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7-8-15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 stones 时间: 2007-6-20 18:296 |3 Z' h8 }$ v4 y9 C# [% w
; e' w1 w$ \: e- n- [" L( g7 b6 R
在大乘的传承里,依于基本的意念,一切众生的永恒精神本质称为佛陀的本来自性,意思是说,这个本质尚未开展,而是一个在二元意念里冬眠的潜力。由于过去多生祈祷的结果,这个佛性的根本条件能够结合像遇到一位好老师以及累积功德资粮的机会,因此恢复佛陀的本来自性。当天生的佛陀本来自性被认知与完全地开展后,一切被二元习气所占据的人性与灵性就终结了,这就是完全证悟的佛陀净土;然后,佛陀的本来自性与佛陀就没有分别了,这个时候,就没有任何凡俗灵性的概念、内在的本质或潜力。由于佛性已经被恢复而完全的开展,所以就没有凡俗的灵性留下来,也就是全然永远证悟的佛陀净土安住在不可思议的永恒里。 G8 _" t u# }7 \) b
当教宗谈到灵性时,如果他指的是精神上的灵魂和人类众生的永恒部分,总比无神论者认为“只有暂时的今生,然后就死亡”这样的思考方式要好多了;既然相信最终要与上帝天人合一,在逻辑上总是要有希望得多。但天人合一的时刻,人是要离开这个人体的部分的,因此,当人与上帝结合时就变成独一无二,而超越一个零零碎碎的整合。如果要保留与灵魂或人性及身体捆绑在一起,又要论及粗质的具体形状,这就支持了娑婆世界现象界的理论。如果人类众生必须要保持一个真实的人性,他就会一直被二元的习气和念、瞋、痴、慢、疑(欲望、妨嫉、傲慢、仇恨与愚痴)的爱欲所占据,像众知周知的,甚至包括没有精神灵性层次了解的无神论者。凡俗人类的感受腐朽、凡俗人类的感觉无常,而凡俗人类的意识随著概念而善变,那凡俗人类的本性就没有什么特别的特质剩下来了。当人类的永恒精神层面未被点燃,而只是搅和在凡俗的人类本性里时,他的利益即丧失了。要与上帝天人合一,凡俗的人性就必须要清净,不然天人合一的想法就只是留下一个精神上的抽象概念而已。若不能转换凡俗人性,就无法解脱,即使人类的永恒层次不会停止,凡俗人性也将消逝,因为它持续地在改变。如果人类的凡俗人性和精神层次始终要在一起的话,就好像在他们一开始决定永不分离的时刻,即以这样的方式捆绑在一起了,这将会打击成就解脱的愿望。对我而言,这很让人迷惑,因为人若试图与上帝合一,然而放弃人性又被当做是犯罪,就无法做这样的联系,那破除束缚就变成破坏法则了。因此,即便无法维持凡俗人性且终将解脱是那么显然的真实,教宗还是坚持强迫人要保持这样的概念。教宗的想法是,上帝必须维持是上帝,为了要与上帝结合,人不可以解放自己——人不能够触摸,只能够接近。+ F9 q$ J$ F# M1 h( c2 P
这就是为什么佛教是那么的宝贵,因为它指明经由加持祝福的力量和诸佛的智慧,如何安住在这两者都不存在的佛陀之现象里,又如何成为与佛陀无二无别而完全地解脱。无论如何,这种说法对某些人而言太具威胁性了。, F, g$ j9 m* N2 Q, j5 i
对我来说,上帝必须是完全的纯净,经由祈祷、虔诚与朝拜,人须尝试经由天人合一之道与上帝安住在一起——即使上帝是超越想像之外的。然后,凡俗的人类本性将会减少,人类的永恒层次将会扩张,因此经由禅定与信念而与上帝更接近;直到有一天,超越接近之外,即与上帝结合而得到解脱。一个永恒的灵魂留在人性里即能得到解脱的说法是很难理解的,因为他将无法超越人性而扩展;如果人类的永恒层次必须与人性混合,这就没有了生气。取代接近上帝,人将更远离上帝,而与上帝天人合一的潜力就只能停留在想像里。虽然如此,我还是很尊敬教宗从事精神灵性影响力的想法。这只是我根据教宗所写的一个逻辑上的回答,我不愿加上圣经里所说的话或人们思考的方式,因此,教宗可以保留这个人类的层面;但如果人要保留人性的概念,看来希望就要失去了——如果人总是计画保留自己,而上帝是分开的,那天人合一又如何发生呢?即使人常提到天人合一的字眼,当人想到,如果失去了人性的层次便失去了自己的灵魂,这就早已决定不要天人合一了。: n: j& |; l6 ~& `6 F- I( `
在小乘的观点里,修行者在达到完全证悟的果位之前,必须要经过好几劫世的时间;而时间的长短,则依于个人的观点与修行,但解脱终究会发生是很确定的,因此就有了希望。在大乘里,佛性的根本条件或个人已有的证悟潜力,能够与祈祷文、修行、积聚功德资粮与禅定所提供的良好条件相结合。当佛性的本质成长后,任何人类层次的概念便会减少,即使是一个内在佛性本质的想法都会由于佛性的加持力量而减少;当到达佛陀果位的时候,一切佛性的概念、根本条件或相对条件都将消失,因为当一切都变成唯一且不可分割时,就没有什么是能够分离的了。6 M- C7 z j0 f% t {
如果信念未开发,而人类的永恒层次维持原状,就会变得没有活力而无法运作;但若开发信念,即能与永恒的上帝连结这样的永恒层次,直到天人合一的希望最后变成一个真实永恒的结合。如果人类的永恒层次只是一个永恒的想法,不允许它变成事实,这就妨碍了天人合了。须要停留在与世界的捆绑而不愿意离开它的概念是会发生的,这样做会变成像前面所说的一样:“……,基本上人类和世界的发展相反”,如果这个想法是真实的,由于必须保持与世界的束缚,也就是说救赎是不被允许的。人不能够被救,因为他必须维持与自己的人性绑在一起,而人性是无法带来救赎的;然而,从改变个人的人性之恐惧来区分本性或上帝,灵性就维持一个人类的灵性,当做是一个人类的意念或灵魂。如果灵性必须维持原状,就无法变成真实的智慧,因此身体就是维持一个人类的身体,而不是上帝的永恒、无形的智慧身体。; t% ~3 k8 v9 W
“身体的束缚”,教宗也提到束缚存在身体里,与人一起在外在的真实里。但如何能保持人的身体呢?当人出生时,他有一个婴儿的身体,又变成一个年轻人的身体、一个成年人,然后是一个老年人,因此,每一个身体都必须改变而无法停留在原来的样子里;而且,由于各别业报的结果,一个人能够活多长是不确定的。无论如何,不论一个人是活到平均的年龄或更长寿,身体还是会持续地随着时间而改变,所以如何能够期望从改变中去维持一个身体呢?即使许多成千上万的医生试图保持原来的身体,但他还是会改变。人性、灵性和身体,即使是在一生的时间当中,个别从一个年龄到另一个年龄的过程里,全都会改变。因此,是什么东西要被保留呢?在佛教的传统里,即使生为人身,这样的束缚也不能保留——这如何能够保留,又有谁能够保留它呢?这对无神论者而言也许是好的,他们只相信多疑之事,因为它是善变的,想像他们能够保留一些事情,但他们仍无法保持这样的束缚。取代一个无常束缚的想法而试图使他恒常,佛教教人从无常中出离,经由修行与禅定以达到永恒的证悟果位。; r0 a5 o9 K5 _
小乘的教条——也就是教宗所批判的佛教层次——告诉人具体的身体只会引起执着,因此,小乘的佛教徒相信必须破除对身体的束缚。无论如何,大乘和金刚乘的教条对身体和看待它的方式有不同的见解。在任何情况下,这个凡俗的身体都是无常的。既然人道是存在的,就没有任何人可以证明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身体是不会死的,因此,即便是教宗善意地想要不解除人身在这世界中的束缚,但在历史上却找不到任何人未曾破除这凡夫人身的不缚。当然,这不包括耶稣的身体,因为他复活了,又以上帝之子在精神的层次上永恒,所以他们不能以一个凡夫肉体之身来讨论这件事情。佛教也有许多有关佛陀带着永恒不死之彩虹金刚身体的历史故事。6 C9 a! g. T6 S9 L4 [6 a& h$ o
当教宗用身体作为例子,当做人类为真实所捆绑的证据时,他认识到一个介于真实与身体之间的联系,而未像佛教徒那样见到身体与意念的关联,或为意念所造。教宗难道认为佛教的见解对他而言是一个失去真实的威胁吗?根据佛教的看法,他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因为有情众生的意念是无限的,可以创造无限的真实与非真实。% l, ?4 [) M+ Z! R% Q9 L
注:
2 u5 ^0 J) `7 S/ |' c7 L 1、阿罗汉 Arhat(藏文 dGra.bchom.pa):降服爱欲之敌的人,或依小乘教义已达涅盘。 作者: stones 时间: 2007-6-20 18:30$ A, D$ ]1 A& x c, }4 d
$ j7 e$ b) w/ o5 U冷漠、出离以及爱
+ `) j- j" F+ V% M2 B |教宗写到有关佛教:
, u' b4 Y( Y, n$ s 救赎自己的意思是超越一切,以对邪恶之源的世界漠不关心,而从邪恶之中解放自己,这也就是精神心灵进程中的最高峰。$ x# I* q/ o& y/ [8 b+ {- l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误解,因为佛教的巅峰是从造业的二元意念中得到解脱而摆脱六道轮回的存在——解脱自我只是一个目标。教宗似乎是在责怪佛教徒由出离而放弃世界的不慈悲,但这是一个荒谬的扭曲事实,显示出教宗已经决定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而佛教徒将它放弃了。无论如何,如果这种对真实概念的见解以这样的方式来感受,那么他也可以说上帝与天堂是不存在的,因为许多在这世界中的无神论者都看不见他们,或只相信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具体物质。
; {& i- K9 P! f9 r. c 以教宗对基督教的引证,他觉得基督徒这样的认识是对的:“这整个世界是非常危险而不安定的”,且:“它是堕落与罪恶的”而“世界不是人类的究竟幸福之源,甚至,它可能是腐败之源。”$ p+ a9 H o) X: s, ]
当佛教徒用同样的形容方式来认知这个世界的时候,教宗却变得很挑剔而称它是“一个负面的救世主义”、“宣判归咎于世界是恶的”,且:“对邪恶的觉知存在于人类对世界的执着”。+ Y- y4 q6 m5 R- f; l
像基督徒一样,佛教徒相信,世界不是人类的究竟幸福之源。但是当小乘的佛教徒相信这样的方式,并因此修行以达涅盘的时候,教宗却称他是成就一个全然完美、无分别、无关怀的次第,与一个邪恶的世界没有分别,并说我们不会以这样的方式接近天主上帝——难道他认为我们是以攻击认识到它有慈悲心,并且不会引起人们之间的冲突,而是让其他宗教保有自己的平静。当教宗借用《圣经》里的话谈到天主上帝:“将他的独生子交给人们,让每一个人都相信他,人就不会毁灭而得到永生。”时,我非常高兴听到,凡相信耶稣的人都不会毁灭;佛教徒相信,经由对佛陀的信念以及自己的修行,他们可以达到涅盘成就,也就是说,他们因此不会毁灭而得到永生。
' ]+ @- @( y1 F0 z, C$ O 佛教教人有形与无形之爱的重要性,以及慈悲对有情众生的暂时利益,与证悟的究竟利益;教导人用菩萨的利生事业、无私的证悟誓言,以利益所有众生。当说到任何存在之众生的时候,不仅仅指的是这个世界中的有情众生。若认为这些利生事业只能一直以具体的形式展示在这个世界中,这样对佛教徒来说就太局限狭窄了。如果认为所有的事情——包括爱,都必须站在人们面前有物质化的证明,就不可能让人相信他是一个灵性层次的观点,因为他不能总是证明任何事情,而且有时候他也可能变成其他的事情。当一个渔夫想要捉鱼来吃时,他就用虫来当钓饵,因为鱼喜欢虫,而渔夫喜欢鱼;而当一只猪被农夫饲养时,会以为农夫很爱它,谁知道农夫只是爱它的肉而已。
3 v4 a+ ~) h% D, f- L9 c 如果一个人只深深地相信物质的真实,即使他没有任何对有情众生概念之外的天生自然存在观,它的意思可能是:圣灵不能被认为是存在而有作用的,因为它不能以物质化的真实普遍地被看见,也不能决定这个精神本质只能是物质的或只能是非物质的——它很可能两者都是。根据动机及众生幸福的暂时需要,在究竟上就要使他们解脱。
$ Z0 u ^6 c/ ^! Y* n/ I: h 教宗对佛教徒之“不要关怀、要放弃他人”的看法是完全不正确的,看来他是要暗示佛教徒自私地放弃世界;然而,在佛教的任何教法里,从未有过这样的字眼或想法。在小乘教法中,当证悟成就时,世界的个别现象止息,因此没有这个世界的概念、没有五官与知觉,也就是说,没有伤害或仇恨。小乘的出离不是教人修行的时候就想到要离开这样的一个真实世界,尤其是当他进入涅盘时——这并非像是一对老夫老妻的离婚事件。对小乘而言,它的意思是,自己个别的娑婆世界之二元现象在平静中止息,但并不是说其他的普遍世界现象也跟着止息了。
& U2 u* S7 q4 c5 f+ D9 D “出离”这个字眼被同样的用在圣十字若望的诗篇以及佛教的小乘里。这是用同样的字以同样的意义让人不要紧紧地黏附在物质的世界上,也许它的视野领域与小乘不同,但他们的出离都涵盖一切的存在。但是当教宗将出离用在佛教徒身上时,就将它误解成负面地不关怀他人与放弃世界;而在圣十字若望使用相同的字眼时,教宗就解释成与天主上帝天人合一。难道教宗认为与上帝天人合一时,世界就被放弃了?或者物质的世界被带著与非物质的上帝天人合一?如果与上帝天人合一并非是要离弃世界,那么不再有任何世界相或我相,一切皆融合为一,如同小乘的涅盘,又有什么错呢?
# }6 b- B6 F9 f" |5 } 小乘修行之祈求乃永不入娑婆世界,即轮回存在的痛苦。大乘修行的渴盼乃永远不再驻留娑婆世界,而用无量智慧意念及智慧慈悲来利益一切其他的众生,以达完全证悟的佛陀果位,因此,不离无二别智慧意念之次第,同时不执着个人宁静之涅盘。诸佛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持续不断地以不同的方式示现,不单单以小小实质的方式,也以肉体的化身,或用佛法之语,或用大慈大悲的意念。误解“出离”这个字眼为冷淡无情是很没道理的,尤其漠视了在大乘教法中,慈悲乃为教法之关键所在,这也是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说:) g r1 t( n" I c% ~: [, F
任何想要达到完全圆觉证悟之佛陀果位的人, K6 V. v6 G% c0 ]& @! I8 j6 \
不须要学很多事情,只学一件事。) R" W( {0 t+ B. O( q) Q
那是什么呢?它是大慈悲。1 a; j E$ B7 O4 L. y a8 T! s
凡有大慈悲的人,就拥有佛陀一切的智慧本质在手中。+ v3 j$ D7 _( \3 j. C) L ]9 L b1 Q! L
如果教宗不排斥大乘的教义,他可以看一下主要的教法、修行以及乘证悟之道的爱与慈悲,它们不仅是针对这个世界中的人类众生,而是所有一切存在的有情众生,直到一切的痛苦终结。这是因为在有情众生的二无意念止息之前,他们以意识创造出无数的其他轮回之道,建立起幸福与不幸福的习气,即使只是在一个简单的个别梦境里,也存在著无量无数的有情众生。有情众生的意思,就是用意念投射出有形无形之永无休止的二元对立现象的存在。既然有情众生与其意识是无限的,则诸佛的慈悲便也无限,这就是为什么佛说要解脱一切有情众生,而不仅是这个世界中的人类。
8 t" i( y4 O' s4 @+ ~6 { 依据大乘佛法的菩萨道,直到证悟以前,修行者必须发起菩提心的誓言,爱一切众生,而不仅仅只爱这特定世界中的人类。当证悟成就时,就没有从二元习气而来的凡俗有情众生的现象。当二元习气清净时,因过去多生祈求利益一切众生的力量,毋须从不可动摇的安住证悟状态中跑出来,对一切凡俗众生之坚定无量的慈悲,自然产生无止境的智慧示现。当某人种下一粒苹果种子时,即使播种的人早已不在,但种子长成大树,苹果仍然会生出来,再生种子,又再长出苹果。即便是树没有概念或企图要长出水果,或圆满众生要它长出水果的愿望。长出水果的必然结果仍旧会在那儿。同样地,爱与慈悲很自然地会从灵性的修行中生起,这是证悟之无可避免的必然本质。诸佛利生事业的无限慈悲,是由于他们过去多生多劫以来的企盼而自然产生的结果。# r* L5 Y4 X) D+ g
作者: stones 时间: 2007-6-20 18:30! P# P. ]3 q; k9 R/ b: E
+ _7 K' j1 ], m
大乘教法要人成为上善圣者,以便有能力去帮助关怀一切众生。因为成为上善圣者之后,就有精神灵性上的力量去关怀众生,使其得到究竟上的利益,而不仅仅只是用物质的方式取得暂时的利益。这样的关怀不是冷漠无情,发展精神力量就是关怀。如果教宗认为关怀必须仅以物质的方式呈现——像无神论者所想的那样,那么,这样的关怀又与政客老是说关怀却只是讲一大堆要为别人做些什么之类的话,有什么不同呢?哪里才是特殊的灵性本质同与力量,以深思熟虑的方式来关怀?精神上所赋予的灵性关怀应该毋须受限于单方片面的,或仅止于一个目的的一种作用;应该是随时在物质或非物质的条件上,不间断地利益许许多多不同的众生,而且不仅是以一种可见的或让别人察觉到的方式。; X' U. m; [" M4 y% o. ]
教宗很直接地指出出离对佛教而言是对世界的冷漠。他说佛教徒:
, t$ m n& ?$ u5 w# m5 ? 0 m3 L' S* Y5 B3 b) K: ?' q% [
仅藉由出离而从世界中解脱自己是很糟的,圆满完成这样的一种出离,并非与天主上帝天人合一;而所谓的涅盘,是一种对世界完全漠视的状态。. @, Q5 M# N" D F
涅盘非是无动于衷的,亦非一个带著对其他人没有任何兴趣或体恤的负面涵义。对小乘而言,涅盘是圆觉证悟,而圆觉证悟是佛陀的果位。意即是以清净迷惑的染污,经由一切二元之相的止息而成就上善殊胜的宁静祥和。但教宗却诊断佛教徒世界中出离是很糟的,并间接地暗示它不包含爱;而基督教的出离是善的,因为它有爱。他谈到圣十字若望:" }& t) k4 v' ]% T/ V" ?
企图从世界中出离,期使自己与世界之外结合——在此我指的不是涅盘,而是一位个人的天主上帝。不仅是用净化,且以爱来与祂结合。9 p/ u3 }( w. ^. O; O: R4 I
企图将佛教的出离基督教的爱相比较,是一种来者不善的惊人意外对比。因为对大乘而言,爱是证悟之意念的本质之一。在金刚乘的佛法里,证悟常被形容为法身、报身(注1)与化身(注2)之三身次第状态。化身即为爱的具体化现,从法身、报身而来的无碍示现以利益存在娑婆世界现象中无量无数的众生。
5 {9 o8 ]' Q l8 a" ^/ @* e ` 在佛教里,须对佛陀有虔诚的信念,对有情众生有爱与慈悲。若有真诚的爱,就会自然地产生信念;若有真诚的信念,便会自然地产生爱。说爱比信念重要、或信念比爱重要,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些都随着时间、地点、众生以及个人的变通能力、条件和正面的意图而有必要性的重要与否。在基督教里,天主上帝真神爱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爱天主上帝真神,而且以信念向天主上帝真神祈祷。当爱与信念能够以理性的知识去区分时,他们实际上就已经互相依存了。
. Z0 F O* u d6 F" R1 J1 a 若将爱当作可以拿来拿去的实体化而有太大的压迫感,那么爱就会引起仇恨,而信念也会丧失。爱与信念必须有一个清楚明确、纯净的动机,若没有正确的观念与方便技巧,而只谈论物质化或做表面功夫的爱,就无法确定什么样的爱会产生。常言道:耐久竭变恼怒,爱弛终将生愤恨。
4 z/ U- R: j Z 认知真正的爱是非常困难的。某些人是那么热爱上帝,以致追随其教义的想法,在爱的名义下,导向战争、杀戮和仇恨。这些日子以来,似乎到处都在发生这一类的事情;同时,宗教教义引起过多错误的固执,以及对爱与信念的误解,因而演变成宗教性集体屠杀的结果。如果小心仔细地评断,即不难发现,当两者都同样变成杀戮、执着与痛苦的成因之后,有时所谓上帝的爱,是另一个宗教的仇恨;同时,常常是不相信宗教的人想毁灭别人的宗教,而相信宗教的人却又为他们物质的力量的爱而残杀成千上万的人。许多不同的宗教要他们追随者杀戮,而他们也在爱与信念的名义下屠杀成千上万的人,并一直地持续着,认为因此便能到天堂去。这样的残杀带来痛苦,却无幸福可言。因此,人们必须注意爱的真正意涵——说这个字眼很容易,但必须仔细注意用字是否符合它的意义。
$ M! B# I& d5 {" B 教宗写到佛教徒因出离而变得对世界冷漠,这只是他自己对小乘佛法的影射。据教宗所言,若小乘的修行者从爱欲中出离,对世界就不能有爱;而当天主教徒从情欲中出离时,却被认为是道德的。我可以尊重天主教的道德,但要说小乘佛法没有爱便是冷漠的,而且还对世界有负面的倾向,是非常不敬的。即使是同一回事,却以负面的方式曲解佛教,而用正面的取向来支持天主教。" W# }, @5 |, D' w! g
从一个精神灵性的角度来思考,也有许多各种不同的关怀,有时看似冷却是关怀,因为爱能假设出许多不同的面貌。举例来说,佛陀教给小乘出家僧的戒律就有好几百条,其中一条是只能站著托钵,直到被给予食物为止,且不许打扰人们;如果未能乞得食物,出家僧不得等待、不能生气,要关照自己的意念,然后离开。这种自发性的姿势态度,就是一种爱的形式。小乘行者未对世界要求任何东西,且根据纯然的小乘传统,他们也不可以要求任何东西以积聚财富。这种放弃富有的愿望,就是一种慷慨——即便它不是使用这样的名称。如同密勒日巴尊者所言:“没有贪婪,慷慨便不存在。”只要有欲求存在,一旦放弃他们的欲求,就是对别人布施的方式。同样地,如果有人攻击自己的身体,不反击就是一种爱。谈论什么不是爱或什么是爱,是很困难的,因为它很微妙。7 C4 D2 P2 p# e/ I u' X1 o, z2 o
很显然地,教宗藉由他的建议者的眼睛,却尚未以自己的眼睛见到佛教的爱或听说佛教的爱,因为他已片面的选定了佛教徒不爱天主上帝或世界与人类,因此责怪佛教徒。由教宗对佛教徒不关心爱的认定,显示出他对佛教完全缺乏常识的错误认知。无论如何,即使教宗未见到佛教徒在这世界中明显地表达真实的爱,并不代表它就不存在。如果人只相信看得见的,且需要具体的证明,就好像审判需要证据似地,那就必须知道那些看见和听到真实证据的法官和陪审团在法庭里却还做出许多错误的判决。如果有宗教信仰的人只接受真实世界里的证据,又怎么能够相信地狱与天堂?如果他们只接受真实世界里的证据,就必须像无神论者那样驳斥地狱与天堂的存在。同时,人也不能以显而易见的事来判定爱的真实性。如同每一个人所知,许多丈夫和妻子常会用明显的行动来表达彼此爱的方式,但并非都代表真实的爱,因为他们常因憎恨彼此而导致分手。看起来像正面的事并不一定是正面的,它常揭露出负面的能量。如果只想像世界是真实的,爱就必须以明显的方式表现,而这只是凡夫感性的觉受,那么上帝要如何以不具体的形式来表达爱呢?
9 G& h6 t. E/ H 对任何宗教而言,爱的真谛端赖个别对爱的真实了解能力,而不仅是像它所宣称的那样。如果人只相信明显展示的爱,那么许多其他的感情都可以伪装成爱,而许多不同的爱都不会被认同了。
. I, L% p; [: H- Z) N6 [4 G2 { 如果教宗真的爱这个世界,他就必须修行大乘和金刚乘的佛法。因为教宗似乎尚未听说过任何有关佛教中的金刚乘,因此不知道它有无数关于本尊或个人智慧之教法,以及无数成就与本尊天体合一的修行巅峰,也就是智慧之神与佛陀无二无别。这样的成就灌输爱的能量而扩及无量无数的众生。若佛教徒尝试用利益其他众生的企图转变为佛陀,这就是究竟的爱;而教宗却认为佛教徒是无神论者,不爱其他众生。' d( a- c5 S" }& t# H# W8 K
注:" g( M# q) I/ [. V
1、报身Sambhogakaya(藏文 Longs.sku):完美无瑕的无量本质,不可思议、无欲喜乐化身。3 O" e/ _/ c/ ?8 i2 U) _! {( ]: O& x
2、化身Nirmanakaya(藏文 sPrul.sku):无碍神通的化身。 作者: stones 时间: 2007-6-20 18:30
+ Y: } J5 ~4 `( \5 ~7 J6 I8 k" f/ r; W$ l0 D! |. X4 w, Z
无神论
0 o' t- M6 d F% m+ G" w; G教宗说:
2 ]" l0 \6 ^3 G9 r1 b- U
; E- x+ A. k* L. ? 佛教大部分是无神论者的系统组织。) L: a% w, W2 X3 O1 K0 T" P" i. d
无神论的意思是不相信天主上帝真神,或更普遍地说,是没有任何精神灵性的观点。教宗一定是从未踏入过任何佛教的庙宇——里面充满了所信仰的佛陀塑像。即使教宗因自己缺乏对佛陀的虔敬而从未真正见过佛陀,但他必须知道,有这些塑像为凭,可证明佛教徒相信佛陀。即使教宗从未踏入过一个真正的佛教寺庙,他至少去过一个展示著亚洲文化的博物馆,里面有画像、雕像及其他精神艺术品的佛像之类的佛教偶像——这显示出他人对佛陀的信仰——而询问一位博学的馆长:“为什么会有这些佛像?怎么来的呢?”在教宗说佛教徒是无神论者之前,他最好看看所有佛教徒崇拜的世界中存在的对象,这可显示佛教徒不是无神论者。就算教宗不愿接受佛陀,他仍旧要接受并考虑到有一个字叫做“佛”——这就表明了佛教有一个信仰与关注的对象,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无神论的系统组织。
( f2 ^: M8 t. B# t# i: ~2 H 教宗这么说很奇怪的:“佛是错的……”,或“佛是对的……”。因为称佛是错或对,教宗便已经承认有一个佛的存在,这就破除了他论述佛教是无神论者之系统组织的逻辑。即使佛教徒跟随佛陀,他们仍然为凡相信天主上帝真神的即是宗教,而不会说别人的宗教是无神论。
, b$ }0 e% u" M! d. i 如果教宗认为天主上帝在佛教中不存在,因此佛教就是一个无神论者的系统组织,那他就该知道,事实上在小乘里,上帝是佛——即使佛不被称呼为上帝,而是称为佛。而且,尤其是根据大乘与金刚乘的教法,教宗该知道有智慧之众神上帝的存在——整个大乘的教法里都有关于智慧之神的。金刚乘的教义里有许多关于Jnana Deva不同层次的不同教法,也就是智慧本尊或智慧之神,以及如何转化进入智慧本尊或智慧之神,包括内、外密续教法的智慧本尊或智慧之神,以及不可思议的智慧本尊或智慧之神——密呪乘(真言宗)的教法,也就是诸佛圆满证悟之相的本质——以无数种种的面貌,呈现出无碍、无限的证悟本质的不同化身。
9 d, ?# G( i, z 无神论者不相信业报轮回。如果佛教是一个无神论的组织,佛教徒就根本不会信任何业报轮回。然而佛教徒相信人会造善或恶业,而恶业可以改变为善业;若达到完全证悟之佛陀果位的成就,善业又可以改变为没有业。2 s( P8 n D$ u3 }1 P/ d: R
我曾听说,在过去有些天主教徒对佛教不熟悉,便认定佛教是一种哲学而不是一个宗教。这些人做这样的认定一定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可陈述佛教的根据,却又不学习认知哲学问题只是佛教徒的研读课程;他们不明白研究哲学的目的,也不知道在佛教里存在著许多其他传统。也许这样的误解是由于佛教徒在僧院中的哲学辩经活动较易让拜访者看见,而默默地随着其他的佛教传统从事的祈祷与禅定又较不显著的缘故。事实上,佛教启示了无数成就证悟的方法,思索出不可计数的观点以利益众生——包括许多不同的哲学理论,但又不受限于哲学思想。佛教的哲学思想不同于一般的哲学思想,因其为完全的灵性思考,且其目的是导引众生经由开放的智慧以达证悟。无论如何,教宗是随着那些天主教徒而认为佛教是一种无神论的哲学。这些日子以来,有些天主教徒因佛教在精神领域里似较天主教受到重视而倍感威胁,因此便尝试一再以复稣扩大这古老的、死气沈沈的、无用的、错误的概念来陈述佛教,好像在借尸还魂似地。& \) i; X" B' a! O6 R
在佛教里,由于相信世界的真实而被认为是无神论。因为强烈地相信以凡夫的感受公开认知的真实,是根本上的不相信;对凡夫的感受无法公开觉受的呈现,却能经由信念转为智慧的感受来发现,并能感受到超越一般凡俗的真实。因此,若教宗认为世界是真实的,且世界中的人们也是真实的,对佛教徒而言,就像是无神论的观点。同样地,教宗若相信天堂,他就因相信天堂与世界不同,并渴望进入天堂而不小心拒绝了世界。如果有人爱上世界与人类的真实,那就表示他不愿相信对许多“真实”信徒的无神论者而言,是不真实的天堂。如果教宗说世界是有形地存在,那么他是说,上帝是有形地存在于世界中吗?如果上帝是有形地存在于世界中,就如同其他众生一样,祂会像众生的生命般消失并终结。
9 N G9 h- p/ [3 } 如果人与上帝天人合一,凡俗世界的真实概念便净化了。如果教宗认为世界是存在的,不可以放弃,那么,没有一个渴求超越凡俗世界的盼望,向上帝祈祷的目的何在?到底天堂与世界是相同还是不同?不达到一个超越世界物质主义的沈重真实状态,又如何与上帝天人合一呢?在小乘的传统里,修行者必须解除对世界的执着,认知到无我的境界,从而对自己不执着,因此也就对自己以外的存在都不执着。不失去自觉性的物质世界,一个物质化的人又怎能与一个非物质的上帝天人合一呢?就像是发射出一个太空梭,在天空中来回地穿梭几个星期,然后又跑回地球呢?若是如此,它便不是一个究竟上的天人合一了。
5 K) I1 D# p0 N 为连结教宗错误地将佛教解释成对世界冷漠之说的同时,他写道:
3 K; ?2 r$ t, d& Z: i5 R# { a( e" u 我们是用这种方式接近上帝的吗?佛陀所传达的证悟里没有提到。
* S2 X$ l/ d p8 _, u: s$ G 那是因为佛教是追随佛陀的。教宗毋须为佛教徒未提及接近天主教的天主上帝以达证悟而感到失望。如同佛陀所说,有许多不同的上帝真神之存在。对众神的认定称为永恒主义论,而不相信众神之说者就叫做无神论。佛教徒未以教宗传达的感受提及接近天主上帝是很幸运的,因为依据一个永恒主义论的观点,教宗的想法并不是真正的上帝;而根据无神论的观点,又不是真正的虚无。这只是一场迷惑之源,而迷惑又像是邪恶,因为它不是解脱。有时一脚踏在无神论的观点,有时又一脚踩在永恒主义论的观点上,这就很难持续性地像这样同时地移动在两边之间,也让人很难了解如何用这样的方式导向与上帝合而为一。 作者: stones 时间: 2007-6-20 18:31
& N$ ^4 u; o/ d7 K* y3 J9 s5 g' u5 {. _9 c
创造论+ |& Q0 o* u9 e/ W
教宗拿耶稣与穆罕默德、苏格拉底、佛陀相比较,然后论及耶稣:
9 c" ]% y" D3 f# A7 Y 祂较不死寂地像佛陀那般否定一切皆有所造。
# ^! w" V j- ?% E+ s( D3 L. j 教宗诽谤佛陀更甚于穆罕默德与苏格拉底,藉以肯定耶稣。无论如何,上善圣者的自然本性与本质不可能放在一个比例尺上来终结他们的价值分量——即便它是有些凡俗的价值。没有任何事能将上善圣者定位在物质化的概念中,让上善圣者与宗教彼此之间竞赛是没有必要的。同样地,没研究过佛陀的教法,教宗就评判世界中的各种宗教,他似乎只就他们与基督教的相似之处来分类。教宗像个掌理奥林匹克的理事长,颁发一个金牌奖章给基督教、一个银牌奖章给犹太教、一个铜牌奖章给伊斯兰教,而佛教是不合格的。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及成就证悟的潜力,即使有些众生由于过去多生的虚无习气,资质能力看似较差,但有一天,这伟大的潜力仍会自然地以良好的条件出现并得以开展,那么,佛陀就能成为每一位众生头顶上的宝冠了。
1 W3 [8 ?4 b/ K3 i a$ g0 A 教宗说: J3 e: M' h# f- {6 G2 Q. @4 Q
佛陀是对的,当他未能在创造中见到人类救赎之可能性;但他又是错的,当他以同样的理由否定了创造有任何价值。
1 T: e( C$ ]# U2 B6 q4 ~ 佛陀未曾否定创造,只是基督教与佛教对创造的基本论点不同。基督教相信创造来自上帝——“所有一切皆为天主上帝所造”,如教宗取自Nicene Creed的一段话:佛陀则教导人们,创造来自于众生的意念。当教宗说佛陀否定创造有任何价值时是不对的,因为佛教总是教人以宝贵人身的价值,也就是教宗所认为创造的一个面貌。佛教徒祈求能再转世生为人身,因为人身有特殊的八暇(注1)与十圆满(注2)的天赋,以达完全证悟的次第。授与有情众生的教法中,佛陀指示什么是动机与行动之对与错。佛教指出如何净化不幸之源、如何在此生得到暂时的幸福,以及如何研究究竟上成就完全证悟的佛陀果位——也就是救赎之意,不仅是为了人类,而是为一切有情众生——没有比这更伟大的救赎了。5 O, L2 J2 R3 r
教宗说:
7 b5 Y2 L% [9 t( B 造物者,从最开始在创造中种下一美好的“多元化”。6 w0 P6 B1 ~- l1 @( ^
根据佛教的看法,经由相互依存的相对真实,所有坏或好的条件与现象皆由意念所造:坏的现象由负面的概念所造,好的现象则由正面的概念所造。但教宗形容基督教徒为相信创造中的美善,而佛教徒看到的只有痛苦,这暗示他们从未看见或追求美善。教宗写道:9 @$ T4 d3 J6 A' L ]& `, e
赐与创造并将此责任讬付给人类,象征其非痛苦之源,而是一个创造的基础存在于世界之中。一个相信所有创造之美善本质的人,即有能力发现一切创造的秘密,为完美地持续上帝所交付给他的任务。对于那些接受启示的人,它必须很清楚明确,尤其是基督的福音,存在比不存在要好得多了。因此,在基督福音的国度里,便没有任何涅盘、冷漠无情或听天由命的空间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对完美创造的伟大挑战——做为自我,做为世界。
5 e; i9 O$ N; a 教宗扩张基督教对创造之美善的信仰,以基督徒能够在自己生活的世界中做圆满人类与世界的工作,因此说没有剩馀的空间给涅盘、冷漠无情或听天由命,他乃试图证悟与负面的冷漠无情或听天由命画上等号。将这三种字眼摆在一块儿是很奇怪的,教宗想要以一个无生气的、不关怀的画面,赋与佛教徒的放弃世间、只知忍受或试图逃脱痛苦,来对照出灵性启发的、富活力与创造的画面,赋与基督教为世界制造出一个更美好的空间。
6 p) ^0 n2 ?% ~' V0 g 我尊重教宗说善来自于天主上帝,也完全相信这样的说法。但无论如何,说佛教徒认为世界是邪恶的而不愿为它做任何事,这样的认知是个错误,这个错误的概念暗示上帝带来邪恶。根据教宗自己的逻辑,既然上帝创造了看似邪恶的世界,那么,那么看到它邪恶的人不该责怪佛教徒有这样的想法,而该责怪上帝上对。
# `/ W6 m0 @+ L 教宗也认为佛教没有圆满地改良自己与世界,然而,佛教徒相信,善来自于佛陀的加持祝福,因为他们相信业报轮回——也就是意念所造之善与恶;直到成就完全证悟以前,要持续性地创造正面的概念与美德以累积功德资粮——意即创造美善。佛教徒相信,真实的佛陀是永不改变、无染污的纯净,也是一切纯净现象之始。8 M% W6 h+ e+ v$ R/ O+ F1 }
即便是依于相对上的真理,视上帝或佛为全然的纯净也是好的。因为佛教徒相信业报轮回,他们知道自己的条件来自于过去前世的行为,因而尝试以累积功德资粮来改变现状,从不会怨怪上善圣者为报复的或惩罚的。善会持续性地增加,因为佛教徒的目标形象非常开阔。忏悔是种相信美德的表示,它来自于对自我的怪责,且为凡夫众生向上善圣者所做。当基督徒忏悔时,就象征著他们认为上帝是纯净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向祂忏悔自己的过失。同样地,佛教徒忏悔是为了净化自己所犯的错事。但如果基督徒相信上帝带来善,则上帝也同时会惩罚他们,也就是说上帝随时在那儿准备回应;如果上帝随时在那儿回应,人又如何能够与祂合而为一呢?如果人试著忏悔、清净罪业、创造福德、崇敬,且越来越有信念,自始自终地相信上帝永远纯净——即便是自己尚未纯净,也能够净化一切的染污遮蔽,以解脱为无瑕无染著、不可思议的上帝之国度。- u6 }/ z' ^% f( C) v
作者: stones 时间: 2007-6-20 18:31
/ B0 F! ^2 m0 I' k8 d& V
) q" E5 C3 u: C6 v+ R* J根据佛教的传统,由于传陀是纯净的这种观点,在佛陀与众生之间便没有任何事情会引起冲突。依世俗谛相对上的真理,崇敬者也许会做些错事,但佛陀仍旧能加持祝福他们。完美无瑕的佛陀在那儿,即便是依于相对上的真理,崇敬的对象是永远纯净的,因此以佛陀的加持祝福易使人创造福德,也是很符合逻辑的。同样的,若相信上帝是纯净的本始之相,依于相对上的真理,无数的正面、纯净之相便会创造出来。9 Q% v9 r8 q" P
教宗所形容的冷漠无情、听天由命,以及一个对人类与世界之创造与美善的否定,并不适合于佛教中的任何层次。在小乘的佛法里,涅盘能够以信念、功德和敏锐的资质禀赋来成就,而它的追随修行者毋须以否定或想像其为邪恶的世界来净化自我与执着。在大乘的佛法里,佛陀的自然本性存在于一切众生的意念中,它的追随者以修行来开展此自然本性。在金刚乘的佛法里,纯净自然之相乃佛陀的遍布集合,而它的追随者以修行来认知此一真相。7 x. A# l( _0 I* f6 T/ A; W6 r P
佛教徒相信,创造即为意念,而造物者也就是意念,但这并不是说佛陀就被忽视了。若非意念,知者或创造者与佛陀又从何而来?佛又如何被认知呢?若人相信自己的意念即为创造者,相信人能创造负面的概念与其带来的能量,以及正面的概念与其带来的能量。这是证据与自我证明,这样的认知更强而有力,因此使人选择正面的概念与现象,就会自然地认识这些正面的现象。即使正面现象看来像是物质的外在对象,由认识这些正面的现象即为佛陀,向其崇敬、祈祷,直到即使是祈祷文、祈祷的对象或祈求的物体都变成全然相同无别。此一观点引出自我激励,因为佛陀从未被想像成遥不可及,而净相的对象即为佛陀,认识佛陀的主体便越来越接近,直到没有知与被认知的主客体,而只有不可分离之无二无别的整合。 M- |& g$ T" \8 ?7 c3 r. |) ~
在佛教里,即使意念是无形的,但它始终持续无形地存在而为现象之源。因意念的本来自性是无休止的,要无休止地不去做任何事是不可能的。虽然教宗相信佛教徒不做任何正面的事情,但因意念的本性是无碍的,如同每一个人都知道的那样,即使是无神论者或虚无主义之众生,亦不能以灵性精神信念接受信仰,也无法停止自己的意念——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是那么地忙碌的原因。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只有意念的习性是不同的;而且,这也非意指有虚无习性之相者永远不会相信任何事情,这只是能改变的暂时习性。因此,并非有一真正实在的无神论或虚无主义真实地存在于某处。有许多正面和负面的字眼可以用来指出意念之无碍相的物质或精神灵性层面,例如罪恶、道德、邪恶或上帝,但无论造出何种现象,意念的本性仍持续自然地创造。
3 y3 w2 |: @, d( ^1 O r. k 当然,教宗可以选择相信天主上帝是造物者,或是任何他所希望的但为自己的信仰而反对佛教却毫无必要。因为无论跟随任何宗教都是个人的选择,也由于过去与此宗教所结的缘分而来,所以最好还是让人选择自己的道路,不要诋毁他人,使其能够自然地达到一个了解的最高层次。
* j4 u' @* Y5 G7 r$ v/ T. J: S 若是有一个负面的动机或目标,结果就会是负面的,这是颠倒的相对真理;若有一个正面的动机或目标,结果就会是正面的,这是真实的相对真理。若是有一个动机或目标,用禅定达到完全证悟之无终点的目的地,因此不黏附任何正面之相,便不会再引起执着;而积聚功德资粮,不陷入虚无的观点,圆满成就与佛陀最殊胜、无二别之次第相结合。既然佛教的动机与目标是暂时的正面而究竟上的殊胜,则教宗的悲观评价便没有道理。就像一个古老的故事说的,森林中的猴子抓到人类时,嘲笑人类没有尾巴,一定是某种低等生物。
) v1 s' R2 p) D, ~. u: [8 ^ 教宗形容佛教的方式不同于梵谛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对佛教的陈述,也许这是因为在会议中教宗所言:8 D8 `( V, R. K" l
对非基督之宗教开放深具意义,以达全面的现代化世界……。- y, j; ~( p" k/ B) R8 c
教宗引述会议中的文件Nostra Aetate 2,其中谈到与其他宗教的关系:
# K. P& e* C% d* w" A( D, p+ T1 k 天主教的教会不排斥任何宗教之真理与神圣。7 \) _$ n5 r0 D! b
但却没有比陈述佛教为“负面的救世主义思想”更具排斥性的了——如教宗所言,没有比这更负面的字眼了。
' q# b: i3 h) y9 z" f 又引述大公会议中所言有关其他的宗教:
; B9 F0 K' U2 ]* K$ B7 N% H 教会对于他们的指标与生活方式有一很高的关注期许,为那些概念与教义,虽有许多不同的论点,教会因而相信并提倡,常投射出一线教化所有人类之真实的光明。0 }! R! C6 |/ c' |
且:
$ H2 b. @7 a a 各种佛教的教派认知这有弹性的世界为彻底偏激的不适当,教人以一种方式,要有虔诚笃信之心,能够变成有能力达到一个圆满解脱的状态;或者是,经由他们自己的努力或高层的帮助,成就上善殊胜的光明启示。
: T! _/ o6 K+ u, v$ ~5 R/ n( }' o 又提到:- \! k ~* m) ~8 G( [& d
一般共同的救赎之根,存在于所有的宗教之中。
6 l: e9 J) I8 D9 g F6 `; Y! X 这会议中对佛教的陈述比教宗的立场要正面得多。教宗不该将会议中的这些概念放在这本书中,因为它们与教宗所言及佛教的部分相矛盾;既然教宗认为佛教的证悟是全然的负面,那么,该相信何者呢?为求一致,这两者之一必须删除。无论如何,教宗的负面意见是基于对佛教的缺乏认识所造成的,为免事先做任何评断,如同教宗自己所用字眼之论述,我请求他思考一下会议中的用语;同时,就如一个古老的说法,人若无上善之口的支撑就批评他人的教义,那其尖锐的逻辑就会像一个陶艺匠背著他的陶罐走进一个正在打石头战的市场。
( w0 F3 Q" `0 w 注:0 ~( O$ U0 ^+ k) B. S
1、八暇Eight leisures(藏文 Dal.ba brgyad):不生为狱道、饿鬼道与畜生道之众生,这些众生因业果而受苦,无暇追随佛法;不生为长寿之天道,因享受业果而终将耗尽福报,又再入轮回痛苦;不生为异教徒,因为机会对佛法产生信念;不生在诸佛不示现时;不生为瘖哑愚痴,因无法了解佛法[编按:八暇,即无暇修行佛道之处,指生于八难之处,除上述七处外,另一处为:不生于佛法不及之地。请参阅众生出版社《追寻无瑕甘露》第64页]。# n C6 A- M$ y+ j0 }9 S
2、十圆满 Ten opportunities(藏文 'Byor.ba bchu):依个人的五种天赋,即:获宝贵人身、生在佛法存在之中心、完美资质根器、不为与佛法相违之事所占据,以及对佛法有信念;和依他人的五种天赋,即:佛陀之示现、佛转粪球、有生之年佛法绵延不尽、跟随佛法,以及遇明师指引。 作者: stones 时间: 2007-6-20 18:320 z: @; z; g+ M) ]8 L0 \4 I' y: {
1 m' i& J U# s- ?( }$ l
天人合一2 u/ T* g& R' u3 `
在所有教宗对佛教的引述里,都只有与佛教里一部分的小乘佛法相关;当他论及天主及天主天人合一时,即使只是小乘,也显示出他的不熟悉。就算小乘不使用“天主上帝”这个字眼,但经任何解脱而进入宁静祥和者,即是天主上帝。当天人合一发生时,是没必要去组合某些东西,好像两人结婚成为夫妻似地。
% d! G) ?" |, ~* Y$ [; N 教宗比较佛教徒之从世界中出离与基督徒之与天主天人合一——拿一方教义之出离与另一方教义之天人合一相比较,是很不寻常的。无论如何,关于出离,若教宗对世界有执着,那崇拜的作用是什么?依于佛教,如果人与佛陀天人合一,娑婆世界便不存在。如果人与天主上帝人合一,而天主上帝又是上善殊胜的,那么人就是与一位上善圣者合而为一,也就是说,不是与一个凡夫俗子结合;如果教宗仍是待在物质化的世界中,看来紧抓著凡俗二元之习气而要与上善殊胜的天主合而为一,是不太可能的。教宗论及他个人的天主,像是个有情众生,对世界有如许多的贪恋执着;然而,如果维持误解地区分世俗与上善圣者之间的距离,无论多么努力地祈祷,都不可能接近天主上帝。5 i( @" n. s% ?
天人合一是成为独一无二的唯一,而唯一即一切诸佛之本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像一只自始来于两角动物之家的生物,是不可能成为独角兽的。一个二元观点会将现象与果报区分成迷惑染污,但绝不可能变成智慧的唯一。但就如一只独角兽出生时即为一个单角——唯一的概念,也就是相信佛性的种子能够在究竟唯一的果报里繁荣开展,亦即是佛陀之果位。天人合一会来临,因种子是唯一。
3 N2 l4 O9 v! K B0 y 我对教宗在佛教的章节中论及圣十字若望用语的了解是:如果人不人世界中出离,便不能与天主上帝天人合一。教宗引述圣十字若望的美丽诗篇,但很奇怪地,若跟随教宗的说法即会有“以这样的方式,任何事都无法发生”的结论。据教宗所言,若与不可见之天主上帝天人合一,就会失去凡俗的世界,且:
# [. h! O! \/ F: ], \ 人在世界中与天主上帝相遇,因此他不须要走入这样一个绝对的出离……。2 i9 ]3 w: j: ~1 z5 L h8 C
根据教宗所说,如同他言及佛教徒所为,人应该要圆满改善自己与世界——这也是天主上帝交给人的工作;但若没有太多的出离,又该如何呢?以教宗的说法,则与发展人类及世界相违背。, f* F; V* X/ t- r4 T
无论如何,圣十字若望说:" z6 s) R. a7 `* V! v0 s! b
为了到达你并不享有的地方,你必须去你不享有的地方。1 E6 d& z& u5 I
a8 g& Y3 Y" z/ N ]) { 对我而言,这个意思是:为了到达凡俗意念不享有的地方;人必须去凡俗众生所不知道之上善圣者的国度,也就是上善圣者之不可思议的次第。对我而言,他指明去何处,而要人到那儿去。+ o; x" h5 t3 [' K" \5 N
圣十字若望说:, q& }! S' j N! R
为了到达一个你不知道的地方,你必须去你不知道的地方。
- u# ~% z! g! c. j5 _ 我可以想像,到达不知道的地方,是归因于凡俗众生不知道的,也就是上帝不可思议的国度。去你不知道的地方,这样的说法,圣十字若望是告诉跟随者走入这不可思议的地方。对我而言,他是指明去何处,而要人到那儿去。
* K, A5 `# ~. ^6 H; n 圣十若望说:$ f0 x1 j1 z( D
为了进入一个你并不拥有的地方,你必须去你现在一无所有的地方。
; E: I3 L' S5 ~9 l& k 指引并要求人必须去不可思议的国度,即人尚未觉知之处。对我而言,他是指明去何处,而要人到那儿去。
( Y( b( I$ u W( M 如同前面所讨论的,教宗说佛教徒的解脱为:“与我们一起到外在的真实,就必须要破除这束缚。”9 G, n' M+ l# V1 M# {( z
无论如何,如果圣十字若望说:
4 i5 Z. p' Y% H5 V; C 在此,从世界中出离之意图,乃为自己与世界之外的结合。) g' s2 r/ O0 S$ M( a6 g
从世界中出离又立刻变得没关系了,看来它只对基督徒而言是被认可的,而非佛教徒;且它忽然对教宗而言是正面的——如果它是就基督徒来说,正如教宗所言,它不是涅盘,而只是一个个人的天主上帝。
% F$ ^; k: U, t& s6 _6 ?! _ 与祂天人合一,非仅来自于净化,且来自于爱。7 `& \) Z& V- F5 q% X9 `$ A0 X h K
与佛陀天人合一,也是自于净化与爱,佛陀的字面意义为:不仅是一切迷惑染污的净化,也是一切证悟本质的成就,包括了对一切众生广大无边之慈悲不可测量的爱——佛陀即是爱的具体化身。 N. L: }6 h+ ~! D
用比较基督教之爱和与天主上帝的天人合一以反驳小乘的出离,是不合适的。也许因为这是以教宗所赞赏的基督教观点所完成的。看来爱是毋须放弃任何东西,但却又被黏附著,像某种男女朋友之间的关系——制造越多的依恋执着,引来越多的痛苦。在佛教里,爱并不是像一个婚后的蜜月旅行。当众生变成上善圣者后,他们是由娑婆世界的厌倦而出离,而这离的发生是因为意念净化升华之故;当意念超越后,它便有更大的力量,以非凡之爱的能量,真正地帮助有情众生。
0 }; ]/ U' _1 P$ Q0 r$ h, S$ ~ 依于金刚的教法,天人合一是成就证悟的主要修行。究竟上的绝对天人合一是与佛陀完全一样的。在佛教里,天人合一是非物质具体化的,且为无二无别,是在不可触摸的微妙呈现与伟大空性之智慧的天人合一里,证悟是无二无别之天人合一的状态。佛教徒相信,不仅是人类,一切有情众生都有与佛陀天人合一的潜力。大乘佛教的目标,是以广大无边的慈悲,导引一切存在众生到达这样的天人合一。! q F5 J" Z; p3 a
将佛教徒的出离与圣十字若望的出离相比较,教宗说到圣十字若望:
7 v6 H6 Z2 z% E) r# S 不要认定这出离本身是一种终结目的。1 F i; o; {+ t# E; g$ }
这显示出对佛教的又一个误解,因为出离本身在佛教里从未被认为是一种终结目的。
8 t" _) ^6 |! O4 E4 i+ S 教宗引述大公会议中的Gaudium et Spes 2,说这世界是:
, c1 I: Y# E9 b* [ 天命的,依于非凡之神圣计画,被转化而达到它的圆满成就。( i U. s. c L1 F
他也写道:
5 R5 y$ y% n J- D# o
2 _( f g5 Q& Y9 y: j1 @; m 世界的造物者天主上帝之真理,与救世主基督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动力,启发一个正面的创造态度,以及提供一个持续的原动力,为它的转化与完美圆满成就而努力。
7 w3 J, j* u, d: u( X" n0 G' G& w5 O 如果世界该转化,而我们该为完美圆满之成就做一番努力,这听起来满有希望的——也许人被允许超越凡俗的真实。但因教宗写道:“人在世界中与上帝相遇”,这听起来像是他毕竟是要停留在世界中的;又因教宗写下:“人不需要这样一个究竟上绝对的出离”,出离乃被批判了。无论如何,如果圣十字若望从外在的世界中出离,那小乘至少是圣十字若望的亲密朋友——他的诗篇很有佛教的味道。圣十字若望想要与一位个人的天主上帝天人合一,而小乘的修行者想要成就一个个人的涅盘,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天主上帝与佛陀的名称不同罢了。
3 W# W$ ^/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