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谈海- {; u6 x. C$ {8 ]2 ^% R* U3 b
9 P1 Z/ T6 [' q6 a0 f. ?+ ]
不久前,观星在多伦多华人社区小出了一把名,不过可不是好名声,有人把他当成了骗子,好在媒体报道后予以澄清。观星本姓林,是妈祖的后代。因喜爱中华传统文化,又曾跟随老师学习《紫微斗数》十五年,被人称为“观星先生” 故以观星为号。
5 U# V# }! B3 j" K+ a7 Z9 Z! p' O; Z/ p. C- X
3 p. L g6 O' N& b+ e6 Y
. Y) u8 J6 @4 y3 B% b4 a6 ^
上个月,华人社区流传着一个筹款计划,该文件中将很多公众人士的名字列入筹款委员会,并将“观星”也列为主任。甚至还有人不知何是用意,将观星的名片和这份本来与其无关的文件放在一起。提起这件事情,观星坦然地说:他自己也是从媒体来询问时才知道这件事情的, 因为“号”并不是法律上的名字,所以真正我们的文件里是不会写上“观星”的。文件中既没有我们的地址,也无我们联系方式,很显然这份文件并不属于我们。由于人名无专利,所以已经发声明澄清。
, U6 b* j5 G. F& j7 k$ [# h5 f0 h& V8 s, A, S H7 Y( t. Y
" V) Q4 Y& o' _# J9 {' y7 F! u
. V3 l* g6 P6 L( @! Q观星生于六十年代的中国,出自书香门第,爷爷留学美国十年,后返回中国在旧时协和大学任教授,父母都是南京大学的教授,家里兄弟两人,有个哥哥,美国名校毕业后在加州的高科技公司里任工程师。而观星自己却是家里唯一一个经商的人。: ]" q' }2 q( }! o$ `
: d# S& y! i$ _0 C% @8 J" Z* A80年代后期就在观星大学快毕业的时候,他有个机会可以来加拿大留学,当时忙着办出国手续和面试,把最后一门功课的考试给耽误了。结果是大使馆拒签了签证,出国留学不成,大学文凭还有可能拿不到。这时观星做了一个让常人不能理解决定:不再去学校补考功课,而是选择了自己开始创业。他创办了自己的快递公司,公司的发展非常快,当时一个普通员工的薪水每月只有几百块,而公司的利润却有每个月几万块。3 t' S$ z/ {3 ^# P2 F. A
8 u H7 ]8 @ b3 A8 v) q
观星年纪轻轻就被选为公司所在地的政协委员、工商联的执行委员、商会的副会长。可是就在他自觉踌躇满志的时候,命运却和观星开了个玩笑,他的公司居然丢失了一整天的快递包裹,里面有几百万美金的旅行支票,几千万美金的银行单据,还有其他很多非常重要的商业文件。虽然那些客户并没有追究要求巨额的赔偿,但所有的生意也就都断绝了。在27岁的那一年,观星无奈关闭了公司,此时人生经历了一个低迷的时期。 & B. b- _0 V: ~5 J
- f1 g% [% I# J5 N8 ^
' R& P9 R% g, X% r! M. k! _5 W
5 i9 I# j5 T/ C9 }3 u7 j正在彷徨之际,一位老人赋予了观星人生新的意义。他是一位易经研究的学者,也是一位紫微斗数的大师,观星开始跟随老人学习紫微斗数,这一学就是十来年。37岁时观星重新拥有了一家比原来还要大的公司,专业从事投资咨询服务,帮助外国的投资人进入中国的市场。到了38岁那一年的年底,观星又做出了让一个常人不能理解的决定,他把公司的股份全部分给了跟随他多年的员工。而把以前赚的钱在香港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时候做了投资,并且就此退休,不再从事商业活动了。 7 N' r P/ U/ x( B/ I2 C
& f5 m& X' k4 I: x2 @& X* q/ z6 e
5 g. k& g4 Q! }' V$ d; Q
退休后,观星也很想寄情于山水之间,常和太太去各地看看风土人情。又过了两年,由于太太很喜欢加拿大,她是英国的注册会计师并且又考到了加拿大的注册会计师,所以2008年观星跟随太太移民来了加拿大。儿子2010年出生后,观星多数时间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有空的时候就查资料,看文章做一些调查,可是研究的结果却让观星心情很沉重,华人在加拿大的历史超过150年,甚至长过加拿大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时间,可是这里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又有多少? 无忧资讯 , a- I1 w6 m' m: {" n
; d( Y$ F2 z9 m# @+ S# h/ q& Z- K
而真正使得观星的生活发生改变的,还是2013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去一个中华文化机构做义工,并代理了半年的管理工作,在这段时间里,让观星看到了很多。有许多海外出生的华人,迫切地想了解中华文化。更重要的是,华人在这里的历史,本身就是加拿大历史的一部分。可是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一提到华人的历史就是“人头税”, 观星说,难道我们华人在加拿大的历史中就只有这些?
7 x) Z7 w0 v/ s: \) T7 E5 W' |
+ q+ p/ M6 b' W% t/ l( B事实确实让人觉得有点沮丧,在加拿大的国家档案馆里,有关华人的历史只有寥寥数页,其中大部分还是关于人头税的。可相比其他的族裔,他们都有非常详细的记载,何时登陆加拿大,在什么城市,从事什么工作,为社会做了什么贡献。 观星说,是时候应该有人出来做点什么了。% }( a) N. S: x3 X
* i) Z3 q3 J( I3 `2 X9 d2013年的7月,观星结束了代理的管理工作,由于六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天花十几个小时来做义工,实在是觉得亏欠家庭太多,太太一人带小孩很辛苦。本来自己也想休息一段时间。这时又有很多人士来拜访,因为在六个月的时间里,观星和很多人有过交流,也倾听了很多人的想法和意见。有不少人是带着相同的理念聚集在一起的,所以大家的意见是想按照这个理念来为华人做点什么。希望观星能出来带个头。观星说,也许这就是命运中所显示的人生的新阶段吧。他说服了太太,捐出一笔钱来,并联络那些有着相同意愿的人,大家都拿出一点钱来,成立一个机构——国立中文图书馆。 7 ]/ A0 V* a: a6 t/ S' J
) Z% K8 P7 }/ k+ E& R. n9 }
' t/ I3 g% L. N y# b+ [8 b图书馆今年的9月在联邦政府正式注册成为非牟利机构。目前理事们出钱购买了锦绣中华和万锦城的两处地方并捐出来作为图书馆永久的办公以及服务地点。谈到图书馆的将来,观星说了有三大任务,首先,既然是图书馆就要有图书,今年已经在中国大陆筹集到了5万册图书,明年打算再筹集10万册,近几年的目标是筹集到50万册各类图书。不仅要有中国大陆的图书,还要有港澳台以及海外出版的中文图书。这些将来会免费提供给公众借阅。图书馆本身也会出版图书,一些传统文化的图书,以及新科学,新观点的图书都会考虑由图书馆来出版。
! s3 ^& W% J, v* Y+ `
: H! L. Y! S i9 ?: k, z2 B# w7 [3 P& g) a
9 @4 Q' J4 h. n# [+ h! ?2 T
其次,文化交流和教育,要弘扬中华文化,不能仅仅做文字上的翻译,而要做文化上的翻译。 1 V& L: N0 n/ E' ?; F- H9 w3 b
( z% p& Z: a5 j, P& v% D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图书馆正在编撰一部华人在加拿大的奋斗史。目的是希望把华人最善良,最优秀,最闪光的东西写出来。观星说,这是一个巨大而艰巨的任务,也许不是一代人能完成。我们寻找一个切入点,从具体的事情入手开始这项工作,在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后,决定从中餐在加拿大的发展史开始写起。因为华人一来到这里,首先就把自己的饮食带来了,而中餐的美味是能够被全世界所接受的。
" L' _/ V: i( b% n+ F/ Z+ n2 X7 c( ^2 v* M# W* w
* F1 `2 _; c7 q+ d4 Q华人从炒杂碎的小铺开始,发展到现在的豪华酒楼,本身就一部华人的奋斗史。观星说,不过那么多年来,我们中餐中的名菜却没有法文或者拉丁文的标准名称。而且中餐烹制过程的所有流程都没有标准的英文名称。所以,图书馆在写中餐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做这样的学术工作,既可以提升中餐的层次,也方便其他族裔的人来学习烹制中餐,图书馆会编撰这方面的书出版。这样我们的文化就推广出去了。
8 ^6 b. W7 e4 k1 h+ {% s
8 X w" Z% Y2 a1 Y# [5 F
* ]+ U( S E. h" b: N9 H+ G. |( v4 v* [# l$ l7 ~4 O
观星接着说,写完中餐,还可以写华人地产的发展,华人金融的发展……这些合起来就是完整的华人的发展史。将来会送去加拿大的国家档案馆,也会送回中国的图书馆和档案馆,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加拿大的华人在做什么。% R% V& a5 Y1 I" R+ n9 U/ m
! R- f( }# Q% c/ @( y* S
最后观星说,自己做这些事得到太太的大力支持,他发自内心的感谢她。非常热爱会计师工作的太太全职在家带孩子,就是为了自己能够全身心投入社会服务的工作,建设一个加拿大最有特色的中文图书馆。 7 M5 Q6 j4 \ ~6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