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1 _6 X. V8 `0 d" q' Y( q6 ]1 T
* h. X! v- @$ v* w* B7 F已经日渐清爽的初秋夜,仍是喜欢熬上一锅内容丰富的粥,放得凉凉的,就着干爽清冷的空气吃下去。绿豆,薏米,芡实,几个普通的名字一汇聚,就是夜凉时最甜美的一盏美味。
' }! t+ O; o4 K% d
4 A g. W9 ^1 d2 h郑板桥写下了“最是江南秋八月, 鸡头米赛蚌珠圆”的句子来赞美芡实。曾很诧异如此珠圆玉润的小果实为会何有如此不美丽的名号。如果我是生活在春秋年间第一个把它种植下去的那个姑苏旧人,一定会为它起个诗意的名字,才配得上它脱俗的外表和与众不同的味道。
& q- `& E$ G2 L6 O+ S4 m( ^# @$ r & ?; ^2 q+ W) l
细加了解才得知,原来是其饱含着果实的花萼部分长得像鸡头,才有了这个名副其实的俗称,而每一个鸡头般的果球里都深藏着六、七十粒如珠似玉的芡实米。
0 f* o0 x; [: w" l0 {/ | % O2 g* t$ |1 X) H
“吃完菱角鸡头熟,郎问鸡头刺手无”,看到这样的句子,哪怕没有见过在水面上飘浮的芡实叶,却也知道了它原来是天生带刺的。但是它生在了水中,又没有玫瑰的娇艳,仅是幽幽地暗自绽放,那刺仿佛是示人以孤傲吧,谁让人家号称“水中人参”呢。
) s- n; i0 ^& ? ; Z+ _/ e3 ]: g2 H% z$ S `0 R5 e
苏东坡说:“家传益智强身之法,日嚼芡实一枚,后缓缓咽下”。小小芡实,便使他苏家占据了“唐宋八大家”中三个席位。可见其不凡之处。
" E: ?) \1 {! Q1 Z \ @6 K+ X. Q$ t7 p1 w, Z* q
日仅嚼一枚,实属不易,我这一碗粥里不知遍布着多少颗玉珍珠,一枚哪里会够。但我会细细嚼,缓缓咽,充分体会那份爽滑细腻、圆润软糯。
6 u: c0 f4 @$ J
* ]2 [2 Y, r3 E' T7 P9 K3 V" F6 d( C而日日都嚼,更是不易。不过农八月到了,新鲜的鸡头米该成熟了。中秋时节,是它最好的日子,趁着鲜香上市的季节,先吃它一个痛快吧。. r8 ?# v& Y0 o5 C! X' M
; ?* U* U1 B! W( A v/ A+ N ; g' p# S" C# F1 E; I. N" y1 r, q
******************** 绿豆薏米芡实粥 **********************- X! Q* O6 ?: ?7 }, W
$ h; Z9 N O8 e$ a! n% z9 ?, z
材料:绿豆、薏米、芡实(我用的是冷冻芡实)
+ c* U! w" |3 W) @做法:
8 S9 J( e5 T/ ^4 P: `1、绿豆、薏米洗净,浸泡1-2个小时& }, A/ }& X F& q. _
2、绿豆和薏米一起下锅慢煮,快熟时放入芡实,再稍开即可
( ?4 O! R$ _2 ?; B3、如果是干芡实,要和豆子和薏米泡同样的时间,一起入锅煮
2 t( y; l+ o2 p( t1 ^8 q6 ~
" v, b; i# w9 w1 o备注:
" E) s: P$ ~2 ^2 k5 G# m& L1、我用的冷冻芡实,一煮即熟' _8 [+ Y3 X1 s
2、如果是新鲜芡实,也很好煮,基本煮至水滚开,加冰糖就好
2 @8 n) Y; ?; F+ x) ^3、北方常见的是干芡实,煮起来就比较费时了,要提前浸泡% I5 H, k3 d3 q# m* K+ U
4、芡实是真正的地方特产,所以苏州当地人最会做了。我仅是煮过粥和甜汤,只为自己好吃而已。2 ^- \# H% a2 [/ f) E3 f- _1 `
8 y, C3 [: ]& e
/ Z1 C; z# F$ h2 M
2 v$ E D$ [8 P: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