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27|回复: 2

念佛,能了却生死吗?

[复制链接]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7-8-25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这个问题,佛在佛说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中是有肯定回答的。例如:0 h. x% W5 s) _; K# t$ e( r
/ l/ R! o" v8 P1 z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佛说阿弥陀经)) Y9 c$ L# R- g' V

* q3 C+ t2 [/ U6 H9 K可见发愿往生极乐,的确足以构成了却生死的充分条件。! \; A6 ~+ Y% S% j: v. e

1 ^# X+ m4 U5 F, o0 A" l& i有大德说,修佛,应该按顺序(我想,大概是佛说经的先后顺序)一步步完整学习。; d1 J# j. T* M- O$ J- S) `
+ a) b  n0 e5 `
这句话对不对呢?佛的东西,不能执著对不对,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应该以是否对学习善知识有利作判断。
1 m( }% M7 F" j1 I: B" R- n3 q3 L0 p& B( l5 A. Y
比如,如果你进了佛学院,在此之前你一直念佛,念佛说阿弥陀经,现在老师要求你学啊含经,那你应该听老师的话,好好按顺序系统学习。
3 b( K$ i8 K3 `& C* y) o: U" c# d2 Y& C- f1 S6 z5 F, R! b/ J$ s( V
相反,如果你手头只有一部佛说阿弥陀经,有人劝你念佛,你却不应该因为没有学过啊含经而拒绝念佛。事实上,佛说的经很多,普通人是没有办法一本本都找全了再开始学习的。
5 C: u4 G; o5 A. N9 l- x( e' E* o1 Z7 t& S+ u: c1 ?. Y, W
佛在法华经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 Q" F+ t0 _9 G& f, P8 r% A; E! ~7 p3 k3 p
一富豪有一大宅,年久失修,一天突然大火烧起,但是长者的孩子们正在大宅内玩乐嬉戏,眼看火就要烧到孩子们,但是长者再三诱导,孩子们都不听他的话,还在里面玩乐。于是长者想出一个办法,对孩子们讲到:“门外有羊车、鹿车和牛车,任你们游戏,孩子们快出去拿。”听到长者的话后,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向外冲出火宅,这时孩子们脱离了危险,长者给每一位孩子一辆上等大车。这个事中的火,比喻五浊、八苦等;宅,比喻三界。谓三界之众生为五浊、八苦所逼迫,不得安稳,犹如大宅被火所烧,而不能安居。长者比喻佛陀,以种种方便来引导众生出离火宅。) C+ w3 P5 q4 Q5 G" e1 O  C

* R+ m0 X" z9 Y在这个故事里,由于孩子一时无法理解“着火”的概念,于是长者,用三车诱导孩子,是一种方便法门。为什么要说有三种车呢?因为有的孩子对牛车感兴趣,有的孩子对羊车感兴趣,有的孩子对鹿车感兴趣。说三车,才能把所有的孩子引出火宅。但是,对于一个具体的孩子,如果他对鹿车感兴趣,听到鹿车就可以往外跑,不一定非要听牛车、羊车的描述。, K) k4 |1 y5 [5 E
+ y) l. z; Y$ m' g
[ 本帖最后由 扁舟 于 2007-8-25 23:16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8-26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怀进法师慈悲,在佛学班开讲《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是觉悟,道是方法,次第" g& o  Y- e. g% V5 ^, [2 J
是顺序,广是详细,论是讨论这件事情。这个就是教我们怎么样从凡夫,下脚第一步开
/ N& v, o$ y7 f1 R  t6 t" H# y始,一直走上去,走到圆满成佛的这条路。这个论与所有念佛,参禅,修密都不矛盾,
: E$ D( a  p+ |) O是学佛的基础。
! `& N  j  F1 q% I1 @/ R0 q! z  U6 G7 `& V
比如我们平时学佛,想学金刚经,先学一些基础知识,然后读经,去理解、学习和修行2 p, h9 {' G1 P+ |( ~
。那么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不能开悟,或者不能完全理解并如法修行。又或者有人
/ U0 N: N$ X6 _  F/ ]# L2 [说念佛好,简单易行,就又转到净土法门。可能过一段时间又转到法相唯识宗。这就是! X$ D  y) w3 ]$ |4 r' e7 E& k
“道”不对,“次第”也不对。
& }; c- l6 S8 R& J0 r; s+ S2 i- v& @/ p3 m* }! G
我们学佛就象盖房子,想盖个两层楼(金刚经),挖了个两层楼的地基。过一阵,发现这
! C2 @4 ]: s- O! w  p个楼不合适了,想盖四层(法相唯识宗),可地基不够深,只好拆了楼,重新挖深地基。3 z1 M# c9 `+ s& ]
但可能以后又觉的不够,又重复劳动。总之,忙忙忙碌碌一辈子,啥成就也没有。
  e5 L. h  _. Q, X3 _; Z
6 G2 h. E( X3 O那么这个《广论》就是一切佛法的地基。有了这个地基,你盖两层楼也行,你盖两百层9 o# N7 y. b: X6 ]/ y8 a
楼也行。念佛法门简单,万修万人去,那为什么那么多人修了去不了?基础不牢。方法不对。
) {8 I* ~) p: \  E
# E& `( v6 l* s: R7 d, _( h, J
4 O' P% ~6 w0 }8 R4 e' Z0 h5 T1 M另外,现在是末法时期,相似佛法,附法外道都很多,如何鉴别它们,标准是什么,这
/ y" ]$ ~! j/ d/ A- _8 W3 k$ R: e些都在《广论》里面。就好象有外道跟小孩说,我有汽车,比鹿车、牛车、羊车都好,
9 r( K* B+ |/ k  l8 @9 ^你跟我走吧,结果小孩进了火宅更深处。5 q3 m$ P' Q* [6 u. Q4 c
! o' q1 H5 p' `5 @/ t
[ 本帖最后由 TempID 于 2007-8-26 18:03 编辑 ]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7-8-28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了生死,要看念佛人念佛学佛的目的了

现在太多的人贪恋这个世间(当然包括我自己),完全没有出离心,学佛只是为修一点人天福报,或现世为解除些生活中的疑问和痛苦而更好的生活。以这样的心态学佛念佛,请问怎麽去净土。没有强烈的厌离心,没有强烈的苦空无常的体悟,怎麽会和这句佛号相应。: [3 ~, p& ~! P+ j6 C

5 d! f1 U8 S. `9 ?$ r这是为什麽本来是万修万人去的法门,现在万修一二人去。这是个大问题。
2 m. {8 y" U* D+ R& g, I
. B% m! d" |1 a! i# V( F. N听了广论以后,才知道原来念佛念错了,是在念的“我”。无论念佛还是参禅,都有大问题存在。不是说好了,学佛嘛,那就念佛了,就这麽念好了。参禅嘛,就自己参了。有个比喻,就像从这个城市想去calgrary。好了,抬脚就走好了,不需要做任何准备。岂不知,走错了方向还不知道呢。而广论恰好就是为了出发前的准备,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起修圆满的教法,如何才是对机的大善知识,等等。真是越听越欢喜,日常法师讲的也好明白,举的例子会让你一下就懂了,把看似很复杂的文字,讲解的那麽的活泼。! y, E" V1 l) g( p% X
1 n& G9 t1 [# ^
用对了心,念佛绝对可以了生死!当下就了了(不是死了)!
! N( F4 M# n0 v  S( n" M. S- d+ F% x" l8 O
在此再次顶礼日常法师和为我们作辅导的怀进法师!' j6 q0 ^% c( h2 y2 L" _
/ X* C. ]. d, b
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5 09:58 , Processed in 0.19459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