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35|回复: 0

[学书论画] 栩栩如生,振聋发聩——陈逸飞先生全集(高清150张)

[复制链接]
鲜花(677) 鸡蛋(0)
发表于 2017-9-18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栩栩如生,振聋发聩——陈逸飞先生全集(高清150张)
# Y" c' N' `! ^9 J. w' _* U# c) X' i8 {/ y1 Q( V- _
         陈逸飞 (1946年4月14日-2005年4月10日)生于宁波。著名油画家,文化实业家,导演。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进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曾任油画组负责人。1980年旅美后,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与创作。陈逸飞以“大美术”的理念,在电影、服饰、环境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创造性成就,成为文化名流。是闻名海内外的华人艺术家。
5 _) R% `# t1 P, }1 E, Y( k! P, o! |7 ]. v
陈逸飞的作品蕴涵了中国的美学精神和西方的绘画技巧,超越了地域和人文的界限,将东西方的文化精髓融于咫尺之间。6 b& N5 }% k) U9 ^# E

1 j3 s; E5 Q$ H陈逸飞1946年出生在浙江省宁海县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化学工程师,曾做过修女的母亲是他艺术上的启蒙老师。同年全家迁往上海,由此奠定了贯穿他一生的“上海情结”。著名作家余秋雨曾撰文指出:“上海使陈逸飞具有一种学院派的端庄,又在端庄里兼容着灵敏和鲜活。”' E6 L- F' t1 r: R
  
9 r1 x* e) k( I( u  x% M2 D1984年,陈逸飞以水乡周庄为素材创作了油画《故乡的回忆》。1985年,他的油画《桥》被联合国选作首日封。同年,纽约著名的哈默画廊投资人哈默博士访问中国,将陈逸飞的油画《家乡的回忆——双桥》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从此声名鹊起。* n  b1 j0 b( u

" j; g* l7 `( M6 n8 `: N; l1984年哈默赠送给邓小平的陈逸飞油画《故乡的回忆——双桥》
% U8 r0 A+ |; T" ?2 D- E《故乡的回忆——双桥》" D" g( g) q0 Q1 m- N3 ^
 5 d. r1 Z' D0 H* e
1991年,在香港太古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陈逸飞的《浔阳遗韵》以137万港元创下中国当代油画卖价的最高纪录。此后他的作品《夜宴》、《山地风》等在以后的拍卖中又屡次刷新了这个纪录。
: r1 x/ C/ G  q9 C* k- O  
" H0 {( ?; B& T& C' r陈逸飞作为画家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
" T* f; H  v# W* Z# K0 N, O9 h) l
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间,他将绘画艺术延伸到电影、时装、杂志乃至设计领域,并积极投入商业运作,这是他近年来备受关注、也受到指责的原因。但陈逸飞致力于提升中国人的审美品位所做的努力却是有目共睹的。对于美术界同仁的不解甚至非议,陈逸飞的回应是锲而不舍。他从“文化人”的立场来思考,在获得商业成功的同时,影响民众的审美趣味。
  d* b( p% J6 _2 T# k: _" V% m
, b  O0 K0 z2 O1 U陈逸飞与太太宋美英及他的美国油画经纪人/ u( m8 K, i" Y) p
: V; _/ C* o" @+ |
一、古典仕女
. z7 i6 @  u" q* L  M/ o! ?
& e/ e& A+ J* g6 @! m1 g; P; f90 年代初,陈逸飞将西方古典写实画风推向极致,丝丝入扣地遵循着精致、细腻的完美准则,用炉火纯青的西方技法将他的东方美人刻画得近乎“唯美”,并带有浓厚的脂粉味,而其作品命名也大多出自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典雅意象。( @9 l3 d+ \8 h. v+ P

" b, J, J" |  m4 Y$ O, w  B陈逸飞 浔阳遗韵(1991)
$ r+ g! I3 j8 N  ]8 q$ e
; O* L7 t5 Z* S6 |4 F看《浔阳遗韵》(1991)、《罂粟花》(1991)、《西厢待月》(1994)、《恋歌》(1995) 以及上海旧梦系列的《黄金岁月》( 1993)、《玉堂春暖》(1993)、《春风沉醉》( 1993),画面中那倩影依依、可怜可爱的民初少妇,无一不是柔弱无骨、顾影自怜,以一种希望被宠被看的温顺的哀怨的目光凝视着观众,画面散发出柔和的火焰,充溢着一种温馨的把玩的情调,笼罩着一层薄薄轻纱般恰到好处的神秘感。
3 H+ D3 [2 C2 e( ~
  ], [4 p- R% @) B! J& o! u画家笔下的女性都带着忧郁哀怨、落寞凄美的神情。缱绻的女子多身穿清末艳丽而独特的的东方民族服装,或吹箫或抚琴或执扇或“犹抱琵琶半遮面”,表现出浓郁的东方韵致和情调。# E$ c4 m: w, i5 c- D# h

0 `7 U9 Z5 q; l) u- u0 C( ^油画作为异质文化,是在一百多年前才从西方引入的,上海是中国油画的诞生地。如今,油画已在当今的中国美术中起着中坚作用,占有主导地位。油画以其特有的图语形式和言说内涵将中国美术置于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之中,并深深切入现代中国艺术的艺术语境。: g& ]& ^0 Q& {$ ~, Z

% i5 l( X" \( C/ h% R$ U而在现代多元并举的艺术语境中,陈逸飞一直是站立浪尖的弄潮儿,是恪守理想和英雄主义情怀,用自己的作品去追求和验证永恒的艺术价值,以自己的方式寻梦的理想主义者。他在中国现代油画历史的坐标系上,占据着重要而显赫的位置。2 _- r, M, s5 y! w5 l

' @5 _& V, ?7 |* x! H% b& j陈逸飞 罂粟花(1991), V' m) N: z: q9 _& k
: s3 E+ u9 i9 x: a% }, t
这些作品应合着时代对艺术的需求,并且自觉置身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大潮之中,主动争取并获得了与中国当代艺术对话的话语权,给予人们以巨大的视觉期待和精神索求。/ `: Z* P' Z8 g1 T" s

% D0 _: b) X$ c/ h% S) }, i它们所呈现的审美旨意,已超越了作品的题材、样式和技法。当我们面对这些作品,就是在面对时代。通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了陈逸飞的理想和追求,也清晰地感受到作品的观念和价值。
+ m0 J/ ^% [. ~( u/ p% t0 g; V  D5 _" D1 P
陈逸飞 西厢待月(1994)+ u4 w3 G% V! V, o% h$ x
( y! A. C6 [2 S, M- j
绘画是精神的一种存在方式。陈逸飞在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发生急剧变化的今天,在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油画自身的审美内涵、提升美学高度、确立其应有的当代性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中国油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L$ S1 f0 W2 F! e
$ u) Q8 E( K+ o+ u- b( O. \
陈逸飞 恋歌(1995)& `' e% S* F7 j# Y8 b7 i
0 @% @! L3 L5 D- C7 Z) X$ Y1 V
一位成熟的画家应该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一个是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和绘画风格;另一个是创作出体现这种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和绘画风格的代表作品。作品是画家的立身之本,真正的艺术家多以他极其个性化的眼光来审视自身和世界。
( y: W1 b* o5 j+ {4 b
) M# ]: e3 A; W而在这自视和外观的过程中,必然融入他们流淌在血脉之中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基因,并且又在这深厚的文化底蕴中以个性力量寻求突破、超越和转换,从而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和图式,创作出凸显艺术家理想情怀和审美情致的作品,让人们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从画面上涌现出的精神力量。从这个意义来说,陈逸飞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在艺术上卓有建树的既成熟又成功的油画家。
  o) _1 t+ t3 {' B2 b' g& f: Q' r* X- G1 v, z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9FRm0-9gYz_pPwswgsNFQ
IMG_5848.JPG
IMG_5849.JPG
IMG_5850.JPG
IMG_5851.JPG
IMG_5852.JPG
IMG_5853.JPG
IMG_5854.JPG
IMG_5855.JPG
IMG_5856.JPG
IMG_585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12 02:24 , Processed in 0.21527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