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37|回复: 7

诸子百家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10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时光飞逝。历史的车轮很快驶入了约西元前500年。此时,东方的中国正处于春秋末期,一个思想者的时代就要开始了。
# t: u/ d# x1 _老子的“道”将要传于天下,一时百家争鸣,各种学说、思想、主张争相出炉,风起云涌,蔚为大观。这一时代,堪称中华思想史上之盛世,比之欧洲古希腊时代,毫不逊色。这一时期,中华文化、思想与智慧获得空前发展,其壮观的场面可与欧洲的文艺复兴相貔美。 2 u. l* k  r+ l2 \
& T2 T. O) b4 j- b/ H
看,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们登场了。 ; f5 y3 A2 V7 F$ U) f6 N- d
0 j# O8 x% ^8 v( g/ G& a
道家$ J& F! v9 d2 X1 g# p1 a
5 B* H$ `  ]0 J0 m# k
老子是道家的鼻祖,他提出的基本思想范畴是“道”,所以后人称老子一派为道家。
$ l% H& R" c$ u; I老子写下了《道德经》。《道德经》共五千多字,但后世研究这五千多字的著作,至少超过原著一万倍以上,说它是“汗牛充栋”是一点也不夸张的。老子并没有给这五千言题书名,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所以后人称它为《道德经》。今人往往把“道德”视为一个事物,其实古文中一个字就代表一个事物,所以道是道,德是德,是指两个事物。老子既讲了道,又讲了德,合在一起就是《道德经》。 " r# r2 e8 t* I0 z7 |" v' w& t: ~

5 c9 E3 ~1 o' k3 e+ Z1 F9 }! m许多人将《道德经》看作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但是真正有缘的人却将其视为得道修炼之法,并依此进行修炼,达到返本归真的人生目地。正如老子在开篇中讲:“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的“道”不是“常道”。正因为不是一般的“道”,不是随随便便让人得的,所以才非常珍贵。而大道传出,身在人世迷中的人们态度也是不一样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X/ t$ m( n, a  v) S
7 H1 V  l; O6 ?4 c# }  M3 E5 Z/ o( L( B为了让有缘人得道,让上士最终返本归真,老子在短短的五千言中告诉了人们这个“道”的含义以及与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的关系,如何做人并最终如何达到返本归真等一系列问题。而对其他问题的阐述恰恰是为了那个最终的目地做铺垫。老子为了让修道之人明白修道之法,还多次谈到了有“道”的圣人在面对各种问题时是如何做的,以此作为人们的榜样。! Y1 ]# I# e! j$ Q; `
8 C; b1 a$ n+ J
为何传道? + j% o- e" C' H6 |  w. [+ c- b

: g( @- @! a" P& u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0 \" C; s: @3 @+ O2 K
% g9 z! l  u* w4 j+ }! r, i无疑,老子认为道德远高于仁义,故曰:“大道废,有仁义。”意思是说,因为大道没有了,人们才追求仁义。老子认为社会的发展导致人类对名、利的追逐,从而扰乱了人们的心性,失去了本真。仁义、忠孝的出现正说明了社会道德的败坏。正因为社会中存在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现象,人们才向往仁义、忠孝。如果人人都相亲相爱,政治清明廉洁,这些就象普通衣食住行一样自然而然,没有人会加以倡导。为了让人们可以归真,于是老子传出了“道”。
/ U1 t# n2 n. S7 H% G
  {* A  J& s1 v6 F道是什么?5 b& D- s& `' V+ O

" H4 e' m/ r0 `7 n《道德经》开篇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6 i9 T1 J. L( [  d8 n& r
! y  B4 |) ^+ z6 p2 B# I老子所说的这个非同一般的“道”究竟是什么?老子描绘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正是这个神奇的“道”,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却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老子告诉我们:“道之为物,惟恍惟忽。恍兮忽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被称为天地之母的“道”,自然就是宇宙万物起源的根本了。 9 n5 v0 Y. \2 Q
! M) q$ H! u+ W+ D. j
这个称为宇宙本源的“道”是如何造化万物的呢?老子告诉我们:“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整个宇宙的演变正是在“道”的作用下开始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也是宇宙中所有生命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
: `6 g4 m3 \) A' h/ c. v6 _& W! W/ u: t* S: ^4 I! O) C
既然“道”造就了宇宙中所有的生命,那么“道”不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吗?不就是规范人类道德和行为的最高法则吗?如果人类按照“道”的要求去做,不就是在修道了吗?不就是在返本归真吗?
+ Z  s4 B2 U0 T- S" Z  _  p& \/ S! K
或许以上所言还不能让人明白“道”是什么,那就让我以一种更浅白的方式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道”。个人浅见,“道”具有多重属性。“道”是宇宙的智慧和能力,他创造了宇宙中的万物和生命。“道”又是衡量宇宙中万物和生命的法,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一切都由“道”来衡量。同时,“道”在宇宙中又具有法律的强制力量,符合道的将在宇宙中永存并升华,背离道的将在宇宙中下沉甚至销毁。得道的人将获得与“道”的层次相应的智慧与能力:洞悉他层次以下的一切,有智慧衡量其层次以下的一切,有能力传他层次以下的“道”或“法”,同时有能力创造其层次以下的万物与生命,又有能力制约其层次以下的一切、管理其层次以下的一切。当然,他所做的这一切也必须是符合“道”的。因为“道”的多重属性,当时没有一个合适的名字去描述他,老子只好“强字之曰道”。
) o, [7 f+ p3 }! z# @/ ]! g
9 ?1 E  R8 U9 d6 Q, O, ^明白了什么是“道”,那么该如何去做呢?老子同样给出了答案。
/ X( h3 O5 b7 L4 P9 p4 A
3 y9 ?% Q8 }9 _6 Y& Y5 ?2 g; {如何修道? - S5 A4 G- H% ^/ c

& Q& f& ?0 O- q1 [0 O2 {' x对于那些向“道”之人,如何能让其返本归真呢?老子给出的回答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修道者要向善。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道德经》第八章) 修道者要杜绝各种欲望和执著。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打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二章) 修道者要“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道德经》第十九章)修道者要做到清净无为。“清静,才是天下的正道”。(《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V6 l5 }% y: O, l# F3 u0 R

4 F) P  h/ {* ]% T% q" f修道还要坚定通道。老子说“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5 {" A" b1 ?6 U& \% ?7 u! x
/ P, U, @- {! H& s1 o  b4 f即使不是修道之人,读了《道德经》,也会明白做人的道理。而修炼的人和不修炼的人的区别在于:修炼的人不追求人世的利益,追求的是返本归真;不修炼的人恰恰相反,执著于世间的一切利欲。这正说明得到真道是如何的可贵。 ) W" n2 I( K$ z' k8 J5 D2 J
  N( f5 S7 _$ R( z  K" |9 l
老子的“道” 深遂渊博,启悟智慧,同佛法和西方的神谕一样,是修道之法。只是世人执于世间名利,从中看出的只是人世间一般的道理。 6 T( O2 t# X& k1 Y6 c4 z4 x5 `& m
, X  H$ t: m! P4 W6 I
在老子之后,道家也多有名家现世,如鬼谷子、庄子、列子(列卸寇)等。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
4 r& A) S" @/ _! G( u- x儒家说:“统治者要讲求王道、推行仁政,才能治理好天下;统治者还要在人民中间推崇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才能教化万民。”
4 b4 j& \% {& f* ^: u0 Z  x3 ], ]
" e) H/ _. s% e5 \' O1 Q% k$ y- W. c儒家尊崇仁义道德,因此几千年来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其几代佼佼者,始终为中华子孙所景仰。如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后世历代君王都尊孔夫子为圣人。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主张减轻赋税,实行仁政。后世把孔子和孟子合称孔孟。荀子是战国末期人,是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同样为后人尊崇。
( F" l1 k. H# \) O
& ]  }: z4 \: Q! N法家
3 {7 G+ O9 C+ O* b
; h6 o$ B( }7 m+ q/ u/ R: O而那边,法家在大声主张:“无教化,去仁爱,传任刑法而致治。”意思是不需要仁义道德的教化,只需要严明的刑罚就可以达到天下大治。
, @3 V9 T$ T% T; x4 g8 j( V  N- q) B3 Z6 v; m
法治当然有其一定的社会作用,但法治不能调整全部的社会关系。在一些特殊的社会关系领域,还是需要靠伦理道德来调整才能奏效。但法家一味夸大刑罚的作用,而无视道德教化的根本作用。其结果必然是百姓并非真心向善,只是慑于强威而不敢越轨。人们心中充满了反感,整个社会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之中。因为人心的反感,所以这种平衡是很容易被打破的。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天下不能大治,人心亦不能趋善。
7 p4 n! y& O" N. T/ E) r- t" j3 ~7 M4 Y8 W& e
法家以商鞅、韩非子、李斯为代表人物,但这几位“仁兄”都没有好下场。
  L6 }4 p/ ^9 C) o% S8 t+ A8 o% E% y5 V& g8 ^9 T/ j
商鞅变法,其新法严厉而残酷。全国百姓每十家编为“什”,每五家编为“伍”,一家有罪,其余九家都要检举,否则十家连坐。这就是“连坐之法”。此外,新法还有许多严厉的惩罚措施。百姓不敢议论新法,更不敢擅自越轨,整个社会显得非常安定,但这并非由于百姓道德的提升而是因为慑于新法的严酷。 9 a: T* p( G& {

. K; _4 v% b) m% n9 W+ l5 p0 F  B商鞅也是个阴险狡诈、背信弃义、为达目地不择手段的人。有一年,商鞅劝说秦孝公攻打魏国。商鞅派人送信给魏公子卬,骗卬说希望能与他相会,一起喝杯酒,订立盟约。卬信以为真,前来会盟。当双方正在喝酒时,商鞅的伏兵俘虏了公子卬,趁机打垮了魏军。 * R3 {- X# b# b7 K9 r! x
4 A# Z8 n# m# j* w  \: ?' m
商鞅做秦相十年,得罪了许多人。赵良曾告诫他说:“靠小臣见到秦王,这就不是正道;做秦相不以百姓为主,却大肆修建宫廷,这可不是建功立业的正道;对太子的师傅实行酷刑,用严刑峻法残害人民,会累积怨恨和祸患。如果你还是贪图富贵,压制百姓,那么一旦秦王去世,您就会遭殃的。您只有劝说秦王,让他重用隐士、遵从礼法、尊重有德之人,你才会安全。否则,不久就会大祸临头。”但是商鞅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
8 q2 S# n& E! F$ g  J- {, i- r! f! ?8 \7 I
五个月之后秦孝公死了,太子登位,马上派人逮捕商鞅。商鞅逃到关口,晚上想住店。店主不知道他就是商鞅,说:“商鞅的法令规定,不能留宿没有证件的人,否则店主就算犯罪!”商鞅长叹一声道:“唉!法制过分,竟然可以达到这个地步!”只好连夜逃到魏国。魏国人恨他曾欺骗公子卬而使魏军吃了败仗,一开始不肯收留他,后来怕得罪秦国,就把商鞅抓住送回秦国。后来秦惠王用五马分尸来处治商鞅,然后杀掉了商鞅全家。. B; B' l( _2 a+ H& R+ o
' N- s: R; g! `) P" r* w/ y7 ~
韩非子主张刑罚而不赞成仁爱。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这出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所谓“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一切都由利益决定。人性之恶是无法用道德及教育来感化的,只有用威严及刑罚才能惩治。
3 D3 v3 H/ L0 V( w) P; [
+ u3 ]/ r" w. n在治理国家方面,他认为不能靠人民自动来为国家服务,而要用严厉的法治来强迫人民行动。韩非子认为,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大家都会为利益而争斗,只有用强权、威严来压制人性中的恶,用严厉的法治来镇压人民,才能防止社会动乱。
* I7 j* L6 a0 P; E0 t; j9 z! N4 E6 m0 ]6 ^# q
韩非子的主张得到秦王的赏识。但是李斯、姚贾害怕韩非受宠,影响自己的地位,就在秦王面前诽谤韩非。秦王就下令惩罚韩非。李斯得令,派人送去毒药令韩非自杀。结果韩非不得善终,客死他乡。后来秦王后悔,想要放了韩非,但韩非已经死了。/ G$ Z+ k7 R* P5 L  {  F
6 D7 T8 I* c" b% x) h
李斯的志向就是做一只“粮仓之鼠”。仓鼠之志决定了他只会关心自己的利益而漠视他人的利益,甚至敌视他人的利益。
) `- }' ?8 }+ m8 L' G
; ]1 L! Y2 `( P& I0 |# F9 Z《谏逐客书》是中国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作品。李斯在这篇书中不仅强调了外国人才对秦国有用,还特别强调从外国来秦国寻求功名的士人都愿意效忠秦王。但李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而陷害韩非,所使用的理由,恰恰就是当年自己在《谏逐客书》中所批驳的言论。他口气一转,郑重其事地强调说外国人不可能效忠秦王,这是人之常情。他劝说秦王把韩非杀掉,以免韩非可能帮助其他的国家与秦国作对。这些不过是藉口,实质是极度的嫉妒驱使着李斯对于可能的竞争对手痛下杀手、斩草除根。李斯看到秦王还没有最后下定决心,就先下手为强,把韩非毒死在狱中。果然,秦王很快就后悔了,但是李斯已经“捷足先登”了。 5 x/ F# ]! u8 z: A: t

% l9 m) h2 I; f2 t+ [7 l3 L. Y: o李斯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能够飞黄腾达,而国家的长治久安、天下百姓的疾苦根本不是他所关心的。 7 L# q# J7 Q& V9 R
9 r, |/ n7 w6 H. g& W
秦始皇死后,李斯与赵高一起封锁秦始皇的死讯,伪造遗诏,陷害扶苏、蒙恬,扶持二世胡亥当上了皇帝。这是秦朝灭亡的开始,李斯作为丞相,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U  o* O$ x% d. u& i0 o" }) s: I2 v
李斯又纵容胡亥骄奢淫逸、压榨百姓、迫害大臣,导致普天下之人对他们的怨愤。六国旧族与陈胜、吴广纷纷起义,逼近首都咸阳。当秦二世质问李斯时,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爵禄地位,运用超人的辩才,教导胡亥:作皇帝不能为天下服务,而要让天下为你服务。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你要对所有人严加监视,用酷刑惩罚他们。他举了一个例子,把灰土洒在道路上本来是很小的过错,但是商鞅对这个人施了残酷的肉刑。百姓看见这样小的过错都要受到那样残酷的刑法,就会俯首贴耳为你服务了。李斯进一步劝说胡亥要自我放纵、享尽人间之乐,并无耻的说这样才算是贤明的帝王,决不能让所谓的仁义、道德以及大臣的谏说等等妨碍自己。李斯告诉二世要限制一切,但不能被任何东西所限制。 + [+ R) W% @3 q3 b6 V

# d% L; q0 P& O: W- g/ _听了李斯的劝告,胡亥变本加厉的搜刮民脂民膏、残害百姓。朝野上下怨声载道,起义军获得了广泛的支持,结果秦朝迅速灭亡。 # n# _4 w" J: {. J& @' w7 \
+ {. G8 g0 h( p! }
李斯只忠于自己的利益,并不忠于秦朝,更不忠于百姓。多行不义必自毙,粮仓之鼠李斯遇到了更为狡诈、阴险的赵高,最后惨死在赵高的手里,家族全被杀光。
; f; n0 b4 N) ^% u' {9 \' K# F( H* L/ M7 U1 ?, T
法家人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严而少恩,不顾亲情,不顾友谊,不顾社会舆论,不惜牺牲他人利益甚至他人生命,务以残酷为尚的思维与行为模式,终将被世人所唾弃。历史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 N6 m2 P& @3 o
7 F" v% n" i4 e% j8 G- r1 M
在这里,我并不是反对法治,很多社会关系还需要法律来调整。我反对的是过分夸大法治的作用,一味依赖法治而不进行道德教化。事实上,如果人心趋善,整个社会只需要很简单的王法就可以治理好。而如果人心不古,法律必须随之变得非常复杂,否则就不能达到治理的目的。古代的法律相对简单,因为只需要那么简单就能达到治理的目的。中国古代的汉唐两朝,其“德主刑辅”、“德本刑用”的法律原则在创造出这两大盛世中的作用是不可抹灭的。而现代法律则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完备。但即使这么完备,仍然制止不了越来越多的犯罪现象,因为人心不正,再完备的法律也是防不胜防。如果人心正,众人皆善,那么法律也要面临 “下岗”。 , x# c  N8 \" D% @: S, Q
3 e& Q- N1 ^/ Q
墨家
; y' y7 p6 y% R" c! _1 o
' J, H( i9 v$ e1 _+ A% Q# M) m( A在广大农村的田埂上,生活简朴,穿着短衣草鞋的墨子正向他的弟子们传播墨家学说:
$ D  L3 j0 b! j. w+ w1 B% X
6 ]- u7 D; Z% i7 N“墨家主张贵俭、兼爱、非攻、上贤。贵俭是指生活要俭朴,兼爱是指人们要互相友爱,非攻是指不要打不义的战争,上贤是指要选拔贤能的人做官……”
% ?( }$ o4 ~* c% H# `- @
$ l  {, K3 H3 _  E+ z墨子所主张的,皆是善行,后人应当遵从,不可废也。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家
* W7 C/ O7 v4 q- Q$ u何为名家?名家者,实与近代西学东渐中从西方传来的逻辑(?????)学相近,名家人物站在哲学角度上对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上的辨析。
. r4 O4 r1 m4 J5 D: I, e  j% `8 P% W( v" m% y: w, h9 l: |
名家之学看似无用,实是先秦诸子中的一朵绚烂的奇葩。它实是儒、道、墨、法诸家所共有的辩证法。名家之学属纯理论范畴,不易对天下大势产生直接的作用,但它却在思想上指导着人们的言行。因此,很难明确指出哪几个人是名家代表人物。勉强要指出几个来,看来只有惠施和公孙龙了,但他们的书已经佚失了。 0 x# I8 U* F/ P# f

2 D# F' k4 Q5 }$ T6 }+ w: c阴阳家
$ F5 D, o. _' K$ u/ i8 T  O2 K
. |0 p9 M9 W1 [# q3 H/ {  S阴阳家之学以阴阳、五行、天文、星象、历法、占卜等为主。阴阳之说源于《周易》,五行之说源于《洪范》,两者均为阴阳家之理论基础。: T, Q: j3 W# h

; t0 r$ n0 D0 }2 h: L然此类学说多近于迷信,不易为人所理解。实际上,阴阳学说是中国上古传下的文明,是中国古代的物理学、天文学、历法学、预测学。
) [6 a! I" H( v) i" x- o, V
) e! L% H! R. |" c纵横家 : q3 u8 I/ Q$ v+ E3 T" g* b
' a% i  M" {! A% [5 e6 h4 a
何谓纵横?纵指合纵,横指连横,是战国时期苏秦、张仪等政客一时的外交策略。此家以苏秦、张仪为代表人物,后来又有苏秦的弟弟苏代、苏厉等人继之。 ( N# H$ R* T, @0 [- q* A( |1 c

+ \1 `0 G3 o, a. f苏秦一开始前往秦国游说秦王行王霸之道,但未被采纳。回到家中,苏秦发奋钻研姜太公(吕尚)所传《阴符经》数年,苦苦思索自己的主张不被采纳的原因。他勤奋读书,每当读到夜里想睡觉时,便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警醒自己。“锥刺股”的典故,就出自苏秦。经过数年的用功,又进一步研究了当时的天下大势,苏秦的脑海中产生了一套新的谋略构想,自信能够说动当世之君。他改变策略,转而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之君,使其合纵以拒秦。策略被采纳,遂六国大封相,苏秦被拜为六国联盟纵约长,即六国联盟之相。合纵策略一出,秦兵不敢东出函谷关者十五年。可惜,苏秦在风光了十几年之后,在齐国被人刺杀。 : C( V0 D# S, L' `2 S6 j
, t0 L+ ~7 F5 M+ @5 w- A- c1 c
张仪和苏秦在年少时同学于鬼谷子门下,因此两人是同学。苏秦一死,张仪便出来游说六国,使其弃合纵之策,转而依附于秦国,此谓连横之策。连横之策,亦免战事多年,天下百姓因此得以休养生息。 ! K3 T7 C. @3 \) ]1 r8 u2 A# V3 v
% J8 t7 _! H6 {( q
纵横家之言相当于现在的外交谋略,重视现实,可视作我国古代的政治外交学。并且,合纵连横之策,确实避免了多年的战争,史书上说,“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维持二十九年大体上还算和平安定的局面,对于天下百姓是有益的。 ) O5 [5 ]+ E* L
( c$ k; W# H/ m+ o8 z' ~, z# s4 R) ]
然纵横之策只是一时的权谋,其根本的用心动机,只是为了谋取个人的功名富贵,并没有为天下长治久安作打算。因此,纵横家虽在政治上煊赫一时,风云二三十年,毕竟不能与儒、释、道的教化之功相提并论。苏、张等人能成为大谋略家、聪明的凡夫,但无法成为超凡入圣的圣人。是为个人谋取私利,还是为天下苍生谋福利,这是凡人与圣人的界限。
5 F. d9 J4 j# i/ \2 e6 m, |8 i5 s6 R. t$ z
杂家 & h' Q; y0 \2 {& J9 M( i

) \$ o4 \) {5 I2 ]0 {. z4 z! |) U所谓杂家,实是杂取诸家之言而成。杂家并录儒、道、墨、名、法诸家之言,自身并无宗旨。然其所录诸家之说,有原书已佚者,仍可藉以参考,窥见一二。如战国时秦相吕布韦的《吕氏春秋》,即是杂家之说。 & O4 R3 A/ ^8 f" J1 U6 M
" g! e! u' ~8 d8 P* P
农家; S7 b' r. d/ A8 c. t* @! n
$ c5 m) w. g/ o! E2 V
农家则“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其学术著作多为农技之书,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满足百姓衣食,甚有贡献。农家代表人物当推许行。 # _" J: B" p1 {8 g7 H9 _  R  H
小说家 7 A( B9 O" ~7 |# k7 p
- S$ c- ^' g' y
至于小说家,可不是指现在写小说的人,而是指用很浅近的说法,如譬喻,寓言之类去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使君民乐于听受。但其学说主张,仍出于其他学派。所以,小说家指的是表达言论所采用的形式,而非指言论的实质。 1 U, x$ ]5 e; ^* L! E  m
: Q# `" z" {% r9 e2 ^) d( P
故十家之中,其可观者九家而已。这九家又称九流。中国民间有“三教九流”的说法。三教自是指儒、释、道三教,九流则是指除去小说家以外的道、儒、法、墨、名、阴阳、纵横、杂、农九家。
/ Q8 ^- V6 X' l+ x6 t
, N6 w4 M4 `, W5 {兵家 5 O, f/ |9 e2 N. Y) l& C$ a' f3 I
7 b7 f2 b0 F( i1 ]' W% j, }( k% ]
其实,除去九家以外,还有兵家等流派,只是古人没把他们纳入统计。如春秋时的孙武、战国时的孙膑、庞涓均为兵家之代表人物。孙武着有《孙子兵法》,孙膑着有《孙膑兵法》。
- V2 m/ A1 g# X+ B2 d" f( [" N) ?, h* i7 l3 S! t
孙膑、庞涓,与在战国史上留下了“合纵连衡”一页的苏秦、张仪,均为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庞涓学兵法,苏秦、张仪学谋略。他们学成下山后对战国时期的军事、政治都有很大的影响。
, m! g" H  o2 s% m: q8 Q6 @% H6 w% K8 k0 K& N
鬼谷子是春秋时代晋平公时人,他是当时及后世极为神秘的人物,属于道家之流的隐士,隐居在鬼谷中,因此就用鬼谷作了自己的名号。鬼谷子实际上姓王名栩。他修炼多年,为人朴实无华、大智若愚,并且对数学、占卜、兵法、游说,出世养生等皆有相当造诣。
- v5 a; f# p, L
+ o9 t4 l/ i: z8 k  ]0 v8 E鬼谷子对于自己的两个徒弟孙膑,庞涓势不相容早就明察,他改孙宾的名字为孙膑,暗示他将遭膑刑(膑为当时一种刑罚)。庞涓与孙膑有八拜之交,庞涓曾发誓若背信弃义,则遭万箭穿身。有一次庞涓听说魏国花高价钱纳贤,他动了心要去魏国做官。鬼谷子告诫庞涓不能够欺骗别人,如果你骗别人的话,那以后你要上别人的大当。最后他就送给庞涓八个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6 g* u' @' [) H- f# R3 t. w( Y, |9 n

7 p( v0 V' L1 e. o# X孙膑是孙武的后人,他下山之后,巧妙地应用了其祖上传下的《孙子兵法》, 屡战屡胜打败了当时以庞涓为帅的强大的魏国,充分地演绎了战略战术在战争中的应用。他以弱胜强,围魏救赵,诱敌骄兵的战例都被后人引用、借鉴,在中外军事史中留下了辉煌的典范。
6 y* j1 K% S7 ~$ D' B3 ~2 O9 q: T2 M) V
庞涓没有听鬼谷子的话,出于妒嫉,他欺骗孙膑,骗取其祖上传下的《孙子兵法》,并且残酷迫害孙膑,使其遭受了膑刑。当其残杀孙膑的阴谋败露后,孙膑逃回齐国并在最后一战中,将庞涓引至“马陵道”。结果庞涓上了孙膑的当,在马陵道被万箭穿身而死,应了他发下的誓言,也应了鬼谷子所占庞涓将“遇马而瘁”的预言。
" z1 Y6 T7 }/ q8 F  P
2 n  |) D8 l" C" M: k' L鬼谷子悲叹其道将会失传,当孙膑、庞涓下山后,常常流着泪给苏秦、张仪讲学,希望他们二人能悟道。但二人终因根基太浅,始终未能开窍。后来他俩下山时,鬼谷先生也为他俩占卜前程,后均应验无误。
鲜花(546) 鸡蛋(20)
发表于 2008-12-10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10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是原创吗?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10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icher 于 2008-12-10 12:23 发表 * X0 V: T5 c. F. ?$ L; F
请问是原创吗?

, K& O# I! E3 B不是~~~~
鲜花(8)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10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好文章,说明 一路山雨 还没有被基督教搞昏头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10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系列贴子出处的链接在此
' L! d2 H  g8 Q4 f& l    http://www.epochtimes.com/gb/nf3432.htm
$ [: M7 G* r; d; p) `8 x    我帮楼主把目录和最后一章贴在下面。。。。。。2 `9 |3 a2 u, E9 D* L, H: @
/ `. ^. l  ?2 [% h% W1 O6 q: `

6 _1 Y2 O, _: ~  O+ S+ l; d0 d- {6 p1 P8 r( ?
湮没的历史! P6 k$ L$ ?& i/ n5 J' v
% [( L/ w; \; A6 X7 M  x. _
湮没的历史 (36) 真象和预言(完) 4月27日
# P4 V6 g6 W" G7 n8 x. U( `0 N. Q2 Y5 U9 \- q- D
湮没的历史 (35) XX祸国殃民 4月26日 3 I/ g& H& U) n% o0 O1 h

' r: Y2 }( O4 c, s) C) P4 m* m4 C 湮没的历史 (34) 党魁丑行(4) 4月25日
% P- H. T  i$ x3 c, j8 }5 x
3 S6 |0 z4 H" [5 L8 p 湮没的历史 (33) 党魁丑行(3) 4月24日 3 M* C1 @: p  f# _2 ?! J8 y

. r  G. Y% `, i% Q4 H 湮没的历史 (32) 党魁丑行(2) 4月23日 & h5 R0 U+ X6 X$ w" {
8 J* x4 ?/ B% V$ o! `7 w
湮没的历史 (31) 党魁丑行(1) 4月21日
( k$ W6 |& H9 N
: D% ?! I. l: u- j 湮没的历史 (30) 劫数 4月20日 9 _" v; q+ U; {! {2 Z# V

: B% u% u0 c' s4 N" w" R 湮没的历史 (29) 4月19日
9 ^9 @& {0 O/ J  J- `- L" D+ O& n' C9 _" K
湮没的历史 (28) 4月18日
8 }3 ^/ z- I1 q8 O# A" u4 M5 Z
湮没的历史 (27)XX主义——一个邪恶的谎言 4月17日 9 g! A+ g' ]" P* k. I0 C$ U( u* N

* N  k/ P! {; h) T8 ^+ q9 i& x! }$ d 湮没的历史 (26) 外国记者的遭遇 4月16日
$ X+ D2 k* ]3 F& ^- }* G, E, s2 ~; T9 m
湮没的历史 (25)“TAM自慰案”是场大骗局 4月15日
7 F& q" Z5 w5 L7 t( F* {; P
+ R* \/ p" v& ]6 @ 湮没的历史 (24) XX功是不是宣扬迷信? 4月13日
5 ^4 L$ A/ |, L; @3 ]/ v6 @' s3 s0 x
湮没的历史 (23) “四二五”上访是怎么回事? 4月12日 5 P( q) O- U8 E' w9 l+ {6 ]

) G% s  A4 w1 ~0 p" p 湮没的历史 (22) 发生在当今的迫害 4月11日 0 ~: r+ m" @/ N3 \8 j8 ~. O% I
8 r2 a$ ?& v: `* T/ S
湮没的历史 (21) 两千年前的迫害(2) 4月10日 2 ^2 L) ?1 {" e) Z1 V' f) j
  h  Q  F$ M( A3 T/ }% E* Y, e& u) S
湮没的历史 (20) 两千年前的迫害(1) 4月9日
6 S2 b% E6 Y' B. z& N0 x% V$ R- T
湮没的历史 (19) 伟大的基督(2) 4月8日 ; M" G% [  Y1 ]/ r" S) w" g( q9 ?, @

4 R1 T" l% [, i) S' g0 M 湮没的历史 (18) 伟大的基督(1) 4月7日
2 X$ @6 ?4 t: M2 N1 B, j3 `! a
! V  Z+ f5 @5 U; ^- n" G 湮没的历史 (17) 释迦牟尼 4月6日 & Z! l( a. j/ Z& e5 d
  s$ b# A# P2 t) G& Q
湮没的历史 (16) 孔子 4月4日 8 b; a5 K( x/ b7 f1 @

9 ^% l, |* [$ C+ u1 h8 f 湮没的历史 (15) 老子、孔子与释迦牟尼 4月2日 ( i+ r) E2 L2 q( q

! c+ Q1 _: n- K& | 湮没的历史 (14) 名家 4月1日
2 ^' I. X: k8 X& h# P% f& {3 ~3 W: S5 b5 J
湮没的历史 (13) 儒家 3月31日 - V0 m9 n7 ^* ^9 \
6 d1 A6 L4 q* s. A# q# `0 C
湮没的历史 (12) 诸子百家 3月30日
# g9 T1 n& t. e! z
" }2 B# H  s# O" A9 j- N" t 湮没的历史 (11) 征服述略 3月29日 8 ]* u0 k- y* N7 A: J7 {
5 C& b# @6 R+ H! ?
湮没的历史 (10) 元人东渡 3月28日 ) h1 }6 X8 W6 z- X9 D" S5 y1 o
: c+ t+ |, {  O6 U0 k4 t, j
湮没的历史 (9) 殷人东渡 3月27日 - s1 K" r7 P7 }0 ]. o

! D9 p7 B; g+ i 湮没的历史 (8)鲜为人知的美洲文明 3月27日 . r, p7 T9 A, o
. x4 P+ b  e$ Y" ~
湮没的历史 (7):大洪水时的东方文明 3月25日
1 ^9 D- I" H0 K( w& @* t: |  T( \+ \0 N0 u
湮没的历史 (6):柏拉图的记录就此中断 3月24日 + P8 [+ t! g$ H4 P8 X/ }6 X# R; W) D

, S' \& ~0 p9 T) q 湮没的历史 (5):远古时的西方文明 3月23日   f% @0 N; ?: x6 N6 V# x: ^1 I9 M

/ u0 k: |; ?9 H 湮没的历史 (4):神造人的传说 3月22日
; I" B: A/ B  l5 R& Y' f0 W* e6 Z* R
( T! q4 G# C5 S% l3 i, D 湮没的历史 (3):生物进化的不可能性 3月21日
# v# S) S0 K( Q* i, ]8 ~, w3 t# J9 l& i# Y
湮没的历史 (2):进化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丑闻 3月20日 / r; p2 [; _* Z) \) q) ^8 K  ^/ y

& }' r: ^2 B% d1 k; x+ q& K 湮没的历史 (1):宇宙的起源 3月19日
9 a1 W9 o! T) i: s8 H4 [3 A; x- Q6 l
! l8 o2 w5 `6 c- e/ M' v% i( c 湮没的历史 (36) 真象和预言(完)
( s2 J. I( q2 z) [7 ~/ f) C( M+ j$ j( m0 R9 I3 v
作者:不名
4 @& `' }) b% s: z" M8 w1 ?! T# x- j* P9 w' C# r4 u
真象和预言 " z9 Z: N0 w) z2 c
9 S7 m; k0 x% ]5 Q# }  ^1 I
一、大法弟子讲真象
& M- u+ H; v( t% R1 ?0 j" g; c
6 |& V+ b+ [+ Y6 A+ p; \( @& YXX大法是宇宙的根本大法。是大法创造了宇宙以及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包括宇宙中的每一个生命。在宇宙中的众生偏离了法后,圣尊决定将这部大法传出,以归正宇宙以及宇宙中的一切生命,这就是正法。在正法的过程中,大法将按法的标准从新摆放宇宙中所有生命的位置。那么,宇宙中的每一个生命都是法造就的,如果这个生命反过来反对造就他生命的法,甚至仇视创造他生命的法,法还能允许这个生命存在吗?众生在XX弥天大谎的欺骗下恶毒地诅咒创造他们生命的大法,面临的将是生命的销毁和无存,那是极其可怕的呀!
1 W" x1 M$ F6 e0 b: F大法弟子在蒙受巨大的迫害与冤屈的情况,为了众生免遭此劫难,顽强地向众生讲清真象。迫害是如此巨大而恐怖,腥风血雨,不时传出大法弟子被迫害至死的消息,但大法弟子决不会退缩,为的是救度众生,给众生一个美好的未来。
4 J0 k2 E$ Y3 c0 ^6 a  ~) W  K- l/ f2 V8 v
XX还在利用其伪善的面目欺骗世人。许多世人看不清XX的邪恶本质,对真象不看、不听、不想,躲得远远的。在这种情况下,在神意的指引下,大法弟子创办的媒体——大XX报社推出了世纪雄文《九评XX党》。这九篇文章,在另外空间里看,是九面高悬昊天的照妖镜,从不同角度照向中土大地,令红朝邪恶无所遁形。再进入另外一个空间,他们又是九把屠龙斩妖的利剑,从不同方面刺向XX死穴,将赤色恶龙销于无形。雄文一出天下醒,众生得救,功德无量。   \' `% l3 B# M6 y3 F. V
$ x3 Z4 t" p' C+ s* f/ d
可能有人认为大法弟子参与政治。大法弟子只是为了制止迫害、救度众生,对政治不感兴趣。打个比方吧,譬如你的家人被冤枉杀人了,你当然要喊冤申冤了,这不是参与政治吧!那么大法弟子被冤枉杀人了、自杀了、以及其他种种造谣的谎言,大法弟子当然要把真象讲出来。政法系统不能主持公道,那就只好到民众中去把真象讲给众人。怎么能说是参与政治呢?“在不公的对待下得允许人说话,这是人的最基本权利。”(XXX《在美国西部法会上讲法》)
. n- Z) q* d/ R0 t
$ I( O. K8 L; E: i有人说,XX党不让喊就别喊了,何苦自讨苦吃?这是在XX长期的邪恶统治下养成的明哲保身的想法。可是大法弟子是修炼的人,是修佛、道、神的。佛、道、神的思想有一个特点:他认为对的事情一定会做到底的,不会因为种种顾虑而明哲保身,不会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而置真理、公道于不顾,为了真理他们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没有其他诉求,只是要求停止迫害,只是要求拥有人权与信仰的自由。但是这个邪党连这点起码的要求都视作大敌,害怕群众被“争夺”过去,明知道是错还要继续迫害。大法弟子无奈,只能继续和平抗争,制止迫害,救度众生。
! P% D8 e9 B- K. ^3 b0 B& o5 Q- w/ X# g+ l) j4 |9 D$ T3 m" o
由于这个邪党反宇宙、反人类、恶贯满盈,罪孽滔天,宇宙中的众神都想消灭它,就连宇宙中的旧势力都认为要销毁这个XX了。在这种情况下,谁不退出这个邪党,谁就是XXXX的一份子,说白了就是XX徒。当天灭XX时,所有不退出的生命都将被视作XXXX的一份子而一并销毁。那也是极其可怕的呀! % y# I: M' _" n3 O

3 I( Y/ c0 {* e* [6 O& _7 y所以,当正法进行到这一阶段的时候,大法弟子们又在讲清真象中加入了“劝三退”这一内容,将恶党的邪恶本质揭露出来,劝大家退出XX邪党及其附属组织:共青团、少先队等。这不是为了推翻XX邪党,政治上的夺权那是常人要做的事情,我们只是为了救度众生,让众生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8 m& r4 L7 I  R9 S) m
* A" ~/ `1 i5 r反对宇宙大法的生命将在宇宙中无存,不退出XX邪党的生命也将被作为邪灵的一份子而与之俱毁。善待生命、支持正义、反对邪恶的生命将获得美好的未来。这是宇宙的正法理所规定的。
/ X8 S5 L1 p: w' X) c0 x, I, V
, T3 j9 F7 o( ^0 l# X大法弟子只是想救人,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和平理性的,但是在救度众生的同时又会带来另外一个额外的结果:民众的觉醒将导致XX在意识形态上的彻底倒台及执政权力的遽然架空。当有一天人民真真切切地看到真象显现在眼前,人人都会对XX愤怒无比,人人都不会再听这个邪党的话了。愤怒的民众自己就会将这个邪党绳之以法,人民将因此而获得民主与自由,中华民族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纪。
* F# ]& v7 L# N  }7 H4 P7 c( m
# p- m# e6 A& ?+ p二、预言 # b. y3 H4 \, Y" z7 [  u8 T! T
2 V) \1 Y( _  ?3 G/ C' v9 X. m  f/ V
2002年2月15日,XXX先生发表了诗作《预》,对不久的将来作了预示:' O$ @- \- ^  o

5 Y$ {, N7 {) f9 F# {, G0 b' e, }" U3 e& ^% d. H
秋不去 春已到 3 m# ?) `- B* Q6 q! d  [
人不信 全来到 $ w& w2 \# t( b' i" }
天开口 大地烧 $ B+ t  v7 M1 m- s5 m7 M) l
邪恶躲 坏人逃 % Z( s7 G, g; W$ F
功涌进 鬼哭嚎
2 c1 x6 J. e3 ]3 O/ _& q9 K4 w大法徒 上九霄
  v( n' m# L7 S5 i/ W主掌天地正人道- r2 t; s# F2 y/ _. M

5 p/ Y* j. p5 O* I7 Y在将来的某一天,XX大法的真象将展现在天空。那时,耀眼的金光将普照地上每一个人。那种殊胜的景象,那种辉煌的场面,每一个见到它的人都会震撼不已,惊叹不已,茫然不已,同时对XX邪党的欺骗愤怒不已。 : R$ R3 ^- D3 J: U8 M* ?6 K
& l) f  z" r7 _
那时,江??正在TAM城楼上,它见真象大显,知道自己末日到了,惊惧得连站都站不稳……卫兵们抬头也看见了真象。TAM广场上,万民愤慨,骂XX党、骂江贼之声不绝。卫兵们出手要抓住江??,江在绝望之中已坠楼而下,自绝于人民了。 3 I6 |: k( X* P/ E: W; N0 @

) v# W. O* c- f9 y" `  ]; L人们纷纷围了上来,有的人高声唾駡,有的人用脚踢它,还有的人往那具死皮囊上吐唾沫,还不觉的解恨。更多人见此贼罪有应得,纷纷拍手称快。
: k/ D2 w& s5 p  F# E
! ?$ u$ M% z+ L6 w' p# H江贼自绝的消息一时传遍天下,京城周边的有钱人们纷纷开了私家车前往TAM广场,要看一看这个千古奇丑的死相。千载难逢啊!
2 r! d' j1 C4 j5 _% i. P2 N  _: \6 c
/ x2 }( ?7 R# d! j0 K1 q- x某年月日,全球公审JJM大联盟联络各国大法官组成陪审团,在TAM广场对JJM进行公审。其时XX功真象已大白于天下,陪审团宣读JJM罪状达上千页,最后以叛国罪、贪污罪、酷刑罪、反人类罪、群体灭绝罪等等判处JJM极刑。
. v  a! d( r9 a% `' M8 V; M* J5 D* e8 ]# z6 B
话音刚落,半空中忽然降下来一根绳索将JJM从头到脚牢牢捆住,一根钩子将JJM倒挂在半空中。片刻之间,风雷大起,万千闪电同时击在JJM的每一寸肌肤上。烟雾缭绕之际,JJM的衣物、头发、肌肤、内脏、骨骼同时起火,整个身躯全被雷火消灭殆尽,未留一点残余。 9 N: h8 Y$ z8 B( k& J

: ~6 s( M' s* a5 |# n; ]正法到来,法正乾坤。人类似乎还未感觉到,大法就悄然无声地将地球的所有粒子换成新的,完成每隔一亿年地球的更新。没有爆炸,没有震动,甚至没有什么感觉,地球成为一个新的地球。旧宇宙的历史到此告一段落,人类将开始一个新的宇宙,一个新的纪元,一段新的历史。
0 L% m$ `) ^6 J9 H0 V, J: {% j$ q4 p4 v2 ?' o- O1 R2 s
XXX先生在《法正人间预》中说:
/ j- {. G9 T& }0 p$ `3 Z4 K( H* x- S6 E
; j* q' q" e8 }( \“正法行于世间,神佛大显,乱世冤缘皆得善解。对大法行恶者下无生之门,余者人心归正、重德行善、万物更新,众生无不敬大法救度之恩,普天同庆、同祝、同颂。大法在世间全盛之时始于此时。”
' \- R1 B) h+ D' U5 h' g. s5 Z1 A! `, }+ ^" t
参考文章:2 j2 L5 f9 R) x9 i4 Y& s2 w5 }5 Y$ ]' q
1、《在美国西部法会上讲法》
' T8 ]) v" A3 L( G2、《JJM其人》 # p/ g5 G! b8 ^5 C/ g
3、《预》 6 o/ l6 m/ T$ X4 x& n. \
4、《法正人间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0 01:22 , Processed in 0.40061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