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015)  鸡蛋( 1)
|
2009年06月01日 中国新闻网
9 _8 |* d4 B E) c2 ~( S" J" R
) k3 k- c5 [" M- ~ t8 {* c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密切接触者抗病毒治疗临时指导意见(2009年5月6日版)》,推荐以下用药方案0 ~) u! l5 H9 l1 W
4 Y& j0 K8 i4 y$ P5 V
中新网6月1日电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研究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触者中相关人员预防性用药指南(2009年试行版)》,并印发。4 F6 v- v% {4 |3 \
: E# Y8 a4 c% R2 W8 M9 n+ G3 c2 [
该指南指出,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对密切接触者中相关人员采取预防性用药措施时,必须结合疫情和药品供应情况,由省级临床专家组逐例研究,凭临床医师处方使用,做到严格控制,审慎用药,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 {! G7 J) E# p2 C* s' U
) k1 _& J6 `7 `8 I s1 p3 Y2 D
7 V9 n2 Y! V9 c8 i% I5 _) V
$ ?2 G) w: m8 T' X- D, @6 F3 s 在预防用药过程中,要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对于出现的不良反应,要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并按有关规定报告。
: q/ C( s3 [% w& U/ B3 Q0 _8 r4 A9 E# n v" i: i
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触者中相关人员
# y$ M. k) d7 e7 @ M+ B: C9 R+ }; g- Z( k
预防性用药指南
2 ~" }) {% f; |, P3 T! H8 y4 C0 I. p' g3 J0 o$ p1 J& }
(2009年试行版)
$ O5 Y% }0 t+ h
% ^' N7 V( N I4 A4 S( o% K 为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尽可能防止密切接触者中相关人员感染,延缓、减少续发病例,参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密切接触者抗病毒治疗临时指导意见(2009年5月6日版)》和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大流行期间疫苗及抗病毒药物应用指南(2004年版)》,结合我国防治甲型H1N1流感初步经验,研究制定本指南。
2 Y% C6 @1 V! G' `
5 P7 h: O/ z1 N* `% n1 k$ J 本指南中所称密切接触者,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情况下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群,具体包括: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员;与病例共同生活或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员;或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或可能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环境或物体的人员等。
$ v+ s% |9 y3 e# @- h
8 ~6 W7 B- q k 一、 抗病毒药物的预防性应用3 r7 V! f' h2 [6 _) d# K- {
! K' D. |2 W* M3 ]7 e& v* l5 a$ o (一)适用人群
1 S; _0 \$ u# z$ c9 K, k0 Y6 _" b' O- J: u- C9 |
1.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触者中的高危人群。
5 {- m" g2 F4 G0 z% N
$ ~8 d! `7 l+ m7 z 高危人群是指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人群,包括:7 H4 q( |" V9 s
- n8 a e9 Q/ H9 |4 Q
(1)5岁以下儿童(2岁以下者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 a" `+ u5 J' W2 v+ x
& k1 p. B5 i. X( t$ [
(2)65岁及以上老年人;$ a% N3 ]- ]# q
( t* v1 z: \2 d# Q4 ^ y+ D# V! h (3)妊娠妇女;0 W g1 q. _& b* ^1 v
, a7 h7 H0 A) `/ v7 J% x @7 M
(4)伴有以下疾病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高血压除外)、血液、神经、神经肌肉系统或者肾、肝、代谢、内分泌疾病,免疫功能抑制者(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者),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1 f5 Y, |: l' t5 g. z
& f/ [0 e) h) ?; {# q9 l (5)集体生活于养老院或其他慢性病疗养机构的人员。6 n) M5 d% }1 m4 t+ o
, i2 o! A9 l$ {( f' f3 h
2.在防控工作中,近7天内在无有效防护的情况下,密切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实验室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 c0 z/ U, f& g. n& r
6 P/ S8 z7 d) u! w) v 3.其他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触者。这类人员由执业医师综合分析其暴露的频度、强度和时间后,对存在高感染风险者可给予预防性用药。
! ?, ]( t. d/ Z
& Q: ]4 e l0 N J. F* G (二)预防性应用: A) K, a* W9 b$ `& P" o6 }0 D
& c$ C* Z" q7 k; N* \9 {
1.奥司他韦(oseltamivir)* k; G; h( b& n5 o9 V% @. j6 g8 }
, e4 J" h5 X0 v& f( X4 P6 N, I8 K 对符合预防性用药指证者,建议早期(争取于暴露后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成人口服75mg,每日1次,连用至末次暴露后7-10天;未能于暴露后48小时内用药者,仍建议预防性用药,每日1次,连用至末次暴露后7-10天。
; M, i4 u; |/ R$ {' B) m4 J# H& r4 S& h) \; ]% F
奥司他韦对13岁以下儿童预防流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l# }. y+ P+ |0 w
f$ ]! E( e( P8 Z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密切接触者抗病毒治疗临时指导意见(2009年5月6日版)》,推荐以下用药方案。(如图表)
7 U, F1 J; E' X1 y4 W1 i' N4 e
/ F v3 G! `! W) P4 S
2 L9 f# f7 X5 z8 T; M3 B) Z! F; h( E4 g1 U% V3 D: c
2 `+ w6 `3 V0 y! g 2.其他抗病毒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可由临床医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3 w p% r9 [% w0 [
$ _' v4 T% b4 K! ?6 T7 r- f, Y
二、中医药的预防性应用可参照《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2009版)》(国中医药办发〔2009〕15号)。
( l- v/ j! x) ~: b; \5 \% h) r7 s4 Y
三、注意事项
- r( Q/ v! g9 r' h+ Q) l
' \. Q' x& R L) b (一)预防性用药需取得服药者的知情同意。9 i7 E) X$ u2 w
, t" V; c! G/ Q; r1 x/ a4 \3 M (二)密切观察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出现的不良反应要采取救治措施,并按照规定及时报告。 (责任编辑:肖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