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29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楼 的帖子, 不知道这算不算货币战争的亮剑
人民币境外结算版图扩大 国际化步伐加快5 Y- c' _; X7 r7 K
http://finance.QQ.com 2008年12月29日10:57 华夏时报 唐 玮 我要评论(0)
$ a7 G* x4 C+ v I
: \" m. a7 z. z7 k0 X# g2008年圣诞节,香港的货币当局有庆祝理由:中央政府近日宣布了14项挺港措施,其中包括容许内地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港以人民币进行贸易支付、中港货币互换。香港各界一片欢呼,认为中央此举除了是有意协助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也希望通过香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平台和突破口。 9 e; Q% d6 | ]5 ]6 g
! I; Q3 y0 ?* S+ R, J+ L! O
随后,12月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3 G, s f, q' \2 v7 G
" b( h, K6 h8 S6 C% E0 N3 r
金融危机中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异乎寻常地加快。. E( w6 j1 w7 I0 z7 x5 Z9 D
7 o# L1 Q0 _. n. s- b y& ~9 G进入实质性阶段
4 J# W# U3 d. z$ w L, R7 @, y6 j+ `4 l5 P2 r4 K
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新课题,这一构想的提出已逾5年。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本报记者说,此项措施可以一举三得。第一,降低了企业承受的汇率风险,加大了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国务院也曾于11月下发《国务院关于促进边境地区经济贸易发展问题的批复》,其中提出加快研究有关出口人民币结算的退税问题,考虑扩大在边境地区试点。第二,实际上为人民币未来扩大波动幅度提供了前提条件。当这种趋势延续,只以人民币和贸易当地的本币计算的话,除去美元这个中间环节,即不受美元汇率波动的干扰,人民币汇率即使加大波动,中国企业所承受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第三,大大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2 G, G% p) q' Q5 f7 @. ^' s4 r0 L
1 y- I& i# |0 _; g+ T“近几年人民币的信用不错,相对比较稳定,周边的市场应该比较乐于接受。”鲁政委说。
0 D8 s S0 X* F+ y. M% y, \3 @4 L
8 X6 U$ ~/ F. z8 s' j5 f事实上,近期人民币一直在扩大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力,掐指一数,12月4日中国与俄罗斯就加快促进两国在贸易中改用本国货币结算进行了磋商;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两国通过本币互换可相互提供规模为1800 亿元人民币的短期流动性支持。另外,中国已经与俄罗斯、蒙古、越南、缅甸等周边8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
2 C% F% _& Y, [* i( }# L
5 w0 H7 S- n" \1 K3 n6 X0 y- C人民币逐步走出国门的路径也渐渐清晰:先试点后逐步成为对华贸易伙伴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其次,力争成为区域性的储备货币;然后慢慢实现可自由兑换。
1 N% V0 }$ D" ]+ \5 Z% n9 k5 d7 N% L: s! c
有序落子
; t# p6 f* a* \, W3 `
! M1 ]$ ?! e9 U6 R) g沿着这条路径,近期,一系列的布局已经完成。) A$ @( {+ C) f0 m) w
! ]5 `" H S1 Y) _
欧元诞生后,美元为主宰地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就被分割为美元和欧元并列称雄的格局。到 2003年,人民币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升值呼声高昂,甚至有预言,人民币会成为继美元、欧元和日元之后的又一世界货币。但与此同时,热钱蜂拥而入,那时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若加快,即会加大央行的对冲压力。
; S1 K. \* E+ @, p7 p6 n% E: [( D& a6 Q" Q- Y7 G
而现在,人民币兑其他货币波动性增大,不再是单边升值趋势,有升有贬,兑美元、日元有望走出“微笑曲线”。金融危机也使得原本的国际货币的信誉受到质疑,人民币国际化正当时。
8 y- y1 Y) V9 }5 a
* `+ N0 U" R. d其实,早在2008年第四次中美经济战略对话达成的共识中人民币国际化就有新突破,只是并未引起很大的关注,即允许外资法人银行代客买卖人民币债券。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宏观经济分析师石磊认为,这一共识的意义非凡,外资金融机构在国内的分支机构早已有资格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买卖人民币债券,但“代客”意味着境外居民或机构未来可能不必拿到人民币后就兑换成本国货币了,他们将有渠道持有人民币资产,外国央行甚至也可将人民币债券资产作为储备。这使人民币成国际储备货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 {& Z* J4 N# w" Y# Q3 G6 f9 i0 D+ A* Y. C6 X! s
石磊提出,人民币国际化需循序渐进,最佳的试点就是香港。因为,香港有开放的金融市场,相对独立于内地,而且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长期存在着人民币离岸市场。: K2 h8 l2 l6 w0 F8 f* f e- ]& l
2 S/ l( `. S: z7 s: W% Q这一点各界也已达成共识。于是,在香港特首曾荫权赴京述职后,中央便出台了“容许内地符合条件企业在港以人民币进行贸易支付、中港货币互换”措施。" n+ f# U7 [; q
7 {" X z; p2 B& ]' \0 ]* k# {) K近期热闹的“金融30条”中也提到了要“研究境外机构和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对本报记者说,早在2007年,国内有关领导机构就提出过让外企在中国发放人民币债券的建议。而就在前几个月,我们提出了外国金融机构发放熊猫债券的建议。: G, T* ^- O. o! y& }# [1 e/ O
1 [! q$ U5 v1 n, z7 w7 y9 M“通过鼓励外国金融机构发行熊猫债券的方式,把多余的美元借给外国投资者,不但可以消除购买美国国债所伴随的各种风险,特别是汇率风险,而且可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余永定介绍说,熊猫债券是以人民币标价的债券。发行者应该是外国金融机构(政府、私人和国际组织)。债券的购买者应该是中国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 离储备货币还有多远! ? X: e, k; C( ~2 c" T
* @3 @( T! y! b1 i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显性标志应该是成为储备货币,即国外机构和个人可以把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作为储备资产。" M" J3 {# z8 A6 e8 d2 M' i
; H0 I5 a, ^* [
要达到这一目标似乎任重道远。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认为,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还非常遥远。“2007年年底IMF公布的外汇储备构成中,仍然有超过60%是美元资产,30%是欧元资产,3%-4%是日元资产,要打破这种格局非一日之功。”
# ~2 J R7 r* d5 Y+ y( R
) C" b2 N' m5 j除了人民币自身的努力,还取决于其他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下降,但近日有个面向全球大型企业的调查显示:愿意接受美元为结算货币的人仍逾90%。 V* U, K! @0 S, K
" d5 G4 |# {0 ~
但也并非无路可走。德意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建议,要成为储备货币,需要母国具备较大规模的实体经济和国际贸易,这点中国已经符合条件。但人民币如果要成为储备货币,还需要一些基本条件。
7 J" E( T3 p) k8 T. Z8 f
6 I- g, D! @3 c他建议,中国需要建设一个流通性好的人民币的债市。人们之所以去买美元,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美国国债市场、货币市场容量巨大。其次,要培养其他国家对中国政策稳定性的信心。不能有跨境风险,即在资本账户开放方面政府不能朝令夕改。十年前,马来西亚曾经突然关闭资本账户,带来的负面影响依旧让其他国家心有余悸,资本账户政策上如果反复无常,其他国家无法接受该国货币成为储备货币。解决之法,是今后十年应该朝着资本账户逐步开放的方向,非常稳健地推进改革,不可以走回头路,否则会功亏一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