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原帖由 裙裾飘飘 于 2006-10-5 20:32 发表' u' A3 U; D! J- R* K2 Q% g
: I, b" ^- @8 v) S+ D6 I9 P, R
原帖由 WST 于 2006-10-6 13:55 发表
+ N7 }" T, P9 N/ Y ?+ b5 x
, z; Y# t/ T3 V# ^( {/ t$ Q6 c
9 Y. f) N2 W' c+ R% [1 [我的观念:钱没进你口袋,永远不是你的。4 A$ i. l9 s& w) H
I think this opinion is naive, and in some cases it is harmful.
; K, Z- z" l; [! i4 P
9 R# N; t8 M% V9 ?5 h: j* \( ^我倒是觉得,因为自住的房子涨价而傻傻地开心的人才naive呢!6 z9 O! l: \8 \# N( z
请你举例说明什么case才harmful呀?& f8 M, G+ b8 }5 o
5 x, a0 D1 V, T3 S6 A
d% W1 q$ P6 n3 X% C8 E真正高兴的人是那些很久前买了房子,现在要出售的人。
% w. s; o. v- g! }The happiness may not last long.0 M" H3 Z l8 R- ^
我倒是觉得你这句话有点见不得别人好的感觉。别管那种高兴是否能持续很久,只要那个人在一买一卖中赚到钱了,当然要高兴了。譬如,我一朋友要移居美国,卖了现在手上的房子,再到美国买,首期可以多付点,人家当然高兴了。9 `( y; m- ]9 f2 v( D
- M5 Z, i g& C1 S' a& ? S. Q
对不起,没来得及解释,现补充如下:' z. s( X; [8 B- F1 A, k
/ u- c2 w! R' _7 ]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esson in the Wall street is: “Cut your lose and let the profit run”. 但是如果认为 “落袋为安“和“只要不卖就不算赔“,那就很难做到止损和让盈利奔跑。 对于房市,有一实例,想作为一个harmful case.7 C) j, w& K8 h- y
\+ ^" l, t6 o& |4 r我的熟人何先生3年前以16w 在西南区买进一套duplex. 这些年来,房价一路攀升,特别是去年十月以后,房价加速上涨使他心情很不平静。他也认为: “房价虽涨,但钱没进你口袋,永远不是你的”. 今年二月份, 这种感觉是如此强烈,以致于他作出了
8 r/ N; W) V/ _* R套现的决定. 以20.5万卖给老于.当然他自认有相当见识,认为房价涨幅太大,应有回落. 4万5的利润令他很高兴. 可惜高兴不长,当卖出后,同类房子每月以2万的速度攀升,目前市价以是33万,真是肠都悔青了. 更有甚者,何太太对再住 apartment 已不习惯,对何先生的自作聪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常常一顿痛骂。真是雪上加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