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65# 瓦窑( e/ Q6 p4 e9 H8 A" M+ }
你多心了,我完全没有说你愚蠢的意思,不知道你如何来的这个念头。可能是我问的问题太弱智吧。那是因为我确实对佛教一无所知。我是很诚恳地请教。2 A% n5 f( W e5 x
瓦窑 发表于 2009-7-9 09:59 
( y# Z* L5 z; s, s& k
~4 e4 c- u$ l谢谢你的回答。很高兴你有了解佛学的念头。, _) G4 n: T- S0 x# C0 V! q
& V! B0 O$ K+ d7 J; N0 L
其实这就是有理说不清的情形,我的意思是指:如果你认为我是什麽样的人会令你开心一些,我不会反对,因为学佛的人会觉得这是他个人感受,何必要别人跟自己的看法一致?要知道佛法如流水般柔软,平易。" \0 K: \' B r2 Q' d8 R
9 o; o& W, I; v" S; G1 F N7 x+ [学『佛』与学其他学科一样,最好要知道常用的专有名词,才能有效地了解和钻研其真义。所以minsc建议你看一些有佛学的书籍作起点,是可行的方法。正宗的『佛』教是追求自己的本性,所以法鼓山的「大雄宝殿」的门牌只写着「本来面目」,是要提醒信徒无论在什麽动盪混乱的环境中,都是要找回自己的本性,心安就平安。. e, @ B3 T4 \2 q1 c; P2 y
6 x; h% ^) P' F+ E- K其实扁大师的这帖子是有问题的,能看得懂『金刚经』的人已进入佛的典堂,『金刚经』中的『空』性思想是很难明的,如何叫初学者明白?可能高潮会明白,因为她带有『空』性的思想。
. `) T- g/ `7 d5 J( Q! p% i3 o# r! H$ A$ r- m
『空』和『有』看似矛盾对立,却都是从『佛』口中说出,但一经解说,很合理而且受用无穷,是去除执着的必经阶段。『佛』学是慈悲和智慧的宗教,如果只为自己求福的人去修,没有多大成果,是要把自己辖出去为众生服务才能开悟,因为要投人云云众生生活中,才可以知道众生的感受,只在隔岸观火而无行动,说什麽也是枉然。佛门有一公案可以参考:
7 h9 Z8 o1 b, v& U% z/ U7 _$ ?( {# u* B; i
有一位比丘尼(女性出家人),跟着一位老比丘尼学习已多年,当老比丘尼要离世时,她对这位徒儿说:你跟我学法已多年,我要离去了,如果你能知道如何点灯才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时,你便已经算是报答了我。那位比丘尼便用种种方法去点灯,亦试过把房间也放满灯,但一样看到自己的影子。多年後,这位比丘尼也年老,也收了弟子,但仍然不知道答案,当她在弥留之际,因为天黑,她的徒儿点起灯来,这比丘尼辖然明白,点灯要看不到自己的影子的答案是:把自己燃点化身成灯。燃亮自己,照耀他人,回馈社团。这位比丘尼含笑而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