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0) 鸡蛋( 0)
|
【标明的成分】, r& B/ s7 c; L" G; x
! P% v, S7 {+ \8 k1 A3 v
水、白砂糖、仙草、蛋花、布渣叶、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
. `2 c( j7 l; X; g: `' A3 O( b. ^* a: v* I* U/ O4 N- E
【声称的功效】
9 c: d. f& o( @4 m; t2 P, J
* D) i" F* i/ Y f6 g: c' g 清热去火。
4 z' L/ F$ g+ ]3 @" u( [' W/ h+ A7 }! X, i; j+ W
【真相】
; J' p$ Z0 ]7 s1 C A$ ~; I' {& U8 M% ?9 {
王老吉凉茶据说是广东鹤山人王泽邦(乳名王吉)于1828年开始销售的产品。目前做为植物饮料销售,但含有多种中草药。
1 X, C3 u* t) l' y5 n
6 q$ h% H& ]3 m8 E! f 成分中的“蛋花”不是指鸡蛋,而是夹竹桃科植物缅栀的花,因其花瓣颜色内黄外白,类似鸡蛋,故名。缅栀分泌的乳液有毒,其花的毒性不详。( R; F4 v o$ `' v- j; t
" C$ j! o! E9 |2 l7 b- j 甘草的化学成分有糖皮质激素样和雌激素样作用,可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血压升高、心律失常、过敏反应。具体另文分析。 }( V+ p) ]9 R& R/ n4 {9 {3 S
3 w2 |1 S+ k; P 王老吉凉茶中最值得注意的成分是夏枯草。夏枯草据说在夏至后逐渐枯萎,中医理论因此认为它生来有“纯阳之气”,所以才一遇阴气即枯,所以就可以用它来“补厥阴血脉”。《神农本草经》将夏枯草归为有毒、不可久服的“下品”药,而《本草纲目》则称其“无毒”。
% J% Z' O% h% q+ j! p, Q9 g, I# e" |, z$ N' t3 P" x
有多项研究表明夏枯草能导致不良反应。夏枯草的乙醇提取液能抑制小鼠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1]。皮下注射可使动物胸腺、脾脏明显萎缩,肾上腺明显增大;腹腔注射可使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2][3]。表明夏枯草可能是一种免疫抑制剂,长期或大量服用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服用夏枯草水提物能使小鼠的血清丙氨酸基移换酶和血清天门冬氨基移换酶的值都明显升高,说明夏枯草有肝脏毒性作用[4]。
- y z! ?4 Q+ o0 [" Q; M1 @
! s1 a* e6 e; \9 [- C+ } 临床上,有幼儿因服用含苍耳子、夏枯草和鸡内金的中草药3个月导致急性重症肝炎而死亡的报道[5]。也有报道因服用夏枯草导致过敏,表现为皮肤瘙痒、丘疹[6][7],甚至因过敏性休克而昏倒[8]。
& G( {, s/ h6 d$ F) m! l+ p6 @9 k% H" Q3 M5 m0 Q3 J
2005年,职业打假人刘殿林以王老吉凉茶含有夏枯草中药成份、擅自添加《食品卫生法》所明令禁止的药品为由起诉王老吉凉茶的销售商和厂商,被法院以原告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夏枯草有毒副作用等理由驳回[9]。2007年,重庆市法律工作者况力彬称喝了王老吉凉茶后出现头晕,该凉茶添加了夏枯草,违反了《食品卫生法》,再次起诉王老吉凉茶的销售商和厂商,被法院以夏枯草能否作为凉茶配料不属于本案审查范围为由驳回[10]。: s! I6 l% z" }
) k% { G% I, C5 q# l
被告辩护称:在2005年,卫生部卫监督发(2005)189号《关于王老吉凉茶有关问题的批复》,同意《关于普通食品添加夏枯草有关问题的请示》,其内容为“在食品卫生法生效以前,传统上把药物作为添加成分加入,不宣传疗效并有30年以上连续生产历史的定型包装食品品种,可以经售。”王老吉凉茶开始于 1828年,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所以该饮料中添加夏枯草,没有违法[11]。* u. |/ G4 y' C( D. ~8 w! o
5 m3 Q p( s- |+ i5 u5 X, E
卫生部的这一决定似乎更多地出于保护商业利益的考虑,并无科学上的依据。很显然,一个药品如果能导致不良反应,并不因为它被一家老字号公司使用就失去了其毒性。例如,雄黄传统上做为酒的添加成分,其历史比王老吉凉茶悠久得多,但是雄黄酒有很强的毒性,那么是否就可以允许某家老字号销售雄黄酒供消费者为了“ 驱邪”、“解毒”在端午节时饮用?
: u& c% H* s! z& s- Y; @5 Q9 W
8 g. Y' B6 y/ X! O, v% E【文献】
; M3 \; Y) {0 o4 B3 d9 ~ d! \/ ], S9 N
[1] Sun HX et al, J Ethnopharmacol. 2005, 101(1-3):31-6
; x3 z9 w! W7 B( U* K+ ][2] 马德恩等,山西医药杂志,1983,12(2):67
1 A. }. I2 @; x' R9 D[3] 蒋岩等,甘肃医药,1988,7(4):4
) Y' X* S7 k3 ^% B( ?, Q% m( h; i" v* |[4] 张善玉等,时珍国医国药, 2003, 14(11):658
) ~0 y0 ~3 Z( L H) r+ T% n! C[5] 亚太中医药网,11/10/2003,http://www.aptcm.com/aptcm/RealT ... 11D764?opendocument5 j% \: A" a7 |6 K2 Z
[6] 韩明道,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 17(3):34
* R( Q% Y9 q' m: t, |. U[7] 黄永华,河南中医,1985, 5(3):129 |- B$ R, S# S( E( v$ R% \$ R
[8] 夏时令,四川中医,1992, 10(11):539 {4 A) C1 h, f
[9] 新华网北京2005年5月12日电
% G$ B d X# F7 r' M2 B2 O[10] 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7月12日
( x: v$ v8 y, ~" J7 m7 K0 J[11] 重庆晚报2007年5月1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