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82|回复: 9

金刚经体会(之五)

[复制链接]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8-6-12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经文:/ u6 B: A8 _" m0 Y) T. z4 L4 `$ J

  R9 T" ^( `2 V$ b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 S  ?  ?& ]9 t# X8 v, A* A3 z  ]/ c% {5 x6 ^0 @6 H
5 b% z( @! V' O- f$ H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9 O0 u9 S/ {' d1 D- Q$ w

- R! G3 P" D  l7 V( y7 F" ?6 N‘唯然。世尊!愿乐欲闻。’7 v. I& o: V2 `& G- w9 u
& |: l3 }" }2 `) t) R' e& T
" N( T0 R+ f) B% h/ s" C: y# E
" Z/ v8 v7 @* y0 Y) x. P3 \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 C9 o0 r4 l1 o0 w( ~- Y5 E
# ~0 T" {' N! ^1 Q9 s8 [8 C体会:
7 O% M# W- a0 ?1 s7 B: _& u
/ D& G$ S8 `" v; F7 b( {0 V; ~  K须菩提和佛说话叫“白”,佛和须菩提说话叫“告”。这是因为“白”指“发出声音”,而“告” 强调信息的传递。须菩提不说话,佛也知道他要说什么,因此须菩提说的话,对佛来说,并没有信息传递的作用,因此叫“白”。须菩提这里是请法。; |2 r, g# P7 W2 w1 A+ f
9 A; I; ?( v  L. m
寻求解脱与普度众生,被人们认为是小乘、大乘的区别。在诸多议论中,我倾向解脱与普度众生统一论。
4 k4 D  e  W. a9 N) g5 d1 J! T8 l# ~& p- L5 z, _: \  a' b
解脱需要忘我,然而,整天念叨“忘我”能不能达到目的呢?整天和贪、嗔、痴作斗争,但是人的“心”是不容易降伏的,这是连须菩提们都感到困惑的问题,因此才向佛请法,佛给出了“普度众生”。- j, Y1 M" f. e$ @+ r

) B( H, Y. M9 ^/ f, V, Y3 X; V轻松一下,我来讲个小故事:一个朋友,遭了车祸,两条腿不能动了。医生检查,腿没毛病,因为车祸造成了心理障碍,所以不能动了。只要能忘掉那次车祸,腿就能动了。
$ k2 r3 H9 N# O( t/ a( _% v; C
7 A: V; c% [( @( _0 Q" ~! _于是这位朋友就整天念叨“忘了车祸,忘了车祸。。。。。。。忘了。。。。。。忘了什么来着?对了,车祸”,你看,他把车祸又想起来了!, d  M2 g5 s! `! l/ t( t
有一天,他坐着轮椅上街,在一个路口,一个小孩子过马路,一辆汽车急驰而来。他一下子就站起来,几步跑过去把小孩子拉开。他的腿从此能动了,救小孩的一刹那,他彻底忘了那次车祸。: f/ ]) ]# R! D7 k& s! K

- W. d2 K/ u  ?$ ]/ L须菩提等大比丘,跟着佛,按佛过去宣讲的小乘解脱教义修行多年,已经到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程度。
9 j' ^7 L/ z8 y2 s6 @. k" g7 Y1 a2 R+ D7 H5 U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古梵语,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发”,萌芽,不稳定,保持不“住”,时而冒出其它心,需要“降伏”。这是须菩提们继续修行感到困难的地方,因此才向佛请法。1 L* k: [; H$ ^$ ?9 q- @
3 \9 y4 ^7 x: u+ p
注意一下,须菩提问的时候,用的是“善男子,善女人”,而佛在回答的时候却用的是“诸菩萨摩诃萨”,佛的意思是说,你们这个程度,如果要继续修行,就应该用诸菩萨摩诃萨的修行方法了,这就是普度众生。因此,以普度众生为主要教义大乘佛教,又叫做菩萨乘。
  ?. {: X* K4 b  m5 L8 P$ E; T* Q# S- @
看看佛关于普度众生那段话,我想用“愚公移山”比较一下,有几点显著不同。, R1 Z( X3 n; M3 h; ~2 P

% ]# _, T# i' E+ ^7 w1 可完成性:愚公要移的山,虽然很高,但是理论上说,总有一天会移走的。而佛给出的“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却是永远也不可能完成的。2 v5 y- a* I. c# J
2 Z5 K' V. ?# E7 t+ W
2 成就感:佛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你普度了半天,佛并不给你成就感,实际上并没有众生因为你的工作得到了灭度。; t4 c$ H9 v5 y; I# h+ z7 D

/ E, X8 L" L- s8 t" }$ m3 可操作性:愚公移山,第一步很简单,拿起锹来挖下第一锹土就算开始行动了。而“普度众生”,你怎么个普度法呢?这个活咱不会干,怎么干?5 G  Q# t* R; e) T! S2 l

2 Z8 y: E- `$ W7 s) s( F我们再仔细研究一下须菩提提问的前因后果,和佛说的话,原来,佛给出的“普度众生”,是“降伏其心”的一个方法,重点在于“做如是念”。有朋友听过弥勒佛发愿普度众生的故事吗?在那个故事里,并没有说他如何普度众生和普度了多少众生,他发了普度众生的愿,就成即身佛了。
  O' J- K+ l7 H! I, Q. [8 t9 ^( [! I7 `) @
那有朋友要问了,对于一件不可完成、没成就感、不可操作的事,我怎么能发得出来这个愿呢?
$ S' D6 {& N) c
* e1 h/ g) I( G9 q. t- q; _呵呵,佛言不虚,佛说能,那就当然能,比如,我们看一场电影,虽然我们没法控制电影里的情节,却可以产生希望故事如何发展的愿望。
9 A6 ~: d- r3 r4 j" U: K) ?4 v5 i2 [2 h
& n& V8 b+ d1 b# ~9 B$ Y当然,普度众生这个愿,不是说发就能发得出来的,这要经过几世修行,才能修成的大悲心。
6 l) o% |( [- D' K+ ]- n3 E
4 x! C) S& w- J2 R佛后面这句话,是很有名的,经常被人引用:$ r" G$ \5 G6 \3 |( M0 l8 g3 D& G

) _. c$ n5 Y8 K: C“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 Q2 n, O6 a! `9 }" b: d# d$ s$ k% ], z& E2 V# t+ U
这句话,没有难解的词,语法也不复杂。“相”,相当于咱们常说的“形相”或者“概念”的意思。我,就是我,人就是别人,众生,所有动物,寿者,就是长寿的人,或者长生不老的人。
" g% ]" E, X* q8 `( Q, Z7 @  @: Z# ^$ }# e0 e7 I# ~
要想成为菩萨,就要去掉这些“相”。但是,这些相怎么能去掉呢?去掉了,又是怎么样的一个思想境界呢?我理解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很困难,怎么冥思苦想,还是觉得似懂非懂。& [% q' F+ c! W# d! P
( W# F, Z- k1 x7 x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说的不是“相”吗?于是我想到了照相机。就拿着照相机到处照。一张在海边照的海面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天风大,海浪高高低低,形象各异。我看着,似有所悟。, x% T9 k% J* L/ Y+ V2 ~+ ?

/ y/ a" L& P0 C3 F/ v# k# O; I我挑了一个我喜欢的浪花,写上“我”,又在别的几朵浪花上写上“人”,在所有的浪花上写上“众生”,又挑了几朵高大的,写上“寿者”。于是我就得到了一张有我人众生寿者的“相”。
* K8 N" d, ~4 P1 a+ ]
" \2 f5 ?; ^5 m' F0 m( A0 g3 u我拿着这张照片再到那个海边的时候,发现我的“我人众生寿者”,都成了“历史”。于是我试图定义新的“我人众生寿者”,却发现这是办不到的:浪花的形状、构成浪花的水都在不断的变化,我突然感到,实际上并没有浪花,我头脑里“浪花”的“相”,实际上是一种假相。这个由极细微尘刹那聚聚合合变幻的大千世界的相,又何尝不是假相呢?在无限时空中,谁能分得出来“我人众生寿者”呢?
5 P0 {6 o. _" O! L" T: a1 {
& L* V1 y, x) @$ `  K经文:‘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7 ^  x) k$ j8 b" Y

$ I6 P/ o4 X. I0 u$ ^& [体会:“复次”相当于“另外”,“还有”,“法”字,在这个地方和我们一般理解的“方法”有很大不同。7 B& _  G/ {& o& _

2 b1 g- x* k/ ^. b1 \0 j《佛家名相通释》中解释,法,是“至大无外之公名”,也就是说,一切都是“法”。相当于世俗的“物”字。. J. J8 b3 U& t: j3 j/ O

9 J! `- S8 r% }6 X8 J. R) f; q3 R我们说动物、植物、生物、有机物、无机物、事物,于是一切都是“物”,除了“物”,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叫“唯物主义”,“物”是至大无外之公名。$ C7 y  v4 ]& C

, ]8 {) |/ x, S; w. C& f. U0 K佛教中的“法”,也是这个作用,用来概括一切,不过,对“一切”的分类,角度有很大不同:7 I$ M) t' [$ E6 p) ?

1 z3 O7 F- r% k3 A佛教把“一切法”分为“色法”、“声法”、“香法”、“味法”、“触法”和“心法”。
) i  `& i( u0 ^1 F, u9 O% y! N* K3 V
1 d2 H& R2 }8 B) h) d4 {比如,一棵树,唯物主义把它归类于植物。佛教中呢,同样是一棵树,你看见的树,叫色法,听到树叶哗哗的声音,叫声法,闻到的树的气味叫香法(佛叫中把臭味称为“恶香”),摸到的树叫触法。你进了屋子,看不到那棵树了,但是你知道那棵树还在门外,这叫心法。, t/ N! m! A' x( n3 b

' @/ f1 a7 d  m7 A上面说的几种法,叫做“有为法”,有为法都是虚幻不实的。除此之外,还有“无为法”,又叫做“佛法”、“真如法”,这才是实有的法,不过没有成佛的人认识不到“佛法”,等成了佛就明白了。0 _; c( E6 c4 H' P1 r

- `3 K+ i6 f9 U/ n8 ~9 j  b9 _% C! `“住”,相当于“依赖于”“局限于”;“布施”,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或者帮助别人的意思。那么什么叫,怎么做“不住相布施”呢?大家一起领悟一下吧!这篇已经很长了,下次再讨论吧!+ A/ a% g3 _; b9 Q

& r; z& ^2 N( p* m1 e! Z3 s[ 本帖最后由 扁舟 于 2008-6-12 14:35 编辑 ]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6-12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个热闹.
鲜花(634) 鸡蛋(5)
发表于 2008-7-26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8-7-27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要真修行,就努力呀
鲜花(327) 鸡蛋(0)
发表于 2009-7-8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体会是一回事儿,行又是一回事儿。不知道为什么,我对金刚经情有独钟,希望有机会大家可以共修此经。。。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搬家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6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欢迎扁大师。你的金刚经写得真不错。
鲜花(52) 鸡蛋(32)
发表于 2010-3-27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6# 扁舟
: k( u+ p- A9 A* [! {8 E* C. Z! [* e8 \4 A
那时间概念在佛陀那里是怎样的呢 ( ]4 Q/ D6 x' V8 v2 r+ o) M2 V$ [! g) @
        即:“时间”在释祖“成佛”前是怎样的、( t' {6 ?! x0 z4 s& E7 H
                    在释祖“成佛”的那一刹那、一瞬间是怎样的、4 b* x0 M8 l6 ^* F& P( _; }( ?
                    在释祖“成佛”后是怎样的- {1 Y" f* A- a( H) u
0 B4 A) `: d2 @& H+ W
佛陀的时间概念有无变化、如有,原因是什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7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祖慧能有一个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c7 B& p( k; ^4 P  C3 p8 G- Y6 u4 \& Y. a《楞严经》中也有“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的句子,都是告诉世人不要着相,“凡属有相,皆属虚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有生灭的尘,只有你的佛性是如如不动,了了常明的。好比一家客栈,佛性是主人,一切相为客人,客人来了又走,主人安座店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说明还没有找到妙明真心的所在,修行的最关键一步还没解决,怎么能称为菩萨呢?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30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顶礼各位!没想到扁舟大师有能有这样的感悟,是我自己太孤陋寡闻了,也是自己太浅薄了。这几天一直感动着,为许家路先生的慧智,也为佛教的复兴。
+ H+ o/ i1 k8 E, a3 I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11-29 21:05 , Processed in 0.13040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