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原帖由 扁舟 于 2008-1-3 01:34 发表 
, M0 z5 v, f: ?; `* c% }至于你说的那些“问题”,实质上与基督教关系不大。牧师讲解的是圣经,而不是你的“想象”。如果讨论这些想象,就是另一本书,而不是三国演义了。
7 f% P: y" C2 t9 `$ k
1 y! P$ E( B" r; v2 |5 J这么说你也同意圣经是不能解释所有问题的了,有很多问题还是需要人自己去思考和探索~,人的想象力超出圣经许多~
h; S8 `& }. m0 _6 K. j7 t
0 J, }- L2 w+ r$ G( a q6 q! K6 B原帖由 扁舟 于 2008-1-3 01:34 发表 ) I* l; I3 j. ~7 B
这种类似的“高潮现象”的言论,还可以找到很多。如何解读这种现象呢?首先看看特点:提问往往不是带着求知的愿望,他们对自己的“问题”早有成见,带有“质问”味道。问题和所表达的观点,很少宗教、哲学价值,而是一些讽刺性、侮辱性语言堆砌的大杂烩。表面看来,似乎很无聊,对无神论者内部来说,就是一种低俗的搞笑,对有神论者来说,起不到任何说服作用,就是要“恶心恶心你”。
" a3 w1 s: s7 D" b5 k0 ?' N1 发言者与其说是表达一种观点,不如说是要表达一种态度。就是对神,“坚决不信”,“一丁点不信”的强烈态度。其中“我就这样不敬神,看看神会给我什么惩罚!”很有点悲壮的味道。
0 r* \8 t) i- ?) S" ~2 迷茫与无奈的发泄。迷茫:自己的“坚决不信”,生出的对“深信不疑”者的不理解。无奈:试图说服对方,却突然发现自己认为天经地义的“道理”,原来是如此缺乏根据,自己根本没有可能靠说理说服对方。迷茫加上无奈,产生了一种气急败坏的情绪,这种情绪,是需要发泄的。- n+ V" X* M- K- H
3 缺乏尊重他人的素养,或者,把网络看成虚幻,没有把对方当作朋友对待。所以在表达态度、发泄情绪的时候,不注意兼顾他人的感受。
" E& @2 N+ H t, S0 B
: c: U3 ^7 X, _7 A _9 M' I7 g1 {! n你说这些话反而说明了你太敏感和脆弱了,太注重诸如“尊重”、“讽刺”、“侮辱”不利于问题的讨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你说的这些话可不利于和气地计论问题和发表不同意见喔~为什么你和孤兄的意见惊人地一致呢?没有一点分歧?还互相赞赏? ( y# Z. C! e5 }5 u: t+ j# N
孤兄也曾假设偶“末婚先孕”,但偶认为这是计论问题的正常假设,偶一点也没认为他是“尊重”、“讽刺”、“侮辱”偶,偶也不太在乎这些东西,偶的注意力是放在问题本身上~而不是自己的面子,其实这些问题和自己的面子没什么关系,硬要扯上面子问题,建议扁舟就不必参与讨论了,旁观就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