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color=MediumTurquoise]俺发现生活中许多人的优良品质,比如为了做出一个无风险的决定,竭尽所能,搜索枯肠;翻来覆去,权衡利弊。因此,反复思量,从而优柔寡断,是唯一可行的策略。一定不要果断,因为果断和武断常不易区分。一旦迅速作出决定,总有失误的风险。6 x ~' x. k2 a, g: A# p4 L" I
这样的人往往智力超群,因为他们坚信只要待以时日,他们总能“找”到最佳方案,以避免任何“风险”。这样的优秀品质我们怎能不用来作为培养孩子的标准呢?. _6 C5 B8 Y$ J: |# }+ B
2 @( Z$ v" s# Y+ w- |# o/ w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把孩子训练成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也并非一件易事,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一训再训。经过观摩和思考,特归纳方法若干如下:
4 V# {' R& N" X i! q, H8 Z+ u# W/ K
1.埋怨。随 时随地地埋怨你的孩子,这可能是最容易的部分,因为埋怨是我们最拿手的语言方式,我们张口就来。特别是对孩子们,他们老是那么不懂事。靠,老子就不信埋怨 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你就不能快点吃饭吗?” “你就不能先把作业写完再玩?” “你就不会仔细点?” “你怎么老把衣服弄破。” “你怎么这么没有礼貌。” “你不能动作快点吗?” “别叫啦,烦死了。”9 {" l& i2 A, X0 D9 I* W
埋怨孩子还不够,要逮谁埋怨谁,特别是家里的人,比如说您的老婆或老公。以“讨厌死了…”,“你真讨厌…”开头的句式非常有说服力,而且透着亲热。( J5 z2 ^ K% H% n! t6 Z% q9 E3 T
埋怨和优柔寡断的关系:埋怨是培养完美主义者的必经之道(当然埋怨的好处决不仅如此)。优柔寡断为的是完美的结果。
$ r$ X; Q- R" U/ [& |2 c! y/ e; F6 E/ W F) f2 ~. X
2.唠叨。时 常念叨着点,没坏处。一定要把唠叨练成下意识的习惯,这样对您孩子的教育意义最大。您要搞不清唠叨与埋怨的区别,我可以告诉你呀。唠叨的重点就是不分青红 皂白地、有事没事地、不厌其烦地、反复地、坚韧地、持续地重复毫无重点的或毫无观点的话,就像我这句话一样。“孩子呀,又考了第n名。这样下去就危险了。 心肝呀,以后长大了还指望着你光宗耀祖呢,你要是不努力,那咱祖宗就没希望了。” \* t- G& N! s
和埋怨一样,唠叨重要的也是营造一个唠叨的环境和气氛,是不是唠叨孩子并不重要,逮谁唠叨谁最重要。一定要把家里搞成一个唠叨之家,这样就不怕培养出来接触的孩子了。6 b4 X( H( l: ^+ g! Z8 ^- d! P
唠叨和优柔寡断的关系:唠叨的核心是不能有重点,不问大事小事,一视同仁。久唠之下,孩子就一定会成为和您一样,“兼顾”一切,并看不到重点。
0 ^1 m4 Z, m4 x' ~" V" r6 G1 x8 @* J) G
" e; X( x& _! Z% X9 @$ \3. 吓唬。孩子都是贼大胆,不吓唬他们怎么行。吓唬他们也容易,因为我们总是怀有一颗恐惧的心。而且,在我们生长的环境里,吓人的事和人比比皆是。“你要是瞎跑,坏人 就会把你抓走。” “你要是瞎开开关,当心电死你自己。” “你要是不好好刷牙,小虫子就会爬出来。” 当然,总是用“大老虎”“魔鬼”“妖怪”和“警察”吓唬他们,未免太落俗套,要有创新的精神,要把吓唬贯彻到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你要不好好吃青菜,就会 生病,就要打针。” “你要不好好用功,就会成为废人。”
# P |' W+ h% H* @" }( O) T吓唬和优柔寡断的关系: 吓唬一下两下不行,重要的是年年吓、月月吓、日日吓、时时吓,一定要把孩子吓成循规蹈矩、谨小慎微的人。1 Q& R$ G. X6 k8 ?4 c! d; y
以上的方法当然不够全面。俺自知水平有限,还望大家提供各种有效方法。
' B6 p7 z; |1 Q- [! Y! ^1 O9 w! _9 T
0 P+ ?) \& g) V2 I- j
试论如何把孩子的每一点意思都搞成没有意思, }# k3 I( u( e# X5 @# R
& o. R. S; X0 {2 L& }% l2 h
我们生活在一个无趣的时代。我们的一切的一切,绝不能有任何乐趣。孩子的世界也当然不能例外。
: O/ N. u# x5 B; k6 k6 Z0 d' O/ Y& I$ V: U( q1 V
吃饭的乐趣:别看婴儿一出生就本能地知道找奶吃,但是把这点吃的意思变成没意思还是非常轻而易举的事。瞧瞧咱周围每一家,还有几个孩子在好好吃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简单!首先,你一定不能相信孩子自知饱饿,尤其是婴儿,他们和毛毛虫没什么区别?吃饭时一定要按你的标准,它不吃一定要强行。稍大一点,一定要喂饭,而且一定要追着喂饭,否则他会饿坏的。再大一点,每次吃饭,一定要说:还来最后三口。这一点尤为重要,否则就会有营养失衡的问题。当然,对于孩子不愿意吃的食物(比如青菜)一定不能由着她的性子,一定要用威、逼、利、诱等各种招数,强行使之。“就一口”,这就是好的开始。: Y" x# k! R7 Z4 [: N( D
如此一来,饭,就不再成为为他自己果腹的必然手段,而成为了家族的使命。孩子们当然明白使命的意义。
7 O$ R. L4 f i+ }+ N# y: L$ O! @: e5 O- e3 i
学习的乐趣:别跟我说婴儿的牙牙学语是从他的需要开始,别跟我说孩子的蹒跚学步是他的兴趣使然。这都是扯淡。最重要的是要相信学习本身不会带给孩子成就感,一定要立即给与孩子高雅的奖励,比如用礼物。“宝,这是唐诗三百首。今天背五十句,咱们就去肯德鸡。” “乖,要能学会自己撒尿,怎们就去麦当劳。” “心,今年期末考过60分,我带你去迪斯尼。”
( K0 X: k; L0 a' \9 ]1 r于是,学习的动机就迅速转变成这些礼物,这样有助于孩子顺置本末。
4 H7 u% C. P8 I' A8 `
/ B0 Q0 o! R9 K% q' e% l" v快乐的乐趣:别谈什么快乐至上,那是毒草。孩子们想踢球,一定要从基本功,比如颠球开始,一直把他颠烦;孩子想学跳舞,你一定要从压腿开始,每堂课压45分钟,直到他认为无聊的压腿就是跳舞;孩子想学钢琴,你一定要从最严格的指法开始,练最无趣的曲子,音乐是什么?音乐就是弹琴!
* Y6 o7 n! ~% L2 m: z0 B: |重要的是,不管你是教练、老师或父母,一定要严厉。令行禁止,说一不二。要训斥、呵斥、怒斥。小孩子懂个屁,不严格怎能成才。
3 R* \" v8 ?+ t X; `% {! x( o7 @- B7 s% O
试论如何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 N( }6 P# z& A! X) V. V; t( }4 v3 I! Q4 O# l3 E
打击自信心的关键在于让孩子觉得自己笨。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这一目的。2 R8 q6 v, U4 h* a0 |
/ p9 M% C1 s! D& |3 P9 m一曰责备。要从不起眼的小事儿做起。常用句式:“你怎么又… …啦。”2 \8 ?6 b& D; g% Z; `- B/ H! j
二曰比较。要从周围别的小孩夸起。常用句式:“谁谁谁又… …啦。”
7 I; P b$ s+ d/ J' B/ ?) Z6 e三曰苛求。要高标准严要求。常用方法:琴、棋、书、画,均以世界大师级标准训练之。你的标准高了,他自然就觉得自己笨了。
" d0 j- u: Y( j
; o# ~; W4 g* ]# G, F( A要做到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每一下都打击到点上,关键是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 还要完全忘掉自己小时候的体验。) o& B7 e/ @$ k/ W9 [0 T
以上这些基本上就够了。
5 O- G& d3 V2 M; `7 I
# h3 m) A3 J4 S6 j5 i6 _- a' M) W万一不够,他犯“错”时揍他一顿,肯定管事儿。 3 s1 o" h) ]$ v" a0 l9 r* B6 ^9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