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二、关于名言
: P6 t" r h) ~+ B7 v$ y+ e6 \虚妄分别是把根本没有的常一不变、独立存在的二我误认为成有;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样东西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在佛教里经常要讨论的问题。这样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名言。大家要真正地把佛陀的教诲学懂弄通,对名言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名言,跟其它的事物有很大的不同。下面给大家举几条。
! m" Q5 o* v* U% \1 d6 p( j1 T# u- ?; n, h2 V' G9 ~* {
一是名言它总不代表它自己,总是代表别的事物。比如我说 “ 杯子 ” 。其实仅仅是我一用力,肺里边冲出一股空气,振动了我的声带,产生了一个相应频率的振动,又振动了它周围的空气,这个振动传播出去,最后振动了你的耳膜。 “ 杯子 ” 其实是这样一个物理过程。但是“杯子” 这样一个音声把它当名言用的时候,它就不是代表着这样一个物理过程,他代表的是我喝水的这个东西。! L* K9 i) @; q% y( K* x
再比如说我们拿支笔,在纸上写两个字 “ 杯子 ” 。其实仅仅是笔里的化学染料经过手的这样一个操作,在纸上形成了这样一个分布的物理过程。但是我们看到这个分布之后会发现,它不代表它自己,不代表这些染料在纸上的分布,而代表的是这个杯子。
' Q9 I& c/ g$ T名言有这样一个特点。名言本身叫作能诠。当把名言作为能诠的时候,一定有一个所诠。 “ 杯子 ” 这个音声,这样一个物理过程,是能诠。他的所诠,就是这个杯子,叫 “ 杯子 ” 。能诠跟所诠本来是两回事。“杯子” 这个音声和这个能装水的东西完全是两回事。这是名言的一个特点。 0 k3 N: |; a9 {- L$ h3 P
, B i2 T( p9 b0 O T9 K, l
( M5 F) R8 ^5 R+ c4 _5 U l+ n$ A第二点,当一个名言,我们大家公认了,用久了,似乎名言与所诠的事物变成一回事了。所以刚才我第一次说 “ 杯子 ” 这个音声的时候,我敢说在座没有一个人,他所想的是我说的那个物理过程,大家想的都是这个杯子。没一个人想:噢,这老师一使劲,一股空气振动了声带,产生一个音声, “ 杯子 ” ,然后振到我耳朵里了。没有。大家想的都是这个杯子。似乎 “ 杯子 ” 这个音声跟这个东西变成一个子,能诠跟所诠合一了。
, `4 b) ^' w8 s" ~ o- m# m! c+ U! B
3 W: R. d5 L. K. X- j3 T, `% ~[ 本帖最后由 TempID 于 2008-3-13 12:3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