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15|回复: 3

[加国新闻] 加拿大无良商家坑害无辜消费者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1)
发表于 2015-5-28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消费者警惕固定合同误导推销再现
& E* D4 k0 l/ d9 m9 O( A8 F
% P$ R/ U, R0 Q  n# }7 F7 E加拿大无良商家坑害着无辜消费者。尽管政府实施了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规,但不道德商业行为却不会消失,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
  d& G: L" g5 v& N& b5 J/ X
1 ?/ Q5 f, ?. L( b8 p& W* [8 H在几年前,消费者深受推销手段误导遭坑害的报道频频见诸本报报端,推销对象包括促销热水器和能源合同等。根据这些报道,许多上门推销员并未向消费者提供必要信息,并误导消费者签订其无意签订的合同。9 ]& ]& B. E. ?/ W, r; K. {  e

6 T# p! z& W1 Z2 _7 S1 u" C9 _. ?为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机构已开始要求对所有与上门推销员签署的能源合同进行电话再确认。但这也未能阻止一些无良商业行为继续坑害无辜消费者,而在某些极端情况下, 再确认程序也一再被操纵甚至是滥用。* }5 q! G( o$ D  t& P" Z
; h6 u0 ]0 S6 [: \
黄女士遭同胞坑害
8 P2 F4 J7 q" u( N- M! e/ S* g) o, o! b! E1 p
黄女士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在2013年,一名讲国语的推销员敲开了黄女士的家门。为了推销固定费率合同,这名推销员使出了浑身解数,而黄女士的善良和有限的英语技能给他提供了可乘之机。
! w* e. N9 d# q
8 s9 n! T0 P. E2 ]这名推销员在被控误导黄女士签订她根本就看不懂的英语合同后,又诱骗她对根本就没有理解的电话英语提问做出“是”的回答。9 P5 f3 ^' v7 j. [) _
. G9 t) a: S6 h/ f" p  y
据黄女士称,当时这名推销员将一部手机递给她,并欺骗她说公司想要就服务质量做一个简短的用户满意度调查,如果她对所有问题都回答“是”,他将非常感激。
8 p2 _4 u; Q, i# r, P4 Z% ]4 b& f
% L. \5 z1 b/ k: d1 O看着在寒冬里冻得瑟瑟发抖的推销员,黄女士同意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但她全然不知她的回答会给一份她无意签署的合同套上法律枷锁。' Y) o# v6 k* Q* a; D% {7 y# \
* T! M  Y/ X5 ^* Q  x, h! e4 x4 ?& l
在黄得知取消合同的高昂代价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麻烦有多大。根据合同,他们必须为取消合同支付总额高达$1200元的违约金。
& P* C7 r% v5 t$ }8 O2 U! \* `. W6 n# Z# H% X9 d$ T
直到《大中报》介入后,黄夫妇才得以取消该合同并无需支付任何违约金。但是黄夫妇的遭遇并非孤立事件。
. O" L. k" M3 M1 f! G& g
/ I% g# {/ ]& {. [; @据EnerCare公司称,他们已经接到大量来自消费者的类似能源合同投诉。许多人都认为要求消费者提供能源账单或是要求进入他们家中等营销策略属于过分的侵入式推销手段。其中有些投诉涉及到Direct Energy等大型能源供应商。
/ k) @" K/ ~0 n1 F. b+ c& w' E  l: B; j! |: c. B* \
在2009年,阿尔伯塔省政府发现Direct Energy公司诱骗其政府管制分公司的现有用户签署不受监管的天然气和电力合同。此后该公司誓言将会终止潜在的非法营销策略。
- K, l2 `" {, ~  B0 B* n" H) ~5 ~
但是据CBC最近报道称,有关Direct Energy公司误导性营销策略的新投诉在六年后卷土重来。
$ }+ X5 [# {8 `+ Z+ g$ l! E0 Y% Q5 S5 B- G; x. @
卑诗省一位女士告诉Go Public节目,Direct Energy的推销员在今年春天使用相同的营销伎俩诱骗其签署合同。- B4 A4 n0 y+ s1 w' `5 c4 @% X

! o+ p: P& m& F/ a4 R* @& v据这位女士称,该名推销员出示了Direct Energy的工作证,然后告诉她该公司目前可以为其现有用户提供简化计费和更优惠的费率。
. c0 s& z  p" l  i# i, ~# `5 q+ U9 @
但实际上,这名推销员是在推销一个不受规管的Direct Energy子公司的固定费率天然气和电力合同,并且未有保证其合同费率肯定会低于管制费率。; Z! A1 O7 m2 b4 n1 Q! \' P
) V3 @) o/ W1 ~
在CBC的Go Public节目介入后,该公司声称其与该位女士的纠纷纯属误会,并且已经取消了有争议的合同。% X/ \& G1 i8 n4 C/ e( y
! r3 f  J% |0 W! _4 x5 @- `
随着夏季来临,上门推销行为也会达到高峰。鉴于相关的新投诉卷土重来,消费者应该加强提防激进和误导推销手段,并警惕家门口的欺诈行为。
, a1 f- v% N* \
鲜花(77) 鸡蛋(0)
发表于 2015-5-28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上门的大多是学生,新移民,新毕业生,遇到这些无良大公司,在USA,它们会有 punitive damage if proved fraud.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5-5-31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被骗过约$1200,能否要回?
鲜花(993) 鸡蛋(0)
发表于 2015-5-31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28 03:53 , Processed in 0.23567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