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115|回复: 14

任督二脉是啥啊?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2-16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武侠小说中,经常会提到谁谁打通了任督二脉。& i* j+ s2 B' S
) a5 @8 ~) H5 }  w' h4 }3 S
这脉到底在哪里?打通了会怎样啊?
  L& x5 ~6 U% {8 }- e+ e  w" n1 S! h2 z
谢谢。
鲜花(32) 鸡蛋(0)
发表于 2009-2-16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大毛 于 2009-2-16 18:12 发表 ) ]: V% {+ y0 ?# A1 R( G2 j
武侠小说中,经常会提到谁谁打通了任督二脉。5 w( U4 _0 F7 O/ Q4 r+ y
. v2 K1 ?# h( P7 p# h6 g
这脉到底在哪里?打通了会怎样啊?
& I6 g& j4 i, ]8 D/ N* `
- ~4 E6 |3 w2 X) i, T/ h谢谢。
8 p: L8 K! O; Q" V3 L

. F/ o9 v+ J( c8 J/ s3 P: Nhttp://pop.pcpop.com/041125/1350306.html
" c/ r, d- V2 C) ~8 A( r
% i- w+ G2 m% U: E8 [昨天晚上我终于打通了任督2脉(309楼附逆呼吸法则), z: p; F5 p5 V( x8 ?
发帖时间:2004-11-25 13:42:19, n& _5 b0 Y2 M3 w5 a. S
功能:[收藏] [违规举报] 【复制地址】 [点27086/回459]/ G1 K& G5 r, q
分页:第一页 [1-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1-350 351-400 401-450 451-500 下一页 尾页 [新开阅读] [只看楼主] [刷新本帖]' `# E$ I- l* y5 E# s3 b
[楼主] [每日必看] [大字 小字]2 C5 S, ~, e% x+ ?2 @
晚上大约10:30的时候,我正在练气功,就觉得身体里的气息不同寻常,暖洋洋的,而且也不四处奔走,而是绕着任督2脉走了一遭,本来有点害怕,想以意领气,有怕有偏差,索性任其自然……不想竟然成了。
* C2 y, k" G' o3 M' N) ~5 A9 Q
; Z9 r) L2 |7 S; P+ `+ x% |6 G兴奋……
  G* v1 x1 I% d; _3 Q5 C
4 N" r7 T, @$ P4 @我练的是道教的一气神通功……
4 J/ T) _8 H1 z" b- T! a8 k136楼,那种情况,在练气功的时候也可能出现,那便是魔,魔由心生,只要心正,美女怪兽都不足惧……
' H0 y9 @/ [& N0 M9 k              
: K5 J6 m$ Y% E: [- s1 l309楼,为呼吸法则
  x  D) c* c6 ]: p% \% J: G: W
* {" C) Z0 A1 W% e有爱好气功的吗?6 I0 G9 A- U( w; l, M
修改于:2004-12-28 21:17:38+ g& e3 ^# c% j
7 p: d# m( V7 j* P/ t' Q
[1楼]:) a0 D- a$ M7 Z, K0 n7 g
...
4 E0 {1 h; \0 b: p, e4 u* |2005-08-25 03:02:41
3 f4 }$ l' k# C---火勺火因【北京派】+ B6 {  k6 S0 ^; A. v3 q& W$ c+ e3 B
[2楼]:
. w& V/ Y$ m% R& B! G徒弟,你昨天才打通啊,唉,资质差啊,。。。。。: ]. _1 \+ R; _. b& o2 {
2005-08-25 03:02:41
, b/ y" m! i* b---五台山天啦和尚
0 i. m( i) `. @5 K6 ^8 e  A2 a; U[3楼]:
9 U1 ~. z- g  B. h' j2 {3 Q哈哈哈,笑死我了,好久没看见这么有意思的贴子了。。。. Q+ f9 O/ f6 l3 {$ |: }# ^
2005-08-25 03:02:41
6 `8 s: }4 L. ~& l$ S2 H5 C& p---少爷猫( l0 l5 ~7 Y9 @, Z9 A8 Y) q) Q
[4楼]:
% M* j1 l3 \1 N7 o- b* q5 F我用的时间短啊,才半年,本来想治疗近视眼的。
0 g1 M5 G% X; O5 i5 w2 n( E4 D2005-08-25 03:02:41' j  ]9 ]1 J) Z( w& ~) w9 N6 S
---花花太子【楼主】【艺社】9 n- S( ^+ o, |/ k
[5楼]:
+ V" ?% f( X) O* q结果你就放了一个屁~
  P9 ?% K( ?7 o' J7 W2005-08-25 03:02:411 \6 ]# y  h( |+ H" |
---摸一把就跑7 B1 j6 Q* |" [  x9 @
[6楼]:
" r, g* X& Y( V' N8 L5楼的,所谓气功,在练的过程中肠鸣排气,很正常
/ o1 D7 R: K$ F2005-08-25 03:02:41
9 h6 x. O" J  k" @- Q---花花太子【楼主】【艺社】4 ~; S/ s$ b$ M6 l" D5 v8 ^1 ], C
[7楼]:
; R+ N" u' n/ Q6 T哈哈哈  笑死我拉9 x: T) ^  g4 s% W; }( }4 F6 I# R
2005-08-25 03:02:41
4 @( S$ A4 p5 @3 ^! B7 w* s9 N---LOVE死YOU【心语轩】
$ x1 @4 v3 A# L/ w8 F3 Y[8楼]:
* R; V' A9 p, h- o3 `7 F肠道紊乱,月经不调。全给你治好了
- Y, z1 H  `2 S! Z' P+ @/ s2005-08-25 03:02:41
  o% U( [8 f0 A  {1 w3 G  `---pcmaster
+ R! S7 R* n) i$ W0 @7 Z6 Q. c$ u" t[9楼]:, P6 G  F$ `- B' s0 P
5楼的,管天管地你还管楼主拉屎放屁呀!
9 m6 u0 V# T  V5 ]2005-08-25 03:02:41( }6 I: b. n7 }
---楼主别开枪是我
# B; ~% E0 J* z4 h7 e! L% W4 S7 e[10楼]:3 R2 m& Q7 ^" N2 D* N2 J
。。。。
% u4 P: z7 t+ M# y真可以啊?
- F' Z% g# f; L3 n3 j$ [
$ _$ ]4 \5 D) [" U8 x2005-08-25 03:02:41
3 U  h% D( N$ t1 R3 M7 P8 h---索拉妲【逛】) s" Y5 [( S7 R+ i! D, K
[11楼]:
7 D$ g: \' L# m2 \+ {& u1 I- T4 ^# X回复[5]:结果你就放了一个屁~6 v( g7 y3 a7 Y, x6 ^# r& [. l5 l
---摸一把就跑+ k+ a0 ?9 N- v& b
2005-08-25 03:02:41$ Y0 g+ `) \7 S7 M# v
---伴读小猫猫【夜猫】
2 `3 L6 C) j* e$ ?- ?! |  u& g7 _[12楼]:
. c& V+ J3 g0 {我经常有楼主说的那种感觉,医生说我消化不良
( j# k+ O8 O5 P( Q  [' Z2005-08-25 03:02:41
. x: _/ [4 Z% T4 W9 l0 h& _; Z---夙兴夜寐
7 Q3 J, G6 t5 M6 u[13楼]:
% l5 E* C3 T3 H也有可能是两个或者3个也可能是4、5个4 S0 r0 }9 r( ^+ q7 Z
2005-08-25 03:02:41- ?2 ^% q& J; U3 V' ^* M0 e
---grarest【钙帮】
( P& a/ I1 p. M[14楼]:2 |( g  d9 I6 F: r$ W5 O6 t! l
哈哈
" r; `* ]" Y6 t. v$ _8 k2005-08-25 03:02:424 T; Y6 U2 C  e# Q) j3 k. X
---yuepeng【金庸】$ C6 a( N' q; J* C
[15楼]:4 ]) \$ x/ r+ \$ y1 R7 Y
昨天我也练成了六脉神剑~
6 B( e3 u6 M3 Q# o楼主" n# R. H' C& ^; u+ k% E) ], A1 `
三天之后和你单条
+ L; P% O' t8 g- `, L) @( A7 B2 v+ K2005-08-25 03:02:42
) Y2 E# l: x- U6 c% j3 V; ^9 a6 w( m8 Q6 _---yeda1225【神族】) |5 `5 F. _4 s/ p2 N) l) g/ |
[16楼]:6 q2 R  j" m( t4 ?- q6 F$ I4 U, j

: l, _* x; |( W, ~* M如此bt2 Y0 p' N9 q# k/ V! `
2005-08-25 03:02:42
; k  n2 }  M+ e$ p- D9 m: Z---kushi$ R! s9 f  _: Q- U9 o7 R
[17楼]:
, y2 \/ ~3 a' @; T" R% p* _$ ]5 p, q+ O
我知道,我知道
7 ]9 _, X9 X$ x1 ]- d楼主深呼一口气,然后放了一个P
, C+ c/ c7 a! `5 `于是,打通了仁督二脉。9 u: S1 m- z) u5 p1 E0 o6 D! t
& \  w2 A; c! F! [+ `0 o
不如我,意念移动,召集了所有元素,
' r  s. c# n1 w! B: _4 S什么风、火、水、土、黑暗、光明什么的,
" `# ]( A3 [0 T  {2 G要什么有什么。6 F: k! {- F* o
2005-08-25 03:02:429 G4 K; y9 a% j. ~; V
---借火儿点烟【P S】$ j) r, Y' p) j; x, K9 O3 V
[18楼]:! M6 S) d. J9 X
我练这个功的时候,先是把眼睛往脑子里看,学名叫松果体的位置,后来松果体就有了气感了。这与近视的形成正好相反。' I0 X% ^! i7 c9 O- P
2005-08-25 03:02:42
4 k- N; c. |0 g3 ~0 V6 d8 M# Y---花花太子【楼主】【艺社】
7 a; [; q8 N0 O  j# y+ [; k2 |[19楼]:+ {$ \/ g  P9 `) |4 S" \& H
偶的写轮眼已经开眼了
8 j, ~' q* q6 @* r9 M4 Z/ K& B2005-08-25 03:02:426 `: t; n: ^  W5 P
---leon9521【蝎子窝】: e' j) ?/ c& H3 Y0 }
[20楼]:5 G* @. p$ o9 F
我练的是天外飞仙!- `! ^  z  {0 S+ |, n1 Q9 L# |* i! f
2005-08-25 03:02:42
5 l* r3 h3 l3 ]0 o- Y; M---ater
1 J3 [8 B" F) ~$ F) }' T[21楼]:
1 w1 _/ c4 H0 d! u说得还挺象那么回事0 U: {2 E+ p  ~' D) }
2005-08-25 03:02:42
% L0 R* S5 v% E- Y: Y6 i9 t---索拉妲【逛】
( m1 g" E! H6 ^2 @" ?# ^[22楼]:
. @8 k+ a1 [$ S* M8 `% Q15楼,我很严肃的,最好别惹我,你最好把辟邪剑法也一并练了罢!
1 P- {0 ~3 F+ G. A1 `2 f2005-08-25 03:02:42/ d& X& a% X0 s- Q& [
---花花太子【楼主】【艺社】7 d5 \" \- G: K5 j2 Z
[23楼]:
3 Y& S, X, i- C9 ]; D* h前天我打通了任脉,督脉打了2天了,累,今天晚上再打,打24圈估计就差不多了, _% b0 u* T1 V8 N9 m9 f6 p8 n
2005-08-25 03:02:427 v! r, Q6 C7 d
---迎风飘絮2 ?2 N3 p! _$ D6 `# X! j
[24楼]:
# \+ k9 P9 O& v回复[5]:结果你就放了一个屁~
- q+ Z0 |4 Y1 e: i0 I8 p6 t2005-08-25 03:02:42
) d! Y& k6 e/ _5 }& d1 u---靓仔Ivan【粤人谷】2 z' ]! p' U' X: C7 O% ?) {
[25楼]:$ U; I- @. f6 h5 b0 _0 T
17楼,你能深呼一口气,然后放了一个P?) f5 N/ s& q1 @" `2 F
, T& c; f+ Y2 p% N% M- _  _7 D
* H% s0 i  Q' F# C  g/ l1 |
我不能,放屁是消化系统的事情,呼气是呼吸系统的事情,你这么说当真可笑。" ~3 y; M4 _: c  j8 A3 V
2005-08-25 03:02:427 X, Y/ |% A, C  X: k
---花花太子【楼主】【艺社】
3 ?5 g9 C8 Y" `[26楼]:  @. {& ^7 `# \, g% ~! _. o
23楼,你以为我是打麻将呢?1 O$ e  n, ?2 y) L
9 E* {% u1 B$ ~% G2 \
区别很大的% o( x$ w# `  R; t- f

6 R1 G. S* y, d& L: U' o) h  H+ |3 `你打的那玩意最好是自摸
( C8 c, }$ ?- J3 D' G8 v" m; h4 ?我打的这玩意最好戒自摸
1 m5 t( e4 v5 M6 DOK?
9 e2 Q# {8 G/ @! X  O2005-08-25 03:02:42
9 |% X- N8 D0 ~; H7 k* T---花花太子【楼主】【艺社】6 `% M3 ?5 k& D0 w' K+ \2 A
[27楼]:! y  E2 b2 F; q/ V3 `
& Z4 V% y' x6 O7 c5 Z( [
哦,现在的气功都这么厉害了啊?( B% X1 E; m, G4 h; S7 k" D
不好意思,我文盲,
% @3 O$ m6 s* v不知道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 X: h$ t) X0 r; A; R9 i2 c' G; H* `6 c& J' U; ~# x
还有,松果体那时佛家的说法,找个
! @) y- i/ A+ D. `8 M9 a你们气功的专用说发好不好?
6 K2 N0 a$ L+ Y' g/ u1 R2005-08-25 03:02:42
3 ]  J9 A8 ^7 k3 H, B5 ?; P---借火儿点烟【P S】
9 [, M3 f4 g; \# ~7 Q[28楼]:
9 Q+ D1 [6 Q% ]/ B; p6 A松果体就是传说中的第3只眼,后来退化了……但是还是有光感的。我现在闭着眼,就能知道外面是白天还是晚上……
; o. ^/ {! w2 D7 r6 B' f2005-08-25 03:02:42
& E' m& q5 q- i1 j---花花太子【楼主】【艺社】
/ j4 d" y& b* L5 A% W7 ?: ?[29楼]:
, M5 d7 \9 O4 a- }5 `三疯来了!2 r1 i/ ^' _6 ?+ y
2005-08-25 03:02:42( G: [1 b, a1 T$ K* c9 E9 O: X
---sjet【蝎子窝】8 ?  ~; I# r; }3 Y4 y
[30楼]:
& j6 A5 _5 N  Q6 f- P* d7 C27楼,松果体怎么是佛家的说法啊,那是现代科学的说法,是解剖学的说法. I2 s. f/ [1 C8 ?. u
2005-08-25 03:02:42
) Q& ^5 S; j" @" `---花花太子【楼主】【艺社】
& f' i, z$ T. c, j. J! L; F+ o[31楼]:
' R! [: @- n% D5 |: @呵呵,帮楼主放了一个球球~~
  |2 p  s0 T/ o" Y2005-08-25 03:02:42. i; J' o' c, u, i$ ]  V: G
---伴读小猫猫【夜猫】
& w6 a% L% o$ i4 ^! j[32楼]:! ~' c+ ^% R* e  H) m
偶觉得楼主太可爱了~~
/ }6 _2 R  Z2 T  }; Y* F, @2005-08-25 03:02:42
5 |9 h$ E& Q6 M; O---伴读小猫猫【夜猫】
! T2 ^7 _1 V# n2 q" i[33楼]:2 j- O' z" ~0 s* k9 j
楼主打通了任督2脉感觉有什么变化?
2 J* m1 Y+ V$ l6 a" ]7 D) s2005-08-25 03:02:42
* V9 x+ A. S6 v/ D/ g---四角内裤. Q0 w$ g* A! {) n5 U
[34楼]:2 v& f/ M: S, D1 A& A+ `! ]6 M1 g
谢谢小猫,其实我只想让大家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多感兴趣一点……也算弘扬国粹。真的,如果人人都会气功,那生活多么美好……2 b1 j  _! I, T  e
2005-08-25 03:02:42* P4 T  b6 U7 D- ^5 F1 j
---花花太子【楼主】【艺社】% `2 A  g, Q$ Y$ i
[35楼]:
1 |& i& S3 Z. b5 ?9 w哥们儿,我最近在练一阳指,下个月准备把六脉神剑拿下: Z5 n/ K8 x& M  `6 J/ i5 G
2005-08-25 03:02:42  g: H2 c# t* M+ n9 f6 V, g! x" K
---Milo琦
! `8 p/ B" y, _% Q! r" i' x% I4 N- c' B[36楼]:$ Q" Z* c  z: @' \
楼主很严肃啊2 D& c( M8 T# [. x
2005-08-25 03:02:42
0 _- m+ Q! N4 `1 y---微笑夏天【石门】9 _( `+ C! d, {6 G; u7 v% d4 B
[37楼]:% l" k. o* g) P2 P3 }* A
强人啊% W* G; x8 `6 k$ V( ]
2005-08-25 03:02:42
& E5 J- `( J0 z* ?9 y---goldmao% h8 f9 D3 h4 k$ ~
[38楼]:+ J& S  C2 [" M4 {1 C# x: R
楼主强!
' V% F* a3 ]+ i# X* f2 Q5 h2005-08-25 03:02:42+ C$ y& x8 b0 e6 }! C
---xiangbiyouxi【蝎子窝】
% _5 q. B# J+ {+ Q[39楼]:
" m8 j5 Z/ W/ v3 K2 J" j" n9 k3 o33楼,我喜欢你这个问题,我的感觉是每时刻不同的,就想每个女人都有她不同时期的美丽。现在的感觉是精力充沛,四肢百骸无不舒服,只可惜,气功不能医好我的蛀牙
0 T8 [5 j/ i4 R1 j2005-08-25 03:02:42
! ^. t# I2 _6 h! C1 Q4 C! f---花花太子【楼主】【艺社】, m& j7 U0 u2 t4 I# K0 f4 a
[40楼]:
/ y! k1 O4 r8 p1 n; Y& x" t9 P) S据说打通任督二脉者8 Y" `/ ^% F4 j9 n: U/ C
大便会比较畅通 更有甚者 裤子洗的比较频繁* X" E  h8 a4 K6 ~* V
2005-08-25 03:02:42- p$ \; y: g9 B/ W' {. E7 |- H1 S
---解语
6 y1 D9 s( Z% [/ ~# p# V& Q. j[41楼]:! ~, b, Q/ b1 ~' _" p3 I1 T8 }( R
看来你的天赋不是很够哦,我才练了三天就通了.有事没事就帮朋友打通一下任督二脉,顺便赚点零花银子.8 C3 A- W1 B' E8 ~* f
2005-08-25 03:02:42
# X$ c8 B- n8 ~5 ^* Y1 k8 E---batmangg
# _5 r! h) s' L) C- b2 p! p- S[42楼]:
$ C& D" J5 d. s笑死我也~~
, _. {$ h5 A, g* O# ], F. i0 f5 W& D2005-08-25 03:02:42
+ x( A4 J9 i3 ?/ q---本性嚣张【鱼族】
- H4 [4 `9 M1 G0 X3 e  J9 H[43楼]:
4 Z$ P" H* W1 X# V楼主有什么联系方法吗,我们可以交流交流' ]2 J% P7 E0 F  R- Z- |
2005-08-25 03:02:42
; M/ e/ E/ U% G; p---鼻血超人1 G! C0 J: ?$ ~7 t
[44楼]:7 R5 a5 B  U" ?: H, H
haha  
) j+ _- @" Y- s2005-08-25 03:02:42" `; l# k- ^7 m# W) Z# P! |8 c/ x
---pennyliang: I* q# l7 j; w5 J9 [
[45楼]:+ }( `: k1 P( n5 d. a
回复[28]:松果体就是传说中的第3只眼,后来退化了……但是还是有光感的。我现在闭着眼,就能知道外面是白天还是晚上……4 T( }8 @4 V8 v1 x; D3 N9 T1 S

0 K, A0 f- c1 q& H5 W$ Y  G---花花太子【艺社】
" s, s' i$ Y6 M5 }; Z' _) K9 J2 b" z( w5 n( I# {
好象...这招我也行啊...
  B5 s5 x5 l2 Q8 o1 P' l7 P, t' r2005-08-25 03:02:423 D5 i" N! |; A& l
---全部躺下【企鹅村】& r! v0 N7 i- \# D
[46楼]:
7 b8 W7 Q6 \# P# x& D7 j我笨,除了9阳真经,啥也不会& ]: n3 F  s8 Q
2005-08-25 03:02:42
6 l# U$ g. m, `" A+ Z9 {. G---喜欢旅游
. V% P) b* Q2 k* J7 k+ @! z) |[47楼]:
- O- p  ~  C) B# j( F  h2 B8 i41楼,3天打通,纯粹扯,你以为是电影啊……
' V0 L4 S. J) |1 F2005-08-25 03:02:42
( X8 X: k2 ]# {. a$ g---花花太子【楼主】【艺社】
! ?4 O$ J- {7 g! @& T  T, P[48楼]:
- r' J/ g  f3 R6 S大家要严肃。楼主是很认真滴
7 I5 k  F. [# l( ~& m2005-08-25 03:02:42! U' U3 \6 C8 ^; P* `; Y8 l) U
---水之魔心【魔族】) a) i2 ?# J1 c& _6 d
[49楼]:- U# E. A1 j7 a; I
喝。。+ k+ S0 z; }2 O( g* b
看完此贴后,我也会气功了!6 S/ i3 D0 t. z. c! X
2005-08-25 03:02:42
4 s3 V2 ?% X, m0 l---好味道【光光】8 M: P# T3 ^; a) ~0 ]
[50楼]:& j. r& I* i+ s+ L
哼哼哈嘿,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快使用双节棍!
+ w' i2 F1 u1 ^3 g2005-08-25 03:02:42
! ?% t& o/ r& r6 L---Cirieno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9-2-16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熊之家 于 2009-2-16 19:14 发表
1 U& n! t$ b( w8 H, B3 e
2 l; v- ?/ b/ f- U; N5 W' \' O8 D* J
http://pop.pcpop.com/041125/1350306.html' j* S) H: a- ~) Y, d, ~) u
, S/ S( J) E  N# z
昨天晚上我终于打通了任督2脉(309楼附逆呼吸法则)( {9 I# A5 [  e6 v/ a' j! j' Q! M
发帖时间:2004-11-25 13:42:19
$ ?- d# L& Z, r功能:[收藏] [违规举报] 【复制地址】 [点27086/回459]9 D& Z- @" {$ a1 {7 l
分页:第一页 [1-5 ...
# \6 H1 {" @, _2 A&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2-17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LZ 提得好问题: a2 R' ~. l$ M2 T
沙发太油菜了
鲜花(224) 鸡蛋(0)
发表于 2009-3-2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围绕你的前胸后背的经脉,隶属于奇经八脉。
+ ], N% ~* X2 H9 q# @9 P% M4 p位于前胸的为任脉,主阴。位于后背的经脉是为督脉。3 [& R$ j, Y' e# C3 J
任督二脉贯通,是为小周天,得先天之阴阳交汇,身轻体健,百病不生。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ng.ernest 于 2009-3-2 15:27 发表 5 K9 m# C9 v/ c5 X, j
就是围绕你的前胸后背的经脉,隶属于奇经八脉。
" ^4 a( `* U' l0 M+ q6 X( b- _位于前胸的为任脉,主阴。位于后背的经脉是为督脉。& M1 e3 [, T3 _9 ]7 F9 b
任督二脉贯通,是为小周天,得先天之阴阳交汇,身轻体健,百病不生。

+ v/ K. d# n- K& A+ d6 u7 ^0 F$ J9 w5 O! H# \! }2 S" k
太神奇了,那咋打通这任督二脉呀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5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经过研究,是前列腺。
鲜花(224) 鸡蛋(0)
发表于 2009-3-5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大毛 于 2009-3-4 16:59 发表 , o& I' y" h- b' B4 w

* g" ]  [2 v! C1 o2 f$ h9 J6 V1 m9 Z- f1 o
太神奇了,那咋打通这任督二脉呀

2 D! Q( K1 T# |, E. g% c# N' u  E) i2 y
真传丹道小周天功 ( k1 u5 }( o7 L! e  c) t
7 y1 ~4 j& {' ]! ~+ w) R
  内家“浑元门”一代宗师萧天义老先生传下来的正宗内丹功的筑基法门,承钟吕一脉,属大道功法,易学易练。正确修习十多天后,即可“入静”,产生元阳真气;练功百日后,可打通“小周天”;大约经过三百日,真气便会凝结成“内丹”,形若弹圆,色同朱橘,永镇下丹田。至此,可得返老还童、延年益寿之效。
1 V2 v( F0 [  q8 T* a! q+ J0 K7 o  功法在每日子时(晚11∶00~凌晨1∶00)和卯时(凌晨5∶00~7∶00)(如无此条件,早晚练功即可),择一安静地方,盘膝而坐,头正身直,双目垂帘,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双掌相叠置于小腹处或抚于双膝上均可。摆好姿势后,双目内视下丹田(脐内一寸三分处),摒弃一切思虑、欲望、杂念,用自然顺腹式呼吸法,以鼻吸气,要求做到深、缓、匀、细,但不能勉力而行,须顺其自然。以意将吸入的气微微送入下丹田内,与先天而存、潜伏于下丹田处的元阳真气相接相合,融为一体。吸气后,稍作停闭,不用意力;自然地将气从鼻中轻轻呼出(以耳内无闻其声为准),呼气时,意念不要离开下丹田。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息息归根,反复习练。开始可先练十多分钟,以后随功力进展,逐渐延长。 / @9 I) z( w2 u. f& C& y
  功法要领在功法锻炼中,随着意、息的高度协调统一,当思绪已完全平息,身心进入完全松静的状态时,忽然会觉得下丹田一动,随之再动又渐温热,仿佛一团模糊之物从中超然而出,身心内外,有一股氤氤氲氲的虚无恍惚气象。如此情况,即是先天元阳真气产生,古气功术语称作“道自虚无生一气”。此时,练功者须守住心神,心不攀缘,亦不着相。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既不欢喜,也不惊疑,更不要用思维去分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总之,应保持一种物我两忘的状态,无论功中境界如何玄妙,皆以平常心待之,本来如此,没什么好希奇的。可以说,练内丹功,即是一个磨炼心性的过程。练功者要不断磨去自己的执著心,千万不要去妄求速成。须知修习静功之事,实是半分勉强不得,越是心烦气躁,越不容易取得功效。所谓“欲速则不达”,诚为至理。 4 v  W) L1 k" ]) v9 m$ j
  不断练功,入静境界日渐稳定,下丹田中的温热感,便缓缓弥漫开来,此时形神合一,仿佛全身都融入虚空之中。如能保持心性不为诸缘所动,意念达到如明镜,如止水,净莹澄澈,如入恍惚杳冥之中时,习者会感到下丹田气动,接着感到有一股强而有力的真气从下丹田开始流注循环,先达会阴,过尾闾,沿督脉上行,经夹脊,至玉枕,再到百会,顺前额下至面颊,过“鹊桥”(指舌),接入任脉,仍然回到下丹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气通小周天”。气通小周天后,真气可以沿着任督二脉,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地自动运转,愈炼愈纯,久之凝结成丹。 * J$ p: G# t& a9 l4 S
  习练丹道小周天功,有一个采“小药”的过程。精神虚极静笃后,则元神显现;元神显现,则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元精,即是炼就内丹的重要“药物”。元精产出后,阳气振作,丹田处会有一种温热、舒泰、畅美难言的感觉,同时外肾兴起。此时即闭目以意内视下丹田,呼吸的气息要深入该处,吸气时加意念,意随息而行,与元阳真气打成一片;呼气时不管它,随其自然。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息息归根,意念集中于丹田。值得注意的是,吸气时意虽随息而行,但切不可执著于呼吸。大约十至数十息,外肾即会完全软缩,恢复常态。元精就被采回,归还于下丹田之中,复化为气态。此步功法,道家亦称为“炼精化气”。唯真气充足至一定程度,才会自动循小周天路线运行,打通三关,完成筑基之功。 * S5 p4 F# s* A
  在气通小周天的过程中,若真气充足,循经而行时,神意要随着真气走;若真气不足而停下来时,则神意也要停下来,继续温养下丹田,待真气力量充实了,再顺其自然而行。此种情况,古气功术语称作是“彼是主来我为宾”,即让识神退位,元神主事,虚静无为,在真气的自动运行中,体悟自然之理。
- }5 l) P! a# l7 n  打通小周天,对修炼内丹功者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标志着本身功力取得了质变性的突破。功至此境,可保身无疾病。祖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阴阳失调,乃百病之源。而小周天一旦打通,水火既济,达到高度的“阴平阳秘”,病源消除了,各种沉疴痼疾自会霍然而愈。如笔者自幼因先天不足,患了肺炎、肠胃炎等多种疾病,体质极弱,动不动就伤风感冒,数病齐发,苦不堪言。后来,所患肺炎又转化为肺结核,确诊时已是三期重症,名医束手,药石无效。绝望之际,幸遇恩师,从之修炼此丹道小周天功,数月后,身体即全面恢复健康,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由此可见,丹道小周天功的祛病强身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亦正因此,在内丹家看来,只有通过修炼小周天功,才能够彻底祛除致病根源,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奠定进修高层次功法——丹道大周天功的基础。 : x2 T" |' Z% i0 A6 J+ y
  功理大道至简至易。此功练法虽然简单,但其功理却十分深邃。内丹家根据丹经中“效法天地”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修炼实践,提出了以后天之气交结先天之气,使得气壮神满,结成内丹的理论和方法。认为意是性、神,元神为体,真意为用,真意是元神的动态。在练功中,通过调整心神,达到“自然无为”的先天境地,意气自然合一,呼吸之气就可随着真意的引导,深入到下丹田,与先天而存的元阳真气相接相合,将其激发出来,再经过“炼精化气”,不断补充人体因思虑而耗散的真元之气。真气愈积愈多,经小周天火候烹炼,神气相抱,便会凝结成内丹。内丹家认为,只有修炼出元阳真气,使其沿小周天路线运转,结成内丹,才能真正保证人体的健康,从而有可能进一步去探索生命的奥秘。
鲜花(224) 鸡蛋(0)
发表于 2009-3-5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李大毛 于 2009-3-4 16:59 发表
7 u2 n; H* @3 c; H7 W% U5 X' b9 _7 q* r" N* l

# @6 s: a, {* r% K太神奇了,那咋打通这任督二脉呀

7 G  P) e* N: i8 B9 v% t& o8 i2 s6 A: _0 V8 d. P" U
子午流星功(又称“小周天功”)
4 S$ l: `+ I! A+ V8 D! b- `# o" V: \5 c/ a9 s( A- H" F
一、通任督
9 {7 P) h: ^! f/ D" I; f9 Z经过上述诸般功法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腹内丹田内气更为充盈。如能长期坚持锻炼,循序渐进,勿令间断,当意念达到明镜止水,净莹澄澈,如入恍惚杳冥之中时,便可感到有一股强而有力的气自会阴穴沿脊柱上冲头顶而下行进入丹田,这便 是人们所说的“气通任督”了。自此以后,内气可以沿着任督二脉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地运转。此即为气功术语之“小周天功”。因为在气通小周天的同时,往往在印堂穴内出现一种耀眼明亮的光随气运行,有如流星运转一般,故此,我们八宝门则称之谓“子午流星功”。  I' P1 i3 s1 T+ V5 @
. r: O. F" v" ?0 Y
子午流星功完全是从自然而然中得来,未有一星半点的“妄功”。目前有许多人在练功得气之后,为了尽快打通任督二脉而妄加导引,至使气机在经络内乱窜,出现了气功偏差种种,一时刻便产生了惧怕心理,不敢再练,导致前功尽弃,殊为可惜!在气通任督二脉时,有三处是比较难过的,也称为三关。一关为尾闾,二关为夹肴,三关为玉枕,在通三关时,有的很顺利,有的则会遇到障碍,兹引一段丹书上关于通三关的情况,以供参考,不另作说明。《寰阳殿问答篇》:“……下田三宝充盈,乃有无路可走之势,自然冲开尾闾,从太元关逆流,隐隐有股暖气,上肾堂过脊背。……但至夹脊者,学者道浅,宝积求富,那能一时便得直透而上,切勿烦躁欲速,惟自日日行之,意中须以心目相送,微用提撮谷道法,如辘轳循环,自然志至气次,时候一到,片响之间,夹肴自开,双关自辟,直上玉枕。玉枕一关,名曰铁壁,居头凹处,有一高骨,尤难过此,必须闭目上视,低头用意,直透此关,上至泥丸,与神交合。此时景象,有如雷轰电挚,火焚波沸,种种形声,似真似幻,切须牢守身心,勿惊勿喜,徐徐自动,清磬冷然入两耳,泥丸,昆仑之间,有如火珠一颗,盘旋不已,隐现于眉间,觉从鼻内而下向玄膺,仍自降入气管,乃由华盖、绛宫,直抵丹田。此时身心快乐,难以言喻,所谓乾刊交媾罢;一点落黄庭是也”。( g3 _2 \1 i3 k3 R
& H6 @4 T6 q. u  A
练八宝气功者必须十分注意,只有在丹田内气充盈的前提下,坚持不懈地练功,并有意识地增加每次练功的时间,在平时的坐、卧、行走之中亦加强练习,一旦火候到时,内气充满,不须任何意念导引,任督二脉即可自行打通,所谓“气满督自开”是也。此时只能用意念跟随着它自行流转,一步一趋,顺应自然,半点也不能勉强和急躁。此为练功之奥妙,是我八宝拳门传心之秘识。
! E! x$ ]" w8 j  f. j* z/ Z
9 @( k/ J/ S2 @# z, [- ~6 M子午流星运转的路线是:气从丹田起,向下经会阴、过尾闾 ,然后沿夹脊上行至大椎,再上行至玉枕。直达头顶,然后再经印堂,过祖窍,再用舌接入任脉,沿任脉下行经膻中,过鸠尾而下行直达丹田。一般练本功的人如能按功法循序渐进地练习,小周天是能自发打通的,其循行路线无须诱导。; x( d- b  ~1 i! p

$ s: k0 V0 C: @4 B( i小周天一通,坎离相交,水火既济而阴阳调洽,于是先天元气蒸发更盛。虽闭口鼻,元气自然能以出入,细长深绵,美快无比。真息冲融,真气从之,流注于全身上下,油然而上腾,勃然而下降。其气息之薰蒸,有如春暖天气热睡方醒,其躯体四肢之畅快恬适,确实难以言语来形容个中之妙味。. d8 h0 X4 Z- W/ ?8 E, q$ {

" s6 a4 V- C5 u" K0 s( S. b( Q二、操八卦
  M- F8 i1 H5 Q' T3 T任、督、冲三种位置恰如太极八卦图式。督脉居后脊,冲脉居中,任脉居前居胸腹。练功时,呼吸的时间要均等,保持深长悠缓勾静的要求。以意领真气从会阴沿任脉上行至头,再从头沿冲脉下行至会阴,然后从会阴过尾闾,沿督脉上行至头,犹如太极图中之阴阳鱼。
  v. e+ _0 e8 Z/ @& B$ U+ a2 C7 k( W3 ?; ~
第四节 添火功
9 ~$ L0 z' C; E6 o
3 T1 F0 M5 T, \3 X7 o! x/ o8 M练功时取站、坐、卧三种姿势均可。全身放松,呼吸柔和自然,口眼微闭,舌舐上腭。以左手掌心紧贴在神阙穴上,右手掌搭在左手掌上,掌心均朝向肚脐。意念集中在左手掌心下的神阙穴上,意守1~3分钟后,双手按顺时针方向自左至右,自上而下,从内向外,由轻至重,速度均匀地揉摩腹部,手法匀轻勿重,勿疾亦勿徐,以手掌与腹部皮肤既不相对摩擦,又不要因为手掌按压过重而感到腹部疼痛为宜。按揉时,呼吸和意念应与手掌的揉动密切配合。手向左、向下揉动时呼气,向右、向上揉动时吸气。揉按的范围以上不超过左、右两侧的肋弓缘,下不逾越耻骨和左、右髂骨的髂前上脊为度。揉按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只能稍快,不可太快)的原则来进行。每天练习二次,每次练习30~60分钟。
  j/ B- Y1 o  X2 M- v
, {- Y& s9 P4 L( P按上法揉摩一段时间后,脐周部会逐渐膨起,随着揉摩时间的增加和手法的加重,臌膨的范围日渐扩大、膨起,待至整个腹部充分膨起之后,小腹内的热团更甚,有如火球在腹中滚动一般,但又不似烈火那般燥热滚熨。至此,丹田浩然之气可聚可运,内外如一,凝成一团,精神饱满,巍然如山。
# z% @% X, H( j! @- q6 {( N; p4 t
5 X+ y9 w1 `7 H/ p* `  `正常效应:丹田更为充实,腹部饱满。在练功当中,往往有阳物勃举,似将走泄之现象。如遇阳旺欲泄,应闭目内视尾闾并以意将精气上行至泥丸穴,意守泥丸穴片刻,则阳精即不会外泄,且有胜肾补脑之特效,脑力者仿之大益。
鲜花(224) 鸡蛋(0)
发表于 2009-3-5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李大毛 于 2009-3-4 16:59 发表 , M" z, A$ Q$ o! M7 r
3 S1 I& I1 L5 g+ {0 p2 }- j9 u5 D

* j6 u  Q3 V* C  ?太神奇了,那咋打通这任督二脉呀
& ~% ]3 b7 L0 o3 v4 n0 I5 i7 R
4 G/ q7 r5 K! R; N
真 气 运 行 法 (含高级功法)   G2 A% e  W! _" P; b+ ?2 u
    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自我导引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本功法由近人李少波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气功养生治病经验,结合自身实践体验整理而成。操练不难,只要按要求练习,不会出偏差。操练步骤井然,各有反应或效果可证,治疗范围亦较广泛。
- |9 w+ r4 n9 W9 ~* Z. A5 S0 A                                     基 本 内 容 : z) |0 z* E$ R7 f& @
                                (一)、练功姿式
( _  t4 H4 I, P4 W    以平坐式为主,凳椅面上可加软垫,要求凳椅坐面与小腿等高;臀部的1/2—1/3坐于凳面,两足平行,足底着地,并与小腿垂直,小腿与大腿垂直,大腿与上身垂直;两膝间距两拳宽,两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两肩松垂,含胸拔背,头顶如悬,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若惯于盘坐者,盘坐亦可。当修习纯熟后,则站、卧、坐、行皆可。 / R+ X4 Z: c3 M& r3 Z1 I& L
1 L& A& T" D, w# S. w$ R3 Q- @
                                (二)、呼吸与意念 . S/ j- X8 |! i# ?3 J$ U. c) L
    本疗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练功初期,意念只须注意呼气,尽量做到深、长、细、匀,而吸气时则任其自然,勿须任何意念。随着练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须作适当调整。 0 w6 d9 z- u  h* D. ^9 U
- L/ R% e1 M9 F8 T7 M- Y; \
                                (三)、收功
- e% D" Z! B4 a/ D( c    每次练功结束前,先放松意念,手掌相对摩擦至热,如洗面状摩面部数周,使精神恢复常态后,慢慢起身活动即可。
  Y0 R  P* a/ L( H, O. @                                     练 功 方 法 ! [$ Q3 o! w' R( M. F+ R7 k; b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 G& Q: I0 D$ B2 c    练功准备就绪,即微合双眼,先注视鼻尖片刻,接着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吸,勿使有声。意念随每次呼气自喉部下达心窝部,尽可能逐渐放慢、放长,每次呼气的时间,以每分钟呼8—12 次为宜。吸气时任其自然,无念无识。练功时若有杂念,要用数息法制之:只须数呼气之数,从1—10,再回头从1—10 ,反复进行,杂念平息,即不必数息。本步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0分钟。尽可能固定每日练功时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若不能固定时间者,则每日早、中、晚3次不可缺。练功约3—5日,便自觉心窝部有沉重感,至10日左右心窝部有温热感,即告第一步完成,为第二步奠定了基础。炼本步期间,无练功基础者,可能出现头昏,腰酸背痛,呼吸不自然,舌抵上腭不习惯等,这些是初练时的生疏现象,只要坚持按要求去练,便会逐渐纯熟,各种不自然现象渐会消失。在练本步过程中,一般脾胃虚寒、食欲欠佳、精神不振者,可渐增食欲,精神日振。
/ y; P* ?+ ~+ }0 Z& N8 n. B5 H0 W9 U2 x# p5 v% I3 [6 N; J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 e: e0 |& Z" W  C) B
    当第一步功法练至每次呼气自觉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于每次呼气时,以意引心窝之热气流逐渐向下延伸,一步步趋向丹田(小腹内)。但必须注意轻松自然,不可过分用意和操之过急。如此每日练功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约10天左右,即可于每次呼气时出现一股热流下达丹田的感觉。此时可出现小腹中汩汩有声,矢气增多,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者渐趋正常。
, m0 r! _( l- A. h) W+ _( t& X& I3 g
                              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
3 k. X0 ~7 b  Z* m    接上步,当每次呼气皆有热流下沉丹田,丹田温暖发热后,即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不必过分注意呼气。每日练功3次,每次40分钟左右。本步锻炼时间约需40天左右,即可感到丹田内形成一个“气团”。随着功夫的积累,气团逐渐增大,小腹充实饱满有力,有时会出现阴部作痒,会阴跳动,肾区及四肢发热等,这些现象或感觉可因人而异。一般患有失眠、阳痿、月经不调、二便异常者渐可明显好转。
0 g0 @! ^6 g$ V/ U2 n' A7 l
, j" e7 j* u* L, y2 G1 v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助
& |7 Q- c- q3 H: n! I, p    接上步,当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的程度,即会沿脊柱上行。此时,意念须随之上行而不为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勿忘);当其止于某处不复上行,甚或有所退下时,也不要用意向上导引(勿助)。因为上行之快慢完全取决于丹田中真气充实的程度,丹田越充实,上行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反之则上行中止,甚或倒退。当上行至脑后“玉枕关”,屡屡欲上难通过时,可用内视头顶法,一般即可冲过玉枕关。本步是关键的一步。每日练功次数可适当增加至4—5次,每次需1小时左右。一般在一周之内,气流即可冲过“玉枕关”。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快者一下子就可通过,力量也很猛;其次者须数次;慢者需数天;个别人可因特殊情况而久久难以通过。练本步过程中,可出现项背强急,头如紧箍等情况,是冲关通督之前兆,不可疑虑放松;通关后(尾闾、夹脊、玉枕)自然轻松愉快。通关后呼气时热流直下丹田,吸气时热流沿脊而上过头顶至口腔,形成任督循环(即“小周天”)。至此境界,凡患有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性欲低下、月经不调、心悸气短、精神恍惚等病证者,皆可明显改善,长期坚持可望康复。无病者亦可致身轻体捷,精力充沛。
+ N5 }9 h! ]# [% H* f% u' y& n- {0 O  V' a& h! }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机 # e- ?4 G5 y2 J0 G0 @; Z
    任督循环形成后,一般仍意守下丹田,同时其他经脉也可相继开通。如头顶出现动力,可改守上丹田 (脑中),可以灵活掌握。练功时间仍每日3次,每次一小时左右。此期间,会出现头皮奇痒,舌尖颤麻,全身如有电流乱窜,皮肤麻痒如有蚁爬,眉心、鼻梁紧张,环头拘紧等反应,亦因人而异,不必害怕,也不要追求,约一月后各种动象渐会自然平息。此后各种慢性病皆可明显好转或痊愈。
. A6 H* W, F: V5 |& q+ [3 t9 x/ h% }( f3 b
                                      注 意 事 项 8 x; i  Q, R+ m  t/ l
    1 、练本法须在静室内,明暗强度适宜,空气流通清新,又不可直接当风。
0 F$ a  ?# P5 Q7 @/ ^    2 、凡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不宁时,不宜勉强练功,须待心情平静后再练。
9 `, S# M- |+ K% e* |8 u/ {! y& Y    3 、练功时间内应昼避开一切干扰。凡天气剧变、狂风暴雨、雷电交加之时,暂勿练功。若练功中有意外干扰(如突然声响、有人急叫或闯进练功室内等),则不必惊慌,须慢慢放松意念。临时收功后再慢慢起坐应付,待恢复平静后再补练。 5 B' I/ ]- E9 d8 j' \8 u* c2 J3 X  n
    4 、用本法者平时须注意清心寡欲,心平气和,劳逸适度,饮食清淡,忌食辛燥、腥、粘腻之物。
  f% k% e( A; K" u. p    5 、用本法者,尚未通关之前,须戒绝房事,以免影响进程。通关后亦须有所节制,保持精力充沛。
1 {+ j* W6 f6 G+ `. }2 ~, D                                      临 床 应 用 . q! \" a& f* f! ]* g+ l  W' z1 ]
    本功法适用于各种慢性病症的治疗,经近年临床验证,取得一定疗效者有:慢性鼻炎、感冒、咽喉炎、支气管炎、食管炎、胃炎、溃疡病、胃下垂、肝炎、肝硬化、胆结石、结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肠粘连、肾炎、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性欲低下、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癔病、焦虑、高血压、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等。无病者亦可修练本法以养生保健。
. @# f- h% |1 _; o  y9 l. ]: s  O) X& d% ]8 @0 w
                               二、真气运行法五步静功辅导
- Q: N- x9 ^9 E+ e: m    真气运行法以功法简便易懂、收效卓著而为练功者所称颂,为气功爱好者、病患者所欢迎.学练真法,只要按照书中的功法要领,认真锻炼,是很容易成功的.自学练功者开始练功时,一定要把书中的有关功法实践内容反复阅读学习,仔细琢磨体会,暂时不要把论述功理部分的内容深加细究,以免给练功带来过多的思虑,带来杂念.开始只要老老实实,依"法"行事就是.为了给更多的真法练习者提供正确的辅导,经李少波老教授同意,现将"五步功成"的有关重点要求公布如下: 9 T9 E1 v8 Y: S2 j& B; D  d5 l4 m

. k" J% s: P. }1 C                                  第一节 真法一步功辅导
: c$ X) ]% l6 M" j    1、呼气注意心窝部:心窝部的位置,即心口部,也就是胸骨剑实(护心骨)下正中凹陷处,实际上就是胃的位置所在.这是一个部位,而不是指某一点.                                                          2、注意:就是意念想着,也就是意守. + M8 O7 M4 k* V# @9 I
    3、呼气:真法用鼻呼鼻吸的自然呼吸法.自然呼吸也就是不人为地控制呼吸节律,顺其自然.关键是在呼气时意念想到心窝这个地方,吸气就不管了,即不是呼气、吸气都一定要注意心窝部.
$ {0 L+ s( N2 ?# L0 j" |3 Z    4、练气功、练真法开始时往往杂念都较多,未能静下来,因此呼气时也就不那么容易守得住心窝部,不容易次次呼气都有注意及到心窝部.可以采用数息法来帮助,即每呼气一次,数一个数,从一数到十,回头再从一开始数.这样比较容易到心窝部去,这也是诱导入静的一个办法.
1 ^) K3 X) w5 E. Z    5、强调注意呼气,有的人反而感到呼吸不自然了,甚至感到憋气.这是因为他不仅是注意呼气,而且是有意识地延长呼气,不是该吸气就顺其自然地吸气.有意识地延长呼气或延长吸气,都可以造成憋气的感觉,这也是应该提醒注意避免的.真正理解做到顺其自然呼吸了,就绝不会有憋气的现象. ; K" R! A" I6 c* p
    6、第一步功练成的标志是心窝部有温热感,或有饱满感,重压感,就可以转入练第二步功.有的胃病或体质虚寒型的人不容易得温热感,一步功可多练一段时间,但只要有饱满感或重压感,也是得气的征象,也可以转入第二步功法的锻炼.
* G% ^- F( B; y  W0 @6 Y  \' q$ s) V& [" A2 ~5 t: m, C! }: t9 O, d
                                  第二节 真法二步功辅导
& D" N- G7 [! C) E    第二步是意息相随丹田趋,有以下几点应该掌握的: / [7 Q' w$ s* k2 l2 i2 \- a5 C
    1、意息相随的意思:意指意念,息既指呼吸(还是指呼气),又指真息(也即真气的温热感),相依相随. - p7 S! e8 e6 h) l+ }5 w. }1 O
    2、丹田趋:就是呼气时意念心窝部的温热感一步一步向丹田下.因为真气在体内运行的规律是呼气时真气向下向外运行,吸气时真气向上向内运动的.这一步的目的就是将心窝部集聚的真气沿中线任脉下达丹田,以打通任脉.
, e7 Y. X4 L- m7 {" R- Y6 S$ n    3、这一步功最常见的反应是肠鸣矢气,这是真气加强了肠道的功能,正气排驱肠道浊气的正常现象,应顺其自然,无须控制,到一定时候自然消失.在这一阶段有的肠炎患者大便泻出浓血秽物,不必惊慌,也不一定要服药治疗,肠道秽浊泄尽自然痊愈.                                                               4、腹部有过手术的患者,因为有疤痕,阻滞了经络之气,真气不易下去,有时还会出现手术疤痕剌痛,这是真气疏通经络的反应,气趋丹田也许会慢一些.加强练功,多练一些时间就是了.有的人有气往上涌的感觉,也是下焦气不畅,或是注意了吸气的缘故,应注意呼气,使气机往下去;三焦气机通畅了真气也就容易下沉丹田. 5 k' o7 N6 N3 e3 D3 Y0 g
9 C" r" Q& `* G; s

( C& y4 q& C, u* l                                  第三节 真法三步功辅导
" i4 G, R1 G# q6 L. t3 v% w) E) p    经过第一二两步的练习,已经有了初步的实践体验。当第二步功练到每次呼气有气流直达丹田时,即进入第三步,可练习第三步功“调息凝神守丹田”了。
/ H( o! s" E/ B& b0 T6 H3 C    第三步功是完成五步功法最重要的一步。一二两步功是为了培养真气,通达任脉,使上中二焦真气趋向丹田,并在丹田聚集。第三步功是为下一步贯通督脉打下基础,如果丹田真气不足,通督是不可能的。所以古人把这一步功夫叫做“筑基”。由于培养丹田实力的重要,所以这步功练的时间也需要比较长些。在进入第三步以后,往往会出现以下情况。 " z" P( Q* O* ?4 f
    1、在第二步功气入丹田时,丹田内尚未有明显感觉,俟后几天中反而感觉不明显了。有人为此着急,不知是怎么一回事,或者认为功法练跑了。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第三步功重点是凝神(即意守丹田),把注意呼气的意念放松了一些,所以气沉丹田的力量也就比较地小了:二是丹田的容积较大,有气则开无气则合,开始真气进入丹田时有冲动感觉,但少量真气不足以充满丹田,因此便没有气感了,继续练功过几天丹田内充实起来,自然会有感觉,这是进步过程中一个必然的现象。 - I' R, ]0 t2 Q
    2、随着功夫的进展,丹田真气不断充实,因此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现象,当以“丹田温热”最为相宜。如发生大热,是“火候”太过,可放松呼气或不注意呼气,以减缓其热度;“丹田饱满”是真气充实的现象,必须饱满到一定程度,方能向下(会阴)、向后(命门)等处活动,要任其自然,不可过早意领;“丹田开阖”,感到丹田内如有一物在运动,或感丹田内一开一阖或左右,或上下,此种景象过去叫做“胎息”,这是真气在丹田中旺盛的表现,是很好的徵兆,由此就可以更好的意守丹田了;“丹田蕴珠”,丹田内如有鸡卵、有如儿拳大小不等一个固态的东西,古人把这叫做“丹”,是真气高度凝聚的一种表现。这都是在通关前后经常遇到的一些内景,是非常可喜的徵兆,应当谨慎的保持它的常在。但这些现象因人而异,也不可能每个人、每种现象都遇到:没有,也不可妄想追求。 1 p# Q7 E+ F' j8 d1 \
    3、由于练三步功丹田真气充实饱满,因此全身的生理变化也很多,如:有一股气流环腰一周,前经肚脐,后经命门,在不断地转动,这是带脉通了,对通关很有帮助。全身温热也是常有现象,此是热能提高,能增强抵抗力;但有的人发热过高,感到心烦不适,可采用六字诀中“呵”字诀即平。有患胃下垂者,在第三步功中常感呼气时小腹向上挈引,这是由于胃体机能基本恢复,有力提升,和丹田气足有上浮力的表现,是治愈胃下垂的基本因素,不必介意。有因丹田气流向大腿者,属于一般情况,不必太在意;若气感下流力太过,丹田气不易积存者,改用盘坐式可以纠正。有因欲向后转而久不得过者,可以提肛吸气导之;有因真气充足致性神经兴奋而遗精者,在这一阶段最易发生,应严加注意,及时采用“吸(吸气)、抵(舌抵上腭)、摄(提肛)、闭(闭目)”采药四字诀方法防治。 # I* A( k" P1 F0 S) w
    4、达到第四步顺利通督,必须依靠第三步功的积累真气,所谓“积气冲关”。如果一旦走泄真气,通关就要推迟,因此要求练功者在筑基阶段睡前清心寡欲,睡眠姿势要侧卧卷足,即所谓“卧如弓”:衬裤要宽舒,避免磨擦;被要轻勿过暖,避免仰面睡式,如有性冲动即起勿睡。能关不过旬日,这短短的几天,又是这样重要阶段,应是能够坚持和必须坚持的。如素患遗精的人更要注意以上要求,并应考虑平时多在什么时间遗精,即在那个时间起来练功,以改正其习惯。很多人都依此法治愈。素有患肠炎,在三步中出现大便脓血者,有患妇科病而排秽物者,此为真气作用于丹田周围脏器,发生良好的生理变化,推陈出新,因此不采用他法治疗也能自愈。要以丹田气足、全身经络触动现象逐渐增多,各处有不定点的跳动,及痒、麻或出皮疹,此为真气驱逐邪气的表现,不作治疗,邪尽也自愈。三步功后各种触动现象越来越多,详于第四步功辅导。
9 H0 h' s2 P2 P
- ~. ]8 A* E5 D. S  n0 E                                  第四节 真法四步功辅导 3 J( R+ G( `  B( C
    第四步功是在第三步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通过会阴,绕过尾闾而开始的,但也有未经会阴即到命门,以后才有会阴气动的感觉,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致。在四步功中,由于生理变化很多。兹将易出现的问题分述指导如下: ; L" A0 C5 P# V5 L; A% E
    1、呼气太重,容易使丹田发生高热,如觉有发烫的情况,减轻呼气程度,或放弃呼气的注意,自然纠正;一般温热感是好的,有人呼气太过,或由性生活不禁导致前阴反应强烈产生恐惧心理,认为前阴漏气;越紧张,越注意,反应就更强烈,以致终日忧心忡忡,导致中气下陷,头昏眼花,四肢无力,调治之法是少注意呼气,或不注意呼气,在自然吸气时微微提肛,慢慢调治一个阶段,待真气绕过尾闾,沿督脉上行就好了,会阴处称为下鹊桥,有三歧:一路去前阴,一路去肛门,一路去尾闾。三叉路口,容易迷失方向,初学者宜加注意。 . b0 o6 G/ m3 F5 [# ]8 t  j
    2、有人急于通关,未等丹田真气充足,即行意识导引,这样会使丹田真气不足,而导引的一部分真气无力上行,停在一个地方不上不下,时觉胀滞不适,纠正之法是固守丹田,继续培养真气,待真气充足后,自行冲关,千万不要再导引,“通督勿忘勿助”,就是这个意思。
8 H/ R' h  t) b; n. l    3、第四步是全部功法中最艰难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古人喻为“脱胎换骨”。由于生理变化特别明显并有一些不适的感受,练功者不知所措,精神紧张而发生动摇,求人救治,这都是不须要的(书中已有说明)。如真气通过命门时,凡有腰痛病史的人,必有不适感觉。这些都是正邪相争,纠正病情的表现,等真气通过之后自愈,不必找人纠偏,或邀诊治。此时只有加紧练功,比平时次数增多,时间延长,待通关后全部缓解,切勿松懈自误。 6 W0 n& e4 d, r% ~3 D
    4、李少波教授将四步功通督的过程和练法,反应用八句加以概括,名日“周天歌”。(详阅精华区),练功者须细细体味,方能领会。 $ e% I4 v- S' o1 }

; L& u+ Y  k2 I- V% \( N- [* r! o                                  第五节 真法五步功辅导 6 j/ ~* d" `8 \/ @3 O/ F) _. E! z
    通督之后,即进入第五步,这在周天功中算是已经达到目的往往有人问,通关后如何练法?真气运行法有进一步提高的内容和阶段,这里概要地提出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作为继续锻炼的要求: ; Y8 W2 V* ~5 E6 {
    1、真气运行法在沟通任督过程中,一步有一步的功法,及通关后,只要按照练功形成的条件,经常加功练习就成了。书中有持之以恒,循乎自然“的要求,功夫越深,效果越好。通关只是完成了基础阶段,以后坚持锻炼,才能出好效果。特别是练功治病者,通关前即能改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一些轻浅的功能性疾病也能治愈,严重、顽固的器质性疾病就需要累以时日,不断旺盛真气,积气驱病。不能以为通关了,就大功告成,百病皆愈。但只要坚持炼下去,各种病疾都有会慢慢地好起来。 " ?2 |& M7 j. e1 I+ h* a" T
    2、通关后体内还会有很多气攻病灶的反应,练功者就不知怎么办好。如初通关时气在头上乱窜,前额有重胀感,可以不去理它。只守住上丹田,使力量集中在百会(泥丸宫,此处为百脉之会),则百脉扳依,其它乱行乱窜的现象就减少了,不过需要较长的时间。长守此窍还可以开发智慧,使人聪明。如果通关后反而感到真气不足或胃消化功能不如以前好,那么可以意守中丹田,再培补中气,则下丹田真气也就更加旺盛起来。下丹田是长期意守之处,什么时候守这一部位都是对的。
/ X* I3 B$ l5 ~! ~& J    3、以静为务,功夫越深,入静越好,只有能够深度入静,体内生理功能就恢复越好,这是静极生动的自然规律,过去叫做“道”,古人把这种功夫叫做修道。静字贯彻着修道的始终,开始都是不能入静,故必须有方法,渐进入门,慢慢达到入静。所以五步功以后就再不要求用这个方法,那种方法,实际上追求方法,反而成为杂念了。入静深了能体会到三田成一体,继而无物无我进入虚无境界,还有什么方法可追求呢?当然真法的高级境界也是分层次、分阶段一步一步达到的,这些就属于真法提高班的内容,可以在以后深造、提高。
5 ?: I, e; B. g2 Z  M9 b                              三、高级功法内丹术的修光方法) B! A2 m* a$ I# C' s+ A' W
                                元神蓄力育生机——李少波 6 r  v7 |& Y2 {" b/ o& q
    自学真气运行法大部份人炼到“通督”,就以为完成了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其实才完成了真气运行法初级阶段前四步功,对第五步功法很少有人掌握。就是有人入静好,在静定中出现的一些高级境界,反而因恐惧不理解而消失,致使功力徘徊不前。为此,将第五步功练功过程中,自然出现的境界作一简介,为深入修炼真气运行法者指点路径。
8 |  f, f2 @3 N   “元神蓄力育生机”的含义是,高度入静“恬淡虚无”的精神意识状态,即元神,可以使生命的物质和动力“精气神”蓄集化合,从而孕育出旺盛的生命机能。真法第五步是在高度入静的状态下进行的。以此,在炼第四步功时,学者对通督和气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督只是入门的标志。炼气功气感仅仅是初级阶段的产物,随这入静程度的加深,功力的增加,气感稳定而转入胎息到虚空,进入光的境界?????。这就要求在通督阶段,千万不要被变化不定的气感所缠绕而复生杂念,更不要在气感稳定时意念导引追求气感,一心在“静”上下功夫,就会自然出现以下四种层次的练功境界。
4 b" ]6 |# ], m5 g  l
$ B# ~% Q: J# y                                  一。因势利导运周天 * |: c3 X# N! l0 ^% k# e+ Q
    方法;当通督以后,即可重按第一步功意守心窝部。当心窝部的气感在练功过程中自然向下丹田运动时,可因势利导按第二步功将真气推进下丹田,然后再按第三步功意守下丹田。当真气进入督脉时,可按第四步功修炼,当真气活跃于头部时,不要急于向下导引,静以待之,真气自然会通过印堂,沿鼻部向下运行,此时,可顺其自然复炼第一步。这样前四步功随真气的自然运行因势利导,动静互化,运转周天,完成于一次功中。通常一次功中可自然运转周天数周。 & F8 f1 r4 z* k3 z9 f
    反应:随着真气的旺盛,经脉的调通,局部的反应渐趋稳定,而出现全身整体的暖,凉,大,小,轻,重等感觉。所谓暖,指练功入静时,全身如春日沐浴,温暖舒适,心情愉悦;所谓凉,指练功入静时,如漫步皎月下,心胸开阔,清爽宁静。所谓大,指练功时感觉到身躯高大无比;所谓下,指练功时感到形体缩小。
3 m4 [* n$ G" |( o; J2 K    时机:在因势利导运转周天的修炼过程中,随着入静程度的加深,有时在练功中出现呼吸极其细微缓慢的现象,此为胎息产生的征象,可保持此时入静之佳境,寂然处之。如果念头稍动,元神即化为识神,入静的佳境即受破坏。胎息是通督以后入静程度加深后的自然反应,产生胎息的时间,每个人不同,谁入静好,谁的胎息就来的快。 . y) M8 H' M  ]

2 \$ g! O. l9 ?2 r                                  二。静守胎息化虚空 , }  \5 Z" |  Z$ G* B) r4 Y; w
    方法:当练功中自然产生胎息现象时,可以不再守丹田,顺其自然保持入静的佳境。 0 I8 z5 i: V7 W/ W: C6 P, K
    反应:初起出现胎息的时间短,次数少,随着入静程度的加深,出现胎息的次数就增多,时间也会自然加长,随每次功中胎息时间的增长,练功时就会出现感到自身虚空不存在的现象。初时是局部的虚空,功力增加后就会出现整个身体不存在的感觉,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0 B; s, m- j7 T6 d$ d! R' P+ E" z
    时机:进入“物我两忘”的虚空境界后,就顺其自然,定守虚空。
0 }1 {$ h+ W  }& @                                  三。打破虚空现光明 3 C5 |0 f  @( T2 y
    方法:当练功中出现“物我两忘”的虚空境界后,就顺其自然定守虚空,不可复求丹田,或产生追求的念头,破坏高度入静的佳境。
( q0 W! N- Q: u) ^& F( Q    反应:随着虚空境界的稳定,此时,一般的慢性病可治愈,并已具备内气外放的能力,但最好不用。一心静定,直指上乘。
4 y' N$ }$ G5 ?+ j! C% Y2 ]$ x% x+ X    时机:当练功中出现印堂有明光闪现时,说明功力进入中等层次。初起明光闪现,一晃而过不稳定,随着静定纯熟,丹光自然稳定,就可于光明境中进行修炼。
. V/ i$ i' F, d- Q: x% o
9 j% T1 z3 w* V. d                                   四。祥光深处觅真身
% X/ n  `8 g" r0 a+ ]4 n# R' B    方法:当练功中印堂显现有明光稳定时,可定守于明光之中心。明光之中又会凸显出明光,继续定守明光之中心,又会凸现明光,再继续定守。或者,当印堂明光显现时,将明光送入下丹田。在下丹田定守明光中心;或者将明光定于中丹田位置。
( v1 ?8 `( V; ?0 t    反应:光是气功修炼的中高级层次。在修炼光的初级阶段,由于心念不纯静,明光易于幻化,或化山水草木,或化人物形态,种种幻景,随心念变化,干扰静定,总要见如不见,一心静定,守住明光,幻景就会消除,而现赤,白,绿,蓝,黄,紫等祥光。一心定守于祥光中心,功力达到一定程度,光中会有自身的形象显现出来,道家叫“赤子”,佛家谓“法身”,其实质是自身的生命信息高度集中的反应。
' `8 R7 @2 V7 ^! I0 E% w  S    时机:光的修炼是气功修炼的中高层次,属性功范围。功力愈高,越讲究悟性,越讲修德,在修德中提高悟性,彻悟练功之机。 2 q* |# X% [  n( Q
   (另此为内丹术的修光方法。还有李老对通督后用的混元坐及上,下河车。五行攥簇等方法〈真气运行学〉一书已刊登,在此不在贴录。)
- g) w1 m7 J) v' H  f9 q9 x# n! a! U( K8 R. V
                              四、真气运行法“周天歌”详解 . A# p* ?. K' e
    周天歌是讲周天运行的过程,其中,也夹着方法。是从第三步丹田真气培养充足,有经过下鹊桥的趋势时开始说起。周天歌的内容是:微撮谷道暗中提,尾闾一转趋夹脊;玉枕难过目视顶,行至天庭稍停息;眼前便是鹊桥路,十二重楼降下迟;华池神水频频咽,直入丹田海底虚。
/ P: |" O( c3 e/ `9 r4 s# R1 \8 J- [0 ?
    第一、二句话是“微撮谷道暗中提,尾闾一转趋夹脊”。就是第三步的后阶段丹田真气充实,会阴已经跳动了,就将进入第四步的时候,可以微微提撮谷道,微微地,有个提肛的意念。有的人使大劲的提着,往往不舒服。有人问这是经常提呢,还是有时候提?就是这个力量来了,练功时感觉得气到这个时候,才提着,也不是什么都提着,人也受不了。这样一提肛,打尾闾就过去了。命门是尾闾上去到第二腰椎那个地方,发热了,跳动了,那地方就命门了。命门穴过去后又往上走,走到第五胸椎,那才是夹脊关。一到夹脊的时候,今天还有人问,怎么背上抽紧,有几十斤重一样,感觉不舒服。这个不舒服不要害怕,等到力量足了往上一冲过了就好了。尾闾一转趋夹脊,所以那个脊背上皱吧吧的不舒服。夹脊一过再往上走就是玉枕关了。
& ^2 j: }6 b2 i0 w# M7 A    第三句“玉枕难过目视顶”。到了玉枕这是第三关,一是玉枕本身就难过,二是路程远了到了这过不去怎么办?这时就给了你一个方法“目视顶”。目视顶不是翻上眼珠向上看,而是意识头顶,起个导引作用,因势利导。什么时候才能够导,得因时因势利导。就是这个气到了玉枕关,冲不过去,感觉头脑胀的不得了,有的这个头还卡吧卡吧地响,好像拿凿子剔一剔,有响声,说明真气到这个地方不好过去。到了这个时候力量很大,那么因势利导一意识就过去了。在这儿给了一个方法,“玉枕难过目视顶”。有的一听目视顶能行,气还没到就目视顶,视了两天还过不去,这是时机未到。时机一到,用这个方法,玉枕关就可以通过。
* X& i2 v6 X2 N3 ~# _- d: J8 H: E" v    第四句话“行至天庭稍休息”。意思是到了天庭了到这儿停住又不动,停的时间会很长,这就不必要着急,着急也没用。老是感到不下来,就跑到这儿纠偏,跑到那儿纠偏,还必须靠你自己练功,把功练到了就行了。到了这个地方真气就要停留,这个地方也是真气气流活跃、汇聚的一个地方,那就越来越聚的紧,越厉害,越来越难受。想拉也拉不下来,它就是不那么听话。你就不要管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有点难受,刚一通关,这个地方就有点不舒服,很重,好像揪住一样。你不管它,不要在意。我们这个功法,通了关以后,叫你守上丹田,就不会难受的现象。等功做到了一定的程度,真气运行的很好,经络通畅,就自然而然地下来了。什么叫通关,过了玉枕关就叫通关,再不要计较这个,说我这还没通,那还没通。 - V7 [( F+ [: u
    第五句话是“眼前便是鹊桥路”。鹊桥在哪里,舌头屈上上去就叫鹊桥,是把督脉上来的真气,通过舌抵上腭搭桥的那个地方接引下来,回到丹田。
/ r  A) Y* v1 `0 X& z1 c/ j    第六句“十二重楼降下迟”。十二重楼在那里,就是整个胸腔体,背后的十二胸骨。这十二个胸骨,一边附着一根肋骨,有十二对肋条,形成了胸腔,说十二重楼降下迟,不是说下降的迟慢,而是说你第一步就练通任脉了,这时就再没什么感觉了,通过了这个地方,就感觉不到了。所以大家不要认为这里不通了,而是没有了感觉。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着急了。
2 z2 Q' }  M0 m% X0 I0 m$ r: H    第七句是“华池神水频频咽”。什么叫华池神水?就是舌头底下口腔里的津液。舌头底下有金津、玉液,这时分泌的唾液多了,分泌了以后要咽津,把它咽下去。这个津液呢,能够平息五脏余热,帮助消化,这是很好的东西,有的练功感觉不自然,口干舌燥,心烦意乱,那是你着急了,练的力量大了。练自然以后,津液来的很多,能帮助消化,能灌溉五脏,觉着心情愉快,很自然。这里下来的津液就叫华池神水。“频频咽”就是有了就咽下去,不要吐。换古人说“气是延年药,津是续命芝“,就说明津液真气的重要性。 4 s( q. }6 B0 V
    最后一句”直入丹田海底虚“。咽到那里去,往下咽就感觉好象通到丹田的一样。其实咽下去的津液是到不了丹田的,咽到胃里去到肠子里去了。说到丹田里去,那就是说是这么一咽对任脉有一种刺激,通过食道到胃里有一个刺激,刺激了一条植物神经,这么一刺激好象丹田里也有了感觉,就好象到了丹田里一样。这仅仅是一种感觉,而不是咽到丹田里去了。假如说遇到一个懂生理的,就我们,一问就把你问的张嘴了,说不出来了。咱们知道这个道理就行了,咽下去是咽到胃里去,可是刺激了任脉的活动,所以丹田里也有感觉,就好象是到了丹田里一样。
- S' P$ _) r3 V$ g1 N/ r    从丹田下经督脉上去,又经任脉到丹田,这不是一个圈了吗,这一圈就是一个周天,所以叫周天歌。周天歌说明了这些问题,带上一些方法,讲清了周天道理。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练功练功就省事了。
6 P4 Y/ q. `# H* z" L  M- N" C
5 P& ]' {5 \' f! H1 q. ?                          五、李少波真气运行法辅助功法:捻指通经法% X7 w1 {# c2 u* J4 R4 ?1 g
    因<真气运行学>一书中没有收录此法,其属辅助功法,用时短,方便易行,能起到保健作用,现将此法登出.以食各位道友!!!
% V$ p. j4 s: _7 s+ I$ F    人体十二经络是联系内外上下,沟通五脏六腑,运行真气的通路.健康的身体首先是真气的充足,其次还要求真气在经络中任何经络,任何部位的碍滞都会导致身体的不适或人体的疾病,给健康和长寿带来莫大的影响.捻指通经法旨在通过双手十指的自然捻摩,对经络起止端部穴位的刺激,激发.调动气机活动,促进真气在体内经络的运行,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养生长寿的目的.5 p, Z9 i% m* b( U- A% s
    操作方法:冥目静坐,两足平行着地(或两足背相叠如混元坐).两手自然置于两腿上(或自然放置于椅子两边的扶手上),含胸拔背,沉肩垂肘,闭口,舌抵上腭,自然呼吸,注意呼气.先以拇指捻摩食指端螺面前缘(右手顺时针方向,左手逆时针方向),不快不慢,捻速适中,自然而然,以知为度;变拇指捻摩小指端螺面前缘,方向.速度如前;再变拇指捻摩中指,无名指端纹面前源;最后再变拇指捻摩另四指端.以体验真气在十二经络中顺畅运行,氤氲全体,酥酥融融,妙不可言.捻指暂停,两手互搓,浴面数遍后收功起坐活动.( {! e; {4 u- e/ C/ T! `
                                     六、疑难解答:
( K; A. K$ ~1 a; I   1、真气运行法中的心窝部在哪里?3 Z, K0 q) O% m5 V- R
    心窝部的位置,即心口部,也就是胸骨剑实(护心骨)下正中凹陷处,实际上就是胃的位置所在,这是一个部位,而不是指某一点。 6 i/ m+ R" y1 L# G% i/ d# Z
   2、练功过程中体位能随时改变吗?答:可以变化。以求舒适自然为最好9 ?4 Q0 h' R6 k) v+ z1 X( ]
   3、关于漏气问题。
  a5 O1 W+ _6 y    放**的现象,有的是漏气,有的不一定是。如果长时间肛门排气,全身乏力,精神不佳,就属于肛门漏气。但漏气的现象却却并非专指肛门矢气而言,有时候气自己呼呼地往外冒,前阴、后阴都有这种现象,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漏气,如果偶尔放一个**,则属正常现象,肠腔里本存在积气,必须排除。即使肠腔积气较多,多放几个**,也不要紧的。肠子的生理功能恢复以后,矢气连连的现象就没有了。练第三步功时往往肛门排气频频,这是正在纠正肠道功能之故。过了第三步,肠子的功能基本上得到调理,不产生气体了,矢气的现象随之消失。当然,不见得经第三步的调整,肠子功能就完全恢复了,所以可能到第三步时,也还常有排气现象,这也不等于漏气。什么情况下是漏气?就是在第二步、第三步的时候,排气成了习惯,不断地在排气。那么练第三步时,肠子里,丹田里真气非常饱满,肚子胀得很。在这种情况下,它那个气压力大了,丹田的压力大了,也可能把真气推压到肠腔里去了而放**,这个叫漏气。漏气不只在前阴和后阴,而在各处都有漏气现象。前阴后阴漏气,就不容易把真气积聚起来。那么通关会推迟,会受到影响。纠正这个问题,如果是临时来的纠正,也不好办。那就站一站,两腿弯些,十趾抓地,两手撑在肋骨底下,牙齿咬紧,上提肛,这样能使气往上提,每天练功就站着练。有的人漏气时间较长,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得到纠正。需要有一个过程,十天、二十天,甚至长达几个月,坚持站着练功问题就慢慢解决了。必须坚持不懈,哪怕费事一些也要坚持。真气到了会阴,就好像面临一个三岔路口,前面是前阴、后面是肛门,都是歧路,所以在第三步后教给大家《周天歌》,一开头就是“微撮谷道暗中提”,就是提醒大家要有意识地提肛,不让真气往后面泄漏,从而保证气通往尾闾之“正途”。所以尾闾是一个“关”,等过了尾闾,问题就不大了。如果气已到夹脊关,再放**就不是漏气了。 # ~; B7 ^9 X9 o: G$ l
   4、真气运行法属于哪派功法?它的功理来源于何处? ! I. C6 w: j. q, v* A# m
    真气运行法是综合了历代各家各派的功法,去粗存精,以《内经》真气运行学说为理论依据,结合个人长期练功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功法。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真气运行生命活动的内在表现,也是强身祛病的根本保证。体内真气旺盛,并按着一定的规律和路线集中和运行,那么身体就精力充沛,健康长寿。反之,如果真气消耗而不能及时得以补充,或气机逆乱,不能循经运行,则身体就会衰弱,百病由此而生。一旦真气消失,生命即告终止。真气运行法就是根据上述原理,根据人体阴阳互根,动静相育,体用并存,保持动态平衡的生理机制的需要,通过特定的精神状态要求(《内经》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运用特定的方法(五步功法)培育和调动真气,并促使其正常运行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气运行法区别于其它社会上流行的功法,在于本功真正来源于祖国医学,又得到现代医学的检验,是一套能防病治病,定期取效的医疗保健养生功法。 " P; I0 q5 r% b) _
   5、“有欲望观窍,无欲观妙”,应该如何理解。
. z" y' V6 E( ~- r7 v, i0 ~+ B    “有欲望观窍,无欲观妙”,书上有这么一句话。有欲,说明你思想还不平静,还有想到这里,想到那里,这就叫有欲。这个时候还有杂念,那就用“观窍”的办法紧紧地守住丹田。窍指丹田,守住丹田,寄托你的思想,这样练得丹田活跃了,真气活动起来,头上也有了变化了,这是通关以后的现象。这个力量发挥出来后,你就守着这个力量,这就叫做妙,非常玄妙的意思。就是通关以后头上出来的活动现象,也有叫守上丹田的。这个是通关以后的现象。 * y! O* g* \/ U. c* j% h! }* Z
   6、<<真气运行学>>和《真气运行法五步功法?练功指导》 3 W, d5 D$ K* z% N# z' z" n6 p' C
    李老少波教授于2002年六月由中国中医药局批准,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真气运行学>>在诠释<<黄帝内经>>的基础上,补全了"师之隐之"的第七卷,在原有的五步功法基础上,加进了五禽导引.漫步周天.鹤飞唳天.龙行挥云.健身十锦等五套动功.同时,对上述功法通督以后该炼什么第一次公开混元坐(混元桩).下河车搬运.上河车搬运.五行攒簇.五龙蛰法以及真气抟聚七种功法 ' @- j2 V1 I7 s
    上述十几种功法既各成一章又整体贯通给炼功指出了一个有章可寻的方法
+ g4 r( c+ b* e   7、性命双修并非指动静兼修。   V6 t8 L6 D. p1 i/ l
    性命双修并非指动静兼修。至于如何理解性命双修可参考《真气运行学》一书
% l# D$ K. x2 U1 n3 m' K7 g    真气运行法有静功有动功。静功就是使身体安静下来,用调息的办法,推动真气的运行,大脑皮层高度发挥它的调节管制机能,使内环境生机旺盛,从而防病治病;动功则是利用运动形式,配合呼吸,导引真气运行,用姿势来吸引自己的精神排除杂念,慢慢地使大脑皮层由动而静,发挥它保护性的抑制力量,旺盛机体的生理机能。前者是静中求动,后者是动中求静,所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不过动功者多收不到预期效果,因此练动功必须有静功的基础,动静结合,效果更加理想。 & ~& S/ V4 R( d3 p" f% i5 \9 Z
    真气运行法的动功有“五禽导引”,“漫步周天”,“鹤飞唳天“等。
* H( b, S8 g* _0 W, ]" D    真气运行法有静功有动功 % W; J9 e5 _- I: ~5 |. W$ `6 c
    真气运行法有静功有动功。静功就是使身体安静下来,用调息的办法,推动真气的运行,大脑皮层高度发挥它的调节管制机能,使内环境生机旺盛,从而防病治病;动功则是利用运动形式,配合呼吸,导引真气运行,用姿势来吸引自己的精神排除杂念,慢慢地使大脑皮层由动而静,发挥它保护性的抑制力量,旺盛机体的生理机能。前者是静中求动,后者是动中求静,所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不过动功者多收不到预期效果,因此练动功必须有静功的基础,动静结合,效果更加理想。 9 P7 l, Y6 j- u; t) \$ R, S
    真气运行法的动功有“五禽导引”,“漫步周天”,“鹤飞唳天“等。
' X* M1 x( j3 F" I. Z' {    另外我想告诉你真气运行法是真正丹道周天功,至于为什么,只有靠你的实修来验证了,很多东西是不能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的。
; O/ G# ~5 L) P! `- r/ m9 N    如果把十二经比作大河的话,那么奇经八脉就可以比作湖泽。故明。张介宾《类经》说:“经即大地之江河,络犹原野之百川也”。十二经中真气运行的盛衰要靠奇经八脉来平衡,其中尤以任督二脉为最重要。任脉在身前正中属阴,总领一身阴经;督脉在身后正中属阳总统一身之阳经。因此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合称为十四经。在真气运行法实践中,任督脉一通,全身各条经络就先后都通了。
8 {9 z% ], Y0 W8 Q4 p    8、练功气到下丹田后,往往有 性欲亢动,甚至引起排精,是何缘故?有遗精现象,是不是还有通关的可能性?
- O- }$ O5 v/ {+ L' a/ }    练功气到下丹田后,往往有性欲亢动,甚至引起排精,是何缘故?这个问题很重要,一般在练功过程中都会遇到,要引起注意。练功就是培养精气,精气神充足,才能达到通关,练功到了第二步后期和第三步时,下丹田之气渐渐饱满,达到一定程度后,真气开始下行,刺激性神经、泌尿生殖系统,引起性欲冲动,这时应怎么办呢?总的原则是既要继续练功,又不能放任自流。这是练功成败的关键时刻,马虎不得。出现性冲动和欲排精时,不能和平常一样练功,要用“四字诀“来解决。即吸、舔、撮、闭。具体方法:吸,就是吸气。舔,就是舌抵上腭,把上面两个孔堵住;有两个针刺的小孔,就象平常练功一样,堵住它。撮,就是提肛、闭锁肛门。闭,就是闭住五官九窍,耳不外闻,目不外视。呼吸要小心。过去有人把鼻子也夹住。总之,在这个时候不要像平常那么去做,用”四字诀“去控制。或者干脆站起来,练站功,改变一下练功姿势,使得精气不能自由放任地跑掉。就连平常的睡姿都要注意,不要把腿伸得长长的,要把腿卷起来,侧卧,这样睡觉可防止遗精。练功中一有这些情况时,就用这些办法,等到已经控制不住时,也就迟了。早点下手控制,叫它不要继续发展。 ! i6 ^' Z. R2 x/ W( v9 F' ?
    有的人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恼火得不得了,结果放弃了练功,很可惜。要坚持着练,总有一天会通的,就是要多费点时间,多费点功夫而已。不要因为这个就不练了,通关后遗精就好了。 ! M( h3 T: ?3 y) F  G
    9、吸,舔,撮,闭四字决:  
) J( H4 w, f; q/ |* C: K' t% _    吸,舔,撮,闭四字决:鼻中吸气以接先天;舌柱上腭以迎甘露; 紧撮谷道内中提;
, ^  M, |4 K9 O" n  r    塞兑(口)垂帘(闭眼)兼逆听(耳)。 书140页(二)“气成精”一节之现象用此法 : w: I/ }' E* j& h8 \) j* `
    10、何为“文火温养”? 3 C% g* ]' `2 P, P2 P
    答:古人将呼吸比喻为风,将神意比喻为为。注意呼吸,风盛则火旺,呼吸用力则热能增强。反之,风微则火微,呼吸和缓则热能温和。在修炼过程中,根据炼功步骤进行呼吸调整,故有“进阳火”、“退阴符”、“武火烹炼”、“文火温养“等名称,这就是“火候”。真气运行法五步功法,也随步骤程序不同,而火候要求各异。文火温养,是指呼吸微弱调匀,止于丹田,好象炼丹时用文火慢烧一样,通常应用于第三步功之后,意在培养真气,蓄积力量,为第四步通督充分的准备。从医学理论分析,这是宗《内经》所谓”少火生气“之旨,以使真气汇集丹田,旺盛生机,免致”壮火食气“之弊端,使阴阳调和。这是真气运行法的重要练功环节,必须充分认识和遵行。 3 b- j, z& Y7 q- j0 r0 y& y' R
    11、练功火候适度应怎样掌握? " R+ q1 C& v6 D1 n% N
    练功要很好地掌握火候适度。太过则壮火食气,不及则于功无补。为了掌握好这个限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1)不能强力意守,操之过急,追求高效能。(2)呼吸要以自然悠缓的外呼吸推动内呼吸,使真气正常地循经运行,决不可以意领气,违背自然。(3)姿势要以中正舒适自然为主。这样做就会使内分泌旺盛,唾液分泌增多,消化功能增强,进一步练习,可使体呼吸旺盛,微似出汗。至此可以止练休息,切勿使大汗淋漓,以免伤津。
* x. r9 j: f/ H    12、练功怎么收功。 : i* G1 {9 K9 r" H6 d" d9 b# `- `: B* J
    真气运行法的基本守窍是丹田,且无由丹田向外引气的要求,故可不作气返丹田的收功。练功结束时,只须摩擦一下双手和面部,自觉神气清爽就行了。 " Q3 l( n7 K- q8 m
    13、命门穴在真气运行法中有着重要功用,练习者不可不知!命门穴在练功中发挥什么作用?其功用如何?为什么丹田气不是很足的情况下不能意守命门,有何危害? 4 f# y) P. O1 W
    答:理解“命门”先要理解下丹田。下丹田位于脐下三寸。指膀胱之后,直肠之前的一个夹室。有气则开,无气则合,为任,督,冲三脉所起之处。也叫“命门”。命门附与肾,他机理是把摄取的阴精阳精合并而化为真气。“命门穴”在腰椎2、3节,丹田真气充足,,此处如汤煎之热。活跃非常。丹田应长时温养保护,以培真气,宜勿忘勿助,使其自然生长,以固真气。真气不足就意‘命门穴”,真气缘督上行,不能还脑,起了拔苗助长,反伤真气之用。
鲜花(224) 鸡蛋(0)
发表于 2009-3-5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大毛 于 2009-3-4 16:59 发表 $ r" N7 I: G$ p

, D* R  [, `- `: e- e* M! b$ ^4 `: v5 _
太神奇了,那咋打通这任督二脉呀
1 W8 w8 K: P, ~

. g, q4 M3 d9 _0 k7 c& |3 s《真气运行法》的全部问答( X+ [# n' R5 _4 ^) l

" Z% a' Z1 ^& }( |5 L1.真气运行法属于哪派功法?
2 V  K; @- i$ E答:本功法是综合了历代各家各派的功法,去粗存精,以《内经》真气运行学说总结成的一种功法,能防病治病,定期取效,所以称为“医疗保健”的一种功法。. X' `! b3 i, v8 S0 N
2.真气运行法对哪些疾病有效?
' a* G  M0 U( ^& E5 ?$ p" ~0 {+ o# X5 F* o答:真气运行法,是根据生理机制的需要用特定的方法,集中思想,调整呼吸,培养真气。贯通经络,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强大脑皮层保护性的抑制能力,调动人体生命固有抗病本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应当说它对所有慢性疾病都会有效,而与禁忌症和副作用。
# \, L$ @2 E$ @( q4 D. d  r3.真气运行法治疗疾病,要不要再配合药物治疗?
* e" B! N9 O# ~9 ^, q4 J. ]答:最好不配合药物治疗。如果需要时,在练功初期可少配合一些,至能停药时最好停药。如果患临时性疾病,则应视病情而定。0 w' k' }- `4 B
4.进行真气运行法练功,要不要配合体育锻炼?9 S  c5 A. \" L0 G- G7 c
答:真气运行法与体育锻炼没有什么抵触。真气运行法的动功也属于一种体育锻炼。不过,从事体育锻炼时,最好不要搞过份激烈的活动。7 b# z, _7 H) W6 a) G
5.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能否进行真气运行法练功?; p' [( H5 V; U, Q( c
答:《真气运行法》一书,即为指导真气运行法练功之书。在练功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问题,可按照书中指出的原则去处理。0 R5 J% W5 f2 [) s
6.练功因故停了一个阶段,再练功时是否还须从头开始?* Q: a- a0 }, f7 Z3 i3 M
答:这要看练功程度和停练时间长短而定。若功夫深、停练时间短。没有大的影响;若功夫浅、停练时间长,就须从头开始。
+ ~" }% T: Q$ y" m- Q7.练过其它功法,能不能再练真气运行法?
9 K& Y. W$ T3 ]( f- ~: Q, p答:能。只要求在方法上不混淆就行了。若混淆在一起,就很难取得成功。
1 w9 Z9 Y5 ~9 j8.性生活对练功有影响吗?
' @) v4 R& _  s% x答:有所影响。通关前要节制性生活,以免延迟通关,通关后要适当,以利恢复健康。2 _. U) Y- p* }- \0 Y
9.练功主要有哪些禁忌?  }4 X; ]( E; r
答:不要在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冲动下练功。当在风、雨、雷鸣时,亦须暂停练功,以免因受刺激而发生不适。
2 c. ~% ]$ l: q: i1 s10.练功吃什么饮食为好?# x& T' }8 U% o7 V9 k: ^
答:一般说来,饮食应以清淡、新鲜及多样化为好。同时,慎食生葱、蒜、牛和犬马肉。9 J2 G: s, h7 A( D7 Q3 }% T
11. 性和男性练功一样么?月经来时可否练功?5 x2 Z: R' A9 Z9 S+ K6 W# |
答:男女在生理上有所不同,因而练功时就有区别。女性在怀孕期间不宜做气沉丹田和通关的追求,恐引起流产。月经来时不要意守下丹田,以免造成出血多或经期延长。只能静观鼻端,如已通关可守上丹田。除这些情况外,其余与男性是一样的。. Z/ f2 y0 S% ^6 Z
12. 练习真气运行法采用哪种姿势为好?* Z. p: I( R9 o5 i
答:练习真气运行法,采用立式、坐式、卧式均可。不过,初学者以采用垂腿坐式为好。因为垂腿坐式既便于掌握,又利于真气运行。% A0 m. c/ f% s* b0 B
13. 采用卧式练功好不好?2 A  `- F0 w0 O" K& _! _
答:练功应以坐式为主,立式、卧式可以辅助。卧式以侧卧为好。仰卧位压迫面太大,影响真气的运行,同时容易造成遗精现象。- h7 J  |$ h# P! \: D
14. 练功过程中体位能随时变换吗?/ I- z/ \- v2 f2 I" h& }8 K0 o! N
答:可以变换。如果觉得体位不适,可以随时变换,以求得舒适自然为好。
9 f& u8 z# b' f( O# d' D15. 真气运行法是采用什么样的呼吸?( l. D2 u8 V8 N( u( O( ]
答:请参考本书第三章第三节。不管那一步功,都不要注意胸腹活动。本书第三章第一、二节讲的。呼吸的胸腹活动和真气的循经运行,是自然的人体生理活动,不可在练功中主观追求,要顺乎自然。若主观追求,易造成思想混乱,对人体生理不利。
, C& ^! p& i! P: S16. 真气运行法怎样收功?, i$ D- A2 f8 O. i: z* V
答:真气运行法的基本守窍是丹田,且无由丹田向外引气的要求,故可不作气返丹田的收功。练功结束时,只须摩擦一下双手和面部,稍候缓解就行了。; K4 I+ k& C0 A' t" e
17. 内气和外气有何区别?
* L: _+ P9 c2 i  g/ v9 Y答:内气即真气,是指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外气,是指随呼吸出入之气。如气沉丹田之气,是真气而不是外气;外气是沉不到丹田的。
0 {4 F3 ^/ Y0 A$ L# u. {' F2 M18. 心窝部在哪里?2 T  z3 D: j% m; G+ {
答:心窝部适当任脉巨阕穴真气运行法之部位,在胸骨剑突下一寸五分处。五步功中第一步“呼吸注意心窝部”,则指此穴为核心的范围,并非仅指巨阕穴而言。
2 F% }# |# l' p) {  {# |, S19. 练功一定要舌抵上腭吗?# M7 L' u: ^3 X% B. Z1 A# W, Y# P
答:是的。舌抵上腭不仅可以使津液上潮,滋润口腔,而更重的要是“搭桥”,即在实现任督环流之际而起接通任督二脉的作用。
$ m; q3 M% N1 C) T, m2 }20. 通关后已实现了任督环流,继续练功应采取什么方法?
) v! ~; Z- I9 ~9 j! O8 l% l答:应采取真气运行法五步功法中的第五步功法——“元神蓄力育生机”。这步功法中的主观意念和主观作为,已减少到甚微的程度。具体作法,只须轻守丹田就行了。
3 u3 |0 O: E1 ~: z/ c21. 第三步功法要不要再往丹田送气?+ Z1 x; K4 h: F# K0 u& h7 \
答:调息凝神守丹田,关键在于凝神。因为已经通了任脉,形成气沉丹田的条件,只要意收丹田就可以达到丹田充实。如果觉得丹田无气,再加呼气注意丹田,则自然充实饱满。此步主要是用文火,防止过度发热,故少送气。
" O: L, ?) C2 a. x' L. K& a22. 什么叫文火温养?
# ?- g: ^) S4 K5 M答:古人将呼吸比喻为风,将热能比喻为火。风盛则火旺,呼吸用力则热能增强。反之,风微则火微,呼吸调匀则热能温和。真气运行法之五步功法,随步骤不同,而火候要求各异。文火温养,通常应用于第三步功之后。此乃宗《内经》“少火生气”之旨。以真气汇集丹田,盛旺生机,免致“壮火食气”之弊,使阴阳调和。
" u. ]( ^, q& Z* u/ M7 J23. 练功一时静不下来怎么办?守丹田时守不住怎么办?
! Z# O5 V; }! o7 H' e答:练功时静不下来,可参照本书所讲方法去做。丹田守不住,是因杂念太多。若能设法排除杂念,凝神于丹田,自然就能守住了。
! w: N+ [2 o8 y0 m24. 练功过程中容易昏睡怎么办?
  }* R) B) y- n答:目若垂帘。凝视鼻尖,至无睡意时,再守丹田。- @) `# ~' n! {# w8 `/ `! T
25. 守窍部位不发热,有的还发凉,怎么办?
+ {( R* z7 B7 c  Z, X答:请参照本书第七章第三节,继续练功就是了。% q$ e4 V/ z6 M- V* i
26. 练功中突然没有感觉了怎么办?
" b! F; ~7 P) y* |答:不要追求感觉,继续练功到一定时候,感觉自会到来。- p$ R1 r3 O7 d5 a5 ^* K3 p
27. 练功出现病情加重怎么办?
- S6 k8 H7 F# K, K* V1 W- P答:要具体分析。一般规律是:真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在有足够力量向病邪作斗争时,就会出现病所不适,或似旧病发作,或出现如痰多、便秽、经多、鼻衄等现象。这些都是好事,一般不需要治疗。继续练功,会自然解决。当然,如果是其它原因引起的,则要适当处理。. j6 f5 ~+ m/ S! O
28. 练功中出现失眠怎么办?
" m) e2 n3 e6 m! K9 _答:练功至一定功侯,其气充足,精神旺盛,睡眠减少。“神足不思睡”,不用耽心。
$ |" P! b  \3 R0 z4 w29. 练功出现心慌意乱怎么办?, {0 E( A# w7 |: K' @
答:这种情况,只会在个别人身上出现。一般为心情紧张或着急用力所致。注意将心情平静下来再练功,就可以逐步解决。* L! b3 V* |' O. b+ B: s- H
30. 一百天通不了关怎么办?通了关病不好怎么办?
( M) H  `7 ?4 f& K2 a答: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自然会达到目的。0 p, i8 x6 ^2 E8 h2 {" z* x+ u* t7 X
31. 练功在哪些方面容易出偏差?2 g2 v0 r$ o, c& o2 j5 L
答:只要按照本书五步功法的要求,不着急、不用力,不追求、不恐惧,尽量顺乎自然,尚未发现有出现偏差者。
: ?! P/ d8 `) k+ l2 ?32. 在五步功法中容易出现哪些主观感觉?
8 V; m* y6 c1 g1 [+ x答:五步功法,是实现任督环流的有效方法。在实现任督环流过程中,是要出现许多生理变化的。这些生理变化,便引起主观感觉。6 o8 e# d& t3 y, }6 N
随着出现几率的参数,我们将其定为通督过程中的“主观感觉指征”。其主要有二十五种:(1)心窝温热;(2)心窝沉重;(3)肠鸣矢气;(4)丹田温热;(5)丹田开阖;(6)丹田运动;(7)丹田饱满;(8)丹田蕴珠;(9)会阴跳动;(10)尾闾气动;(11)命门气动;(12)两肾汤尖;(13)项背强急;(14)玉枕阻遏;(15)环头拘紧;(16)玉枕通气(17)玉枕轰隆;(18)头箍松解;(19)头皮奇痒;(20)百会灵动;(21)印堂拘紧;(22)舌尖颤麻;(23)津液甘醇;(24)头为昏晕;(25)如醉如痴。; U& n: Z: K: @4 x. L  a7 J
33. 练功开始,周身不适,为什么?
9 H( v8 s2 R' H* R9 `/ U答:因为练功要有一定的姿势和要求,初学者会感到精神紧张,身体拘紧。由于不习惯,所以感到头昏、心急、两肩沉重、腰酸及疲乏等现象。如果坚持一到两周,成为自然,则各种不适现象就会消失。# O0 Z+ s, a! P
34. 练功中有时吸气困难,为什么?! z7 p  W1 C# c8 r
答:真气运行法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就是说:呼气后不要考虑吸气问题。因为呼气时胸胁肌肉收缩,必待收缩力自然缓解,才能达到自然的吸气运动。如果呼气未完就想吸气,必然有吸气困难的感觉。因此,不注意吸气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V  y: ~0 |5 }) q. Q- N) t
35. 真气已经深入丹田,为什么进入第三步功就找不到了?0 Q! W$ r3 C9 t5 O6 a3 E1 K
答:丹田容积很大,有气则开,无气则阖。在第二步功末,真气进丹田时,丹田的感觉明显。进入第三步功,开始的一周左右,虽然真气不断地输入丹田,但以气少不盈而无感觉。这不是问题,也非方法错误,只要继续练功,丹田饱满感觉自来 + _5 d* P4 a. j7 q
36. 练功过程中,总想放屁怎么办?/ ]  k2 a) I8 L7 B6 [7 p2 G
答:真气运行法第二步功,主要的生理现象是肠鸣矢气,可以任其排出。第三步功后期至第四步功时,则要注意提肛控制,以免真气走失。2 e, D  q( p# A  ?% t; {
37. 一练功就想大便,到厕所又没有,出几个虚躬就完了,浑身乏力,为什么?
) H% v1 s+ v% C! l3 ?- j答:练功都要求放松,有人把放松过分强调,结果一上功真气下陷肛门,故重坠欲便。纠正方法是提肛吸气,忍耐片刻,自无便意。5 \& c! ^; B+ k/ I9 a# [
38. 患遗精病多年不愈,练功后仅有梦遗是何原因?
& X; {( u. i4 ?0 ~- h答:遗精有两种情况。一是有梦而遗,一是无梦而滑。有梦而遗,属于轻型亢进型。只要改变不良习惯或加以治疗,清心寡欲,专心练功是会好的。无梦而滑,属于衰弱型。虽久治不愈,但在练功过程中往往由无梦而变有梦而遗,这是得效的表现。凡素患遗精者,多半都在后半夜三、四点钟遗精。若在此时练功,经过一段时间的纠正,自然会好的。
8 ]- U) g- O9 |# o/ _0 K: p39. 小周天还没通,手足心有气感,是否通了大周天?大周天怎么练?" i% ]) T3 E% q5 r8 W9 `. o
答:历代各家追求的都是小周天。因为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环节。小周天一通,大周天自通。任脉总统诸阴,任脉通了,手足阴经通气是正常现象。
! \; N  Z; c4 O1 T4 ?7 h7 e40. 练功过程中,有时口水很多,有时口干舌燥,是何原因?
- f& r: R! A8 b7 U# |答:练功时,津液旺盛,是心肾相交,肾水上潮,内分泌旺盛的表现。如果练功不自然,或有意追求,或杂念纷扰,则心火上炎,故口干舌燥,心烦不宁。因此,宜放松意念,读六字诀,或暂时休息。* M' {& W6 H: B+ F' Z% E/ n
41. 练功受惊后怎么办?会不会造成偏差?+ D& S- B9 s9 d  L3 Y$ Y1 \
答:练功时受了惊吓,要了解一下情况,放心的再坐一会儿,把紧张情绪缓和下来。否则,会造成不适。
# ^- ]% [8 {8 U) s- w" i42. 练到第三步功小腹胀得厉害,就是不往督脉去,怎样办?3 T; u. P* H6 s- Y" u4 q( m3 ^( X
答:自觉丹田力量很充实,仍不通督,则要把意识转向命门(意守命门),很有效果。
( `7 c- ^! s. _8 P9 a" k43. 第四步功,项背强急,头闷拘紧,如何处理?
0 ^3 n' _; }* s- J! s答:这是通督过程中必有的正常生理现象。若医者不知,乱投药物是非常有害的。只要加强练功,可以加多次数延长时间,很快通关,立即缓解。若心中惧怕,停止练功,延长通关时间,也就延长了痛苦的时间。此时只能前进,不能后退。5 H2 S+ V4 u" W5 L9 v$ n
44. 舌抵上腭,为什么有时吸住下不来,是否偏差?5 ?; \8 H" [7 V% g- D2 U
答:不是偏差,是任督环流旺盛,阴阳电磁相吸所致。如要复原,作口腔运动,转移意念,如饮水、说话,即可缓解。
, J2 @- H+ d, S) U* e/ f45. 通关后气在满身乱窜,欲罢不能,感觉躁扰不宁,怎么办?; U0 Z" C8 u  ]4 [7 F& @
答:这种情况,有人认为是极大的偏差,到处求救,结果都不能如愿,到一定的时间自会复常。出现这种情况者,主要是神经官能症或神经质的人。在通了小周天、大周天之后,全身的触动现象要比一般人强烈的多,于是便产生了恐惧心理。若无人指导属于自练者,必致惊慌,到处问人,思想越紧张越严重。这并非偏差,而是通关后对神经系起纠正作用的一种表现。但由于自我精神紧张,故反应加剧。若能解除自我紧张情绪,就会立即轻松。练功人,功力越深,自身表现就越明显。只有安心静养,才能稳定自安。* ]( @* b. f& ]' Q$ H% w/ q
46. 气从两侧上头,面部也有麻木感,算不算通关?8 [8 Y  @! {; q) j
答:通关,必须从脊柱上行通过风府入脑。三阳荣于面,手三阳、足三阳哪一经上头都有触动现象,但都不能算通关。
1 i  G9 E# B2 o0 V: S" x" l1 [47. 通关后气也少了,饮食也少了,是何原因?7 f3 ?  N" A/ A/ J- v, Y; v
答:通关之前,注意呼气,培养真气,感到力量日渐充实,饮食增加。一旦通了关,积聚的真气循环开了,所以自觉气少了。由于放松了呼气,肠胃功能活动减弱,所以饮食比前减少。因此,通关后仍需根据个人情况安排功法。根据此情况,仍需第一步培养中丹田为好。" D2 c0 W8 N0 [- y  u( X
48. 通关后怎么练功?
: }$ T; G, W* |- m( p答:这是人们常问的一句话,认为五步功完了再用什么方法?因此,须知方法是保证通关的。通关是完成了真气运行法的第一步,才算会练功了。今后下功夫即是方法,只要没有其他问题,按原来的意守丹田静坐即可。随着功夫的深浅,自然会强健身体、开发智慧,有更多的美妙境界出现。
( G% h! i+ z( l9 Z8 G$ C49. 练功多年,功法也练了不少,就是通不了关,是何原因?; I" p3 X; P" }4 P0 n
答:不论练哪种功法,都必须集中精力去练,才能达到一定的目的。若随随便便的练,时间虽长,也是不会成功的。练功最忌这种功练几天,那种功练几天,或者杂乱无章的乱练,也是无法成功的。
# R% n5 z! ^. P  n4 c  |7 i6 U50. 练功火候适度怎样掌握?; Y2 V. W& v1 d/ a, T3 X/ Q
答:练功要很好的掌握火候适度。太过则壮火食气,不及则于身无补。为了掌握好这个限度,应从几个方面注意:(1)不能强力意守、操之过急,急求高效能。(2)呼吸要以自然悠缓的外呼吸推动内呼吸,使真气正常循经运行,决不可以意领气违背自然。(3)姿势要以中正舒适自然为主。这样做就会使内分泌旺盛,唾液分泌增多,消化功能加强。进一步练习,可使体呼吸旺盛,微似汗出。至此可以止练休息,勿使大汗淋漓,以免伤津。
7 d0 X4 V1 o' o1 M* s/ E51. 高血压病通督脉有危险吗?
* Y9 Y" h$ w1 w0 }9 c* l1 O3 h答。我们观察了很多例高血压患者,只有通关后血压才能顺利下降,坚持练功并能保持长期稳定。一般在通关时血压都有些上升,但没有病理现象升高时的症状。所以,不必顾虑。
  {% J6 ]5 x$ D' H+ a; Q) N52. 练功十余日肝区胀闷不适,是何原因?/ t: B% m2 U5 }5 i
答:练功过程中常有这种现象。哪个脏腑有隐患,或者有外伤的部位,都会感到不适。这是真气和病邪作斗争的表现。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一旦真气战胜病邪,则病自然消失。凡患过肝病的人,在练第一步功时往往会感到旧病复发,只要坚持练下去就会好的。
) v3 F, m; H( h2 j* X53. 胃下垂患者到第三步功时,小腹向上抽痛,呃气是何原因?
. G: v3 z0 [( w/ F答:真气运行法不断地给松弛了的胃体增强弹力,再加丹田充气给胃体以上浮力量,故在呼气时有向上拉的感觉,同时有呃气现象。这是胃本身功能恢复的现象。/ \9 \) |1 w: ^. R3 C* M
54. 动功和静功先练哪一种好?
5 |" ]% \8 |) \+ I2 b; `答:练功应以静功为主,动功为辅。练完静功,再以动功活动肢体。晨起。可先练动功五禽导引或漫步周天。3 t* O9 Q1 k' a' l3 |
55. 五禽导引或漫步周天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效果好?/ a7 a/ M7 Y6 f; a
答:五禽导引,是以五种动物的习性和动作,结合内脏生理而制定的活动姿势。此法有利于导引经络而影响脏腑,使真气流通运行。同时它又属于桩功,对于增长气力运行大周天有显效。
7 I( z" n% ]. b漫步周天,是根据五行学说,外有五行内有五脏,并以五行生克之理制定的拳式。此拳式配合呼吸可沟通任督,使得一步完成一个小周天,再以拳式带动脏腑。此式是以小周天为主的练法。若用大、小周天作比较,应以漫步周天为优。若以健身易学着眼,应以五禽导引为好。总之,各具特点,自己选择。 1 O9 W- H2 ]( L4 `, {
56.练功什么时间最好?如何安排?
7 a' U$ g/ f! {8 @  U+ b" n答:初学练功者,在可能的情况下有时间就练,可以利用的时间不要白白浪费掉,功是时间的积累,那怕10分钟、8分钟都利用起来进步就快了。正式练功,能安排在一定时间更好。练功有素的,多注意子、午、卯、酉四个时辰。初学者不必。
0 I0 M' ~  c& O57.练功面向的方向有关系吗?
- a" \1 r% w/ w9 G3 t答:关系不大。各家各派其说不一,面向哪个方面的都有。一般认为面南比较合乎自然。顺应地磁的方向,磁力对人体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其他方向也各有说法。如,面东则曰向阳迎紫气之东来;向西则曰佛在西方,为极乐世界;向北则曰以北为上,神圣都是面南背北,表示尊重。这些都带有唯心色彩。总之,只要肯下功
5 g# m7 {5 J+ i  B  _" u2 ^夫,面向哪里都能练好。0 P% Q1 h( C5 ~
58.生了气练功成不成?0 o. o6 C6 e4 R# a) c, n
答:练功人怕生气。生气之后须等气消后再练。如果气一下消不了,最好念六字诀中之嘘字,很快就心平气和了。在练功中因气不顺而胸胁胀闷,也可以用嘘字治之。" I( k# }+ p1 w
59.练功中心烦意乱,口干舌燥应如何对待?
/ \, h1 P9 M$ z, J答:杂念多不能排除即有以上表现。先要设法排除杂念,或睁目稍息,或读六字诀呵字,以平心火,口内生津,咽津,心地平静后再练,切勿勉强坚持。% N: N6 O- b5 H& d0 r; P- H
60.练功注意呼气,感觉吸气困难,胸闷,长吸一口气才舒服些,是何原因?
$ @: R* M% l( E$ A6 k8 R答:注意呼气,是胸胁向里收合横隔膜上升的一个生理活动。必须待这个收合的生理活动自然缓解了,才可以自然的达成吸气运动。这个吸气运动,是大气的压力自然向肺内输送空气时而形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书中交代吸气任其自然,如果呼气未完,或者刚完,肋间肌和横隔膜还没有缓解其收缩力量时,便加
5 k6 k  ~: r, D- ^# g了吸气的意识,也就是吸的早了,就会吸不进气,感到胸闷气短,吸气困难。必须用力长吸一口气,才感舒服,这个问题的纠正,一是呼气不要太重,二是吸气任其自然,不要注意。, ^. ?6 k; i: q0 V$ `9 F
61.浑身发热出汗怎么办?
2 q/ x1 r3 r4 y* \0 N答:如果全身热的厉害,就不要过份注意出气,稍事休息,免得大汗淋漓而伤津液,微似汗出为好。3 X% Y0 e. ?. d0 u7 H: \9 G$ |+ m
62.练真气运行法能不能以气治病?发气对身体有害处吗?5 T* V" F( b" ~
答:“真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真气,建设自己,为自己治病健身。真气充足后,本来就有向外放散的现象。为了不让真气外溢,在练功时要注意精神内守,在手印要求掐子午诀或孩儿诀(亦称握固),都是为了保存自己的真气归于丹田。如果有意的将真气放出去,当然是一种损失。有人说为了给人治病嘛,这就要看你自己是否有病。即便是健康者,并且功底很厚,偶然为人作作治疗也无碍,经常使用必将招损。凡练“真法”者,首先告诫要保存真气建设自己。我们是传授功法者,不提倡发气。“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发气没什么希奇,要看你是什么目的。8 l7 M% j5 r6 _% e/ o* Y% B# u
63.一面采气一面发气人不会受损失吗?2 Z9 D8 K$ I* F# ~/ h
答:一手采气 一手放气,两臂膀都伸直,成了一根大气筒。然而可以想一想,放出的气当然是自己体内的真气,这个真气是饮食呼吸摄取的阴精、阳精,化生的生命能量。采来的是什么气(假若真能采来)?如果是空气,就难以补偿损失;如果也是和真气一样的物质,这就需要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出一个结果。我们认为,一6 _0 D0 }. T% |
手采气一手放气是不可能的。也许有人说,伸出去的两只手都有感觉。这就要进一步考虑,可能两个劳宫穴都在向外放气。
% Q& A# u! j7 u; C64.第四步功反应强烈,有人腰部疼痛,有人心脏病加重,是何原因?
# J/ X! e+ V. n5 m% Z# ~答:“真法”主要是发挥真气的自我调节,自我治疗,自我修复的治疗能力。凡是有病的部位,在真气通过时,都会发生正邪相争和重新修复的生理反应,感觉象是病症加重了。素患腰痛者会加重,但通过命门后即痊愈。心脏病患者气至夹脊关,病情会加重,一旦通过则疾病若失。其他部位也都是这样。只要坚持练功,万无一失。
* I! |& P. a, B) |% B65.“真法”可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吗?
1 V0 {9 @- f+ s9 i$ }答:可以。类风湿病是不易治疗的顽固病。觉一些患者,长期服药,类风湿没治好,胃又出现药源病,更增加了痛苦。练“真”首先使脾胃恢复健康,身体健康气血旺盛。然后打通经络,类风湿症状逐渐消失。但在气通经络时,因为正邪相争,患处一时的疼痛加剧,待经络通畅后病即痊愈(痛者不通,通则不痛)。效果相当不错,万勿因痛而辍练。- Z: n, E( x7 l- ]
66.通关后气在头乱窜、扰乱思想,无法排除为什么?怎么办?1 Q# y& @$ T- g3 {
答:通关初期头上的一些小经络陆续贯通,必然有这些现象。用手掌轻轻抚摩可以暂时缓解,待完全通畅后会好的。有的人急于求成,通关力量还没有培养充足,用意识导引,犯了揠苗助长的错误,后继无力,不能正常循任督运转,因而只在头部旋转,越着急越厉害,成为精神负担。解决的办法,不要紧张、烦躁、或找外行人纠偏,安自然的依法练功,俟功力充足,任督循环旺盛,各个经络通畅,自然平复。然而总的力量如上丹田、下丹田则更加旺盛,不能误认为什么感觉都没有了才算正常。% D, L  ^  }6 D
67.练功时在某个部位感觉很明显,收功后仍很明显为什么?
- N/ r* |8 g: C& }% A% I  }答:练功主要是培养真气的力量(也就是数量)。有了这种力量,才能一步一步的前进。力量不足了,就不再进步。收功是表明暂时不练了,不是功力没有了,所以,在不练时功力照样存在。5 {$ z1 j- f. l# T
68.练了别的功法,总感胸闷是什么原因?
  e4 i+ \; Z+ b) M- W答:练的功法可能是吸气的,有人追求通周天,用逆呼吸,致气上冲胸。练“真法”注意呼气,使真气沿任督下入丹田,自然痊愈。' H2 _3 u4 m' P2 {" ]
69.眼前常常出现光团,注意追着看,光团往前跑,追着追着就不见了,是怎么一回事?' P; K, U( e# m0 k- K; b
答:这是练功后眼睛放出的光,就象手电筒照的光亮一样,人往前走,光也向前。等你眼内光消失了,也就找不到了。这说明练功很有成果,可以叫做丹光。应该在收功的时候,将真气稳定在丹田内。即便睁眼看到光团,应该诸目内视丹田。稳定后再徐徐睁开眼睛,仍寓内视之意。
' y6 ^4 h( p2 n+ `- {& O% g, H70.练功时常常元神出窍,山川大地看得都很清楚,这样好不好?如何对待?- D* G+ N  ~7 T/ t
答:练功能到此地步,算是达到了理想的目的。这种出窍现象不可避免,但不要作为一种能事好奇,一练功就想出游。须知出去一次也有一定的消耗,应该多做培养,加强本身的力量。开始出,不可太远,唯恐遇到障碍无力克服不能自回。也有人认为得意,每坐必出,成为习惯以致不能自控;更有的人以为自己了不起,使经常以此与人斗胜,结果消失了,为害非浅。保护、培养才是真正的对应方法,才能得到真正的修炼结果。
4 i# h  {& D3 C- F71.在练功时头上出现各种不同的光色,是怎么回事?
5 E6 A/ A- _$ v: F/ N# D答:是五脏的气象。即肺白、心红、肝表、脾黄、肾黑。在练功不同程度表现出来,只宜精神内守,不宜追逐。0 `0 \5 V4 d. P' a' ?! s
72.练功时有时看见美好的景致,有时看到难看丑恶的事物,有时见到神怪来侵,应如何对待?. Q; `" C; J+ X- N: |' T. d, M- b
答:修炼到一定程度,真气激发的生机旺盛,一些潜意识在入静时也就表现出来了,人们把这些现象叫幻觉。尤其是在通周天以后的一至二年中,一些神奇古怪的现象较多。只要自己稳往心神,好的不追求,坏的不害怕,不论它有千变万化,我自泰然处之。遇到以上情况,将眼睛睁开,千奇百怪一扫而光。这叫“慧剑斩乱丝”。以上情况因人而异个另人物别明显。坚持练功到一定时候就少见了。有这种现象的人,必然是出高功夫的。
鲜花(224) 鸡蛋(0)
发表于 2009-3-5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One more again., Z, k4 |& ]5 i/ e5 `

, r" I6 D. m5 ?/ V* c( Y真气运行法是由李少波先生创立的一种静功自我导引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
2 i6 o" c5 \8 s8 Z& M% k; c$ V
8 b8 D; i0 P* N2 y$ `9 O8 a3 X本功法由近人李少波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气功养生治病经验,结合自身实践体验整理而成。4 y7 b8 l: k9 q* `* Y4 U6 v( Y
; Y! E- V6 Y6 n7 W5 Y) t
' d; h" V* R9 q/ C

  K7 z4 Z+ {- k. t; H  ` [基本内容]& X+ @' ?4 ~8 Y2 _

  I3 `% K3 o+ w1 V7 ?- y# j本疗法具体操练方法如下:
3 q9 z% d5 O; h8 H+ g
8 @! L3 I* v9 K  E1 q9 j1 j- o, _$ ^+ [; U9 ]+ L
  c: c  Y( k) Y
一、练功姿式:以平坐式为主,凳椅面上可加软垫,要求凳椅坐面与小腿等高;臀部的1/2-1/3坐于凳面,两足平行,足底着地,并与小腿垂直,小腿与大腿垂直,大腿与上身垂直;两膝间距两拳宽,两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两肩松垂,含胸拔背,头顶如悬,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若惯于盘坐者,盘坐亦可。当修习纯熟后,则站、卧、坐、行皆可。 & }- v/ E) J" |+ j) g+ Y" X# L7 D* V
) J2 Z0 U7 v  r# i) X
二、呼吸与意念:本疗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练功初期,意念只须注意呼气,尽量做到深、长、细、匀,而吸气时则任其自然,勿须任何意念。随着练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须作适当调整。
, o. ~! ~3 l0 u( R# s! N. ~, D
/ L3 r- G; y$ Q. Y3 Z+ F5 F- B0 s三、收功:每次练功结束前,先放松意念,手掌相对摩擦至热,如洗面状摩面部数周,使精神恢复常态后,慢慢起身活动即可。
, P. ]  {" F" ?( T4 k6 u% d; L; c/ ?2 P  p/ s5 k% l
四、五步练功法:0 |0 X$ h$ B: O7 B1 X

) ?& L! Z8 Y* [8 U$ {* F: g* e: I/ x% _9 d5 W9 A& g. n

+ W2 s" {& L' H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练功准备就绪,即微合双眼,先注视鼻尖片刻,接着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吸,勿使有声。意念随每次呼气自喉部下达心窝部,尽可能逐渐放慢、放长,每次呼气的时间,以每分钟呼8-12次为宜。吸气时任其自然,无念无识。练功时若有杂念,要用数息法制之:只须数呼气之数,从1-10,再回头从1-10,反复进行,杂念平息,即不必数息。本步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0分钟。尽可能固定每日练功时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若不能固定时间者,则每日早、中、晚3次不可缺。练功约3-5日,便自觉心窝部有沉重感,至10日左右心窝部有温热感,即告第一步完成,为第二步奠定了基础。炼本步期间,无练功基础者,可能出现头昏,腰酸背痛,呼吸不自然,舌抵上腭不习惯等,这些是  初练时的生疏现象,只要坚持按要求去练,便会逐渐纯熟,各种不自然现象渐会消失。在练本步过程中,一般脾胃虚寒、食欲欠佳、精神不振者,可渐增食欲,精神日振。
9 b6 a% t: w$ D2 t& `9 b  I3 P! K; B+ M0 L; P9 Y9 U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当第一步功法练至每次呼气自觉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于每次呼气时,以意引心窝之热气流逐渐向下延伸,一步步趋向丹田(小腹内)。但必须注意轻松自然,不可过分用意和操之过急。如此每日练功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约10天左右,即可于每次呼气时出现一股热流下达丹田的感觉。此时可出现小腹中汩汩有声,矢气增多,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者渐趋正常。 # Y% v9 U/ s1 i- E! ]
1 s5 d' K4 V5 h: r3 r
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接上步,当每次呼气皆有热流下沉丹田,丹田温暖发热后,即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不必过分注意呼气。每日练功3次,每次40分钟左右。本步锻炼时间约需40天左右,即可感到丹田内形成一个“气团”。随着功夫的积累,气团逐渐增大,小腹充实饱满有力,有时会出现阴部作痒,会阴跳动,肾区及四肢发热等,这些现象或感觉可因人而异。一般患有失眠、阳痿、月经不调、二便异常者渐可明显好转。
7 |7 w# C* o3 O1 M4 c( d+ d( X8 z5 v* [$ a( B0 A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助。接上步,当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的程度,即会沿脊柱上行。此时,意念须随之上行而不为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勿忘);当其止于某处不复上行,甚或有所退下时,也不要用意向上导引(勿助)。因为上行之快慢完全取决于丹田中真气充实的程度,丹田越充实,上行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反之则上行中止,甚或倒退。当上行至脑后“玉枕关”,屡屡欲上难通过时,可用内视头顶法,一般即可冲过玉枕关。本步是关键的一步。每日练功次数可适当增加至4-5次,每次需1小时左右。一般在一周之内,气流即可冲过“玉枕关”。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快者一下子就可通过,力量也很猛;其次者须数次;慢者需数天;个别人可因特殊情况而久久难以通过。练本步过程中,可出现项背强急,头如紧箍等情况,是冲关通督之前兆,不可疑虑放松;通关后(尾闾、夹脊、玉枕)自然轻松愉快。通关后呼气时热流直下丹田,吸气时热流沿脊而上过头顶至口腔,形成任督循环(即“小周天”)。至此境界,凡患有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性欲低下、月经不调、心悸气短、精神恍惚等病证者,皆可明显改善,长期坚持可望康复。无病者亦可致身轻体捷,精力充沛。
  ~" G& \0 ~/ \4 _! m& L0 \+ ~
' v4 p, c8 R6 z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机。任督循环形成后,一般仍意守下丹田,同时其他经脉也可相继开通。如头顶出现动力,可改守上丹田(脑中),可以灵活掌握。练功时间仍每日3次,每次一小时左右。此期间,会出现头皮奇痒,舌尖颤麻,全身如有电流乱窜,皮肤麻痒如有蚁爬,眉心、鼻梁紧张,环头拘紧等反应,亦因人而异,不必害怕,也不要追求,约一月后各种动象渐会自然平息。此后各种慢性病皆可明显好转或痊愈。  F" {) D2 Y+ Y3 I2 f9 S5 U

5 T, Z' _# d$ i
$ }4 q/ o! x' Z* j
' T6 ?) ~4 b  G7 }6 N. k[临床应用]
9 c' g4 }, R0 E
3 S: ?4 L" P; _" B4 b. W. [本功法适用于各种慢性病症的治疗,经近年临床验证,取得一定疗效者有:慢性鼻炎、感冒、咽喉炎、支气管炎、食管炎、胃炎、溃疡病、胃下垂、肝炎、肝硬化、胆结石、结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肠粘连、肾炎、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性欲低下、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癔病、焦虑、高血压、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等。无病者亦可修练本法以养生保健。$ @2 s% B' y: E' @+ x+ U

$ w7 r! u# z" n3 _
2 b% @4 C) o! E
; @  L1 m" l& Y1 l: M* E[注意事项]& {( b# E, X" C% w
% n* J! `( n& V! U6 U
1、  练本法须在静室内,明暗强度适宜,空气流通清新,又不可直接当风。  ! l! {# s$ O7 P

0 D0 v6 J: V: d+ n; A: G2、凡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不宁时,不宜勉强练功,须待心情平静后再练。  3、练功时间内应昼避开一切干扰。凡天气剧变、狂风暴雨、雷电交加之时,暂勿练功。若练功中有意外干扰(如突然声响、有人急叫或闯进练功室内等),则不必惊慌,须慢慢放松意念。临时收功后再慢慢起坐应付,待恢复平静后再补练。  
# v9 u9 P& z6 m" I0 r$ n1 [
% F2 K8 J. s- N4、用本法者平时须注意清心寡欲,心平气和,劳逸适度,饮食清淡,忌食辛燥、腥、粘腻之物。
3 m% O! z$ k* P7 P0 U) g( L; k
7 u- |: |# K; a0 e9 ~% Z; o5、用本法者,尚未通关之前,须戒绝房事,以免影响进程。通关后亦须有所节制,保持精力充沛。
; c7 [2 d, E0 O8 t- }; m! Z$ a! @3 z) \. w
1 [9 Y1 I% N- Y5 D

% O4 u- D% L6 W4 _% B, D  ][按语]. ]7 c5 G5 Z! j9 J& ]
; P1 A. u/ h$ U* j% M7 v5 _, L: l
本法操练不难,只要按要求练习,不会出偏差。操练步骤井然,各有反应或效果可证,治疗范围亦较广泛。其不足之处是必须要有安静的练功环境和较多的练功时间本功法具有健肾补脑作用,督脉贯通后,真气在任督脉内运行(小周天),头项百会穴和丹田产生相互吸引的磁性力量,这样肾中元阴元阳可上达髓海而还精补脑,五脏精华又下归丹田,补充肾精,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使人体由衰返壮。 2 ~& q6 n) m3 ^4 M, @
) i7 o2 h2 P" N
从生理学观点看,督脉贯通后,可促使肾上腺和脑垂体间互相激惹、互相滋补、生机旺盛。早在战国初期的《行气玉佩铭》中已有真气运动的记载,内中指出:
& ~$ B- B) u& D. D' R
; {" h) K) E" A( Q6 y, z“ 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 7 H" O) J/ c) Y9 _# d

9 ?7 l# j% L' u, L/ v5 e
8 v2 v+ s: Z7 ~$ @# y/ c
, }$ o3 i8 ~9 [, L经会阴、尾闾、命门向后窜动,夹脊向上,透玉枕直达脑海,继而又下行丹田,称为小周天。兹将练功法介绍如下:
; ]* T: ?5 Q! |" V. p( x/ J- O/ M! i$ t, q  h4 C

. a- s: G, `- u9 f0 c4 P2 S& C5 k/ p' N- U+ X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 k& y8 V1 c, B/ V1 J
( z! Z' `! N, m: [1 E; h  E; _6 a
方法:取站、坐、卧式,口唇微闭,舌舐上腭,双目微闭,排除杂念。先注意观鼻尖片刻,随即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使其别发粗声,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时不加意念,任其自然。久久行之,真气即在心窝部集中起来。如果仍然夹念纷扰,可用  “ 数息法 ” 。即呼气默数一,再呼气默数二,这样一直数到十数,再从一反复操作,直到杂念不再兴起,即可放弃数息法。入静后,呼气时真气要入丹田,不要在呼声上打扰。
7 P. H2 z* o. V. P" E8 `+ }7 k0 z: W7 A; o( z; `
     时间:每天早中晚各1次,共3次,每次20分钟,一般认真操作,10天即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反应:练功到3到5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5到10天,每次呼气时都感到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             4 [/ z- ?. \0 H# Y( }

, m9 N4 z( c* P$ _$ q& B4 F' X效果: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不自然,这是自然现象,不要有顾虑,只要坚持锻炼就会变得自然。
1 d2 B- s& A; S1 z9 C. i+ s/ k6 `2 C3 ^5 H: x. q
              
9 A, s1 V+ n8 M; [/ Z
1 ]9 U6 F2 m5 |; e*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9 G+ Q7 S0 \# a& v5 W1 H3 n6 T' R5 T# L& E% }* z
    方法:当第一步功夫练到每一呼气,即感心窝发热后,就可以意息相随,呼气时应延伸下沉的过程,慢慢地一步步自然向小腹(丹田)推进。不可操之过急,如果用力过大可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2 ~/ p3 t+ [# k( i( E4 h6 ~" J  M& x  i* s
     时间:依法每日3次,每次25 - 35分钟,10天就可气沉丹田。 4 j2 X' ~. p# w( t! x2 u1 y
5 F* a: ?0 J4 E! q7 v4 r
     反应:每次呼声都感到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小腹有时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现象增多。这是真气运到小腹,肠功能发生改变,驱逐邪气的表现。
* e$ i; i3 o8 X+ M6 h% }4 A8 m' t1 C" \7 R$ {. K
     效果:由于真气已通过胃区,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气沉入丹田后,周围脏器(如大小肠,膀胱,肾等)都逐步发生生理上的改变,一般都感到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有改善等。 , c6 [4 q1 E( O' k# n' w

$ X3 X. _0 v: c             
0 {0 o$ t6 ^/ d
# r! o. J. L& P% s& R: j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 9 m! o4 D9 z7 L
; m. t% s, K9 l2 u9 S, `. _+ |
    方法:当第二步功到丹田有了明显的感觉时,就可以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不要再过分注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耗伤阴液。可任呼吸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
# e. Y7 F8 p3 ?$ f/ X
: ^3 v; U1 B; ?& x5 F) ~* ~- @     时间:每日3次,每次增至半小时以上。这一段是在丹田培养实力阶段,所需时间较长,40天左右可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 ]4 G6 o5 }3 ^, t
* b6 k4 s3 c7 X' s( h9 Z
     反应:基于第二步气沉丹田,小腹发热明显,十数日后小腹内形成气流,随着功夫的加深,气流也越来越大,小腹力量充实。待力量蓄足后,即可向下游动,此刻练功者有时会感到阴部作痒,会阴跳动,腰部发热等,以上感觉出现的迟早可因人而异。 ' Q0 H) J$ A6 D4 ~) O8 }8 Q) @4 Y

) }. K2 K9 r) {     效果:由于任脉通畅,心肾相交,中气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通过练功不断地给肠胃增加热能,脾胃消化能力增强,体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气充足,肾功能增强,对阳痿有一定疗效,对女子月经不调也有一定疗效。   R0 Q( K1 G$ |1 R0 w, D9 x

" P  |2 [# P6 H6 a1 U; V9 B4 w               - d/ J  R& h* h9 ~/ b: t

( d' I0 }$ h, U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助
+ h. C% q* E: W1 T# w  Q; w4 k
/ k$ h: `0 w7 _方法:意守丹田40天后,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有了足够的力量时,即沿脊柱上行,上行时,意识应伴随着真气(勿忘),如果真气到某处停下来,也不要用意识向上导引(勿助)。这种上行速度的快慢是由丹田之力来决定的。若实力尚不足,它就会停下来不动。待丹田力量充实后,自然继续上行。若急于通关,努力导引,会和丹田力量脱节,这是非常有害的。因此必须任其自然,真气的活动情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上行到玉枕关通不过,内视头项就可以通过了。
/ D1 b* w; \! |5 u- m; I
- ~6 C. c3 R3 ?; k8 ?% a" K
# O' ?% m# ~3 X  ~* V# ?6 \/ W$ b( B
     时间:每天可酌情增加坐功次数,每次时间也应延长到40分钟或一小时左右。至于通关时间则因人而异,有的人刹那间就通过了,这样通过力量很猛,震动也很大。有人须经数小时或数天才能通过。大多数是在一周左右。
6 O; u7 H+ @5 `3 G+ P8 E# x2 H$ R. j
      反应:在第三步的基础上练功者自觉丹田充实,小腹饱满,会阴跳动,后腰发热,命门处真气活跃(即 “ 肾间动气 ” )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在督脉未通之前,背部常有向上拨的感觉,头部则有箍紧之感,这是通督前必有的现象。有些人遇到此种情况,常产生惧怕心理,不敢再练,前功尽弃,殊为可惜。这一阶段必须坚持练功,一旦督脉通过后自然轻松愉快,通督是一个飞跃,故称为 * \, A/ p7 }* W

- ~& p7 Z+ Z8 [0 H: }# `4 @# G    “ 积气冲天 ” 。   效果:督脉通畅后,一呼真气入丹田,一吸真气入脑海,一呼一吸形成任督循环。这时才能体会到 “ 呼吸精气,独立守神 ” 的真谛。精气不断地补益脑髓,大脑皮层的功能增强。凡肾精亏损引起的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酸腿软等症状都会逐步消失。    : H' `& @/ c( O0 S7 }) ~

6 L6 W% u3 m+ k) T( L% `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机   方法:一般仍意守丹田。通督以后,各个经脉都相继开通。如头项百会穴处出现的活动力量,可意守头项。灵活掌握,所谓 “ 有欲观窍,无欲观妙 ” 也就是练功不同阶段的处理方法。 ! i" P. }  |( [4 S* G8 B  c
. X1 f: m9 r/ p# z
       时间:每日3次,每次1小时以上,时间越长效果越好。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各种触动现象才能逐渐消失,只余下丹田与上丹田之力显得更加集中旺盛。 ) j9 z) i) ~) q! y. x& m" o

, V5 M! V2 h$ g' U4 u* Y       反应:在通督脉的前后数十天内,全身常似有流窜动、皮肤发痒似虫爬等感觉,这都是经络通畅,真气旺盛的表现。遇到这种情况,既不要刻意追求,也不要惊慌失措,安心坐下就会自然平复。坐到极静时,以上现象消失,鼻息微微,若存若无,内部真气则更加集中旺盛。
9 S( e0 S: A& J- v2 r8 S+ w& b# T+ D9 l* V4 Z) I# l
       效果:真气越充足,补偿和增强身体的代谢机能就越充分,因而使人活力旺盛,抗病免疫力增强,大大减少和排除致病因素,治愈痼疾,坚持锻炼就可以身心健康,益寿延年。
7 a0 q7 H& `  s; _- o
$ |8 F( p9 ?- ~/ y& A9 d' y. b) \- n2 G
  Q8 {. H. F4 K1 V3 B2 b- \
      以上五步功夫是循序渐进的,在整个真气运行过程中,身体会有三种不同变化。第一、二、三步是调整呼吸推动真气。体内真气集中于丹田,这个阶段古称为 “ 练精化气 ” ,这是第一阶段;第四步运用丹田积蓄的真气,冲通督脉,直达脑海,这一段叫做 “ 练气化神 ”  ,这是第二阶段;第五步以后,功夫更加纯熟,由于经络畅通无阻,真气在而运行自如,此为高级阶段,称 “ 练神还虚 ”,掌握真气运行的五步、三阶段,才能收效显著。 % x% \6 Q) P0 [4 L

/ R* i8 E0 T: [- I6 R& s' N3 n            
( E# Q+ H9 \& |+ f/ Y' H* E' f# U/ f) D
真气运行法五步功辅导[文章来源:中国气功在线论坛]
6 p& s+ f+ K- w9 F7 v% M+ G
* m, K- K  T) r! L8 h5 q9 {' B) Z              . ]3 Q/ g) M0 z: J7 n

, h* `3 n6 y, i5 X真气运行法以功法简便易懂、收效卓著而为练功者所称颂,为气功爱好者、病患者所欢迎.学练真法,只要按照书中的功法要领,认真锻炼,是很容易成功的.自学练功者开始练功时,一定要把书中的有关功法实践内容反复阅读学习,仔细琢磨体会,暂时不要把论述功理部分的内容深加细究,以免给练功带来过多的思虑,带来杂念.开始只要老老实实,依"法"行事就是.为了给更多的真法练习者提供正确的辅导,经李少波老教授同意,现将"五步功成"的有关重点要求公布如下:
5 G% @9 M+ R) N  v  J
- ^+ ~$ Z7 p0 h( G6 Z      第一节 真法一步功辅导
1 J" {; ?. ~8 y1 c9 l0 q2 J6 B1 g+ R/ T& q; |
      1、呼气注意心窝部:心窝部的位置,即心口部,也就是胸骨剑实(护心骨)下正中凹陷处,实际上就是胃的位置所在.这是一个部位,而不是指某一点.
3 c2 A. b, [8 P% z; Q0 V
; ^& A6 T8 Z! A; ]4 y& b, H+ t      2、注意:就是意念想着,也就是意守. 0 k# |: y$ K0 k- g7 t
9 `  w, U( \0 G6 ~1 |' J
      3、呼气:真法用鼻呼鼻吸的自然呼吸法.自然呼吸也就是不人为地控制呼吸节律,顺其自然.关键是在呼气时意念想到心窝这个地方,吸气就不管了,即不是呼气、吸气都一定要注意心窝部.
. g1 T# V8 Y4 X$ a& j( v" ~8 x5 o/ \1 \
      4、练气功、练真法开始时往往杂念都较多,未能静下来,因此呼气时也就不那么容易守得住心窝部,不容易次次呼气都有注意及到心窝部.可以采用数息法来帮助,即每呼气一次,数一个数,从一数到十,回头再从一开始数.这样比较容易到心窝部去,这也是诱导入静的一个办法.
9 f2 h+ h6 h6 o' ~; z2 H3 o3 A& c
$ `+ A( ^" \# E      5、强调注意呼气,有的人反而感到呼吸不自然了,甚至感到憋气.这是因为他不仅是注意呼气,而且是有意识地延长呼气,不是该吸气就顺其自然地吸气.有意识地延长呼气或延长吸气,都可以造成憋气的感觉,这也是应该提醒注意避免的.真正理解做到顺其自然呼吸了,就绝不会有憋气的现象.; T, E$ y+ I% U, H+ Z: Z

; C% L" _! G$ \5 D8 W4 G2 g) |9 v      6、第一步功练成的标志是心窝部有温热感,或有饱满感,重压感,就可以转入练第二步功.有的胃病或体质虚寒型的人不容易得温热感,一步功可多练一段时间,但只要有饱满感或重压感,也是得气的征象,也可以转入第二步功法的锻炼.+ j  T  F6 B3 [' [/ [  f, w( M+ A
+ j7 j* g9 [' M# I
      第二节 真法二步功辅导1 _7 g% V& l0 d- f3 W1 u
: X) l( v" ?+ T/ M$ D( h
      第二步是意息相随丹田趋,有以下几点应该掌握的:
% O/ k) x- M* h0 L- i# D: t* Z
2 S/ |# C$ _& D( Q7 Y3 Q) g. {      1、意息相随的意思:意指意念,息既指呼吸(还是指呼气),又指真息(也即真气的温热感),相依相随., B% ^8 V" Z$ @" B+ P0 O) X5 K
4 ?$ {. \% G' K' `* P# {1 ~5 k1 Z
      2、丹田趋:就是呼气时意念心窝部的温热感一步一步向丹田下.因为真气在体内运行的规律是呼气时真气向下向外运行,吸气时真气向上向内运动的.这一步的目的就是将心窝部集聚的真气沿中线任脉下达丹田,以打通任脉.
" P% ~- Y1 C- ?2 ]) S& o8 b4 X
* ^; t7 ]( \. A7 d3 ?9 p- M      3、这一步功最常见的反应是肠鸣矢气,这是真气加强了肠道的功能,正气排驱肠道浊气的正常现象,应顺其自然,无须控制,到一定时候自然消失.在这一阶段有的肠炎患者大便泻出浓血秽物,不必惊慌,也不一定要服药治疗,肠道秽浊泄尽自然痊愈.+ c: X. `) C8 R7 T4 B* s

5 `6 M' E  G' N! h0 x! m7 c7 [% e, M       4、腹部有过手术的患者,因为有疤痕,阻滞了经络之气,真气不易下去,有时还会出现手术疤痕剌痛,这是真气疏通经络的反应,气趋丹田也许会慢一些.加强练功,多练一些时间就是了.有的人有气往上涌的感觉,也是下焦气不畅,或是注意了吸气的缘故,应注意呼气,使气机往下去;三焦气机通畅了真气也就容易下沉丹田.: t  @4 l* B4 r) ^) h

" t, [9 e+ E6 p$ {3 B9 m. N& [; Y       第三节 真法三步功辅导
% ~# ]9 e+ U( u" {' O5 b( G4 ^9 h1 Y* |* D! y% W5 Z6 v
       经过第一二两步的练习,已经有了初步的实践体验。当第二步功练到每次呼气有气流直达丹田时,即进入第三步,可练习第三步功“调息凝神守丹田”了。第三步功是完成五步功法最重要的一步。一二两步功是为了培养真气,通达任脉,使上中二焦真气趋向丹田,并在丹田聚集。第三步功是为下一步贯通督脉打下基础,如果丹田真气不足,通督是不可能的。所以古人把这一步功夫叫做“筑基”。由于培养丹田实力的重要,所以这步功练的时间也需要比较长些。在进入第三步以后,往往会出现以下情况。- C! I8 ?1 y/ l: M2 a$ B' U

% Q' x3 Z& R/ A: \       1、在第二步功气入丹田时,丹田内尚未有明显感觉,俟后几天中反而感觉不明显了。有人为此着急,不知是怎么一回事,或者认为功法练跑了。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第三步功重点是凝神(即意守丹田),把注意呼气的意念放松了一些,所以气沉丹田的力量也就比较地小了:二是丹田的容积较大,有气则开无气则合,开始真气进入丹田时有冲动感觉,但少量真气不足以充满丹田,因此便没有气感了,继续练功过几天丹田内充实起来,自然会有感觉,这是进步过程中一个必然的现象。
- {9 c# F! A' T# K- K6 {3 U" {0 x
3 D! M" e+ R1 b% D4 Y       2、随着功夫的进展,丹田真气不断充实,因此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现象,当以“丹田温热”最为相宜。如发生大热,是“火候”太过,可放松呼气或不注意呼气,以减缓其热度;“丹田饱满”是真气充实的现象,必须饱满到一定程度,方能向下(会阴)、向后(命门)等处活动,要任其自然,不可过早意领;“丹田开阖”,感到丹田内如有一物在运动,或感丹田内一开一阖或左右,或上下,此种景象过去叫做“胎息”,这是真气在丹田中旺盛的表现,是很好的徵兆,由此就可以更好的意守丹田了;“丹田蕴珠”,丹田内如有鸡卵、有如儿拳大小不等一个固态的东西,古人把这叫做“丹”,是真气高度凝聚的一种表现。这都是在通关前后经常遇到的一些内景,是非常可喜的徵兆,应当谨慎的保持它的常在。但这些现象因人而异,也不可能每个人、每种现象都遇到:没有,也不可妄想追求。 3 P' w" \+ [, Z) f( Y% f& {

2 E3 w+ |, E% H/ R& W- y. C      3、由于练三步功丹田真气充实饱满,因此全身的生理变化也很多,如:有一股气流环腰一周,前经肚脐,后经命门,在不断地转动,这是带脉通了,对通关很有帮助。全身温热也是常有现象,此是热能提高,能增强抵抗力;但有的人发热过高,感到心烦不适,可采用六字诀中“呵”字诀即平。有患胃下垂者,在第三步功中常感呼气时小腹向上挈引,这是由于胃体机能基本恢复,有力提升,和丹田气足有上浮力的表现,是治愈胃下垂的基本因素,不必介意。有因丹田气流向大腿者,属于一般情况,不必太在意;若气感下流力太过,丹田气不易积存者,改用盘坐式可以纠正。有因欲向后转而久不得过者,可以提肛吸气导之;有因真气充足致性神经兴奋而遗精者,在这一阶段最易发生,应严加注意,及时采用“吸(吸气)、抵(舌抵上腭)、摄(提肛)、闭(闭目)”采药四字诀方法防治。
# q; D" n; e' j! y5 P6 B) Q- r6 u1 u& X4 c
       4、达到第四步顺利通督,必须依*第三步功的积累真气,所谓“积气冲关”。如果一旦走泄真气,通关就要推迟,因此要求练功者在筑基阶段睡前清心寡欲,睡眠姿势要侧卧卷足,即所谓“卧如弓”:衬裤要宽舒,避免磨擦;被要轻勿过暖,避免仰面睡式,如有性冲动即起勿睡。能关不过旬日,这短短的几天,又是这样重要阶段,应是能够坚持和必须坚持的。如素患遗精的人更要注意以上要求,并应考虑平时多在什么时间遗精,即在那个时间起来练功,以改正其习惯。很多人都依此法治愈。素有患肠炎,在三步中出现大便脓血者,有患妇科病而排秽物者,此为真气作用于丹田周围脏器,发生良好的生理变化,推陈出新,因此不采用他法治疗也能自愈。要以丹田气足、全身经络触动现象逐渐增多,各处有不定点的跳动,及痒、麻或出皮疹,此为真气驱逐邪气的表现,不作治疗,邪尽也自愈。三步功后各种触动现象越来越多,详于第四步功辅导。 + Y/ r" b3 f, r+ \' x
( A6 k' r! X6 I1 z5 K/ ]# k/ x
7 I+ V$ n- C: Y

; _) o- D$ M; j# r2 [' B       第四节 真法四步功辅导
$ ^0 K2 M4 W  \7 W3 O: C# t
/ Y! W6 ^- t' _9 _1 r) h1 ~' q       第四步功是在第三步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通过会阴,绕过尾闾而开始的,但也有未经会阴即到命门,以后才有会阴气动的感觉,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致。在四步功中,由于生理变化很多。兹将易出现的问题分述指导如下:8 c8 W, M& d) c, e- m5 J8 R( N( \3 M
. ^4 z- i0 n" P7 \: M  o
      1、呼气太重,容易使丹田发生高热,如觉有发烫的情况,减轻呼气程度,或放弃呼气的注意,自然纠正;一般温热感是好的,有人呼气太过,或由性生活不禁导致前阴反应强烈产生恐惧心理,认为前阴漏气;越紧张,越注意,反应就更强烈,以致终日忧心忡忡,导致中气下陷,头昏眼花,四肢无力,调治之法是少注意呼气,或不注意呼气,在自然吸气时微微提肛,慢慢调治一个阶段,待真气绕过尾闾,沿督脉上行就好了,会阴处称为下鹊桥,有三歧:一路去前阴,一路去肛门,一路去尾闾。三叉路口,容易迷失方向,初学者宜加注意。
  q3 t1 p7 F8 r+ v+ i$ H' d' |3 B; F) V& [+ L& \
       2、有人急于通关,未等丹田真气充足,即行意识导引,这样会使丹田真气不足,而导引的一部分真气无力上行,停在一个地方不上不下,时觉胀滞不适,纠正之法是固守丹田,继续培养真气,待真气充足后,自行冲关,千万不要再导引,“通督勿忘勿助”,就是这个意思。
  ]* V( {& K: o' r% K' g0 e* j, a
( A8 w, W+ w' v+ c; u       3、第四步是全部功法中最艰难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古人喻为“脱胎换骨”。由于生理变化特别明显并有一些不适的感受,练功者不知所措,精神紧张而发生动摇,求人救治,这都是不须要的(书中已有说明)。如真气通过命门时,凡有腰痛病史的人,必有不适感觉。这些都是正邪相争,纠正病情的表现,等真气通过之后自愈,不必找人纠偏,或邀诊治。此时只有加紧练功,比平时次数增多,时间延长,待通关后全部缓解,切勿松懈自误。) G% a/ z2 Q1 o$ D3 H3 n

" }+ O/ M; x% p7 ^4 N      4、李少波教授将四步功通督的过程和练法,反应用八句加以概括,名日“周天歌”。(详阅精华区),练功者须细细体味,方能领会。! L9 h: z: _0 @* h, Q: j

, U; o* F1 _' M# i& e6 Q& M  R      第五节 真法五步功辅导; l( G1 ^4 D1 R: s$ I8 ^

3 D) {; c# P% ?+ U. S      通督之后,即进入第五步,这在周天功中算是已经达到目的往往有人问,通关后如何练法?真气运行法有进一步提高的内容和阶段,这里概要地提出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作为继续锻炼的要求:
; R) v" r. q! h, C# ~3 ^% U
" M5 w( O' Z/ J- }      1、真气运行法在沟通任督过程中,一步有一步的功法,及通关后,只要按照练功形成的条件,经常加功练习就成了。书中有持之以恒,循乎自然“的要求,功夫越深,效果越好。通关只是完成了基础阶段,以后坚持锻炼,才能出好效果。特别是练功治病者,通关前即能改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一些轻浅的功能性疾病也能治愈,严重、顽固的器质性疾病就需要累以时日,不断旺盛真气,积气驱病。不能以为通关了,就大功告成,百病皆愈。但只要坚持炼下去,各种病疾都有会慢慢地好起来。 1 {, k2 y7 ]; H  S( k, U' \

! d! L7 B% d( `- _2 r      2、通关后体内还会有很多气攻病灶的反应,练功者就不知怎么办好。如初通关时气在头上乱窜,前额有重胀感,可以不去理它。只守住上丹田,使力量集中在百会(泥丸宫,此处为百脉之会),则百脉扳依,其它乱行乱窜的现象就减少了,不过需要较长的时间。长守此窍还可以开发智慧,使人聪明。如果通关后反而感到真气不足或胃消化功能 , p, f7 E! i: [# j7 Q

9 @- l* t9 p7 S( M) Z+ e0 S       不如以前好,那么可以意守中丹田,再培补中气,则下丹田真气也就更加旺盛起来。下丹田是长期意守之处,什么时候守这一部位都是对的。" V" @( L2 N2 s* |! \' P9 D

& i# ?) e  L) S* h; \7 P! P       3、以静为务,功夫越深,入静越好,只有能够深度入静,体内生理功能就恢复越好,这是静极生动的自然规律,过去叫做“道”,古人把这种功夫叫做修道。静字贯彻着修道的始终,开始都是不能入静,故必须有方法,渐进入门,慢慢达到入静。所以五步功以后就再不要求用这个方法,那种方法,实际上追求方法,反而成为杂念了。入静深了能体会到三田成一体,继而无物无我进入虚无境界,还有什么方法可追求呢?当然真法的高级境界也是分层次、分阶段一步一步达到的,这些就属于真法提高班的内容,可以在以后深造、提高。/ ]9 H( L) G3 F( f7 h6 j5 c
0 R  j9 a$ B. @- `: v
        真气运行法--初级五步功法补充
0 f; o5 z5 ^3 A3 M% S5 O+ q4 ?1 o& ~/ R: Y+ G
        真气运行法--初级五步功法; |% @& K/ \8 Q7 d
0 [  h( P8 M0 `* j% E, a$ R! w  `
        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自我导引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本功法由近人李少波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气功养生治病经验,结合自身实践体验整理而成。操练不难,只要按要求练习,不会出偏差。操练步骤井然,各有反应或效果可证,治疗范围亦较广泛。7 c+ ~' O8 v' `+ l; h% `
( i6 @+ \& ^3 J; X7 I; H  I
     1.1基本知识5 J; j& H8 d( x$ W6 G

  |& j7 S4 k" M- _! Z& r+ P     精,气,神,人之三宝,凡人生于世,皆依耗精气维生,精气尽,则神去身亡亦。故,修道者有云:“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依此法,度万万世而不坏。
$ b1 a5 A1 z- D* U/ x+ T+ ~! T1 e" e4 D! G. }
     精者如水,气者如水蒸气,精可化气,气可化精。故有练精化气一说。精在人的身体里是极其重要的,身体中的所有器官,都是要依*精的滋润才可正常运行。精的补充来源有:食物、空气、水、真气的转化。在某种意义上,精就象另一种血液,是生命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精并非生理上的精液,二者之间虽有联系,但联系就如饥饿或新鲜空气于精之联系一样。! z1 t' t& H5 O7 n% E0 B* Q& b
2 I+ S7 R* [) a$ ]* n1 }4 N
     气,因其行于体内而无形,发于体外而无影,运走自如,可知觉而不可见,因故得名。修行之气与呼吸之空气不同,空气在体内“始于鼻,止于肺”,真气之气则运行于经、络、脉之中。中医有云:“痛则不通”,即言真气不通也。修行之人既是以人力运走真气于经络,从而达到练精、练气的目的。
8 l. d& ]! `  I+ e% X: o
" ?, n' Y6 C/ p* M" v- d+ ?     神,生命活动的主宰,古人认为即人之灵魂,精、气可加强之。修炼之人最快三月即可知神为何物。
' G5 X. p, e9 r0 p0 Y2 U4 }6 `- o) ]7 }' k+ r3 Y2 S2 `
      精、气、神,虽各有其特有性质,实际上是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精为神之舍,有精就有神,所以积精可以全神,神伤则精无所守。精又为气之母,精虚则无气,无气则亡。精、气、神,三者一体,存则具存,亡则具亡。精脱者死,失神者亦死。故,精为气之母,神为气之形。关乎人之存亡,不可不知!
7 i, g. S$ T0 L1 I' I( N" [; Y1 \$ F
      经络,《内经》称为经隧,它是由组织间大小不同的隧道构成。如肌肉、筋骨、神经、血管、腺体等。这些组织之所以能活动,必须依赖经隧中源源不断的真气运行,赋予能量。所谓经络是总称,经是指直行的较大的十二条通道,与脏腑有密切联系。络有十五,横行于阴经阳经之间,为十二经表里配合、联系、传注的纽带。络之细微者叫孙络、浮络,就象网罗那样遍布全身。
2 {# n5 ]2 ]8 T2 U9 \
0 p- r" a1 I( q: e3 ?2 [      奇经八脉,《奇经八脉考》云:八脉者,冲脉……,督脉……,壬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凡人有此八脉,具属阴神,闭而不开,维神仙家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3 h# f6 L$ [' l/ |/ f: t7 t

, {: D$ L3 e, d0 u6 d' W      丹田,丹是药的一种,是从药里提炼出来的精华,丹田既是修道之人希望从身体里提炼出精华的部位。丹田的部位传统说法有三个,头顶百会为上丹田(另说在眉心);心窝为中丹田(另说在脐中);脐下三寸为下丹田(有说在脐内一寸三分,有说脐下二寸,有说脐下一寸半,有说在会阴)。总之,以上部位都是真气运行集中而又活泼的部位。
  i8 h7 ?, H/ e2 c6 ?5 w: F& [3 v% U
" P( _3 T3 l: B$ d3 `3 _& D* N      丹田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位于膀胱之后,直肠之前,是一个夹室,有气则开,无气则合,为壬、督、冲三脉所起之处,诸经汇集之所。因此又称丹田为“气海”(并非指气海穴)。丹田真气饱满之后,即经第二腰椎处,沿督脉向上移动,活泼有力,《难经》称其为“肾间动气”。
# w! s! ?# u$ n7 H2 w; z- x# i5 a4 v) B8 M2 r" K% z1 _3 I

2 T5 h: o: t& r# ~# R( N( a8 ^2 n. Y5 l1 {& t
      1.2 入门功法+ L) p+ k# h$ @; R- C6 [

( {7 H/ R- C% N" d- C       中国古卷浩渺,修行功法多如牛毛,这里主要介绍道家内丹初级功法——真气运行法。此种功法由李少波先生根据道家小周天演化整理而来。打通小周天,向来是求道学仙的基本要求,小周天一通才算开始修道。; Z- D" e3 t4 d& O

4 {* e/ \8 T, C       一、姿势
; e& G  x) ?/ M7 h* v0 D* }3 |3 M. Z* z/ g( J3 G1 M4 I
       (1)盘腿坐式:分双盘、单盘、自由盘。双盘为左脚放在右大腿上,右脚放在左大腿上,双手相合置于小腹前。这个坐法只是为了稳固不摇动,没有相当功夫不易做到。单盘为左腿在上右腿在下,手势如前。自由盘如图,是一般人习惯坐法。 . h9 f+ Q) V5 c
7 p, b- @5 _4 F7 ?* L
       (2)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子上,以坐下来大腿保持水平为度。小腿垂直,两脚平行着地,两膝间可放下两拳(拳眼相对)。 - ~4 T- i5 \+ K6 h. d

/ A4 Z: f# r) y2 z( }2 s      (3)站式:如图。
) @5 g3 P7 J, k' p" T5 X* `7 v9 U- p+ `9 G+ c0 S( i2 U
      二、对五官的要求
* l3 m" [2 y# ~4 \/ }
9 e0 v: o) \7 i5 n3 j: C5 |1 I     (1)口腔:自然闭合,舌尖上卷九十度轻抵上颚。唾液分泌得多了,将舌放下,慢慢咽下,此谓“吞津”。
* s* B5 z' D2 L, u* J9 h# p
: G- n8 F9 h9 w0 y3 n8 m( P     (2)眼睛:闭目内视,练到那一步就内视那一部位。若练功时心猿意马,思如潮涌,就睁开眼睛,注视虚空或鼻尖少时,打断思路,闭目再坐。此谓“慧剑斩乱丝”。 ( Q, W5 K0 K* x2 _
$ }+ ]" P2 M/ t" `
      (3)耳朵: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保持从容自然,没有粗糙的声音。
# t' {- Y4 I/ s8 ^: @; ~+ T
# M2 M& T( a5 x) _, M$ m* c- x0 c      (4)呼吸:呼吸是真气运行法的关键问题,在后面的练功过程中,一定注意自然呼吸,不可有意深呼吸或快、慢呼吸。在贯通壬脉的一、二、三步过程中,一直注意呼气,吸气时任其自然,自无流弊。注意,不可用口呼吸。 8 W" B- S5 G/ s0 @0 v. A

( R+ @4 h5 ^/ A4 t. R- V$ F( U6 q0 g
' P& F  M/ ]. h+ e5 D3 z% c5 m2 t
      三、练功须知) D" v+ _, I! v; m2 g6 l5 F
1 ?8 L2 B$ [6 C+ p# m
      (1)环境:练习此功法,因要集中精神,所以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但是也不必过分强调这个问题,没有他人干扰即可。 ' i: M0 v: p  H6 J

" t% Z+ q" V  A( M      (2)不要在: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冲动时勉强练功;风雨雷电时暂且不练。此功法大成者,不遵此例。
, T3 r6 e9 j5 v; V
- h! z% J  C  }5 w& p3 b# @      (3)真气的运行不比勉强引导,当其充盈时自会运行,勉强引导易出偏差。 " c* S. E% C6 y1 Y

+ Q6 ^$ Z- a$ o! `      (4)幻觉和触动:练功时,由于真气活跃,经络开启,会出现各种幻觉和触动,请勿惊虑。经常出现的有:大、小、轻、重、凉、热、痒、麻。出现以上情况时,不可好奇追求,更不必恐惧忧虑。
; t9 \* C$ S2 W* u
  X+ f0 Z& Z+ S% H+ ~+ H      四、功法" a# ~6 b" q4 y7 G) @
. T; ]; I$ Z4 \) l/ a" P
             7 @9 m5 m) l/ m1 u
* N9 p) V0 M8 N4 z, x3 p: t" g3 m
     第一步、呼气时注意心窝部# I/ ~# c9 P6 M/ T! t: g

) c3 q5 p. ^2 A* y     ①方法:练功条件准备好,缩小视野,心不外驰,注意鼻尖少时,即可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约一两分钟后平静下来即可没有粗糙的声音。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时任其自然,不加任何意识作为。久久行之,真气就在心窝部聚集起来。而且这个方法本身就是排除杂念的好办法。呼气时真气下行进入丹田,为达此目的,必须先聚集真气,这就是为什么第一步时并不意守丹田的原因。如果开始就气沉丹田,初学不易掌握,一时见不到效果,就有可能因此而终止。
+ b+ L- |0 a7 ~$ W. Q. n
& ]. s0 K& H& q     ②时间:如果想如期完成这一阶段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如果条件许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练习,没有固定时间也不要紧,抓紧练习即可。要求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20分钟。认真练习10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
2 C' j1 X+ O1 q8 g( z$ ]  [/ \) Z: y) o: C
      ③反应:练功三到五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五到十天,每一呼气就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
( r) ~+ U5 l0 y" k$ ]& Q8 {2 K5 R
      第二步、气沉丹田
  l. O' v7 o5 H% g  M' p) m6 h; \: E7 B( I0 n# S
      ①方法:当第一步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发热时,就可以意息相随,在呼气时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向小腹推进。不可操之过急,用力过大将产生高热,很不舒服。
% Y/ j5 q' N3 u% K- B4 j4 J" i
2 H2 n4 o5 m1 r2 H      ②时间:依法每日三次,每次25~30分钟,10天左右即可气沉丹田。 1 W3 G8 F- |/ P/ Y( u) ?& |2 Y
9 h" F& k  O- p: {1 A
      ③反应:每次呼气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小腹汩汩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增多。
* z! t$ o. x! J) ~
. H* {/ S, m, I7 ~5 U( f8 v" E- H      第三步、意守丹田8 M- e% r3 ~0 C& ^0 o9 f
7 [$ i( x5 o- H/ R4 }# G+ J
      ①方法:当第二步做到丹田有了明显的感觉,就可以把呼吸有意无意的止于丹田。不要再过分注意呼气时把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犯“壮火食气”之弊。呼吸放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温养。“少火生气”正是此义。
6 z8 d/ O' U' q- P6 U' P# f/ I! l6 N: p  p% C4 x' F0 Z+ |
      ②时间:每日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者一步功法是在丹田培养实力阶段,需要时间较长,40天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 l$ \/ z# Q; d5 W0 i# W7 ~

$ C: R1 x& I$ E0 g. N  h& d+ v      ③反应:基于第二步气沉丹田,小腹发热明显,十数日后小腹形成气丘,随着时日和功夫增长,气丘增大,小腹力量增强。力量足够时会向下游走,有时阴部作痒,会阴跳动,四肢腰背发热等。 1 t; |: {! I2 ~
# b- J2 q  d' o% Z( Z; f! b- M
( Q9 S' i$ t- S) \2 h4 E9 w

( }; N" B- ~0 h% z$ f9 U      第四步、通督( _- a: g7 \- O; ?% e

8 p& }; ~5 y) a: R      ①方法:意守丹田40天左右,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即沿脊柱上行。在上行的时候,勿忘勿助!意识跟随上行的力量(勿忘)若行到某处停下来,也不要用意识向上引导(勿助)。上行的速度是由丹田的力量大小决定的,若力量不够,它就会停下来,待丹田力量充实再继续上行。如果上行到玉枕关通不过,内视头顶即可。 + Y$ [1 z; n( p
5 q% C( ?% z7 x; f2 h
     ②时间:每天可增加练功次数和时间(40~60分钟)。有人一霎那就可通督,这样通过力量很猛,震动很大。有人经过数小时、数天,大多是一周左右。通关过程为正常生理现象,人人可通,极个别通不过的另有原因。 3 T! r  _& k# a3 a. l( {0 S, @& e

" s5 F) N- A) S* {      ③反应:在第三步的基础上丹田充实,小腹饱满,会阴跳动,后腰发热,名门处感觉真气活跃,自觉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有的真气培养充足,一股热力直冲而上,势头很猛,一次冲过督脉;有的行行驻驻,数日方过;有的像水银柱一样,随呼吸上下活动,渐次上行。通督前后身体可能不稳,注意及时调整。头部感觉箍紧,有时沉闷不适,为正常现象。此阶段异常关键,不可疑虑放松。( F4 ]1 x5 }  P4 \. p  j
# Z0 y: S, g4 E- U" Q0 Y5 y
       第五部、小周天成; r4 A2 w' R- Z7 z6 [! T
: K( f5 A9 l( G2 M' S* ?" m- m9 l; Q
       ①方法:真气过玉枕、百会后,向下经鹊桥(舌抵上颚)入壬脉。小周天就已经通了!此时,一吸气真气入脑海,一呼气真气入丹田。此后,原则上还是意守丹田,丹田是长期意守的部位。如果百会出现活动力量,也可以意守百会,灵活掌握。
/ {2 P* l, w3 |$ p; L5 l7 b- V
: g: A8 E. `9 ~* ~# J! ^5 r       ②时间:每日三次,每次60分钟或更长。 ③反应:此步初期,可能各种触动现象不断,十余天即可消失。
+ ~+ V& T& p' [0 a( e5 }4 [
  }" {1 X1 N1 p$ Q0 k; A2 r- j      1.3常见问题
2 f. _0 k' i" ^2 Q( H8 B
+ S9 S8 U* D9 _4 m      1、练过其他功法,能不能练习真气运行法?* \5 T' J; j& `; j

1 }3 y3 n- _7 R8 V" n3 a      答:可以。只要求在功法上不要混淆即可。3 q) k# _* R$ _- K* o3 {
! Q* q; M) H2 V0 d- v# d
      2、性生活对练功有影响吗?
! ]: f7 w8 K1 a; o; J$ H
2 j: j5 _2 {$ V4 ?  x! b      答:有所影响。通关前要节制,以免延迟通关。2 V- w- O& o2 g# t) V6 n$ `

$ J1 U) ~6 K  S9 o' k0 `$ s! c      3、练功主要由那些禁忌?, S9 @/ a9 P+ m) f& E4 s4 l( ?* _

+ U( S2 z7 p( v  p9 j      答:不要在打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冲动时练功。风隐雷电时也要暂停练功。; U1 E9 V3 R, t0 x  S5 v  h9 a

3 E& Z; ?% F% x' b      4、女性和男性练功一样吗?月经来时可否练功?
' V  i+ s8 L* G6 [
( L8 F% t/ ^* _. l' @; U1 ^3 D      答:男女练功有所区别。女性在怀孕时不宜做气沉丹田和通关的追求,恐引起流产。月经来时不要意守下丹田,以免血多或经期延长,未通关者静观鼻尖,已通关者可守上丹田。其余男女相同。. _5 g7 F( z) L: N3 j

* ]' c3 f- {5 S$ H( Q# Q      5、练功过程中体位能随时改变吗?
( }. h1 j! G0 x6 [2 O
1 l! g3 n8 ?1 F/ X1 H      答:可以变化。以求舒适自然为最好。
7 P% ~; M0 g# e4 @
5 a/ h! K/ X) P$ k      6、该功法如何收功?
, }# f8 O- S' E9 B! E
& V3 |0 N: F6 M& M2 {" B      答:无需收功。结束时,只需稍微缓解,搓手浴面即可。
" h7 h6 ^& {3 d7 y
9 C: O& z* C% `" v2 k  e, M) g      7、心窝部在哪里?* Q, J/ s" g6 X# X
% Z. X; U/ S5 b; R
      答:巨阙穴,胸骨剑突下一寸五分。以此穴为核心的范围,并非仅指此穴。0 ?7 {9 p' t4 I

: j6 W) Z# Z9 n: K/ u& r7 T      8、真气已经深入丹田,为什么进入第三步功就找不到了?
' B! Z$ h. x8 _3 f+ U. F* z) }& l2 _8 ^( {/ T& Y& [2 O- K7 c: T
      答:丹田容积很大,有气则开,无气则阖。开始丹田有感觉是因为其未完全打开,及至完全打开,真气如小溪入海,自无感觉。是故,丹田又称“气海”。坚持练功丹田自然感觉饱满。
! l/ e. j3 i, W2 r3 O1 Z2 G" J* n+ p
  k  c/ }: L4 J2 _, U6 @      9、练功过程中总想放屁,怎么办?
2 a& A9 n0 R. V4 w. S0 ]% N, J: |# u" V" i& {; ^3 h! l; f( E7 e
      答:练功第二步中,肠鸣矢气是正常现象。第三步后期到第四步,要注意提肛控制,以免真气走失。  k6 a3 C; d6 o' y1 p( |% h
7 ~4 h2 \' D2 v3 b. G0 d7 ~
      10、练功第三步小腹涨的厉害,就是不往督脉去。怎么办?% b& x( W7 l3 K0 K: `) I# K8 u4 W
$ f& l1 d0 {3 J
       答:此时把意识转向命门(意守命门),很有效果。
1 w+ t+ g8 U6 ~1 ?& j7 c. t1 X; A7 ?2 u' M
      11、通关后怎样练功?
( Q7 y8 _1 w! a* P6 r
. f# Z  ]4 A" a5 {      答:五步功成后,如果没有其他追求,意守丹田即可。参照第五步。此时小周天已通,可以说您已经正式进入了气功领域。继续修炼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26 07:07 , Processed in 0.20527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