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64|回复: 6

想走就走 自在圆寂 - 寂芳尼师往生纪实 2008.6.9

[复制链接]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8-7-11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4 L! y2 K$ H  N6 h# g2 L9 m( E: V

  j+ n8 F3 E8 I& Q+ g. m, F想走就走 自在圆寂
5 E2 H1 q5 V8 D% v4 Y# V/ f) E: g; P& ~+ }. P. J( `; Y$ a
    ——安岳县金刚洞寺寂芳尼师往生纪实: W$ `" s! Q0 N/ Q
# E2 s9 u% h( M0 g' L
本文作者:刘咸光- D& w2 L4 J9 z3 r4 |2 K
8 T3 c  [4 I5 ^* ]% E9 ?' M

. d5 L3 o3 r' Z& [; h7 c--------------------------------------------------------------------------------
* w7 k! u: Y8 {) s5 [! L3 `" i" Q) h  Q7 M; Q
% V! y5 y! q! |( Z
4 M6 g& g' w7 ?( F# L
上图:寂芳尼师庄严法相
  l. o. X  t5 [; O
( p" e; ~3 J) @3 g: q7 J# w一、佛化家庭 $ f, d5 S; a2 E  N5 L+ ]
; z7 Z/ H% a7 q) w' [7 e- z4 f
  寂芳尼师,俗名熊成芳,1931年1月15日(腊月初八)出生在四川省安岳县云丰乡普陀村何家沟大屋基一个农民家庭。: o" }- o  s5 U& e3 ~  M  u6 k
  熊成芳祖辈几代人都学佛、吃素。哥哥也是佛教徒,他下地劳动时,每挖一锄就念佛一声,超度被无意锄死的众生,也为自己忏悔消业。& h! k0 A) `8 _+ Q
  熊成芳儿童时代,父亲早丧,嫂嫂亦随之夭亡,不久,哥哥又病逝。丢下母亲和三岁的小侄女熊开莲,靠她撑持家务,一家三代弱女相依为命,种庄稼、打篾席卖,勤耙苦挣,节俭过日子。2 a. |- e2 N' q# }9 `
  不几年,母亲也离开娑婆世间。熊成芳见母亲平时学佛那么虔诚,念佛那么精进,走的那么安详,鼓舞了她一心学佛的信心。1945年,刚满14岁的她,便步行到偏岩乡岩剑坪,禅庄老和尚(100岁高僧)引她皈依了“三宝”,法名“寂芳”。后来,熊成芳又把熊开莲侄女领进了佛门。
4 k7 b% X1 S8 j2 j' T3 C
& n) m( \4 f7 l3 c& w' h二、真假结婚
! \( N' P8 Z2 A9 j
5 A/ g* i8 S( i1 k3 z2 T  熊成芳是个文盲,但她心地善良,勤劳俭朴,精明能干,且长相漂亮,令人十分羡慕。“文革”前后,不少农村干部、医生、亲戚,前去向她提亲者,蜂拥而至。
2 z& p. m! p& i9 p0 d0 V  由于熊成芳善根深厚,自幼就接受了佛化家庭的教化与熏染,对红尘爱河早已看破,不愿沾染五欲七情,故对前来说媒求婚者的态度十分坚决,一律拒绝。) D1 \' ?- f. I7 V1 H
  可是,众多求婚者并不罢休,继续不断地缠绕,使她的心境不得清净,难以安宁。怎么办?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她便去请求师父指点迷津。
) v0 N% \5 H/ n. @! H  1971年五月初三那天,熊成芳去到金刚洞。这时,禅庄老和尚正处在劫难关头,自知难逃十年牢狱之灾,三天后将被抓入狱。见熊寂芳拒婚的态度坚决,深知她修行的意志坚定,便鼓励她保持好童贞入道,把“节”守好,守到底!并给她出了个主意——假结婚。) ~, y' Z4 T5 w+ i* y: v) ?
  熊成芳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加上至亲善友的周密策划,她与傅向银办理了结婚手续,领了《结婚证》。她带着侄女熊开莲,全家人搬到傅家沟,在傅向银家里共同生活。从此,再没有人来向她提亲了。0 w6 j4 F! m5 X% d
  熊成芳“嫁”到傅家了,她们登记领了《结婚证》是真,但“结为夫妻”却是假,因为,熊成芳并未与傅向银同房,而是跟侄女熊开莲同床。这一暗中情由,外界一直不知底细,是在“文革”大搞批斗时,“革命群众”逼迫释寂玉(即傅向银出家后的法名)交代问题时坦白的:“啥子问题我都交代了,不敢不老实坦白,只有一件没交代了,那就是我跟熊成芳是假结婚”。 6 ^6 r# m5 ^5 [; p: p" r+ W% l
4 E7 C- _- ^: d
三、出家受戒 6 p' ?* X: g' k/ k7 J
5 M  u% N$ M3 K4 [8 R
  1981年,禅庄老和尚获得无罪释放,出狱后,返回金刚洞。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年逾百岁的禅庄老和尚老骥伏枥,继前建寺弘法,带领释寂航、释寂玉、释寂洲等弟子,建起了大雄殿、天王殿、观音殿、七佛殿,雕塑了六十余尊摩崖佛像;老和尚用通俗、生动的偈语讲经说法,普度有缘无数,不少弟子成了法门龙象。
/ y- L' G5 j4 x! ], E+ M9 u  1983年,熊寂芳在禅庄老和尚坐下剃度,出家修行,在金刚洞聆听禅庄老师父讲《金刚经》,讲《释迦谱》。每次听后,她都深受启迪,充满法喜,铭记在心,用于生活。. J$ c% f# x7 H1 m9 ]2 _
  1986年四月初九日,寂芳尼师在禅庄老和尚的组织下,随同寂光尼师、寂安尼师、寂权尼师和寂义尼师去到五台山塔院寺,在寂度和尚那里受比丘尼戒。受戒后,寂芳尼师回到金刚洞寺,潜心修学佛法,一心一意护持道场,芒鞋不出山门。 3 [1 Q4 w3 Z( r% f
  i( b$ ^6 c5 w$ R
四、护持道场
" V$ E, j3 Z6 S- r# C2 N
  M  Y* w% W, g& V6 N# ~  1991年底,世寿120岁的禅庄老和尚圆寂,住持由寂玉法师接任,他节约建寺,为法献身。继由寂洲法师当家,扩建道场,按照禅庄老和尚生前遗愿设计的五佛殿建成,为“石刻之乡”增添了光彩。( d& ?* r, h# s$ ?9 D/ s
  在寂洲法师住持金刚洞寺年代,寂芳尼师职任“库头”,掌管钱财出纳。每次结帐,她所管的现金不但分文不少,反而多出账上金额。为啥每次都多?原来,她把别人供养她的供养金都放入公款里去了。正因为如此,寺院的收入、支出,大家都很放心,常住上也不须操心,当家师寂洲法师经常向人夸讲寂芳尼师,说她这个管家,硬是管到家了!2 c" S6 o  r5 c$ l# A* e  V5 `5 K, {
  寂芳尼师对待金钱,从来不贪,她常说:“金钱没啥意思,不能去贪人家的供养”。她素来没有一个钱包,她领到的“过年钱”,顺手就往功德箱丢。给人喝“大悲水”,人家供养她,也往功德箱里放,或马上交给常住用去买菜。她不愿接受别人的供养,说“我没有福报,收了供养,消不了灾”。/ b$ e! X2 G, T) _7 ]) e

2 ?7 ?' v8 v' p2 |0 n$ ]* T9 J! @. n; h
五、忍辱负重
$ q4 J- b- P7 J; e3 S' x
+ ~! E& \' v/ L. X: D
; k  K1 C: ]- j8 j/ C  寂芳尼师担任寺院出纳期间,有件事万万没有想到,那就是她所保管的六千多元现金,不翼而飞。是谁偷走了?她不说出来。有人折磨她,几天几夜不让她睡觉,逼她交代。有人诬陷她,她只是说她的心见得天,对得起佛菩萨。明知是谁敲了她的箱子,偷走了钱,她就是不愿意把那人揭发出来。平时,寂芳尼师就很注意善护口业,不怨恨人,从未露出“哪个对不起她”的话。不该说的话,她是一句也不说。而常说“要忍得,要饿得,要受得”。
+ ?: r* h/ _0 k3 Z' k. c  六千多元现金被盗,给寺院造成了很大损失,寂芳尼师心中不安。但她能忍辱负重,只思己过,不论人非,不分昼夜地在佛菩萨像前跪拜,虔心忏悔,求佛菩萨加持,祈盼挽回寺庙的损失。真正心诚则灵,有感必应,只见那偷钱的人,那几天脸青面黑,身心难受极了,不得不主动前来向寂芳尼师承认偷钱的事实,恳求寂芳尼师不要再跪拜了,她已受不了了。4 ^1 u" R0 A9 d! u
  那犯偷盗戒的人,他是谁呢?原来是贪图衣食而混入僧团的照妙。照妙(俗名刘隆联,广汉人),求寂洲法师给他披剃后,并未把心安住在持戒修行、弘法利生的佛教事业上,而心存邪恶、追求名闻利养,贪图五欲六尘,争权夺位,损人害人。特别是寂洲法师于1997年6月26日圆寂后,他乘机揽权。揽权一年多,把金刚洞搞得一贫如洗,穷得连一瓶香油也没有,还负债20多万元。他不信因果,将六千多元现金从出纳那里偷出来,任意乱花。种恶因得苦果,不久,照妙身患肝癌,先后去广西珠海、安岳县城医治,花钱无数,均不见效,疼病难忍,叫苦连天。寺院常住慈悲,将他接回金刚洞疗养,病重时,大家还为她助念。寂芳尼师对其偷盗一事,一直包容心底不向外张扬,当照妙临命终时,还主动地来为他念佛诵经,助念送他往生,寂芳尼师对人说:“冤家债主,也要超度他往生,你以后走才没得障碍;给他助念,让他不落到恶道,也好嘛!”寂芳尼师真正做到了冤亲平等,心中没有恶人、仇人。
: }, \. `. Z! U3 l# L" P" N% E! O4 ~1 y. ?4 G- T, R0 ^

! z4 U; K0 E. p9 c* G( T" m9 ^六、安贫乐道
4 Y( B3 R* y3 Z7 z/ z* m
& N/ R+ }! @/ y0 W* W9 @0 _  ~* ^  寂芳尼师是一位普通的出家人,却是一位真修行人,她的日常生活极为俭朴,吃穿用极其简单,是出家行人中的好榜样。
" w" O( P7 _2 ~2 F6 N  她常日中一食,不吃晚饭,早上也只喝一点水。她说“吃了饭,打坐不舒服”。她喝水时,喝多少,只从水瓶里倒出多少,一点一滴也不浪费。能吃的洗锅水,她也常喝。盆中盛的洗手水,只有一指姆深。她不让别人帮她洗衣服,怕浪费水。常劝人说:“莫蹧踏水,死了难得去喝,难得消灾”。
0 }; |9 l" c! S" q  寂芳尼师穿的衣服,旧得不旧,补了又补,洗得非常薄了,还穿在身上。别人送给她穿的棉衣,没有见她穿过,从衣柜里翻出来看,还是新崭崭的,你问她“留着做啥子?”她说:“哪个没有(棉衣),我给她结缘嘛!”心里总在为他人着想。她的侄女给她缝的夹衣,当着侄女面,就穿一下给你看,侄女离开,她又把夹衣脱掉。刘顺贤见她穿的涤纶衣衫不暖身,逼她脱下,换件新棉衣穿,等刘转背,她又脱下了。她还说:“你们的钱,来的不容易,……我难得消灾。我一天给别人消灾,难道自己不挣点本钱(积功累德)呀!”) J4 Q0 M6 ^' _- s% u2 Q4 m
* T6 O; N1 n! U* o$ K4 z8 x: S
7 q7 n: d) C% c& j1 q
七、听经念佛
& u3 P% }/ [5 N  C: F. `) k# X" o" f4 f* B8 Z
* v1 B" D- T/ I! Q9 E! G% n
  寂芳尼师虽然一字不识,听经闻法却十分主动热情,当年,禅庄老和尚讲述的偈语,她都铭记在心。一次,谈到禅庄老和尚祭母的《祭母文》时,寂芳尼师随口很流利地背诵出来:“母亲为人性本善,诚心供养三宝前;家里常行讲道念,冥阳两利无争全。……”近年,金刚洞寺在照兴法师主持下,发扬禅庄老和尚讲经弘法的优良传统,每年定期举办讲经法会,寂芳尼师都自觉地到堂听讲学法,领悟其中的法味,从不缺席。
9 y: E% X0 }8 E* X  殿堂“唱赞”,寂芳尼师都学会能唱,但她始终不愿参加“放焰口”,她觉得“我没那个本事,挣了钱,没把别人超度起来,带过”。8 W- S- J! g  |) v/ z
  对于念佛,念“阿弥陀佛”,寂芳尼师抓得很紧,总觉得时间不够,因此,她每天很少休息,别人向她请教念佛的捷要,她告诉大家:“念佛,心要净,要进入,要认真,要观想,比如你瞌头,要瞌到佛的脚上,要观到佛像嘛!你的手板摊下去,要想到佛的脚板在你手板上站起嘛!瞌头只图搞得快,不观想,只当成(身体)锻炼,那在搞空事,功德莫得好大。”还说:“观想时,要把被超度的人、虫虫蚂蚁、一切众生都要观想起来,让他们闻得到、听得到。不要只图搞得热闹。佛事要做到家,不然,起不到作用,还要带过。光是把别人的钱拿到手,得了供养,满不了人家的愿,消不了灾。”
" G  C6 T0 s) D* L# U+ o! m/ ?  寂芳尼师还劝人“要修心,念佛时自己心里要晓得,不要有杂念,有杂念念佛,那不是在搞来耍呀!”寂芳尼师谈到她念佛时,心里头好象有根管子连通嘴里,只要心头一想,佛就从口里涌出来 了,她真正达到了净念相继,功夫成片,不念而念的境界。
6 I; A6 H+ }$ _; }8 L7 n' w  寂芳尼师喜欢打坐,平常很少见她在床上睡卧。打坐时,她不倒单。有人问她:“师父,你坐到念佛,不冷吗?”她告诉你:“专心念佛,哪里还晓得冷哟,还要出汗哩!”, U  y" A1 v! g5 F
6 T. ~8 U6 V) z- M
! l) ~% P9 ~" ?7 ]! i8 \
八、往生愿切/ W- g& A8 R4 j  s4 \
% `  V" j1 y& J5 g! W- }0 |9 y

# {6 ]2 c6 w" O/ C/ K8 `  寂芳尼师欣向净土,念佛精进,往生愿切,晚年曾多次向亲人交代:“我这一生修行,就是为了了生脱死。……机会成熟,我就要走。……我要预知时至,说走就走,想走就走。……我要没得痛苦,给活着的人做个样子。”她向亲人表示,为她准备的棺材,她不喜欢,她不愿意土葬,她要火葬。她想“到乐至报国寺去火化,那里又能念七天佛。……把骨灰撒了,给众生结缘。”至于开支,她也向亲人交待,她早已打定主意,存有3000元钱,交给侄女,拿来为她做佛事、放生、印经、塑佛像,对侄女们说:“我把这些话,给你们说好,免得你们二天说我没跟你们讲”。# \" V. |/ N3 U! t- M* G/ v1 {- k
  由于到乐至报国寺火化的机缘不成熟,寂芳尼师改变主意去成都。2007年夏、冬,她两次进县城,去刘顺贤家,想把去成都的打算告诉刘顺贤,但又担心受阻,始终没把这个想法说出来。8 ~1 Y& C9 d/ P* M
  时光进入2008年,寂芳尼师要走的心愿非常迫切,5月15日(四月十一日),她再次到刘顺贤家,为避免刘的阻拦,他打妄语,借口要去成都买布鞋、买罗汉衫。刘对一惯不讲究穿吃的寂芳尼师要买衣、买鞋,自然不太相信,更没预料到她自知时至,要去成都往生西归,劝她不要去,对她讲:“汶川大地震震得很凶,不能去,你年岁又大,一个人去,不放心,等大地震平息了,我们送你去!”
6 ~6 n9 \# @$ X% _/ G6 A  关于去成都,寂芳尼师是早有准备,一个月前,对侄女熊开莲遗嘱:“我要预知时至往生,给你们增强信心……我不搬盘(麻烦)人,我自己走起去(成都),不要你们经佑(护送)我……我没有别的留给你,只有三尊佛(陶瓷质料)送给你,你要好好念佛,莫去打牌!”) C3 @1 A2 H4 t) U6 S
  为了避免亲人、好友的再三阻拦,寂芳尼师抓住机缘,于5月初五端午节那天,悄悄搭乘傅小英的便车,独自一人去往成都。- r% ^. Z+ k2 }1 ?2 r, Q
  为得到往生的可靠保证,第二天,6月9日(五月初六)到昭觉寺拜见妙友法师,请教“怎样才走得快?”修密法的妙友法师问寂芳尼师“观不观得到光?观不观得到莲花?”寂芳尼师回答:“观得到。”妙友法师了解了寂芳尼师修行的功夫境界后说:“那好,你能一步就跨到(莲花中)。”这就更增强了她的信心。# o/ H4 H1 P8 P/ t
3 n* B/ l7 |# }0 u1 S% E5 I
8 Y- G4 M% l7 w/ i
九、说走就走
. U# l% X: f! V0 R  _, C! H8 J5 ~
6 Q6 z5 s7 {/ @9 K! V( n: _
1 x/ S3 n6 U4 z* [  R; Y  夕阳西下,寂芳尼师辞别妙友法师,离开昭觉寺,径直往青龙场走去。因为昭觉寺是大僧寺院,二僧不能留宿,她只好到青龙场寂花尼师那里去投宿。寂花师见寂芳尼师满面笑容,高兴的不得了,还开玩笑地说:“我就要在你这里歇,未必你还怕我在你这里歇呀!”
9 A8 ^) v+ Q3 t- U0 C1 J' v0 b9 X  平时,一惯过午不食的寂芳尼师,当晚竟出乎意料,她连吃三碗稀饭,又吃粽子,还喝了一碗牛奶。寂花师为她铺床安睡,寂芳尼师婉言谢绝,不让寂花师铺床,她要在椅子上打坐,她说她喜欢打坐。寂花师见她把鞋向朝门摆放着,盘腿坐在椅上;当晚三次起床前去看她,均见寂芳尼师一直趺坐椅上,如如不动,没有倒单,心中暗自佩服。$ X1 i8 @$ m2 d1 |5 E- }
  天将黎明,寂花师起来早课,进入寂芳尼师房间,准备向她请安。进屋一见,大惊失色,寂芳尼师走了(往生了),万万没有想到寂芳尼师她突然来,又突然走了。怎么办?怎么办?寂花师心慌意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赶快跟金刚洞打电话,告诉他们。/ q$ ^2 L- z# b: ~
  金刚洞寺现任住持照兴法师接到电话,听说寂芳尼师昨晚走了,他硬是不相信,心想,按寂芳尼师的身体现状,再过二十年也会健康地活着。但电话里再次告诉他,寂芳尼师真正走了。照兴法师迅疾通知她的亲属熊开莲、刘顺贤,以及安岳县佛教协会周祖碧秘书长等,于初七早晨动身,赶赴成都。上午11点钟左右,走拢青龙场寂花师处一看,真的走了。
8 Q) x# q4 ^' H' ~0 C% h8 T  |& U: `9 J- Z6 d, F
8 M0 P) J6 W, I3 v" ^) {
十、自在圆寂 / Y9 H  V- K0 e3 c/ T! e

: g" d( Z4 z; Z2 A) ~1 y9 o0 e
  77岁高龄的寂芳尼师,她说走就走,想走就走,自知时至,自我主宰,自在往生,她说到更做到了。这时,刘顺贤联想起昨晚所住木屋出现的胜境。刘顺贡昨晚住在金刚洞寺的木屋,与隔壁寂芳尼师常住的寮房紧紧相连,夜静时分,木屋突然放光透亮,她当时感到十分诧异,莫明其妙。今日所见,使她完全明白:寂芳尼师预知时至,自在圆寂,佛光接引西归,原来如此 。
& F% _8 F, j; i  k' q1 d; w  按照寂芳尼师生前的期望和佛教的倡导,火葬一般应在七天后举行,为让亡者的神识真正离体,确保亡者的安全。可是,寂芳尼师往生所在环境缺乏这个机缘,条件不允许,必须提前火化。根据寂芳尼师临终时的种种瑞相,与平时几十年修行的功夫,所达到境界来分析,妙友等法师断定寂芳尼师的灵魂是一下子就离体了的,这是一般人达不到的,寂芳尼师可以提前处理(火化)。
1 V0 n/ [* V" ]+ l  五月初八日早晨,天空下着小雨,给寂芳尼师洗换穿衣装龛后,护送去新都宝光寺化身窑荼毗。火化时,雨住天晴,东方升起了一轮红日。只见烟雾从高高的烟囱里腾空而起,形成一个花环,十分壮观。大家注视着花环状的祥云,见一双白鹤从祥云中穿过,向着西方飞去。9 G( p* p: B! D/ L! l* E
  等待彩云散去,莲友们一齐踊向火炉观看,只见炉火闪耀,炉火中心显现出寂芳尼师的影像;周围炉火,清晰地呈现观世音菩萨的影像,继而又出现大势至菩萨的影像,在场的熊开莲叫人赶快把他拍摄下来。
7 v# Q  u+ e/ a" Q  接着,大家仔细地观察寂芳尼师那又白又脆的骨灰,其中有黄、绿色的舍利花,并捡出彩色舍利14粒(见照片)。# ]+ X  i; B" J
  寂芳尼师预知时至,想走就走,说走就走,走的那么自在,那么洒脱,完全自己主宰,见莲花出现,就一步跨了上去,归向了极乐净土,四众莲友都异口同音地赞叹:“这个和尚真有本事!”
) _. c. ~+ x+ r4 k: ~  寂芳尼师自在圆寂了,为了宣场她的德行以启迪教化后学四众,安岳县佛教协会,金刚洞寺常住和寂芳尼师的亲属,共同发心,在金刚洞下、禅庄念佛堂西侧,建舍利塔一座。原金刚洞寺名誉住持、资阳市佛教协会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昌臻老法师为《寂芳尼师舍利塔》亲笔提字。舍利塔今已建成,前往瞻仰的信众接踵而至。寂芳尼师走了,寂芳尼师没有走,她永远在我们心中!
鲜花(117) 鸡蛋(0)
发表于 2008-7-11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8-7-11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7-11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南无阿弥陀佛!
鲜花(34) 鸡蛋(0)
发表于 2008-7-17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鲜花(6) 鸡蛋(0)
发表于 2017-2-6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随喜赞叹!
鲜花(65) 鸡蛋(2)
发表于 2017-2-6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阿弥陀佛,大善人,大修行,得自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8 11:15 , Processed in 0.11436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