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  鸡蛋( 0)
|
那请问汶川地震咋死7万呢
, A0 V9 t/ A1 v P* F$ M是因为对震级估计不足?还是建筑达不到震级标准?
4 P$ H* L1 y L) z/ V" v! Z这两个问题同样对你家乡适用。: _' a+ g' x6 u. B, I
小黄 发表于 2011-5-17 14:25  5 M3 O% v6 d. k* E& |- f! k
1 n0 a9 K7 L f( `1 }- w
行,我在抽点时间科普下。但是首先需要声明的是:这是门专业,需要多年的学习,也许我三言两语让你更糊涂。" n% U7 Q$ I" W! `; W" j" F
3 X) e, B j1 y2 k X- X1、首先需要纠正的是,汶川地震死了10万多人,而不是7万。你可以google搜寻下。
Y+ d5 Z# h, G
8 ?3 P9 G; c' F7 W2 |2、地震的发生不是说到处都有,随机随地的发生。我们的地球是有不同的板块组成,而每个板块是在不停的运动着的,有点板块互相挤压,有的板块慢慢离开(divergence or convergence)。那么板块和板块的连接线附近,就是最不稳定的地方了,也是地震经常发生的地方。地质学称其为地震带,就是板块的连接线附近一带。那么有的地震带是很活跃的,也就是板块挤压厉害,运动快,而有的地震带是不活跃的。你可以google search, 了解更多。# T% J) k6 U1 u( K" Z" L
8 I' Y0 o) Y1 h3、你可以google search 中国的地震分布图,也可以搜索北美的 earthquake hazards, 读一读,想一想,你会比在这聊天灌水学到更多的东西。( {/ J+ b* B- g
$ I( k- _4 u4 `, y* _! n4、至于地震的预测,据我现在的研究所知,人类还没有能力真正的预测地震到100%的准确,而且大部分的时候都是事后诸葛亮。为什么呢?地震是低地下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不确定性太多。现在的地震预测方法是通过对地震波的感知来获取的。通过对波的强弱来判断,这本身就是个问题。如果震中埋身很深,那么波传播的时间就比较长,地面感测也比较弱,当波越来越近,人类的反应已经来不及了。1 f, {% _$ d7 Z& \3 b% |0 U7 U
% r. @3 M6 l$ q+ K
5、汶川地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为对地震感测设备的破坏。汶川是中国一个很强的地震带区域,那里已经官方设了两个类似张衡地动仪之类的设备。由于房地产大开发,政府部门的不作为,其中一个被破坏,另外一个形同虚设。你想想,观测地动仪的家伙,一辈子守着那玩意着,不成天打呼噜才怪。# d, X4 |" z: k" v' e
8 C; w9 _" F% O4 u) R* q" G
唉,道理一大堆,我没有时间跟你们详细解释了,自己感兴趣的话,慢慢学吧,我觉得这些个也应该算基本常识吧。
( ^) e" {6 z1 B
: K/ ^9 y: f1 m' q- _7 n7 P还有,对国内了解脱节的,也请多回家看看,百闻不如一见啊。
3 G" {; F4 [' L8 T# A* X4 o4 T7 y( {! S) @" p" R, Y
少灌水吧,多学习,我就是很奇怪你们为什么有这么多时间泡在网上啊。这网,还真能给你带来幸福,带来满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