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9.上帝的吝嗇的賞賜 q- _4 A" g& h$ l% Z& c
e1 M9 W& @, ]5 e, \: R* W
上帝,我深知您是聖明的,不,應該說您就是聖明──您就是聖明本身。別說是故意褻瀆,即使上帝您本人借我一副膽子讓我那樣幹,我都沒有這個勇氣。我真的不敢。我這個人最致命的弱點就是愚不可及;最突出的優點仍然還是愚不可及;我這個人的無論優缺點,全是愚不可及。因此,我深知您也決不會和我這種蠢人一般見識的。. c- |# B, ]+ ]0 d' g
" h( W. F" S/ Q% |
上帝啊!我無意怪罪您,更無意傷害您;但是,如果由於我的言語不慎,或者由於我的無知出言不遜而傷害了您,我想您也不至於為此遷怒於我,更不會對我治罪的。) U! ^$ e; \7 x# ]4 J8 N
2 W z' \0 n* n5 e6 O2 E我堅信這一點,上帝,因為您就是聖明。9 m8 X, d Y. A# q$ {$ S& M" d
' H J6 ~7 t3 J9 |' Q; J- U再說,令我十分放心的是,上帝不是我的上帝,上帝管不了我的事。我既不是上帝賜給生命的亞當,更不可能是夏娃。我的生命是一個叫女媧的人給的。上帝,您大概還沒有結識過這個女人吧?這是一個十分善良的女人,儘管她同樣也是用泥土製造了我們,但她卻並沒有放出蛇來引誘我們,因此也就更不會治罪於我們。
2 j9 v! J( J: }
$ w% v! o* J0 o x我們並不像您的子民那樣帶著與生俱來的「原罪」感去沉重地生活,我們為此而感到榮幸。
' I# w7 \4 {8 u- p
+ m _0 ^ _* D k. ?7 \但是上帝,女媧即使有千般好,卻仍然還是有讓我們無法理解和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她在造人的時候似乎就太不公允,甚至有些不大負責任了。2 D; D9 g8 e3 ]* d" m4 w
3 A1 Z# m. t) \0 h9 A! S% K0 y據我所知,上帝您在造人的時候,似乎還不曾做過這麼不負責任的事;但是客觀地說,女媧造人之初的工作態度還是相當認真負責的,這一點即使上帝您也比不了。, t5 ?/ O. R. f- B0 A0 j
# D+ S: ]; L# a4 c1 l上帝,您不過只造了一個亞當而已,而女媧卻以手捏了無計其數的人,直累得疲憊不堪還仍不懈怠;為能提高造人的工作效率,女媧就想了個聰明的辦法:用繩子抽打地上的泥上,這樣,被濺起的泥點子就成了一個個生命。
9 c* h( a* @3 A' m0 X& {/ Z- \2 Y! O L8 D! @
但是,我真的弄不清女媧的做法究竟是屬於聰明的呢,抑或是懶惰,也就是我們今天通常說的偷懶兒,或者偷工減料?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以我的智力是絕對解釋不了的。
& r. H! [# e% C- b
) U) m$ ^7 @) O. ?9 `9 F' c' c. c我是一個笨人,這一點,上帝您是知道的。5 E4 [3 b) _) U) T1 t
9 |7 d9 e9 x/ I+ J但是,由於女媧最先的精工細作和後來的粗製濫造,致使前後的兩種生命有了截然不同的兩種命運:: K8 ~% t0 | B) A$ z2 z j3 `
0 m6 @0 }' ~9 m5 G v$ C3 ?4 N9 Z前者:以手工製作的人,因其話兒細面相好而富貴,是為當今之工藝品或者有身份的人;
/ c z# ^4 ]/ i0 \! o/ r
$ t( o. Q6 q( D2 j( M/ F" b1 }後者:用繩子抽打而成的人,因其匆促醜陋而貧賤,是為當今之偽劣品或者在貧困線上掙扎的人。
% N, C H0 ^/ p* }' O$ B% Z
% ]5 c1 t7 v1 S7 d3 y/ J- c女媧人為地使她的臣民兩極分化為貧賤富貴,使一種人生下來就注定能統治另一種人,而另一部分人卻注定了要為這一部分人當牛作馬;使一些人注定受苦,使另一些人注定了要享樂。
; p% g" F! [5 }) r. g/ h% m5 m, [; z. ?
是女媧的不負責任造成了人之間的重大區別,也造成了一些人的社會畸型心理。
! j- V# n$ ~5 s1 s9 G
. W% ]9 W- u' X) l; }% p5 B但我總以為女媧畢竟是個女人,連男人的力氣都是有限的,比如盤古,何況她一個弱女子,幹到後來她太累了,就有點懈怠了,我以為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 T7 Y3 ?9 f' R: ?$ j x; I) w, Z6 n; J. \8 R
然而,令我無法理解更無法接受的是:女媧意識。
2 J x4 w# Y ]
4 r' s5 R* h- j- u0 T5 {9 Z( k女媧意識就是說:# H+ D ?2 G! m% ?0 P$ k
$ Q5 `3 }; V) V _4 U; }一些人生來就該享福,就該統治另一些人;
; o- V1 D$ C, x( M+ B: V/ _9 \9 Y9 j1 X% W9 _: k3 j
而另一些人就該受苦受難,就該為另外一些人所統治。
/ }* J9 ]7 f% m4 \$ W, _& c/ q3 o5 v- X' K
因此,其結果無非是讓一些人理直氣壯地統治人;而讓另些人心悅誠服地受統治。
/ Y: u8 w4 I+ }2 _# E) M# c" \+ p
6 b7 v! t/ `9 s% ~最終歸結為命相。% i, g: z9 ]1 C. z
* D8 F: j% J) A6 w! T不是命運,是命相;命運還是可以改變的,而命相卻是和命一起來又和生命一起去的東西,你不服氣都不行。. W% e A% P( G) A! M
1 Y; f9 u5 o9 W: S
可是,上帝,您和女媧不同,您讓人在有了生命以後再去罪,又因犯罪而讓人罹難,讓人總覺得在您手裏有短處、有把柄,人的一生於是也就在心甘情願地因犯罪而服刑的狀態中過。
. v$ Y0 P: Q, C* o9 f1 {7 X' V5 y9 Z8 K6 `: V* s# i' X
上帝,您又讓人的形象和您一樣,因而在照鏡子的時候想起您;每每想起您來就想起自己的原罪;這是命運的烙印,是命相:$ P6 d5 b' V" N$ u) P" c+ T
# N# I: O, c6 w0 C5 P0 t* W0 m是因為自己的過錯而遭致的命運的烙印,即使一生服刑,也毫無怨言。$ I7 z7 W! f0 M
" w1 x: h4 I: X& U2 G: t1 P- |, R
然而,人的全部罪惡都來自於那條蛇,來自於那條蛇和上帝生來就有的對立情緒。這是一種宿怨;而人的災難卻是由於上帝和蛇的宿怨所累及;人,是無辜的;但是,人必須接受懲罰,承受苦難。正是為了擺脫懲罰和苦難,人才歷盡了艱辛。但是,在《哲學思想錄》中,狄德羅以寓言家的口吻,對我們說:" W6 J0 f+ a* r2 \4 @3 F8 J
* z1 l: ^; X( h! N. C) B
我在夜問迷失在一個大森林裏,只有一點很小的光來引導我。忽然來了一個不認識的人,對我說:「我的朋友,把你的燭光吹滅,以便更好地找到你的路。」這不認識的人就是一個神學家。
% B9 a; t# }' r: |( q5 \
+ Z8 M- \4 _% {4 B% A7 G9 G& w, J老實說,我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碰上這麼一位好心而且過起日子來,一定也是一把好手的神學家,不然可以省下蠟燭來,不去找路,而是直接去尋找上帝。因為一個連上帝所在的位置都不知道的人,你即使告訴他一條道路,他怎麼能夠找到上帝呢?! x. K1 \2 X; E, ?0 `- [
$ W+ d" G) M2 R* c* V9 M( L問題正是如此。據說,一般的人,一生只能見到兩次上帝,這還是說運氣比較好的人;一次是降生的時候,一次是歸西的時候。似乎上帝永遠都是行色匆匆的,來不及關照我們。因為,這個人類的世界,每時每刻都有人生,每時每刻也都有人死,所以上帝就總是這裏那裏的在趕路。真夠他忙的!
4 c* U( y# H+ X) |3 n- p
' Y( J% I- \. j U( V) R7 S上帝賜給我們生命以後,一撒手就消逝不見了,這真令人遺憾。6 h7 }& S- k- M! w
+ ?; s5 t2 |: Y% ]上帝在我們降生以後不久,覺得一切都還正常,就扔下一支蠟燭,然後留下話來說:需要我的時候,就把蠟燭點燃;我看到光,自然就會趕來的。
1 j& o0 k! o; {: d! b% |# \% D4 U! U3 R ~8 l) R+ x
可是,上帝太吝嗇了!他留給我們的蠟燭,燭光太過微弱,連我們自己都覺得看東兩時太吃力,何況用來召喚遙遠而不可及的上帝。8 u+ i+ u0 r4 A
d! x! ]8 |: J9 M2 A上帝似乎只有在賜給我們生命的時候,大方過一回,因為他心裏清楚:人生下來注定了就要受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