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033|回复: 72

从技术角度分析汽车各项性能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1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国内搞汽车工程研究多年, {- G* m2 F% b% i" x0 F
登陆爱城快2个月了5 K+ ^6 Z7 U9 b/ J" H/ C; t
在爱城华人教会看到90%以上的华人都用日本车# I7 h( z9 x, X& b: s& l: F. C
华人教练推荐日本车
5 C8 d4 {# n1 X6 `* w4 A' L所有华文报纸大部分汽车广告是日本车,极少数欧洲车,从没看到美国车
: F9 S+ X; C" E5 _% e. `( W+ c4 y/ O在美国品牌车行还没有发现过华人销售,欧洲品牌车行很少,估计也没有! c6 L! A# V* _5 G$ W5 k# l
大多数华人二手车行只做日本车生意
# h' @1 u) v8 F! Q。。。
; U' j+ ^* j- Y! R% U! ~6 y这一切真让人震惊- F) `2 A, z2 I3 t
0 _: P; ^& d' A0 F3 i3 Q
今天单纯从技术角度给大家分析一下汽车的经济性、动力性、可靠性、安全性等4 V) x; M. G3 a, Z% l
汽车出现已经有140年的时间,动力源也经历了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等方式,但是目前99%以上还是使用内燃机,其中包括往复活塞汽油机,往复活塞柴油机,转子汽油机,涡轮喷气内燃机等等。8 B  ]7 t; Y# S- W5 a8 p

( M4 F  C! X! W" {8 O- ?1、发动机分析
8 D; r+ W$ {4 s7 n0 f对于乘用车,目前绝大部分都是使用往返活塞式发动机,美洲汽油机较多,欧洲柴油机与汽油机相当。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发展已经有100多年时间了,目前工作效率已经接近极限水平,没有什么发展空间了,其中柴油机由于压缩比比较高,效率要高于汽油机,但是压缩比高,对材料要求也高,重量较大,又由于工作方式不同,低温启动性能差一些。
0 d5 M; M, e* d0 `' ^2 J. X- j- B) ]' @, o' T6 m1 I
动力源效率:美国车、日本车、欧洲车都差不多,柴油机除外
. A  J( S, }; _) d! ?. h6 x+ y2 n) i) R9 R- k4 s$ m
2、经济性分析9 F3 p! V6 u$ ^# `6 G
发动机效率一样,但是经济性不一样,根据受力平衡的原则,就是阻力不一样。& C% v) u8 v5 V/ r
汽车行驶中所受到的阻力有:汽车内部阻力,轮胎阻力,风阻,坡阻等+ S6 p) D4 u; ~2 j5 g
其中汽车内部阻力就是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等转动部件的摩擦损耗,大家都做了100多年汽车,机械理论和加工设备水平都差不多,因此大家的水平也是差不多的。全驱和4驱车阻力大一些. k, U* F  ?! F$ R! T8 |

. ^" J7 D/ v" U4 I- I) q3 R0 ]坡阻是外部原因,在此不考虑0 J- I- F; O9 I, G
* p9 j* k0 c% B6 {% l$ E  r* \; T1 O
轮胎阻力6 X/ u! J9 j7 Q# |8 I
车速在50km/h以下时车子的主要阻力来源,它与车子重量和道路摩擦系数成正比关系,道路摩擦系数又与轮胎宽度和花纹有关,因此轮胎阻力与车重、轮胎宽度成正比。- i7 K" y9 f2 T

# t5 l" X# e# a: B, i2 [$ {风阻
, V4 _% i# R. p  h9 B0 X9 d  l车速在90km/h以上时车子90%的阻力来源于风阻,风阻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本,因此120km/h的速度会比100km/h的速度油耗增加10%。风阻还与车子迎风面积(车子大小),车子形状(风阻系数)成正比关系& q7 @2 Q, V. m# j: H
& |& W2 L1 w' I' d  n$ d
为了提高经济性,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6 |* Z0 }! Y# ]# ^9 Y9 A( R7 x(1)降低车子重量,方法有:偷工减料(降低用料标准,省略一些看不见的加强措施),采用轻质材料(铝合金等,成本会急剧上升,比如:Hummer,Audi A8等顶级豪车)
2 m& H# Y- ~5 i( N. W6 @. T2 n(2)减小车子尺寸(高度降低,稳定性更好,但是舒适性就自己考虑吧),采用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怪异形状(比如:prius,insight)
4 `/ @; M# i% D8 l; {1 @7 }' _: ?) V6 A$ o
3、动力性分析
, T( N  l5 M1 X, S: }动力性是发动机动力源和车子行驶阻力之间的较量,提高动力性的方法有:
) ^$ R5 Z8 U  P' z. B& M6 _  e(1)换装大功率发动机---导致成本增加
5 x. W! u! q8 Y4 w8 K. D5 }( T(2)降低车子行驶阻力,方法同经济性分析---同时提高经济性
' E5 C1 o, H$ k: ^2 M% e5 n1 h; e7 P! w6 z# T: W
4、安全性分析, W) T4 _3 d4 W1 f$ W
我刚到加拿大,一下子降到社会最低层,唯一的资本就是身体,命最值钱。. w1 P9 @- J) O6 y" H& K: g
1 D1 a6 |% Z" u) N, Y
以上2、3点分析降低车重对动力性和经济性都好,如果是采用轻质合金,那绝对是Perfect,但是如果是偷工减料。。。, Z" K$ ]3 }% X+ r
汽车设计都有一个安全系数,因为汽车的使用环境非常复杂,气温可以是70℃,或者-50℃,可能遇到风沙环境,也可能遇到腐蚀环境,有时跑高速,有时走山路,还有可能出事故,不确定的因素很多,因此汽车在零件设计和材料选择时是会考虑一个冗余度的,就是留点余量,以保证汽车在临时小范围超越受力极限时能保护车子免受伤害和保护乘员。比如有些车在跑过山路后就会有一些异常响声或者跑偏等现象,就是因为有些零部件已经超越受力极限变形了,国内道路差,经常可以遇到这种故障的车子,大多是日本车和国产车。
9 j0 L1 l# k# z1 w. H! q- e+ z* ~当不幸发生事故时,往往车主才会想起汽车安全性的重要,西方的道德观念是生命最可贵,很多地方甚至连死罪都取消了,成了植物人国家也供着,尽力维持,等待奇迹。汽车作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他们在设计时哪怕这个装置只有1%的可能避免乘员受到伤害,他们也会采用的。这就会造成车重增加,成本增加。汽车行业作为夕阳产业,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阶段,要相信--一分钱一分货,但是日本车除外,看看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的年度报表,盈利最多的都是日本公司,如果不是他们偷工减料就是过多压榨工人了。- C4 f. k7 v4 m: e3 f
$ h& ^* j# t/ i' a! u( X! w5 r7 p  j
宽胎可以提高车子附着力,增加安全性
$ l9 Q5 m) o! ]$ m% d; d; ~6 o( N! C5 o3 U- O5 k1 w' E
关于碰撞实验数据:碰撞实验都是在实验室进行的,是用测试车辆来撞击固定的物体,如果车子重量小,惯性就小,撞击力度就小,测试结果当然就好看,不过当小车撞大车时,想想都应该知道谁厉害了。
. [. y6 u1 O( a8 \' G. g
6 F# p) L9 L7 v; v5、可靠性分析1 f1 S% @4 @' G6 e
日本人是非常非常精明的一个民族,他们做事很有技巧,汽车上的新技术他们肯定不会最先使用,等你们都用得差不多了,技术已经成熟、稳定了,他们再拿过来,改造一下,换个名字再推出来
" ]: E0 k! E: D2 {汽车的机械原理很简单,以现在的加工水平,机械故障的发生率已经很低了,但是电子的东西就很难说了,电子产品都是很娇贵的,早期的电脑还要恒温恒湿环境呢,而汽车的使用环境非常复杂和恶劣,电子产品多了必然会提高故障率。欧洲车电子产品尤其多,很多还是世界最先使用的技术,因此故障率相对高一些,美国人做事风格粗圹,采用电子产品也比较多,故障率也稍高,日本车采用已经成熟的电子产品或者无关紧要的电子产品(比如:好一点的音响,电加热座椅,甚至按摩座椅,视频,灯光等)
7 f/ ]# k4 q; y& T. l
9 m; q& e: `* _% l4 G% o( R& G日本车在使用寿命期内可靠性比较好,但是所有的零部件几乎可以同时到达寿命期,这样这个车子只能报废了。3 k9 U8 G* }; J1 H
日本车很不好修,他们在设计时很少考虑维修性,发动机用胶水粘起来,当然很少渗油,除了缸体,其它配件质量都一般,通常采用皮带正时装置,寿命短。
9 w) \1 t4 G9 I6 \" j% F8 R% _6 |9 x* Z! |  x& K7 y
6、顺便讲讲混合动力汽车
' ^! x/ A# m( O  u2 U" m混合动力汽车最先由honda推出insight,好像时01年在美国推出,当年只卖了200台,后来toyota推出了prius,通过较好的市场运作,获得了成功,当年卖出2000台。
9 o2 o1 `% T! a; g4 x, [2 G7 [# U9 l" {) g  ~5 ~$ X; s; ~7 P/ |2 _
混合动力的原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带动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再给电动机供电带动汽车行走,传动机构也有发动机和电动机并联的。能量转来转去,理论上是不省油的,但是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不是恒定的,它有一个最佳工作点,普通汽车的最佳工作点跟车速有关,通常是80~90km/h,而混合动力车子可以让发动机在任何时间都工作在最佳工作点,在低速时,多余的能量给蓄电池充电,突然加速时,蓄电池会输出额外的能量,因此同样等级的车子配备的发动机小一些。
7 P# N. B7 I  A* X! P4 k" _# D4 K, N0 J3 e; j/ j. ~5 b4 E
在路况良好的高速公路条件下,混合动力车子是不会省油的,但是如果在市区跑,按照美国人的驾驶习惯,急加速,急刹车,混合动力车子确实可以省油。
" }6 I- S8 P: q# e; F+ T( f4 D3 d' J
/ w, g8 T* v: S$ h0 T7 l! ~混合动力车子的蓄电池是它的命根子,蓄电池的寿命大家也很清楚,不会太长,它的蓄电池用量不小,更换一次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常年省那点油钱都给搭进去了。5 v$ \3 h. k! Z$ D3 w! v! v2 y

+ z: K. k1 I3 i+ E2 [[ 本帖最后由 liugao 于 2006-11-11 01:21 编辑 ]
Z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1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典型的愤青车盲。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1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 于 2006-11-11 07:53 发表( T: [/ p/ b( S7 [6 j
典型的愤青车盲。
& l1 |4 Q. U' c' u, e

' \3 G% q/ [& D% n( T4 D8 _7 j沒看懂,說自己還是樓主?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1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原帖由 liugao 于 2006-11-11 00:51 发表
! d6 }4 ?. o; K4 t3 f2 ^! o8 X9 }国内搞汽车工程研究多年
0 ]# e) R  Q6 Z2 r' v8 w登陆爱城快2个月了1 h$ J0 E! J2 v7 v- j& z
在爱城华人教会看到90%以上的华人都用日本车& o8 L/ j2 K% Q+ U  A
华人教练推荐日本车
1 \+ b5 L% U! V  s7 G所有华文报纸大部分汽车广告是日本车,极少数欧洲车,从没看到美国车
6 w/ M# R4 o8 Q/ I在美国品牌车行还没有发 ...
! V( {0 G/ i, L) v  E* q5 F6 N4 `

$ K, V% X- }: ]1 B谢谢你的分享!车子开了有些年了,可是对车子还是“盲”然一片。看了#2的跟帖又下了一跳,能否请二楼也提供高见给大家分享?谢谢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2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 于 2006-11-11 07:53 发表4 }0 p: N! x7 K$ f& A
典型的愤青车盲。

- E# d: A/ y+ a* u' B2 y6 H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2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楼比较推崇日本车。% T* E: G; t8 A* i1 i6 S
个人感觉日本车卖得好,原因很多。它们公司的管理,生产,营销等等环节,一般认为较美国公司先进。至于车子本是质量如何,我不晓得。不过最近学车,教练的车是丰田,才二万多公里,开起来比俺自家的车感觉差很多,坐着不舒服,雪地启动不利索,晃来晃去的;不过不得不承认,车内饰做得很精细,看起来挺舒服,比我的车好,但比大切要差。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2 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一尘 于 2006-11-12 00:10 发表
6 ]1 i+ ]$ d( F0 d二楼比较推崇日本车。
6 m# D1 Z! A: L$ W; f/ g5 S个人感觉日本车卖得好,原因很多。它们公司的管理,生产,营销等等环节,一般认为较美国公司先进。至于车子本是质量如何,我不晓得。不过最近学车,教练的车是丰田,才二万多公里,开起来 ...
  d" F/ Z( `% }5 e

* n6 q$ Q  i- A驾校的车开的人手杂,啥车到那儿都遭尽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2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喜欢美国车 2楼的不妨也来说说自己的意见8 h3 C5 D& u) {- ?2 X) \, h
抛除民族情感不谈 存在就是硬道理 既然美国车可以和欧洲车 日本车达到3足鼎立的程度 那它就必然有它过人的地方 ( c$ r" P# D9 D0 f
总是看到有人提起美国车就喊垃圾 心里着实不爽
Z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2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liugao 于 2006-11-11 00:51 发表+ l: M- L' [1 y' S
当不幸发生事故时,往往车主才会想起汽车安全性的重要,西方的道德观念是生命最可贵,很多地方甚至连死罪都取消了,成了植物人国家也供着,尽力维持,等待奇迹。汽车作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他们在设计时哪怕这个装置只有1%的可能避免乘员受到伤害,他们也会采用的。这就会造成车重增加,成本增加。汽车行业作为夕阳产业,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阶段,要相信--一分钱一分货,但是日本车除外,看看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的年度报表,盈利最多的都是日本公司,如果不是他们偷工减料就是过多压榨工人了。
& Z& P2 }1 p) T6 a, U% P9 c
1 S0 r$ Y; _6 H0 K" T

0 C, ?" D) e* |- l1 ]既然楼上的让我也谈谈意见。我就先引用LZ的两句话(与车没有直接关系,是对经济的基本理解),我觉得纯属bull-shit。如果你同意LZ呢,我也不回帖了。如果你同意我呢,咱们还能具体谈谈。
8 Q" W# j# e; Z6 Y
* }6 \" A+ D% h; J- c7 J
原帖由 liugao 于 2006-11-11 00:51 发表
, f5 d# `  j9 B. B" }( `当不幸发生事故时,往往车主才会想起汽车安全性的重要,西方的道德观念是生命最可贵,很多地方甚至连死罪都取消了,成了植物人国家也供着,尽力维持,等待奇迹。汽车作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他们在设计时哪怕这个装置只有1%的可能避免乘员受到伤害,他们也会采用的。

# y- ?8 l7 m6 R3 n: Q. ~
3 j3 }5 d9 P( ]) }; c* x4 e. T0 m1)就是说公司对消费者态度和这个公司所在国的死罪或供养植物人有关。
8 W9 [0 q# b! n  Q9 L1 t; B" F* H+ \) q# z; B
原帖由 liugao 于 2006-11-11 00:51 发表
. P* p! K" \  {$ K1 P9 O汽车行业作为夕阳产业,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阶段,要相信--一分钱一分货,但是日本车除外,看看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的年度报表,盈利最多的都是日本公司,如果不是他们偷工减料就是过多压榨工人了。
. s. A8 U5 ~" c& I0 j  ^) `
8 O0 r/ s: P0 p9 @  @& k
2)就是说越赔钱的公司产品就越值,越赚钱的就越“偷工减料”或“压榨工人”。(题外话:中国亏损国企的好消息)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3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说句公道话 首先呢 楼上的如果说我是愤青车盲 我是完全可以接受地 本人自认是愤青 更是一个不折不扣彻头彻尾的车盲
( g# m% ?+ `, R; \4 L0 O7 X6 `不过鉴于搂主讲起来头头是道 又似乎有着多年的经验 楼上的用愤青车盲来形容搂主似乎略失偏颇 至少在没能对搂主的论点论据进行充分驳斥之前说这句话 未免有些难服众议. J, O5 C7 v+ L3 |# B
这就是我为何想请楼上的这位仁兄也来谈谈自己的意见 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才是美 只要不涉及到人身攻击 我很希望能够从各位的论辩中 长长见识 早日摆脱车盲的阵营……
& F. O$ J$ \) {- g& |4 n7 n* h) v9 L& R/ Q
至于您说的这两点 第二点的确我也不能完全认同 我想 企业的成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如果仅凭日本公司盈利就推断偷工减料 的确是略有偏执 不过说他们压榨工人我倒是不反对 暂不提在中国加工厂车间的打工仔们 单说日本国排名第一的自杀率 排名第一的社会压力 就可以想象出日本公司的内部环境了 即便不说是压榨 至少压力还是极其高负荷的!# G6 \6 q4 M% j/ N

0 ?9 o5 H! B" p, K: s2 F& J1 x! m而第一点 我认为公司必然要受到其所在国家的文化风气所影响 一个公司 哪怕是国际化公司 也是不可能离开公司本身的背景文化的 不去讲"死罪"和"供养植物人"这两点 至少讲到北美国家对人生命的重视程度上 我认为的确是有超过日本的 尽管我不能举出什么像样的论据出来 不过以我在北美这几年的所见所闻而言 必须要承认 ”人“这个方面 北美在某些方面确实是有值得称道的地方的+ O/ m4 F  }# ?# X! [! S, I
也因为此 美国车的款式多半具有较为宽敞舒适的驾驶空间 想来在这方面美国的公司考虑人的舒适度等因素就要超过经济因素 我当然不是说美国车就舒服 不过空间大似乎的确是事实呢
) m; V( o/ ]+ O6 J0 F% U
* Z! x  O5 |% ~4 ]! T具体如果要谈到各项性能指标 测试 操作感等等等等 我是一窍不通了 还希望可以有高人答疑解惑 并且很希望各位达人能够在此贴内文明的讨论一下美国车与日本车之间的各种分别及优缺点等等等等 本车盲将不胜感激 谢谢先
Z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3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明夕何夕 的帖子

既然你部分认同我的观点,我就多说几句。依我看:
6 v2 R  `. d3 ^( }$ ]+ v3 ?5 k* w  u* Z. m4 ~6 k8 N: L8 l5 z( ~! T
1)越是产品好,才销路好,才越是赢利多。赢利可以用于二次开发改进,产出更好产品。换言之,良性循环。当今世界500强里面,只要是赢利的一般都是遵循这一点。丰田如此,IBM如此,波音如此..... 4 V  B4 V7 f8 o+ O0 k( |

# r, @* J9 P, r2 u9 g在北美汽车市场,单车赢利最高的是德国保时捷,第二是日本丰田的凌志。和它们同价格段的里面最赔钱的就是福特下属的捷豹(Jaguar),这车本来在英国快完蛋了,被上任福特总裁买进,出了很多基于福特挂个捷豹牌子的车款。但显然消费者不买这个帐。% e& U+ J8 Z# d" s  B' N# [1 t
. W& m8 i, b! m+ N3 ]
即使在同一个牌子里面,这个规律也适用。福特下面最赚钱的是F150卡车,这恰恰是美国卡车市场最值得买的。福特最不赚或亏钱的是Focus这样的经济小车,这也是最没有竞争力的。
) b# k0 G( R. t( z4 ?% w$ U3 V2 P/ {0 _; D! @4 f3 t) s
2)国际性公司不受局部文化局限。你说日本自杀多,压力大,如何如何。没错。但我只问你,丰田Camry/Corolla现在在北美销售的7成以上都是在北美造的,工人是加美人,受到加美法律保护。为何这些车也赚钱?在安省,这个没有死刑的地方,丰田有很大的生产基地,丰田是如何赚钱的?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3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4、5两点完全是在凭空猜想。
* h; w" F$ n8 A1 A! J& b7 `. }4、安全性分析" s# y" X5 k1 u0 H6 ]7 A3 p
我刚到加拿大,一下子降到社会最低层,唯一的资本就是身体,命最值钱。) g+ w* K7 }" D- Z
. i: v( z- R) L, e
以上2、3点分析降低车重对动力性和经济性都好,如果是采用轻质合金,那绝对是Perfect,但是如果是偷工减料。。。1 t* ^: q- p2 G! o1 d
汽车设计都有一个安全系数,因为汽车的使用环境非常复杂,气温可以是70℃,或者-50℃,可能遇到风沙环境,也可能遇到腐蚀环境,有时跑高速,有时走山路,还有可能出事故,不确定的因素很多,因此汽车在零件设计和材料选择时是会考虑一个冗余度的,就是留点余量,以保证汽车在临时小范围超越受力极限时能保护车子免受伤害和保护乘员。比如有些车在跑过山路后就会有一些异常响声或者跑偏等现象,就是因为有些零部件已经超越受力极限变形了,国内道路差,经常可以遇到这种故障的车子,大多是日本车和国产车。- x# a5 o+ Y. R  G
当不幸发生事故时,往往车主才会想起汽车安全性的重要,西方的道德观念是生命最可贵,很多地方甚至连死罪都取消了,成了植物人国家也供着,尽力维持,等待奇迹。汽车作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他们在设计时哪怕这个装置只有1%的可能避免乘员受到伤害,他们也会采用的。这就会造成车重增加,成本增加。汽车行业作为夕阳产业,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阶段,要相信--一分钱一分货,但是日本车除外,看看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的年度报表,盈利最多的都是日本公司,如果不是他们偷工减料就是过多压榨工人了。
! ]" |7 U" n9 v" i1 N, J, J# K( a% N+ T0 B5 U' P
宽胎可以提高车子附着力,增加安全性& j. @0 S) s9 U( u9 N6 n

* t, I$ J$ T$ m3 O. G关于碰撞实验数据:碰撞实验都是在实验室进行的,是用测试车辆来撞击固定的物体,如果车子重量小,惯性就小,撞击力度就小,测试结果当然就好看,不过当小车撞大车时,想想都应该知道谁厉害了。
: j* \, O  U" Y3 @. L& W
7 j1 r3 {1 e- p5 W7 q  {
+ J4 a2 s# S7 g! N小车撞大车,难道楼主不知道美国也是产小车的吗?你拿不同等级的车相撞来比较简直就太荒谬了。
8 _' `1 ]! N7 @$ B0 [3 v3 X3 w
8 Q7 R+ ^4 X6 Z' C* {5、可靠性分析! h" r* D/ b3 h( L( A5 d  Y- y
日本人是非常非常精明的一个民族,他们做事很有技巧,汽车上的新技术他们肯定不会最先使用,等你们都用得差不多了,技术已经成熟、稳定了,他们再拿过来,改造一下,换个名字再推出来7 d7 {; V  {$ {) t( G* g; _* a; J! e7 j* C
汽车的机械原理很简单,以现在的加工水平,机械故障的发生率已经很低了,但是电子的东西就很难说了,电子产品都是很娇贵的,早期的电脑还要恒温恒湿环境呢,而汽车的使用环境非常复杂和恶劣,电子产品多了必然会提高故障率。欧洲车电子产品尤其多,很多还是世界最先使用的技术,因此故障率相对高一些,美国人做事风格粗圹,采用电子产品也比较多,故障率也稍高,日本车采用已经成熟的电子产品或者无关紧要的电子产品(比如:好一点的音响,电加热座椅,甚至按摩座椅,视频,灯光等)
1 M; ~: f" Q1 a5 h
+ r; w: s: @/ P  S% V日本车在使用寿命期内可靠性比较好,但是所有的零部件几乎可以同时到达寿命期,这样这个车子只能报废了。
6 i* `) i8 l2 M2 o$ O' n日本车很不好修,他们在设计时很少考虑维修性,发动机用胶水粘起来,当然很少渗油,除了缸体,其它配件质量都一般,通常采用皮带正时装置,寿命短。6 v& e% M) K% _) Y, D

! z1 [- M6 z4 _( q质量好就是质量好,没什么好说的,为什么那么多的汽车杂志把Reliable放在评选的第一位?楼主完全是在YY,美国人做事风格粗矿,那在美国生产的日本车为什么还是质量好呢?日本车不好修,请问你去过修理厂问过吗,谁告诉你日本车不好修的?
Z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3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同意牛肉粉丝。楼主洋洋洒洒一大篇,全是虚的,全是意会。没有一处实据。
大型搬家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3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兩方面都見識了,受益非淺。
鲜花(54) 鸡蛋(1)
发表于 2006-11-13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 好心 ,语气有点 重  
1 B& ^$ A' m& w0 u3 {9 g2 r% _3 K
没必要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3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始终认为某种车市场好, 就一定有它独特的优点, 它的名声一定是来自大量消费者的使用经验, 是一种市场反馈的结果, 而不是由什么人出来评论一番就能改变的. 我想一般消费者不会去那么仔细研究那些特别专业的技术问题, 用着好就觉得是好车. 而用的不好, 别人再说好也没有.
Z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4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原帖由 明夕何夕 于 2006-11-12 01:10 发表
* V% G3 y- [( H% Y个人喜欢美国车 2楼的不妨也来说说自己的意见
& _4 M5 Z! Y; s% }抛除民族情感不谈 存在就是硬道理 既然美国车可以和欧洲车 日本车达到3足鼎立的程度 那它就必然有它过人的地方 - t/ C4 \: O& ]) o1 f
总是看到有人提起美国车就喊垃圾 心里着实不爽

& B7 y5 y3 p$ x! m+ |* h) X5 y8 F- [' ~- H! ~
首先,同意懒猫的看法。  h7 ]) [, J3 V
/ W' {2 N' w$ X0 ?  p! {' ?
其次,针对明夕话说几句。存在的确是硬道理,卖的多就是胜者,这点明夕,懒猫,我看法一样。不过,也请认识到,销量不是恒定的。昨天的胜者很可能是今天的失败者。就以美国市场而言,30年前,GM有全部市场份额的50%,VW有进口车份额的50%.而现在呢?GM仅仅24%,还是靠了卡车销量。单论轿车,丰田已经是美国第一大了。VW还有几个百分点?不清楚。只知道VW和Subaru这个日本小弟弟销量类似。豪华车里面,丰田下属的Lexus在1989才创立,结果到1998已经是美国豪华车销量冠军了,一直保持到现在。明夕只知今天是美日欧三足鼎立,却忽略了过去日系车不能与欧美鼎立,未来美国车也未必能和其它竞争者鼎立。( O: m7 \- Z' b5 g) I4 l

0 X- {2 R2 ~$ ]& v8 F7 E结论?卖的多是昨天的胜者。卖的越来越多才是今天的胜者。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4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很同意. 有的车可能以前卖的好了(因为它的确是好), 那么后来质量或其他综合指标下降了, 虽然可能短期还会有一个惯性, 但是消费者会很快发现问题并转向更有竞争力的车型和厂家.  所以能够持续保持销量高的车一定不是只靠销售手段来维系的, 而是要靠质量, 设计, 创新等真正过硬的东西.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4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话本来很对,我也相信在日本车厂刚开始扩大市场份额的时候这是事实,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日本车被overrated了,在市场中的消费者并非都是完全理性且根据自身认知而做出决定的。比如10个日本车主9个都会说日本车省油,且以此作为他们卖日本车的一个原因,但事实同排量的日本车并不省油,他们只不过人云亦云。就好比一只股票涨起来了,大家都去跟风一样,开始涨起来的确是因为有利好,但涨得那么高就是跟风了。
6 U7 v; v( W! U/ c7 N/ v" O! T! B) m就是你后来说的惯性吧。6 ~. u  w' h) ]* O' a

2 ?  y. E: V+ b& X. }, G0 w  y
原帖由 Lazycat 于 2006-11-13 21:30 发表/ ^  u7 M5 y# W
我始终认为某种车市场好, 就一定有它独特的优点, 它的名声一定是来自大量消费者的使用经验, 是一种市场反馈的结果, 而不是由什么人出来评论一番就能改变的. 我想一般消费者不会去那么仔细研究那些特别专业的技术 ...
+ L' G, K1 p0 \7 W
[ 本帖最后由 ligeree 于 2006-11-14 13:40 编辑 ]
Z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4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ligeree 于 2006-11-14 13:21 发表
4 h9 j( n; ~6 l) I. @/ e! X这话本来很对,我也相信在日本车厂刚开始扩大市场份额的时候这是事实,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日本车被overrated了,在市场中的消费者并非都是完全理性且根据自身认知而做出决定的。比如10个日本车主9个都会说日本车省油,且以此作为他们卖日本车的一个原因,但事实同排量的日本车并不省油,他们只不过人云亦云。就好比一只股票涨起来了,大家都去跟风一样,开始涨起来的确是因为有利好,但涨得那么高就是跟风了。就是你后来说的惯性吧。
' n' h& y. i* t/ t/ [# n

- V  _$ o" g3 J" Q0 J7 e/ f5 A/ ?/ n$ Q
这话本来很对,我也相信在德国车厂刚开始扩大市场份额的时候这是事实,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德国车被overrated了,在市场中的消费者并非都是完全理性且根据自身认知而做出决定的。比如10个德国车主9个都会说德国车安全,且以此作为他们卖德国车的一个原因,但事实同价格的德国车并不安全,他们只不过人云亦云。就好比一只股票涨起来了,大家都去跟风一样,开始涨起来的确是因为有利好,但涨得那么高就是跟风了。就是你后来说的惯性吧。
" A" O5 D3 {- Q! e, a. o' ?4 D3 r/ D7 V* v
一点类比,别无他意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4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toyota的车托就别来掺和了吧。
0 f( u1 a2 F. ~- j- p! f
7 x0 M( b; W' l& q7 L* a+ j
原帖由 Z 于 2006-11-14 13:41 发表
: d; v6 y" V3 u' B8 ^/ d. C+ ?( g, g* @: @/ a6 i! a
: U/ z7 c3 `# M& }* p
这话本来很对,我也相信在德国车厂刚开始扩大市场份额的时候这是事实,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德国车被overrated了,在市场中的消费者并非都是完全理性且根据自身认知而做出决定的。比如10个德国车主9个都会说德 ...
Z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4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原帖由 ligeree 于 2006-11-14 13:50 发表
0 U, z7 b2 i# |9 @toyota的车托就别来掺和了吧。
" b' Z3 [! L+ M$ f5 R
2 K. E6 ?0 e2 h" N& ?6 N
  V& M/ i# x8 J2 q) _3 f2 Q
辩不过就另辟蹊径?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4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是不屑与辨
4 P5 z. n% b" g+ o* U
原帖由 Z 于 2006-11-14 13:54 发表" F6 ?' R& H' [" W

$ ]2 O& P- _6 R" h0 Z' t3 L5 n1 c/ O& g( I0 o' ?/ ^# \' S; A
辩不过就另辟蹊径?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4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可没觉得自己能当托, 那请问你又是什么托呢?
Z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4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ligeree 于 2006-11-14 14:16 发表5 N4 L2 O7 M' d$ g& _  [
是不屑与辨
" s6 R& ^' |, i3 w1 v6 f& \

; `% I4 \8 J, y6 o& C
  `# L& w! S6 l( k* [那就请不屑到底吧。一边说不屑,另一边又忍不住进来扇扇阴风,实属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4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苍蝇赶都赶不走, 哎。。。
. n" e5 i1 u, r; v& @; b7 e. _/ x* L
1 I4 m! V! ]% {1 S+ q
原帖由 Z 于 2006-11-14 18:24 发表
+ P, v: Y4 w" s) X
$ S! J& H3 ~8 q
. y& D0 H& O4 f% ?; h; \那就请不屑到底吧。一边说不屑,另一边又忍不住进来扇扇阴风,实属
鲜花(8)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8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必然; , ?/ i, d/ p# s: X
中国人和中国人不团结; 亚洲人和亚洲人不团结; 怪不得你们的社会地位, 还赶不上非洲兄弟.
鲜花(7)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9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由的像风 于 2006-11-18 22:20 发表
# R* P5 f( d: r8 E/ G  Q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必然; 5 h! d# C, ?$ S6 W/ X# ]0 T  ^. v
中国人和中国人不团结; 亚洲人和亚洲人不团结; 怪不得你们的社会地位, 还赶不上非洲兄弟.
7 k* H: L  h7 ~" S& r. \
中国人和日本人怎么团结?
: \+ f9 B' S" S5 G) x5 B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9 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买什么车跟团结不团结扯得上什么关系?
3 W3 N7 I/ ^) s! V口口声声“你们的社会地位”,请问你是美洲人还是大洋洲人?是的话就别用中文,省得被你们那的人误会,说你不团结。6 N  d$ @7 j- d) n0 ~, ~8 o1 u

  K% x0 p/ L; R7 C% S
原帖由 自由的像风 于 2006-11-18 22:20 发表
- j2 S; o7 w  F9 ]! `* j2 Y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必然; 2 J- |0 ?; ]# e( x7 [9 H0 ^# J
中国人和中国人不团结; 亚洲人和亚洲人不团结; 怪不得你们的社会地位, 还赶不上非洲兄弟.

/ Z8 ~0 r2 B1 P: f8 o. u% `[ 本帖最后由 ligeree 于 2006-11-19 01:51 编辑 ]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21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开着TOYOTA可肉啦,我讲两句:这车要是撞哪里,一句话,薄铁皮、悬------轻、薄所以省油。提速很慢---------肉,所以安全。什么车都要小心开才安全,合理的速度、驾驶意识才是正确的,油是什么车都可以省的,我天天跑告速,75。夏天426KM/34L,不用空调;冬天360/3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7 10:38 , Processed in 0.158460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