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47|回复: 1

修身的要诀

[复制链接]
鲜花(15) 鸡蛋(0)
发表于 2013-2-6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7bcc90102ek7f.html
8 t* t# l' h$ G* T8 F3 X1 E8 Y2 ]

/ w3 r7 U+ J) V修身的要诀
* \' }. q2 U% a9 Q) G在《大学》的「八条目」中,「修身」位居第五,前面四项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很明显都是个人学习有得及内在修为的部分。到了修身,其意为「修养言行」,就必须表现于外在,不仅与人相接,还会产生正面反面各种评价与效应。所以接着出现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9 D- C5 `) M5 Q; G
在《大学》第三章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即:天下所有的人同样都是以修养言行做为人生的根本。根本若是出了问题,则不仅无法达成人生目标,也不可能善度个人的一生,只会留下或大或小的困难、遗憾与灾难。那么,修身的要诀何在?+ b0 _: w" h4 z5 ]7 A; t8 [
《大学》在「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这一章,提醒我们避开个人情感可能造成的偏颇心态。人们对于自己「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的人,在言行上就会表现偏颇。这似乎是普遍的现象,我们在面对自己「亲近爱慕的人、鄙视讨厌的人、畏惧尊敬的人、同情怜悯的人、轻忽怠慢的人」之时,能够保持平等心而一视同仁吗?6 N) g& M% c+ y' B1 r( d
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行仁者能够做到:喜爱好人而厌恶坏人。一般人的作为是:喜爱亲友而厌恶仇敌,很难客观考虑一人本身在某种言行上的好或坏。世间谁是孔子口中的仁者?少之又少。
7 c) L+ Q- ]6 Q8 f+ |( t《大学》在此章接着说:「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亦即,天下很少人可以做到:喜爱一个人同时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同时知道他的优点。光是这句话就足以做为我们修身的标竿了。
# _/ {2 S5 F3 N* W怎么具体修练呢?一方面,要「约」,如孔子所说的「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只要能够自我约束,就很少会犯错了。这个「约」字主要针对个人的欲望,正如孔子提示颜渊的具体做法:「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礼」是一个社会的共同规范,也是我们在「格物、致知」阶段所学会的。而「诚意、正心」的阶段表现在何处呢?以孔子为例,在于他的「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子不语」(《论语‧述而》),以及他的忧虑(《论语‧述而》)。换言之,孔子的「约」做得相当澈底。能够这么做,就不会受到个人的情绪与欲望所左右了。
; k, b0 ^. c3 z# ~# l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做到「无私」。保持无私的心态,才符合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如「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君子周而不比」(《论语‧为政》)等。颜渊的志向是「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既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也不推给别人劳苦的事情;如此一来一往的结果即是无私,也可称得上「君子」之名了。
/ p% u" }. g. g$ E4 [/ Y1 \做到无私这一步,才有可能继续朝着孔子的志向前进,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要以个人的力量造福天下人,这不是止于至善吗?因此,由修身进而谈「齐家」以及后续的成果就顺理成章了。( c6 \+ [$ ~" U. ^) e
《大学》在此章最后引述一句谚语:「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可谓画龙点睛,由「修身」推及「齐家」了。3 Y- j6 c: ]7 ~/ W& q6 N

) p! }8 h4 f! F! F+ E& C, u& ^$ M
4 d, L  x, A* z1 i- T. H- r
鲜花(647) 鸡蛋(4)
发表于 2013-2-6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持无私的心态,也是养颜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12 16:14 , Processed in 0.15209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