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同志是前中国女子排球队队员,四十多岁了,为了帮助美国的排球运动,受体育人精神和排球职业态度的驱遣,不远万里,去了美国。郎平1985年退役,1987年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留学,2005年2月,出任美国国家女子排球队主教练。2008年8月,有幸带领美国队回来比赛。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美国人民的体育事业当作她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奥林匹克的精神,每一个中国运动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奥林匹克精神认为:纯粹的竞技精神只能带给运动员心理上自得其乐的悦乐感,奥林匹克精神带给人们的将是美感、荣誉感。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力,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郎平同志是实践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我们中国的运动员也要实践这一种精神。我们要和一切热爱体育的国家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爱好体育运动的国家联合起来,才能传播这种精神,造就更加健壮的人类——从而使人类更加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c& u F9 B. V" l: e q2 _
% y2 T' Y! p/ k; v) j7 z ~ 郎平同志传承的女排精神,表现在她对排球运动极端的负责任,对球队对球员极端的热忱。每个教练员都要学习她。少数人对郎平不能客观评价,出言不善,把失败归罪郎平,把郎平看成敌人。失利当前,先挑别人不是,再找客观原因。小胜一点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于比赛,不是努力拼搏,而是盯着金牌。这种人其实不是运动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运动员。从亚特兰大回来的人说到郎平,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她的精神所感动。中美女队的运动员,凡亲身受过郎平指导和亲眼看过郎平训练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运动员教练员,一定要学习郎平同志的这种精神。# a6 n+ J3 W( a* Q8 j/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