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55|回复: 4

羽毛球课堂讲义(陆醇版)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1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一.握拍技术
  b/ v& r2 D: `每个羽毛球技术动作都有其各自相应的握拍和指法,从不同的角度击球或击
; q+ {/ N6 u/ p, l% R出不同路线的球也要相应地运用不同握拍方法。无论如何,握拍只要符合解
8 o1 j8 P- R1 W/ y' K剖学原理,易于发力并符合动作的一致性和突变性的需要,就是合理的。因5 |7 d3 u+ L  K% [  u! j
此,羽毛球的握拍分为正手握拍和反手握拍。( P* N: Y+ d; M1 d2 M
1.正手握拍
9 a$ y4 X: J8 U1 a8 ]一切在身体右侧的正手正拍面击球及头顶后场击球都用正手握拍。" k) F1 N$ T! E
动作要领及方法" U" i5 A/ @( F
左手握住球拍的中杠,使拍框与地面垂直。右手虎口对准拍柄斜棱上的第二
7 @( M( Z3 U" t9 e1 }1 y) b条棱线,小鱼际肌靠在拍柄底托处,用近似握手的方法握住拍柄,拇指和食
5 C" P( B7 [1 u4 \7 P9 B8 x指贴在拍柄两侧的宽面上,其余三指自然握住拍柄,掌心与拍柄留空隙,握, ~8 ]3 M( Q. ~# O1 f* H
拍力度适宜。+ W3 q8 f- b' s  C

, I6 a! T& D0 S# h- s# y  D2.反手握拍2 q  R, ?3 i/ f. ^7 b0 A
一切在身体左侧的反手反拍面击球都用反手握拍。
3 u! ?' g7 D+ c3 t8 }动作要领及方法# f. G6 L" j# ^6 R
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将球拍柄向外旋,拇指
# j. m* M( W) }  {/ f8 r顶贴在拍柄第一斜棱旁的宽面上,掌心与拍柄" X. P: y; Y5 L' g
间留空隙。击球时,靠食指以后的三指紧握拍柄,拇指前顶发力击球。) t; V8 `9 e, V8 U' {
二.发球" ^4 ^; l6 n) y9 d- r& Q) X9 s, k
羽毛球每一个回合,都始于发球。发球质量高,就能使对手陷于被动;发球# e9 V( K' Q: j7 W6 T# r2 L) x
质量不高,就会使自己在一开球就陷入被动。发球的方式有许多种,如正手2 h. \. a" b7 ^* g6 ^
发球,反手发球,发后场高远球、平高球、平射球和网前球等等。在教学当
/ f2 k( p% Z3 o0 p6 P中,我们主要介绍正手发后场高远球和反手发网前球二种。$ u# ~1 k) X- L) V) L1 P  Z
1.正手发后场高远球. O$ T  ?2 W' V! ^! v! Z, }
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是用正手握拍方法,以正拍面将球击得又高又远,球飞行7 b) g* p' ^: _0 H: G
到对方的端线上空后突然改变其方向,呈垂直下落至端线(底线)附近的一种
' a. }4 c; a. h6 }4 k: \发球。由于球处于对方端线,可有效地调动对方并削弱其进攻的威力。在单
" E4 W8 |: p; P8 |) F5 Y6 _打中,这种发球被普遍采用。在学习当中,此项技术应该熟练掌握和运用,& a  u4 ]! h  @9 A- C4 ^
尤其是女同学更应该加强练习,提高发后场高远球的质量。7 f& ]& L2 S8 V# `( `
动作要领及方法
4 o& \- k+ Q3 F1 V2 P" Q" R准备:两脚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脚尖稍向右侧,重心在右脚, d9 v! z. e/ |
上;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持住羽毛球中部,自然抬举于胸前方;右手/ g/ v' w: w4 _$ `, Y  ]% y
握拍,自然屈肘举至身体的右后侧。
) ^* s: |* y6 e* j" m5 ]  _引拍:持球左手自然松开,使球自然下落;右手大臂外旋,并带动小臂自
$ O  h* d  R0 x' Z2 }下而上沿半弧形做回环引拍动作。
" P4 D$ V7 R  h' r击球:拍面与球在身体右侧前下方接触的瞬间大小臂迅速内旋带动手腕," \. K* S; I, k2 t, E& Q8 g' Y
快速向前上方闪动,屈腕屈指发力,用正拍面将球击出。
7 y4 d8 c) m& h" u/ S击球后动作:身体重心移至左脚,持拍手随击球动作的惯性自然向上方挥) T/ i4 A1 z1 s: E5 G; {4 q
动。
7 v) u4 g3 p! y0 s/ A9 r+ N% N在发球的过程中,双脚均不能离开地面或移动。
2 h5 r9 q- |# l. _3 o2 k2 O& b3 |2.反手发网前球
9 q+ d% w5 k% b- G2 E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击球,使球轻轻擦网而过,落在对方前发球线附近的& Z/ F) w( b3 w6 {4 P
一种发球。由于它的飞行弧度低,距离短,是双打比赛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发3 _9 p; h8 M4 x- J" ]7 I
球。
0 i# [# c5 Q; q$ f% \& ?# }动作要领及方法
5 }% @8 r8 z% j% i5 B" S0 {! r准备:右脚在前,左脚尖侧后点地,重心在右脚上;左手拇指、中指、食' s& _0 k5 Z; [- k! ?
指握住球的羽毛处,将球置于腹前腰部以下,右手弯肘稍向上提起,展腕,
# {8 i, n& F4 E1 _, N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将球自然置于腹前持球手的后面。) b/ O' D7 v" q& y7 V' k7 u/ Y$ z  g
引拍:左手放球的同时,以肘为轴,持拍手小臂内旋,带动展腕由后向前
0 F7 m7 }! `$ q0 R/ `; @4 |7 u作回环半弧形挥动,至一定发力所需幅度。# f( d8 ?8 _7 F0 Z5 e
击球:手腕由外展至内收捻动发力,靠手腕和手指控制力量,以斜拍面向5 d0 H* A" T; n
前轻轻推送切击球托,使球尽可能低地沿网上方飞过并落入对方前发球线
# N; ~6 Z: X7 D( c) ]" t) U. |) Y内。# u7 k, u/ C9 o* D6 m' T
击球后动作:以制动动作结束发力,并迅速将握拍姿势调整为正手握拍。4 S  d7 a5 r8 N+ o; I) y- n
三.接发球
4 {6 m! V, {3 }9 ~接发球的准备姿势: {$ h: r. l. o" I8 d" f" k
左脚在前(以整个脚掌着地),右脚在后(以前脚掌触地),身体重心落在脚( G4 R' W& L. j) o- X
上,双膝稍微弯屈,将球拍举放在胸前(双打可举至前上方),眼睛注视对
+ ~' ^: w" i8 p  g8 n% k6 E2 n$ H方。4 U1 p1 @9 u, C1 }4 e# `* A6 V
接发球的站位% o- t# h! Z7 I" e- e
接发球的站位分二种,一种是单打的接发球站位,另一种是双打的接发球站+ u3 U2 `# V5 Y. |( S3 Q
位。. j4 |7 V7 `3 Z$ D
单打的接发球站位,一般站于离前发球线约1.5米处。如果是在右发球区接
& P! T! u% q% @. W" Y6 y9 D, S球,一般选择在有效发球区域内偏中心位置站位,但为了有效保护头顶左后
0 v$ S/ N1 O1 I9 E场的来球,在站位时则选择稍偏靠近中线的位置站位。" J- N0 T2 K! q! `8 f
双打接发球的站位,一般都选择在靠近前发球线30-50厘米左右处站位,目% E$ D) f3 ]4 ]% G4 b' e4 s
的是在网前争取高的击球点。9 u- B9 A) G: Z7 f" x$ M
接发球的方法. _5 D' \+ y9 U+ ~' O: J9 p8 t
接发来的高远球或平高球时:用平高球、吊球或杀球不击。因为这种球是' c- M( Q5 t) y/ R5 V3 ]
一种进攻机会,还击得好可以争取主动。
6 e  X4 T4 M$ p8 {4 {# X0 A. s接发来的网前球:可用平高球、高远球、放网前球或平推球还击,落点要+ k% U* w. T# M5 @' ^
远离对方的站位。/ U) d4 z# o) L- `( x/ O. S3 p7 P
(3)接发来的平射球:可用平推球或平高球还击。. L# s( i: o7 c# V% C  g- _
四.后场击球技术
" t. x& U4 f6 v后场击球技术主要由高远球、平高球、吊球和杀球等几项技术组成(如图所
6 k+ `  S, z6 x示),其特点是击球点高,力量大,速度快,威力大,是从后场进攻的主要( P7 n7 ?* N% N) n2 M. ]$ ?

5 g# J. e  x; K手段。 , D8 o! ^9 i6 u3 D( t
  1.后场正手击高远球
5 y* i: q% h) \) L; `后场击高远球是将球击得又高又远,落
- W+ c8 L- @) t2 W' w& O. T至对方端线附近的一种球。它包括后场8 R. b* O: b7 |4 d- p
正手、头顶和反手三种击法。由于它飞
: [$ |2 V' U. X行弧度高,速度慢,在被动情况下可有效地争取回位时间,调整好接球位置,
, s: j; j& u/ S) a6 i故比赛中在被动的情况下常用此种球进行过渡。双打中如果打守中反攻战* s. ]& w# y" c
术,也可利用击后场高远球,调动对方两底线,有意消耗其体力。由于教学; }- D$ b6 f( d1 G* T8 ]
时数所限,在教学中仅介绍后场正手击高远球技术。就女同学而言,该项技
0 L+ e+ Y) s- O% k; m术属重点掌握内容。
% n4 x( ~+ z% J1 z8 Z以正手握拍,在右肩的上方用正拍面击后场高远球,称为后场正手击高远/ L0 |" f  w+ d8 U5 c* B4 A
球。; \2 N6 k. {( v0 c, }
动作要领及方法: k" T' E" Y4 g0 Y  H6 I9 [
准备姿势: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侧身对网。右手正手握拍屈肘于体侧,
6 d& }3 N/ V2 T6 J大、小臂间夹角为45°左右;左手自然上举,保持平衡,双眼注视来球方
9 F# }1 e- q1 b1 u. e$ T向。& Q3 B1 K- z5 C3 I
引拍动作:当球下落到一定的高度时,手肘上抬,手臂后倒引拍,以肩为
; }; P% ~* e1 d轴作回环动作;小臂充分向后下方摆动并外旋,手腕充分伸展;左手随转
; I, p8 P. Y8 B" ~& p( H体协调屈臂向身体左侧下降。7 |% D* m; ]: i* e9 v8 h3 v
击球动作:击球时前臂急速内旋并带动手腕加速向前上方挥动,手腕屈
3 ?. R& ?! ~9 y9 ]; X3 G收,手指屈指发力,用正拍面将球击出。击球点选在右肩的前上方,其高
& C7 {+ g& h& ^度以持拍手臂自然伸直击球为宜。' b3 m' T: @+ N" r6 ]8 A
击球后动作:右手随击球后的惯性向左前下方挥动,顺势收回至体前,呈% J0 |" I& z9 x1 J2 x
接球前的准备姿势。3 m( B1 m! e/ x+ y
2.后场正手击平高球( Y6 K  j- h7 J+ d
后场平高球是飞行弧度比高远球弧度低,其高度以对方起跳拦击不了为准的
6 ]$ b) O& H1 N# _2 g一种进攻性的击球。这是一项身体处在主动情况下所采用的进攻性技术,在! w# t4 B9 ?- o
比赛中使用频率较高。如果能以高质量的平高球攻击对方后场底线两角,配
& n$ e: q. h( K- @; k合前场小球调动对方,效果极佳,常可为自己创造有利的进攻条件。后场平+ |/ S5 D0 E. f/ H7 T
高球技术分有正手、头顶和反手三种击球法。比较而言,正手和头顶两种更" x/ Q+ }* V6 `. Z7 x
常用。由于教学时数所限,教学中仅介绍后场正手击平高球技术。: f/ ?8 B: R$ N" @% K' r( X
动作要领及方法( W& \7 o  O& \
与后场正手击高远球技术动作要领及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有三点:- X0 O2 r& Q( M+ z
要求发力击球的时间更短,爆发力更强,突然性更大。
# T  r# E8 l% R$ Z, {- E动作较后场正手击高远球要小,以小臂、手腕闪动发力为主。
6 u* P- C0 }. r1 c4 ]3 P, `2 q$ Q击球瞬间应运用前臂带动手腕的充分闪动,然后屈指发力,以比击高远球
& f9 ]: _+ R2 @. F# t. q* |仰角稍小一些的正拍面将球击出。0 Y( S4 K/ ^+ a' _( k, ?
3.后场正手吊球  m; {& g( M( ?$ t
从后场将球回击到对方网前区域(前发球线与球网之间)紧靠边线两角的近
- `) q5 ?7 L+ i4 M4 X1 S网小球称为后场吊球,球的飞行弧度以球过网后可迅速下落为宜。吊球是后
; o# R: z; ^* X$ a$ l! r6 v8 A场进攻的主要技术之一,但是一味地吊球,进攻效果并不会太好,应适时地. `5 k( E  ]* h
同后场劈球(吊球与杀球的结合)、点杀、高远球或平高球技术结合运用,才
& J0 o8 Z0 b7 q能有效地调动对方,才会给对手构成较大的威胁。- i- I$ m. D. G% K0 `
后场吊球技术分为后场正手吊球,头顶吊球和反手吊球三种方法。在教学- K& ^) I- n% U& V6 u: \2 n
中,只介绍后场正手吊球方法。不论是男、女同学,均必须熟练掌握该项技3 K4 V9 F. U% M8 h8 Q! T. B, p
术,这样,在进行比赛当中,你又可以增加一项制约对手的法宝。8 n/ s: D& f0 C8 X9 \9 \
击球点在右肩前上方,用正手握拍以正拍面从右后场区向对方前场网前区域
6 a2 t. d0 o3 n' I) d击吊球为后场正手吊球。
; D( p2 K1 J/ A( }; G8 @/ O动作要领及方法# ?, M2 g: y/ {/ X  ~6 S
准备姿势和引拍动作均与后场正手击高远球相同。
- @. l% g, A0 O击球动作:击球点选择在右肩的前上方,较高远球稍前一点的位置。击球2 i% X" X5 u# g. a. j
时由伸腕到屈收带动手指捻动发力,并以手指转动使球拍形成一定的外
7 v- ]9 @- ^- _, S/ f旋,用斜拍面“切击”球托后部的右侧。
3 I% M' n, ?  I4 t# h( B7 y* }击球后的动作:击球后,球拍随惯性向左前下方挥动,并自然回收至胸前,
9 w* {- o( ?3 D2 q恢复放松状态下的正手握拍。' r5 W) b8 U6 x+ Q# ~$ y
4.后场正手杀球4 j1 a# o5 D: o# f
杀球是在后场或中场争取尽量高的击球点,并全力将球由上朝下往对方中后; D" R( _* t) _7 e
场区扣压下去的一种球。杀球时球的力量最大,速度最快,在比赛中常常是0 {1 A  P& E, U  s8 Y4 k: m
进攻直接得分的重要手段。但是,盲目地进行单一的大力杀球,有时未必就
8 H7 \0 _4 w( Y& e能争取到主动,反而会使自己陷入被动。所以,杀球技术最好能同平高球、
2 O$ H6 y! c0 V1 ?9 v# s$ f5 ]: x& ~吊球、劈球等各项进攻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杀球的力量上、落点上和* N9 }$ d, n: v2 c6 S
杀球的时机、时间上加以灵活运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攻击效果。7 ]( {7 g( e( L/ H# P: v3 ^3 j
后场杀球技术包括正手杀球、头顶杀球和反手杀球三种击球方法。此外,根
3 O. ^" Y; P8 u" w% z: w据出球角度的不同,分为正、反手杀直线和斜线球;根据击球力量的不同,
  ?# i' b$ R! f* ]- c可分为重杀和点杀;根据出球距离和落点的不同,又可分为长杀(落点在双
1 [- ], ~$ i2 D6 R打后发球线附近)和短杀(落点在中场附近)。在教学中,只介绍后场正手杀( ^' M& d% ~1 @% C% \( L- S
球技术。
8 W' F/ K" H8 b$ ^2 M2 O% i在右肩前上方,利用正手握拍以正拍面击杀球为后场正手杀球。1 S3 u% T/ |1 E! q5 Y% u
动作要领及方法
/ q* _4 z  N$ T* e5 Y+ T准备姿势、引拍动作和击球后的动作均与后场正手击高远球技术相同。/ \& O, C- `) y. o5 H: K' k
击球动作:击球点选在右肩前上方较高远球稍前一点的位置上。击球前身0 x) i: m" I. ?5 S5 {# b% _
体后仰,几乎呈“弓型”,在击球瞬间,将上下肢全身的力量通过手腕由
& z# ?7 Q. r2 r$ D; f伸到屈的快速闪动发力,以正拍面向前下方全力压击球。0 m& Z; V. `; Q) k
5.反手击后场高远球
8 Y+ ^) l" @/ l/ I& y( u, P. b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在后场击高远球称为反手击后场高远球。
/ U* W" R7 R. B' Y1 E# y动作要领及方法
: K0 z" u3 T3 l0 c9 z准备姿势:由中心位置起动后,用后场反手后退步法向来球方向移动,右
! z. S5 M, H) o( E脚在前,身体背向球网,右手反手握拍屈肘举于身体右侧与肩同高的地; w9 I7 Z# }) g2 E1 v  ]9 |: f
方,两眼注视来球。
- T* T& _" P9 a5 L9 L/ R* i6 X引拍动作:持拍臂手肘向上抬举,身体稍向左转,含胸收腹,左腿稍屈,% w2 J! i" m9 t8 D& O" Y
同时手臂回环内旋引拍,握拍手尽量放松,手腕稍外展。. f/ ~6 m! C- ]! u
击球动作:当球下落至右肩前上方一定高度时,前臂急速外旋带动手腕加6 y3 l( a2 R  e" P# h
速向前上方挥动(近似划一条弧线,由左下方经胸前向前上方挥动),最后; _/ T* u( d* i7 S, X7 d" y6 E
通过手腕由伸展至屈收快速闪动屈指发力,利用拇指的顶力及食指以下三- L- h( C! J  L# I) m! g1 b$ s
指的握力,用反拍面将球击出,重心落右脚。7 c$ k" j/ D/ x
击球后动作:持拍手臂、手腕伸收发力后随即制动收回胸前,右脚蹬地向
) }- i: b1 W, N  J2 Q右转体,面向球网跟进回位。0 B% x! |% i6 s
五.前场击球技术
5 D9 N" `; M# ]3 ~# G& g; c& ^前场击球技术包括搓球、放网前球、挑后场高球、扑球、推球和勾球等几项0 w; E+ J& P) f. O7 p
技术,教学中我们重点介绍前三项技术。一般来讲,在前场身处主动时,常
1 o5 u$ B1 H2 h5 [& r2 D4 k采用富有攻击性的搓球、扑球、勾球和推球等技术,若在前场身处被动情况. `7 x& z. h0 U; V/ _4 Q5 f" Z
时,则选用放网前球,网前挑后场高球等“过渡球”,以争取时间,尽快恢5 F4 E# c/ d& F
复自己的位置。
0 ?/ p) b8 ~! ~) l% m  a0 S要想把前场球打好,首先要有快速、合理的上网步法做保证,快速到位,争
' k, ]* c2 C4 ~% T取从网的较高位置击球,才能给对方更大的威胁。
2 Y; g$ u$ G, e- Y4 o6 M$ Y1.正手搓球& r3 o, @$ w) L# S8 B# A2 ]- h
动作要领及方法
4 z( E- Z" m/ s- @+ }准备姿势:运用正手上网步法向来球方向移动,当右脚向前蹬跨的同时,4 Q- L, d0 }: @
持拍手于胸前向来球方向伸出,争取高的击球点,左手于身后拉举至右手2 b7 o7 z7 A" R- X
对称的反方向,保持身体平衡。
0 ?3 s. [1 }6 c引拍动作:在伸拍的同时前臂外旋做半弧形动作。; \6 u; ~. A0 ?) n" F
击球动作:有二种方法% R7 @$ E+ k% K
(ⅰ) 收搓:手腕由展腕至收腕发力,由右向左以斜拍面切击球托的右后
. z3 \7 W/ C- Q: b侧部位,使球呈下旋翻滚旋转过网。' {/ ~; W/ I. p; ^
(ⅱ) 展搓:腕部由收腕到展腕发力,由左向右以斜拍面切击球托的左后
: {3 M; q, R4 l0 \8 J2 F侧部位,使球呈上旋翻滚旋转过网。
2 Y) X/ e  {* ^1 d& n  F击球后动作:右脚掌触地后迅速蹬地向中心位置回动,同时击球手臂收回
" O, `) [9 F! l0 F$ z6 ~: M至胸前,呈正手放松握拍姿势,并准备回击下一个来球。  G4 a. [8 ~0 Y$ H6 q! E0 Y
2.反手搓球
+ b  O& j$ R4 o动作要领及方法
+ r3 S" a3 c+ h7 Q/ J8 L: A% D准备姿势:运用反手上网步法向来球方向移动,其后的击球前的动作均同
1 P7 Y7 j; U& M2 ~9 G4 e/ G! [9 Y1 I! Y正手搓球。
; d. W. N" N& w3 o引拍动作:在伸拍的同时,前臂内旋做半弧形引拍动作。
- o$ ^- x6 F6 Z# l1 f击球方式:有二种5 _4 |7 O6 j3 m7 n6 ]. Y+ A
(1)收搓:手腕由展腕至收腕发力,击球时由左至右切击球托的左后侧部位。7 A6 T# d- e  |
(2)展搓:手腕由收腕至展腕发力,以斜拍面由右向左切击球托的右后侧部0 w; i' Q& `9 l! L" m- ?0 J8 u
位。3 H! X. a) \+ G- A0 ]. n$ M8 c8 i
4.击球后动作:同正手搓球,注意握拍要从反手握拍还原成正手放松握拍。
1 O- J8 S' E! \6 `1 y9 c 
" S1 N' i; K7 }9 }- o" K& m3.正手放网前球7 G! ?$ q& Y3 b. ~% J2 w8 I
将网前区域内低手位置且离球网又有一定距离的球轻轻一抬,使球擦网而! C/ }( s& x  k* ^1 L: j! Y5 m
过,同样落至对方网前区域内,称为放网前球。放网前球分为正手放网前球* x- ^% H) c! W; Z# f# B7 L
和反手放网前球两种击球方法。+ h1 l7 b8 Q8 C7 ~$ _
用正手握拍,以正拍面将网前低手位置的球击至对方网前区域,称为正手放, E) W2 U+ }& ~) H4 {7 d
网前球。
+ n4 J/ R" K; R  B. W动作要领及方法
! b3 _2 E7 M0 }' H' v, a- a准备姿势和击球后的动作与正手搓球相同。9 [$ x5 c- Q3 Q
击球动作:握拍手完全放松,拍面几乎呈仰平面(相对球托而言)置于球托
* `  Q7 f  ~+ B$ X" h5 W9 V' V% ~下,用手指力量轻轻地向上“抬击”球托的底部,使其跃网而过,贴网下
- A% g) V" |" h2 J& a& V2 B落。* L3 A/ ?! ]- l: j$ ?- s5 @8 ?$ ^
4.反手放网前球
" m8 Z: I2 y  h4 W7 K# J: `6 L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将网前低手位置的球击至对方网前区域,称为反手放
; \0 |7 Y  {& q7 f网前球。
$ n$ e2 Z* Y, N$ ?3 a0 W, ]5 H5 t4 [动作要领及方法
( j" x8 k# C+ t8 b( X) I- T: j7 v# `准备姿势和击球后的动作:与反手搓网前球相同。: c( b1 _+ C4 q/ [/ @) e
击球动作:击球时主要靠拇指、食指的力量,轻轻地向前上方抖动手腕发* c+ S$ J9 K+ t/ V
力切击球托底部。; s1 v; Y, b5 S* C) S
5.正手挑后场高球
5 ?: D; E0 H( O1 J  i5 p/ D用正手握拍,以正拍面将网前低手位置的球挑至对方后场端线区域附近,叫2 y& X9 Z+ F$ J9 {3 ?/ ^3 w$ Q
网前正手挑后场高球。, b; j$ @2 q$ ]+ t% I/ R& R
动作要领及方法& `1 c4 R8 Y0 M  W$ H+ U! e; g
准备动作及击球后的回收动作:与正手搓网前球相同。, J1 Y7 m2 a5 H
击球动作:以肩、肘为轴心,前臂外旋带动手腕伸腕在身体的右前下方沿
( K) |- Q3 e0 O0 o1 Q' g% L$ L* i6 E半弧形向前上方做回环挥拍动作,拍面击球的瞬间,前臂迅速内旋带动手
- c+ P0 o6 R# ^腕向前上方展腕发力击球。用正拍面向正前上方挥动为击后场直线高球,3 t# N2 Z8 x" L5 {& w
用正拍面向斜前上方挥动则为击后场斜线高球。
/ N9 p4 a9 A0 y( c& Q3. 击球后球拍顺其惯性自然收回胸前,同时脚步迅速回位。8 W$ k( x1 C: ~+ F! r4 K) @& q- O7 `
6.反手挑后场高球' C$ J. L) `& o1 n" y3 M
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将网前低手位置的球挑向对方后场端线附近,称为网' J+ D$ }9 Q3 z8 {6 K
前反手挑后场高球。
% ?. B! q! G* M3 k动作要领及方法% w7 H; Z0 R$ p0 \  u
准备姿势与击球后的动作:与反手搓网前球相同。
6 y+ }% W% c; F& B7 Q# k击球动作:以肩和肘为轴心,前臂内旋在身体的左前下方,带动手腕由展9 w8 b% V9 x+ q9 p8 c
腕动作沿半弧形向前上方做回环挥拍动作,拍面触球时,前臂外旋带动手( @& l7 n1 M& ^, R$ `4 N9 b4 N$ r3 m
腕收腕发力,并充分利用拇指的顶力将球击出。用反拍面向正前上方发力+ ^& O5 Z1 t4 C. P; Y2 [
击出直线球,用反拍面向斜前上方发力则击出斜线球。
/ w+ Y# P% M' G7 X% W击球后必须迅速将反手握拍转换成正手握拍。% _& U, W/ P& Y) Y! t# c
六.中场击球技术
7 N$ P# z: r) K4 o3 {" r中场击球技术主要包括中场平抽快挡球和接杀球两种。中场平抽快挡球主要$ \- S, i( I3 p6 c' ~
用于双打、混合双打比赛中争夺主动权的一项常用技术;接杀球分为接杀放
$ a+ h! A7 y) H3 G& I+ G& k! h5 w网前球,接杀勾网前对角线球、接杀挑后场直、斜线高球和接杀平抽直、斜
/ A1 J+ B% m& t7 M2 @& `线球等几种形式,教学中主要介绍接杀放网前球。接杀放网前球主要用于单
! K8 A* k8 i- M) O( C* M6 H" D打防守时调动对方。, j+ Z" H* a8 \0 W! a8 g# @5 Q
1.正手接杀放网前球
. ~; N7 p% K. T( a以正手握拍,用正拍面在身体右侧将对方的杀球回击直线网前小球至对方网5 l7 @; t" s: g! v
前的区域,叫正手接杀放网前球。# S( ?7 g0 @1 X3 b- n
动作要领及方法
& n# K0 A" r) J  D0 S准备姿势:两脚与肩同宽自然分立于中场稍偏后一点的位置,重心降低、
' p1 V6 C2 j! t  j. O5 g眼视对方击球动作。
" H! v* h3 H8 u/ e引拍动作:用正手接杀球的步法向来球方向移动,在右脚触地的同时,右
+ i; f0 p7 u+ X8 J/ y手伸向右侧,上臂外旋,手腕稍作伸腕引拍。4 l% F2 R5 k$ S: p$ Y- `  M
击球动作:击球时,借助对方杀球力量,运用手腕、手指控制拍面,以切
8 Q7 J8 A0 V' g击动作向前方推送、轻击球托底部。/ e4 e; [6 M! Y  z# m+ F
4. 击球后动作:击球后迅速回位,并持拍于胸前准备回击下一个来球。3 }! t0 V% O5 N7 Z, X
2.反手接杀放网前球
* v' g9 D+ ?) e2 P以反手握拍,用反拍面在身体左侧将对方的杀球回击直线至对方的网前区: t/ K/ f; J% f
域,称为反手接杀放网前球。) g! B6 F8 x% v, q
动作要领及方法5 t" C9 Z$ g$ M
准备姿势:与正手接杀放网前球相同。; `4 d5 l7 h$ Y7 x4 x: S
引拍动作:用反手接杀球的步法向来球方向移动,在右脚(或左脚)触地的
: [4 f, r7 r) C, k1 m7 P同时,右手伸向左侧来球方向,前臂稍有内旋引拍预摆动作。& A1 n3 ^- l  y9 @$ V; Z# @
击球动作:击球时由展腕至收腕微微发力,并通过手指控制拍面的力量和& J( H3 K5 ?2 _( @( w6 ~) ^! z
角度,切击球托底部。
, S) O4 |1 n3 v4 d# R击球后动作:迅速蹬地回中心位置,同时将拍收至胸前准备回击下一个来  [( _5 J0 i+ n3 j, H" C
球。
鲜花(64)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1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可以学几招!
鲜花(64)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1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卡片说明: 公社是棵常青藤,社员都是向阳花
% C/ x8 }: L- l  X0 h* I7 ]卡片效果: 16 金币 现金
  L6 S3 a. o( F8 {) W4 x% e( e$ B1 S4 M, |/ j
/ T! m. o% N: P% y* v: x
大型搬家
鲜花(64)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1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再来张RESP卡吧!
鲜花(1033)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1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教材。辛苦搂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6 11:39 , Processed in 0.16548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