手?2 a% L2 ?! Z8 L# N
6 y7 @0 [) K1 h$ A) i, A
  实际上,许多美国企业已经在雇人了,只是这行为没有发生在你的身边。他们在海外雇人,在那里,销售额正在猛增,订单也异常丰厚。
* G0 ?0 P7 n/ @3 j; s# _3 \5 a* A/ d$ D$ z
  比如,过去一年当中,卡特彼勒总计雇佣了大约1万5000人,而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海外雇佣。联合包裹也在海外大幅度增加人手。这两家公司的情况很相似,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增长速度至少是国内的两倍。$ [) F! G) t  w5 P# n4 i

  Z4 R- `/ X7 q  看到了这样的趋势,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一幅看似矛盾的情景了:在美国,失业率上个月已经达到了9.8%的水平,而与此同时,企业的表现其实相当不错,标普500企业当中96%今年都实现了盈利,股市更是基本回到了2008年金融风暴袭来前的高水位。; u1 E6 x0 X% @! L5 q! c" `

; Z7 B6 n* w- K4 W  问题在于就业机会流到了别的地方。华盛顿智库经济政策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美国企业已经在海外创造了140万个就业机会,而在美国本土创造的就业机会尚不足100万。研究所资深国际经济学家斯科特(Robert Scott)指出,如果美国能够获得这140万个就业机会,则目前的失业率就可以降低到8.9%了。
9 }* g3 D+ |% Z/ u& N7 k1 w
% N* b# m1 g' ~% |  “美国企业的利益和美国经济的利益,两者之间其实是存在巨大差异的。”斯科特如是说。% T0 [4 @! x  v* f

+ ]5 e& ?, O( \. D* T  事实上,美国就业机会流向海外的潮流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只是早年间,这些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玩具和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但是近几年,注入半导体和软件等行业的就业机会也大规模流走了。9 ^- @0 S" X! u- S
1 u1 ?  E2 \9 y9 U
  目前,许多这样在海外生产的产品其实都没有回到美国市场。今年当中,注入印度、中国和巴西等新兴市场的需求都出现了戏剧性的增长。1 v: p% l8 k0 F% D8 J$ Y% ?: K7 l

7 I% i6 P$ a/ ?+ K; [- O% l. w  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则是一片疲软。MasterCard旗下SpendingPulse提供的数据显示,尽管美国消费者假期购物季节的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但是和衰退之前相比,他们在家具方面的开支减少了18%,在电子产品方面的开支减少了10%。; }4 ?1 R# V5 x

. G8 z/ ]! x( h& i: C# F7 |6 J  “哪里市场成长最迅速,利润最大,企业自然就会去哪里。”哥伦比亚大学全球化专家和经济学家萨克斯(Jeffrey Sachs)强调,“目前的变化就在于,今天的企业正在新兴国家招贤纳士,这是美国确实需要注意的。”5 f% `; l+ j) ~& l
; L0 z8 y& s3 k! `3 R1 }; {4 S
  既然海外市场看上去那么有前途,到那里去办公司和开展业务就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卡特彼勒以其标志性的黄色推土机和拖拉机闻名,他们过去短短两个月当中已经在中国开办了三家新工厂,来设计和制造各种设备。他们的决策是有需求数字作为基础的:在今年前九个月当中,亚太地区的销售额增长了38%之多,而美国的销售额只增长了16%。今年迄今为止,卡特彼勒的股票上涨了64%。
' X* y& U# }% ]: l1 {. E) a9 A2 N5 N
  \, l. t# v6 [2 Y! X  “目前正在发生,并且将持续下去的,是一轮经济力量的转移。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标准普尔首席经济学家怀斯(David Wyss)指出,最近两年间,标普500企业半数的营收都是来自美国之外。
8 B% h" J3 d( b& V: {% r; a% Q9 X: @# F0 _2 l& F
  比如在1938年以尼龙长袜让世界震惊的杜邦就是个例子。杜邦被誉为是二十世纪最具革新精神的美国企业之一,他们现在的产品,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是销售到美国本土,而且在今年前九个月当中,他们的亚太地区销售额成长50%,大约相当于美国市场的三倍。杜邦的股价今年上涨了48%。' W5 r+ A5 I9 q1 L$ E1 s
3 b3 |2 c! I5 ~+ o4 C& d/ k* H" c
  杜邦的劳力配置状况也清楚地反映出了这种变化:该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1月到2009年10月,他们的美国雇员总数减少了9%,而与此同时,他们在亚太国家的雇员数量则增长了54%。
8 }- D) z+ |% b7 k3 Z( F5 a
- a* D  n" L$ [$ m* e) y  “我们是一个全球性的玩家,致力于在我们参与的所有领域获得成功。”杜邦首席革新官康纳利(Thomas M. Connelly)解释道,“我们希望我们的资源能够配置得尽量接近我们的客户,为他们量身定制产品。”
/ z- a9 o) P4 m( @
7 @9 x% n5 Y& N* j$ L  尽管目前,杜邦的大多数研究实验室还都是在美国,但是康纳利表示,海外的精英们已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8年,他们在印度的海德拉巴开设了一处大型研究中心。
$ e6 S, V9 h. N/ S) }
2 R5 H3 X6 G0 H8 D, i1 K  }  这种海外业务的飞速成长,其背后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便是新兴市场国家中产阶级的兴起。到2015年,亚洲中产阶级消费者的数量便将史上第一次相当于欧洲和北美的总和。
: k0 ~. n" i- x4 W4 ~
+ Z0 F# B/ ^0 g  “未来十年的成长,几乎全都系于亚洲。”布鲁克林研究所资深成员、前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10.67,-0.02,-0.19%)地区首席经济学家哈拉斯(Homi Kharas)如是说。! C; g0 |6 U) f! }) E; M' r1 Z
0 u! L# J1 o  t( ?$ d) E8 g8 X
  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肯特(Muhtar Kent)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未来十年当中,世界上将有大约10亿消费者进入中产阶级队伍,而他们主要都是来自非洲、中国和印度。他自然正在积极开拓这些市场。目前,在可口可乐总计9万3000名左右的雇员当中,只有不到13%是在美国本土,而五年前,这一比例为19%。$ r6 j) V- i, B, X) p
8 m9 T0 G, U- e( o  v3 B# i
  该公司不愿意透露自己2010年在美国新增了多少雇员。不过,他们最新的投资确实都是在海外,比如在中国内蒙古斥资2亿4000万美元建立了三处瓶装工厂——这是一个长期计划的一部分,他们总计将在三年内向中国投资20亿美元。这三处工厂将为当地创造2000个新的就业机会。9月间,可口可乐还保证,他们未来五年将向菲律宾投资10亿美元。
& y! \8 x. V, U0 e- W2 C0 B$ ~% k$ H9 W+ ?5 n4 M" F
  这样的策略绝非美国那些超级企业的专利。事实上,众多的企业,无论是科技公司、零售公司还是制造公司,常常是在创业的最初便在全球雇佣人手。- j- J9 T( ?$ ]' F
; M, c2 d# Z. S) V4 `0 o
  比如Vast.com,这是一家为Yahoo Travel和Aol Autos等网站提供搜索引擎支持服务的科技公司。他们创建于2005年,当时的雇员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旧金山,一部分在塞尔维亚。
3 w" l+ R0 j7 _  G8 y, R; A$ r3 M% @( P1 ]' m) r; k
  哈佛大学商学院院长诺瑞亚(Nitin Nohria)担心的是,这一趋势可能意味着一种危险。在11月号的《哈佛商业评论》上,他撰文指出,如果美国企业在美国千千万万普通人生计艰难时持续繁荣,企业领导人在社会上就可能会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他忠告企业界寻找方法来拉动美国国内的就业增长。. a' ]1 R9 b- C6 o" M' z. m* F
+ d* Z* v( N; |& h
  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的萨克斯在内,其他的许多经济学家都表示,其实跨国企业也常常是别无选择,尤其现在海外劳动力的品质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萨克斯强调,目前在全球高等教育排名当中,美国的位置正在下滑,而其他人却在前进。
  ^+ y5 s& h) L9 O, D# U3 }( N; g3 z: {+ n
  “我们并没有完全满足我们年轻人的教育需求。”萨克斯指出,“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当中,这一问题的后果必然是严重的。”(子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6 08:58 , Processed in 0.12466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