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85|回复: 0

日本核危机后美国是否应发展核电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1-3-21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没有人料到明尼阿波利斯州I-35W密西西比河大桥会突然坍塌,没有人料到墨西哥湾会遭遇可怕的漏油事故,而日本一连串的灾难——里氏9.0级大地震、随之而来的海啸、以及大规模核电危机——似乎更加令人不可思议。/ o, B5 G8 h, M) i
6 g. j+ j6 k- i. j# Q
  尽管我们不愿相信,“最坏情形”却频频发生。这带来了两个关于核电的重大问题,美国人有责任对之作出回答。
! c7 o4 C2 {9 x1 S  g  f# ?
6 @' L2 D- T6 K8 V( y% N+ S% {0 h; C  首先,美国是否会发生此次日本级别的灾难?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引发灾难的可能是地震,也可能是其他自然灾害或一系列事件。大自然是不可预测的,人类是脆弱的。大灾难可能发生。! T9 V; b& \. J
" o: }- Y. a- |! `
  那么第二个问题是,美国是否有必要按照原计划提高对核电的依赖,从而增加美国发生可怕核危机的风险?是否值得冒这样的风险?6 u( A2 I* U6 u5 R+ z1 X

) ~7 B% P% q' U9 d) I. e  对全球变暖的担忧使得核电吸引力大增,因为它不会像化石燃料那样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然而人们一贯倾向于忽略核电所带来的棘手问题:应该如何处理核废料?人口密集区发生核灾难将有什么后果?现有核电站的安全性到底如何?纳税人为何必须承担发展核电的高昂成本和金融风险?+ }5 \. Q- L3 h: O' u5 C( m6 v2 R
8 X. D, L) {! o/ ^, ?  Z9 @( ]
  日本福岛核电站危机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储存池中具有高度放射性的乏燃料棒。最终如何处理这些危险的核废料,这是核电行业一个无解的问题。核电的倡导者和政府官员对于这一问题往往三缄其口。在核废料问题上,回避是大家一贯的姿态。0 c! a+ l: m3 E2 x7 r. C+ j3 M
) q$ A, n: ^: ]( w
  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Andrew Cuomo)本周再次表示,距离纽约市35英里的印地安角(Indian Point)核电站应该关闭。我们可以想象,一旦发生核事故,疏散纽约近千万的居民难度有多大。科莫称:“核电站距离纽约市如此之近,这绝不是什么好事。”
/ z/ p8 t. R8 k' v) d5 Y
! U8 b3 _8 b/ {6 q8 ^6 E6 ~/ ?  上帝保佑,美国核电站发生的灾难性事故少之又少,也没有造成太多人员伤亡。此类事故的低概率让人们放松了警惕。人们可以根据概率宣称:“美国不会出事。”$ C7 ~2 }* _8 l( E

5 ^3 p3 b% G$ {' P' m* @  但是万一出事怎么办?后果有多严重?如果印地安角核电站爆炸,多大区域和多少人口会受到影响?清理成本会有多高?一五一十地回答这些问题,这是判定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遭受如此大的潜在风险是否值得的唯一办法。- u9 ]& W5 l1 f6 x1 q  [* E* \# t3 E
1 F# I) Y6 J0 M+ m7 ?2 H/ c
  美国现有的104座商用核电站正在老化,其中不少多年来问题重重。1979年三哩岛事故以来,小的事故也有数十起。
' i/ i$ K! {" g* p7 \) m2 g
' R4 c) k1 f/ t: e. u  现在奥巴马政府计划大力发展核电,然而新建核电站成本相当之高,需要政府提供贷款担保。银行不会主动地将自己的钱拿出来支持新一代核电站的建设。& O7 X/ B1 g+ m

! d' I* U3 h3 q6 C  除了安全方面的内在风险,核电行业长期以来还背负着建筑成本奇高、大规模超支和项目无法“善终”的恶名。按当前美元价值计算,成本超支、项目取消和闲置成本给纳税人和股东带来的成本超过3000亿美元。, F. [! f2 t+ B& _

9 v5 [* B. q" [$ K- s& i6 _. R2 b# s% v1 |  核电很难说是对美国能源需求和全球气候变暖纯洁的、经济的和显而易见的回答。它有诸多好处,也有严重缺陷。最终,代价可能是高得离谱的。(诚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0 18:43 , Processed in 0.35071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