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牧涛+ N3 d! I/ j. R& N4 c6 _* n# J
正值加拿大迎来了她142岁生日之际,本国的社会情况也成为本地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本地主流媒体CTV昨日(周三)撰文指出,随着近几十年来移民的涌入,多元文化已经大大改变了加拿大社会;与此同时,由于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本国的一些小镇和社区,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2 n: E6 b- P3 b
' w2 P3 k+ l3 S. z; {2 T5 _移民的种族结构发生变化
5 c- x6 ~% `# l* D5 d; a1 t
& [5 X @; @ _0 i近年来,本国移民数量急剧增长。在今天加拿大的3300万人口中,有20%是在外国出生的,居1931年以来的最高点。同时,本国移民的种族结构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1 V; o6 ^& M2 I
) D% y: D8 N, s6 Y9 {: X( T
尽管加拿大在历史上一直是个移民国家,但是长期以来的移民源头都是欧洲大陆。即便是20年前,大部分新移民的背景主要还是欧洲血统。20年后,新移民的主要来源则从欧洲转移到了亚洲或中东。在2006年本国人口普查时发现,58%的新移民来自亚洲或中东、11%来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11%来自非洲;来自欧洲的移民下降到了16%,比1971年时候的61%有了大幅下降。+ f* V9 c+ C0 V' q6 w! Z% |" s
/ K3 j3 z1 K4 m' j4 o2 e
7 n$ @) X; t, o. U$ Q
% B, ^, w4 F5 `, U2 e( X9 |资料图(来源:CTV)
8 ^7 T2 T3 y+ ? T/ J1 V9 B! i6 E4 P3 m5 N9 P8 k O2 e
也正如女王大学社会学教授罗森伯格(Mark Rosenberg)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非洲人、拉丁美洲人和亚洲人移民,“加拿大人”的面孔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1 n+ N, i) R% H, q v. l; I( d* k, t& t/ u
不过,虽然移民的种族结构发生变化,但是移民前往加拿大的目的却和以前一样,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例如,60年前来自欧洲的移民是为了逃避战火;而今天的中东、亚洲和非洲移民则是为了追求稳定的经济、政治,以及公平的社会环境等等。4 s0 E, i+ y8 ]
" @# G8 z8 J0 N# n8 N多元文化和跨族通婚. n, z% b/ n9 }8 x6 J0 v, _5 S5 R
. [0 I7 ^1 N# | }3 v. F- Y随着移民占据着的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加拿大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本国各社区对其他种族文化、风俗的接受能力也越来越强。同时,随着文化隔膜、差异的渐渐消失,加拿大人口中跨族通婚比例也出现上升。5 H" L }2 w3 h) g/ f! y
$ B4 v! l$ n$ f. q根据2006年人口普查结果,高达41.4%加拿大公民表示自己拥有两个以上的民族血统,这一比率比2001年的38.2%、1996的35.8%,皆有了显著增长。现在走在本国几个大都市的大街上,人们越来越难难从长相上分清过往行人的族裔背景,因为好几个不同血统的特徵会同时显现在同一张脸上。. B+ n3 G1 y1 \$ S* z' I. a8 ]8 C B+ p
% B$ y0 X, Y0 t0 t& c) a
在这样的情况下,从1991年的人口普查开始,联邦政府开始允许本国公民申报多重的民族背景。
. b) X1 y9 O+ H K$ n" Z
2 ]( U& h$ i& `6 D6 i) `此外,罗森伯格教授还表示,人们对跨族通婚的接受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一般说来,第一代移民往往因为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会对跨族通婚持比较保守的意见,但是第二代移民以后,跨族通婚便成了十分常见的事情。这一变化证明了统计局的调查结果绝非数字这么简单,移民文化确实大大改变了加拿大的面貌。
" f8 y9 T( P/ l1 x5 C) ]- j; T/ `, m# c1 o) H' e( L3 j
据悉,联邦统计局更是从2001年起开始进行“异族通婚”数据统计,并将此作为衡量加国多元性以及种族间融合程度的一个指标。( w, u' g$ K0 w. J; j
& U; c6 M. O5 f从2006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本国“异族通婚”的人口与2001年相比,增幅超过30%。其中,本地白人对“异族通婚”的接受程度最高,85%的“异族通婚”都是以一个白人和一个少数族裔的形式构成。与此同时,随着少数族裔越来越多,少数族裔间通婚的情况也逐渐普遍起来。就少数族裔来说,日裔异族间通婚的可能性最大,高达74.7%,而华裔和南亚裔尽管已成为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族裔,但这两个族裔对异族通婚的接受率最低。7 Q$ v" z5 |( }3 C/ ?: ?
; F' [ }: `$ u ^/ D老龄问题会导致小镇消失
( V6 ]# R0 ]$ p; j5 }6 a* U+ Y$ m% x# l
在本国民族结构越来越多元化的同时,本国居民的平均年龄也在渐渐变大。2007年7月1日,本国人口平均年龄39岁;比1971年大了整整13岁。统计局指出,造成加拿大人口老龄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低生育水平。在2004年,每1000人口中仅有10.5个活产婴儿降生,达到了自19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3 H7 `4 M# X+ Z7 G& B3 l
) A3 a) }; s% J/ C
实际上,三分之二的加拿大人口的增长来是自移民,而不是新生儿。相比之下,美国百分之六十人口增长来自于高出生率,平均年龄是36.6岁。这一原因使加拿大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上“最老”的国家。1 U2 \9 C: V/ Z7 k$ k: x+ Z
9 m% D: A1 i8 o# S+ C然而,由于大多数移民都选择定居在加拿大主要大的城市和其周边地区;有专家指出,如果仍由本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下去,本国的小城镇都会因为人口不足而“消失”。
) Y, E+ b5 s$ [* W! C, e3 z
; \ \/ S9 H# L* I$ q& z$ t据悉,超过五分之四的加拿大人居住在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根据2006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在2001年至2006年间,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偏远的农村地区。
, N$ R& h5 ?7 K: n# F7 ]7 [2 A0 l. S! U6 E9 Z$ X
数据显示,目前本国居住在市镇、年龄在20和44之间的壮年人口比例达到35.7%;而在农村,这一比例只有27.7%。女王大学的罗森伯格教授表示,即便是这一数据恐怕也难保持久。他担心地表示,如果农村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更高的教育和就业机会,大批离开小城镇的话,加拿大的农村村庄将有可能完全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