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1)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27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言两语 于 2009-11-27 15:37 编辑
1 t- Y6 C; S: y5 n- |% Y, }; @那我就需要楼主解释解释,看看他定义的没有条件还能创造条件上。我看看能不能有说法力。不要对我说,等个5年十年来创造条件啊。
* X0 S8 g2 f+ W7 I" P# Z6 w1 a% v3 q/ q* D w! o
我也只是指责他忽有,是他不承认,我只好多描画一下创造条件上的方法了。老毛搞原子弹,是这样搞出来的,结果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工作人员很多得癌,这就是创造条件的代价。不知道楼住创造条件付出的代价是什么?Rapala 发表于 2009-11-27 14:13 
0 g% h$ g3 ~4 @( D
: f& {5 u; Y3 C0 `+ ?" s6 R& N% R) s“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是当年开发大庆油田的时候铁人王进喜提出来的。和搞原子弹没关系。是指:不能等万事俱备了再开发大庆,有一定困难,克服困难也要开发。当然了,那时候你还小,不知道也不能怪你。
, i% i1 }5 [5 u1 N1 l1 ]+ O. E C
我在这里引用这句话是有多重含意的,本不想展开了说,但你一定要问,就简单说说。( g: |# H. ^ Y8 V* s
- E8 J4 o0 m' b2 W- x9 w1 V
这里只说打工一簇,其它阶层的就不说了。( w- k5 O, R9 |
1. 目前在爱城有专业工作的,不要等失业了再去美国找工作(楼上的Catty就是一例)。现在就往美国投简历。对工作要求也别太高,比现在收入少一些也无所谓,小公司也行,要想着那边的低税收,低房价,低物价。
) G/ B- m& v3 E7 _9 X Y+ \7 g5 _9 M6 D7 l- d2 b# _6 F& R& k0 d
2. 夫妻两个有一个找到美国工作就要走,别一定要两个人都找到工作。到了那边,在当地找工作比在这里“隔山打牛”要容易得多。没找到工作的那一个可以申请Layoff,带着EI去美国找工作。最坏,还有房子上省下了的20万不是?$ r) H* k( x. R- v- H) Y
) J, L& _" y& S# ]4 i1 k0 l0 s3. 在美国有朋友的,可以用朋友的地址申请当地的工作,这样会有更多的面试机会,只是要自己出钱飞去面试。
) d7 c# F/ v. g, p& |% {$ {9 K/ k4 q
总之,要以当年登陆加拿大的勇气和毅志面对这二次移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