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20|回复: 13

zt: 小学家长自述:开学一月摧垮6年教育观

[复制链接]
鲜花(60) 鸡蛋(2)
发表于 2012-10-10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在被朝阳染成金色的清晨,三两成群的孩子不断地、在被警戒线隔开的小小通道里或快或慢地向小学校门走去。
$ c8 _* Z  \: s) o
* S5 G4 Z/ c  k$ ?" Q8 P! v0 v# Y7 d  在这群孩子中,一个纤细的小女孩的身影一直被我的目光锁定着。背上那个跟她身材相比显得十分巨大的书包,让她不得不用力把身体往前探才能保持平衡。
- M" X- }4 B! i3 C: d, T$ G2 g8 Z/ m( h& f; {
  这个小小的女孩就是我6岁的女儿。7 H- \; M9 q3 T) J9 Q- D" J

* f3 U3 q, q- L+ i: X2 ^3 _& r/ q  一个月前我坚定地把她送入了小学校门,用每天清晨亲手烹制的早饭、傍晚的第一个微笑作为礼物,庆祝她人生中重要的成长。* [% B7 h2 h/ _( m7 ^

: d6 Y( A; F: I8 r  然而,随着小学生活的真正开始,我的坚定却变成一天浓似一天的疑虑。
- Y) |- T8 g6 }+ T. b. b" Z4 ?: F% x" D' a1 a% l
  一进校门的下马威
0 ^, C, u- M9 X9 {0 L6 _9 W3 e4 b( l0 ?9 M6 `
  我用了6年力图把女儿培养成“她自己”,告诉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让她慢慢明白“你有你的好,我有我的好”。5 C+ e7 m% N8 q& i

1 ], B0 J* X6 O6 Y/ g; F6 F+ U  但是,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月,我的这个理念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 I+ R; q, f4 Z2 @: w8 X) r' w
' K/ o% x, |( k6 G. ~, _4 _
  几十年前,自己也曾经是一名小学生,知道学校里最大的规矩就是整齐划一,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个社会到处都在张扬个性,依此推断,现在的孩子即使不能张扬,至少也不至于被压抑。- I& Y$ e; u, K0 v0 e
9 b1 ?# w  _7 o2 m2 I
  没想到仅准备学具一项,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开学第一次家长会结束后,老师给了一份极为详尽的PPT,对买什么样的本、笔、文具袋、文件袋、舞蹈鞋等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对每一本书、每一个本包什么样的皮,包多厚的皮,名字写在哪里,用什么方式写也都规定得一清二楚。% S& ~! M4 X  y1 h; f  j
9 M8 l  l) F7 g. Z
  那个周末我们奔波在家附近的几个大超市和批发市场里,采购着老师开列的各项用品,一项项地落实。7 S# t4 f5 x6 S7 q+ _

( R* `5 R, h. T8 _8 f- }& O: N  没想到,很多孩子的用品都不合格,也包括我女儿。
) B. |  W  N! t' \& ?3 S/ @& o7 s
  那天回来,女儿着急地怪我:“为什么不给我买一双白色的舞蹈鞋?”
1 Q: ?0 k* n9 i
* P9 J8 `/ F  W/ {, Y  因为女儿一直在学舞蹈,家里有好几双规范的芭蕾舞舞蹈用鞋。怎么会不合格?
, {+ @8 {) o+ Z6 M: k; H. ^" R
2 \- w4 r) D% a$ L  女儿说,老师交代了一定要买白色的,前面是宽宽的松紧带而不是细鞋带的。& f" G8 ^# o. |- m" ~" a+ C

7 F5 @1 n, c3 x5 Q* Y  “又不是上台表演,平时上课用,有必要这么统一吗?”几天的奔波焦躁,让舞蹈鞋成了压垮我的“那根稻草”,“就穿这个,不用非得换。”我生硬地对女儿说。5 n  @" a4 ~, {! C: Z+ L) s
; l; T6 o$ `' w7 @
  女儿没出声,我转身一看她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脸上写着焦急和恐惧,小声对我说,“有小朋友已经挨批评了。”1 @6 y) v" _+ E8 t% f, R

! [2 U* n% Z1 `& q. |  我怎么可能让刚刚上学的女儿因为这点儿小事就受到责备,怎么能让她这么无助?!( I* {" f1 K2 c' P: [
$ K# z9 w5 a% j! [9 ?5 F" k6 H: g
  我立刻起身带着女儿到老师推荐的商店去买了合乎要求的舞蹈鞋。% h$ z; [; }! E8 }+ ^/ T

5 o" p" v' j. h" a  女儿的心情平复了,但是我却异常难受,我不停地问自己:是我错了吗?
! {- @% _% N( _& z% W" X& U2 ~) w* i7 J4 {
  “三分教七分等”的教育观一开学就碰了壁
7 c: T* ~! O! G: ~+ m* J) K
7 X7 T4 h2 Y2 x0 m1 e" z$ z  我用6年学会了等待,明白了孩子的成长是“三分教七分等”,但是这一个月,我不得不加快自己的脚步。  B- H  Z/ G) F! M# h

% a8 s% X8 x  r6 ~  因为明白学龄前的孩子应该以游戏为主,所以,一直坚持没让孩子上能学更多知识的学前班,孩子的小手主要用来使用剪刀等各种工具,她手中的笔也更多是用来画画的,很少写字。; H: t5 O3 q7 g& K  g8 D

5 z* A3 e3 l, h: [  上学了,写字成了必须的一课。知道孩子缺少这方面的训练,所以,孩子写字的时候我会格外用心,我认真观察她,她每写一个字的时候都很努力,一笔一画地、很用力。虽然每一个笔道还歪歪斜斜,因为用力很猛所以页面看起来不干净。看着她这么认真,我知道她一定能顺利度过这一关。1 P( D* @9 P. Q% f7 W6 X, ]# k
3 z0 o. Y# n' ^+ w; T7 d" \6 {
  但是,没过两天就收到老师发来的信息:“孩子的书写很不好,家长监督孩子把每个字写好。”
8 u" C* x  i4 n# @; L$ ?/ m6 \2 v8 V/ j
  书法是需要长期练习的,刚上小学不到一周就要求孩子把字写得横平竖直、像模像样,可能吗?孩子不是神童就是得从幼儿园抓起。) `4 [& l. M  Q0 }3 {" _- u5 W
0 [/ Z$ F3 Y$ I' X1 @  }
  看着孩子认真而痛苦的样子,我在想:我所学会的“等待”到底对不对?如果对,为什么给孩子带来了比别人更多的痛苦?如果不对,那到底什么才是对的呢?
; }- x# P) z  `0 o) z
8 C$ v# j6 \+ a- d9 s  F  “只有服从没有商量”的家长生活1 E. Z  J# P- w) T2 `3 r3 g% D
2 e1 u# G+ G' y; r9 q; d4 k1 h+ x
  我用了6年试图让女儿明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是互相尊重。我也深知,要想让孩子学会尊重首先要对她尊重,不能因为自己是家长就颐指气使,不能因为自己是成年人就乱用权威。, L! x) |7 f8 _4 E0 q

/ [- X/ j8 V3 ?  但是,经历了这一个月的学生家长生活,却让我不得不忧虑。
+ ?' S# K, j9 q2 c
/ \/ `, i7 |9 a& J  A( ^: u  出于安全考虑,现在的学校在出入校门方面有着极严格的管理,没有特殊的情况,家长很难看到孩子平时在学校的状况,也很难了解老师与孩子之间是如何互动的。
2 `" f) {; n4 n" A) X0 Q9 A* l: |7 g  y$ ~+ L
  但是我仍然充满疑虑。
5 f! x1 E* R. U' s% s8 F: |9 h7 q& X% ]7 C
  从开学起,老师就与家长间创建了短信沟通的渠道。看到老师长长的信息,再看里面详尽的各种要求,首先想到的是老师很辛苦,父母两个人管一个孩子都经常会觉得力不从心,更何况一个老师要管理全班40个同学。于是,我在收到信息后会回复老师信息已经收到,并由衷地表示感谢。/ ^( i* X5 |( H; j& p9 N2 c" Y# G5 G
4 W7 ?1 E7 w" t+ i# {% u3 X
  没想到,两天之后,老师给所有家长发了一条信息:接到老师的短信通知,不需要回复的不必回复,需要回复的会特殊说明。
0 N3 O1 D( a' q& z7 p6 `
' h1 C3 P+ H9 B  接到短信突然一愣,缓过神来再读每天必到的短信,发现老师的短信虽然多以“家长好”开头,以“谢谢合作”结尾,但是通篇看下来基本都是各种命令,比如,“明天必须带……”“今天有孩子本上没有家长签字,请注意”等。
% I8 M! y. Y9 }# c0 u; ]* E+ S& v2 w. {! q' ?" I- H2 g0 @
  我知道了这是一个只有“下达”没有“上传”的渠道,老师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没有“商讨”只有“服从”的方式。
# M1 p( x& |- t3 J3 s, {
4 C) g* V0 k; t  老师跟家长的沟通尚且如此,对孩子会不同吗?
) l4 K. k: [9 D% ~0 N+ v* d
7 _/ G1 b9 U9 k& `  热爱集体的“小红旗”是家长买的东西换来的; s4 U7 w6 p3 P, o

- }" p9 F( F$ j" T" I  还有一个困惑,我用了6年让孩子明白礼物不是做事的动因,所以,我尽量不把获得礼物作为让孩子做事的交换条件。2 T& G4 n" G+ F. T8 c1 j
1 T  |8 ]) y6 ^1 x  |6 M* N# t" H
  但是,这些天女儿已经用“小贴画”成功地换回了两块橡皮,又用几张印着图案的小纸片换回了一块棒棒糖,她还在一个小本子上积攒着另外一堆“小贴画”,据说攒够了10个就能换回更大的礼物。为了让孩子自己在班级墙上“热爱集体”一栏中插上更多的“小红旗”,我们给班里买了绿色植物、餐巾纸,送去了美化墙壁的墙贴、参与本该由学生自己参与的班徽设计……- x$ J. Z1 e1 k7 N$ Q' h

3 T" a: K- a# g  与现代教育观尖锐对立的教育方法在我女儿入学后都在硬生生地发生着。
1 B2 O* t- B  x. I
) P5 F4 Q6 g, H* u  m/ E& U# T; X  再过6年,这所名牌小学能还给我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孩子吗3 [. s8 P( O# t( L* L
6 p0 e, c9 a% V9 A' ]& i
  这些年社会舆论不是一直在讨论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吗?可是你去小学里听听课就能发现:下课会有人喊,都去喝水上厕所了,大家听令而出;上课都把小手交叉放在课桌上;回答问题都把手举得一样高;打开书包所有孩子的书皮都一模一样;所有的铅笔都是2H的,连笔尖都要一样的粗细;连书皮上的名字都要一种式样写在同一方位……1 \& `, }2 U7 D' v5 Q
5 F5 S* U+ M( h% F; w. w0 S
  如此的整齐划一,6年后,我的女儿怎么可能不像流水线上的产品?!+ H# f! i' G" _7 D7 Z1 B# W

! F8 f6 C# H3 D+ X: F/ P  @/ u2 H  我一直坚信一位教育家的名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2 U: h- @' m

; N; r& G2 O9 H$ C' @" s( U& ^  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我们头脑里的东西强势地倒给孩子,而是唤醒他的灵魂,激发他体内巨大的创造力。) m+ Z2 J) `- w

) L% m& N/ q8 P  我已经用6年尽力把我身边这个孩子当成一个比我小一号的人,了解她的内心,同时也让她体会我的内心。现在我怀着满腔热情把这样一个小小的孩子送到了学校,我期望学校能比我做得更好,让这么一个小小的孩子沿着她特有的生命轨迹长大、长高。
3 ^' {- F" D; j/ G2 ?4 Q" G& L0 M3 ^- m/ q1 j
  再过一个6年,我会收获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 T$ t# i9 A0 M. D' ~4 O2 [! ~3 x, q; l  ?+ E, q# ~; E' T. G3 y- e
  现在,我有些恐惧了。(林爻)
* b% e; S; {0 y6 [" b+ F% v$ x! n
鲜花(1394) 鸡蛋(16)
发表于 2012-10-10 07: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移民了
鲜花(143) 鸡蛋(1)
发表于 2012-10-10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vescape 于 2012-10-10 09:20 编辑 - D( G' j9 c  j4 ?) l
8 j9 g# O" t1 A* `; O- N
适当的严格,统一的要求,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c  y& i4 V" B, X9 {

' y4 E  M9 z" k9 g) H作者用“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我们头脑里的东西强势地倒给孩子,而是唤醒他的灵魂,激发他体内巨大的创造力”这么煽动性的语言,似乎有道理;
( |- N/ x5 A; g! {7 t( h7 d) i9 l8 a
8 v1 L6 I0 Z' g8 `但是从小学到大学,来edmonton的每一个华人(也包括本文作者),谁受到过这种“唤醒灵魂”的教育?大家不也活的好好的?( e' m# Y; N2 P3 K4 _7 s

1 P: U+ {! y1 [& t我们假设,一个孩子真正被“唤醒灵魂”了,超级创造力,超级与众不同,在这个社会中,难道就是一件好事情?创造性的思维,就像实验室里做的实验,大部分是失败的;可能这个孩子今后会非常痛苦,非常不合群,不被人理解。
$ U! P# f5 D- i5 k7 f5 _
$ ~+ ]4 L2 h" x7 s7 J如果过分强调创造力,让孩子自由创造下去,往往产生是nagative创造力;学习阶段,教育阶段可以自由;但是社会是有规范的,工作单位是有规范的,科学研究是有规范的;过分强调创造思维,其实就是一种望子成龙的表现。
& u2 E; c3 ~  b( z. h" D* _; X- \; V1 z8 u" Z/ Z7 o( L
我主张的事情:大众教育就是流水线上的机器;对于与众不同的少数孩子,可以英才施教。这已经是public school能做的最大的事情了。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10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本帖最后由 daijf 于 2012-10-10 11:24 编辑 # o0 f  n- w6 u  Y( W2 L" w0 D( `

6 V% Y+ N' P3 J" U我的观点跟楼上的几乎一致,你选择大众教育,享受国家财政补助,只能这样了。4 a8 q* I5 H! N  I+ b( C
. U7 {2 I7 M& W9 n
另外:去问问那个家长,为何她这么忧郁,这么为孩子操心,为国操心,当年怎么没选择去当教师呢?至少她去当教师,可以改变一个班级。
+ \7 r; O3 l! p1 L1 o" H/ I9 t% l" F! j# K. l8 u
6 S* f* O( d# G* r& i; P  C
当一个比教师素质高很多、收入高很多、地位高很多、文笔好很多的家长,在小孩开学才不到的时候,以盛气凌人的姿态,以她自以为是的角度,提倡所谓“自我”和个性化教育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为何国内的小学班级人数,一直保持30-50个,一直无法做到西方国家的10-25个呢?而小学班级人数,是决定是否可以进行个性化交流的最关键的要素!8 b; n, l# m+ E, S

$ @" Z( F# q; n( i- V& T! \3 v6 [9 d你有无想过,为何每个人都希望往好的学区钻?你有想给过那些郊区的,人数不够的小学的老师以机会么?你有给过那些这些年被裁撤合并的小学以机会么?如果不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往好的校区,每个班级的人数会这么多么?
2 [- }/ a4 w! f9 P  I9 P' V( t$ q" r  h8 q
. s: ]6 Y# s" t0 C/ ?+ K
你有无想过,那么多的教育精英,那么多的教师,奋战在一线,难道他们就不懂得该如何去教育孩子有效么,他们难道就不懂得总结经验么?国家派了那么多的小学老师进行中外交流,难道他们就不懂得备课,不懂得中西方教育的差别,不懂得西方教育的好?不懂得西方教师的爽和好?难道他们不希望假期好好休息,喜欢假期加班赚钱?---------注意,请不要经“教育”与思想品德必然联系在一起。
! i5 w3 v) c3 p" F, }( y: X# m* w- }2 U/ f* {/ Q8 @* ^2 B9 O; l, k
你有无想过,当这位家长面无表情的讨论学校给他的短信到底是“命令”还是“商讨”的时候,她的脑子闪过的到底是啥?是餐馆的服务人员做的一个菜的味道淡了还是咸了,还是超市里卖的苹果面了还是酸了?亦或是洗脚店服务员的手法轻了还是重了?还是学校那位兢兢业业教书20多年的老教师,面对50多个孩童,选择“服务到家”或者与“家长互动”。难道教育,可以用菜的咸淡、洗脚店服务员的手法来衡量么?2 h" U/ y+ r) _5 [9 h5 d- _

" P; R0 u4 r( k6 o
3 _) o& Z' |, V8 @* `9 C2 f  z( u" D7 C+ G- `
你有无想过,当学校想减压的时候,想不布置作业的时候,想让小孩获得自由的时候,部分家长反而投诉老师?要求老师下岗?( F  X: R, I: o+ ?/ H' V. z
' R6 \1 Z; _5 L

* c) O1 o- X# P. J这就是国情!我们有权感慨,有权骂娘,有权选择逃避,但不能真的什么都不懂得。
3 ~- b1 V) }; a$ s0 [, J$ x
0 m; z5 ]; @+ l; m当我们骂娘的时候,也顺便同时想一下,如果你是教育部长,面对大众教育,你如何取舍公平和效率。我估计那位家长二话不说,先将自己的孩子弄到最好的学校去了。" k5 a& [* m" c; `' o3 q2 v! ]% l* o
# v0 L& V7 Z% d$ z

; [9 C- x! F9 [: _, n0 I. n% Y  W备注:现在全国普遍实现9年制义务教育,公办小学教育一般一学期学费书本费只要200-400多元,吃饭再加1000元。私立小学就贵了,要上万,但是也不一定可以上,我不知道这个小孩家长将小孩送到哪里去了。
鲜花(34) 鸡蛋(5)
发表于 2012-10-10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 发表于 2012-10-10 08:08
- w  ]6 ]7 J. @只能移民了
% d: _8 n" z! X5 |+ a8 a. s
移民也一样,也要按照学校给开的单子买。
鲜花(34) 鸡蛋(5)
发表于 2012-10-10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中国普通教育的费用,享受国外私校教育标准,小资家长再装b,这就是中国教育现状。
鲜花(634) 鸡蛋(5)
发表于 2012-10-10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小题大作
鲜花(1348) 鸡蛋(5)
发表于 2012-10-10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早晨刚看的...
4 V$ s4 ?% F6 n( v# r, P! x& h% X
其实咱这儿那个开学的list也是很猛的,也是规定到牌子0 y$ {. M/ g3 g8 u

) Q, F( r3 S8 X4 J& {教育就是灌输所在地的理念和文化,这个都一样
鲜花(34)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10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老杨 发表于 2012-10-10 08:08 6 ~( g! l: j* z" r/ n+ M
只能移民了

& m! b7 s6 h4 y' U" y2 [! Ogood idea.
鲜花(163) 鸡蛋(22)
发表于 2012-10-10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题目很给力,内容不到位,应该抻两年再写。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10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pretty 发表于 2012-10-10 20:00 : {6 K6 K! r& }, x# U: w3 j) j
题目很给力,内容不到位,应该抻两年再写。
& y9 [$ O; G8 g% Y
是的,有点雷声大雨点小
鲜花(52)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10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在国内还是在村里?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11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只能照做, 只是不要让那些老师觉得家长好欺负。 听起来只是好想比较严格,没有额外的针对。 不用太紧张
- ]7 p) G9 z7 H( A* ]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15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老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还有,老师只想教育孩子,不想欺负家长。孩子好教,家长难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22 21:16 , Processed in 0.165421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