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22|回复: 0

[交易拍卖] 原标题:5000万苏轼《功甫帖》系赝品?

[复制链接]
鲜花(677) 鸡蛋(0)
发表于 2013-12-22 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3-12-22 05:44 编辑
; ?6 Q! X) _) L& X( z% ~1 {+ [0 p* C/ N' A$ c' ]
苏轼《功甫帖》五千万拍卖被指赝品 买家称将退货
9 j3 d- W5 b- c, S2 b- m来源:新京报| 2013-12-22 12:03:58| 作者:李健亚  k5 T2 A( U0 N+ O+ `  j
  87EC7A807B76BCCFAD64129A3B5F0A7E.jpeg 358A58B9B1FB43FB4B9471C788092129.jpeg  # s8 X. r* ~" u( C
 5 G8 b! B) w% v; f" {" D" b; n
研究人员称“轼”字钩不像自然运笔(细节图翻拍自苏富比拍卖图册)。; ]3 `! M1 {/ r' [  Y( g

" h* C1 W; E5 D' Y( t) @4 a/ f" _( q$ D* W: Q% {4 v" [
《安素轩石刻》中的《功甫帖》拓本(大图)对比《功甫帖》钩摹本(小图)。. t( X; S+ N' r  B% u! y* e. n& s4 U

) X% {; ~" q8 _3 L5 U% R  `  今年9月,上海藏家刘益谦以822.9万美元(约5037万元人民币)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中拍回苏轼《功甫帖》,并计划明年公开展出。但前日媒体报道,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相关研究人员经过鉴定与考证认为这件《功甫帖》是"双钩廓填"的伪本。对此昨日刘益谦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也刚从媒体上得知这事,目前是上博一家之言,如果所有专家都认同,会与苏富比进行交涉甚至退货。据悉,苏富比已经联系刘益谦,承诺找世界一流专家鉴定。
$ R1 }# f0 X- F6 [7 |* m9 X1 s
% T* j, S  D5 n, v$ k% J& ~  上海博物馆
% ~3 g! |7 v0 v) h: Z9 _! @9 y9 z
+ P* L; Q, I9 h% m% k2 V  "伪《功甫帖》"作于晚清
7 O/ b% d6 m) V3 A6 ]/ m- U
7 v/ L% Q1 i$ t; X& T+ d  9月,纽约苏富比推出的"中国古代书画精品"拍卖会上,苏轼的《功甫帖》经过6位电话委托者的激烈角逐后,上海藏家刘益谦以822.9万美元拍下了这件《功甫帖》,该作品最初估价为30多万美元。而除了高价之外,此件作品的回流所涉关税问题曾引起国内关注。然而,关于苏轼《功甫帖》的真伪也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 F4 c" @$ C3 Z5 J* u1 M

# z2 k: R$ |/ ]: z  前日媒体报道称,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钟银兰、单国霖、凌利中三位研究员对利用"双钩廓填"之法制造赝品的画史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并以晚清李佐贤《书画鉴影》中着录的《苏米翰札合册》中的苏轼《刘锡敕》《功甫帖》两件伪本作为重点案例典型,该研究成果即将发表。三位研究员称通过考证,刘益谦从纽约拍回的《功甫帖》是伪本,钩摹自晚清鲍漱芳辑刻的《安素轩石刻》,其制作时间亦可定于道光四年(1820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之间。/ N+ w4 _" R. P4 t$ m$ _) {8 a

. f# \2 G# L4 M. s& j9 r  藏家刘益谦
5 h/ w1 q1 j& ?+ X) ]8 Z6 {/ \0 H* u" u* @; _
  如果是伪本,找苏富比退货  S- p5 N# K' i
: C/ C. i1 u0 ?
  昨日刘益谦告诉记者,自己作为藏家,并非书画专业。当初买这件作品时听取了不少专家的意见,也看到该作品来历、流传都比较清晰,且由国际知名拍卖行苏富比拍卖,于是便参与了竞拍,"我也是从媒体报道知道上博的这项研究,但目前还没看到他们完整的研究报告。"
! R7 w6 a5 l8 j8 ~! k+ l7 M4 s; s
+ D% M( ]/ V; z4 j+ F; Q1 V  刘益谦称,中国古代书画历来有争议,目前是上博一家之言,如果未来他们的研究报告发表后所有专家都认同的话,对其来说也是好事,"苏富比作为知名公司也有自己的鉴定团队,此前作品上拍前也经过他们的鉴定。如果真是伪作,我可以与苏富比交涉甚至退货。"刘益谦透露自己已与苏富比方面通过电话,苏富比称如果需要会请世界一流专家进行鉴定。
" e  `+ @# r9 b+ r$ v2 I! @4 r7 ]. h6 g% Y5 F" B; ?$ `
  ■ 上博研究人员举证
$ |+ h% Z( q  S5 \( X7 Z- t& K; U! q4 V- h* ]+ n. a( ?
  钩摹自石刻! J) [$ q* J% m! ?

3 H7 t2 Z; I% y7 O2 ^3 H  上博研究人员指出,《功甫帖》钩摹自《安素轩石刻》。. b. G: ^- q- Y: y$ a; D) f
* d3 f4 T/ ^5 ~# ?
  对比《安素轩石刻》所收的苏轼《功甫帖》拓本和苏富比的《功甫帖》拍品可见前者书艺水平远远胜于后者。《功甫帖》拓本较好地表现了苏字逆入平出、以藏锋与中锋为主的用笔特点,线条饱满圆厚,且起收、使转等运笔过程交待更为明晰。而《功甫帖》拍品,其用笔居然以偏锋为主,缺乏立体感,这是因为钩摹本本非出于自然书写,故缺少书法审美要素。
7 J9 s: |$ D  I, j6 X( \5 u" u0 ?! f& W) a9 V" Q
  鉴藏印、骑缝章也作伪9 R5 x7 A+ c8 X2 _1 X2 z# {
& ], _8 M" ^, z$ z( I7 G
  上博研究人员还指出了若干《功甫帖》作伪旁证。
6 P; Z: Q3 [7 l5 V7 C# _3 s# ?- k7 U$ i0 u/ R
  《功甫帖》钩摹本右下有"世家"一印,翻刻自《安素轩石刻》所收的苏轼《功甫帖》拓本。这本是一枚骑缝章,应与边封接连。同时,清代书画名家翁方纲的书法存世较多,与这张拍品立轴上的翁氏书法差距甚远。此外,这件拍品"苏轼谨奉别功甫奉议"九字之下,留有六方朱印,色泽相同。很难相信跨越百年、经手《功甫帖》的几位藏家使用的印泥是一样的。* a9 Y; N0 T8 u

' A# l/ i$ r7 ?9 ^2 `# n: j  上博认为,钩摹本中,除许汉卿鉴藏印为真外,其余明清题跋及鉴藏印皆伪,此属坊间作伪者的惯用伎俩。' K3 m$ s" ~# n6 y9 Z5 ?! M8 Y
) q: J7 h. Y; c. v3 P5 U  ]
  ■ 名词解释
# Z# q$ T- K1 `7 {. D
( B1 i' @6 H8 x* N) n( F/ c  "双钩廓填"
4 v5 Y4 {/ p9 u8 L3 b. r0 u+ [* F, n% `' B* G2 D
  又称"双钩填墨",在唐宋时主要用来保护原迹,临摹学习,此法易于传播流行,到了刻帖成风的晚清,成了坊间作伪、制造书法赝品、欺世牟利的主要手段之一。! C9 L8 f% i4 P
1 V+ b  f; o5 I7 Q6 p  x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19 09:19 , Processed in 0.07961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