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3)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9-8-2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文鱼的一生
1 ?7 p! u$ A* D: l6 q5 t A/ s7 S* ?* l' s' K3 T- {2 d
_9 f x* Q( v当我们在饭桌上品尝美味的三文鱼时,也许很少会想到关于它们的令人感动的生命故事。 " y9 v( h7 H8 M2 i
& ~/ D) Z+ L u7 P) C* T- l
每四年一次的十月份,加拿大佛雷瑟(Fraser)河上游的亚当斯(Adams)河段,平静的水面变得沸腾起来,成千上百万条三文鱼(sockeye salmon)从太平洋逆流而上,来到这里繁殖后代。三文鱼银白色的鱼身在逆流而上的过程中变成猩红,整个水面因为有太多的鱼而变得一片红色。
7 }, ]6 _, q7 D0 j& s5 F/ c
4 @9 O: b# z" ~1 Q3 a' u 三文鱼的一生令人惊叹!从鱼卵开始——每条雌鱼能够产下大约四千个左右的鱼卵,并想方设法将其藏在卵石底下,大量的鱼卵还是被其他鱼类和鸟类当作美味吃掉——幸存下来的鱼卵在石头下度过冬天,发育长成幼鱼(fry),春天来临时便顺流而下,进入淡水湖中,它们将在湖中度过大约一年的时光,然后再顺流而下进入大海。在湖中它们尽管东躲西藏,但大多数幼鱼依然逃不过被捕食的命运,进入湖中的每四条鱼就有三条被吃掉,只有一条能够进入大海。危险并没有停止,进入广袤的大海,也就进入了更加危险的领域。在无边无际的北太平洋中,它们一边努力地长大,一边每天要面对鲸鱼、海豹和其他鱼类的进攻;同时还有更加具有危险性的大量的捕鱼船威胁着它们的生命。整整四年,它们经历无数艰险,才能长成大约三公斤左右的成熟三文鱼。 1 G9 @# x9 N$ S$ ~8 a" Q% [1 N) b
* R9 U7 Y9 \9 P/ ]0 D 成熟之后,一种内在的召唤使得它们开始了回家的旅程。十月初,所有成熟的三文鱼在佛雷瑟河口集结,浩浩荡荡游向它们的出生地。自进入河口开始,它们就不再吃任何东西,全力赶路,逆流而上将会消耗掉它们几乎所有的能量和体力。它们要不断从水面上跃起以闯过一个个急流和险滩,有些鱼跃到了岸上,变成了其他动物的美食;有些鱼在快要到达目的地之前力竭而亡,和它们一起死去的还有肚子里的几千个鱼卵。最初雌鱼产下的每四千个鱼卵中,只有两个能够活下来长大并最终回到产卵地。到达产卵地后,它们不顾
( y2 o+ A; ?: R/ |2 Y+ v/ @. O
6 q; g* l B- K 休息开始成双成对挖坑产卵授精。在产卵授精完毕后,三文鱼精疲力竭双双死去,结束了只为繁殖下一代而进行的死亡之旅。冬天来临,白雪覆盖了大地,整个世界变得一片静谧,在寂静的河水下面,新的生命开始成长。
* [$ h8 u4 D7 T* N6 \$ M$ X. r
+ ?$ n, t9 x0 l' `" c 三文鱼的一生,充满了危险和悲壮,它们克服种种困难,躲避无数危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逆水搏击,回游产卵,为自己的生命划上句号。也许这样做是遗传和基因使然,并不是一种自觉的精神意识。但这一现象在人类眼里看来,依然令人感动,使我们思索和振奋。三文鱼的一生,贯穿着明确的生命主线:成长,不管各种艰难险阻的成长;经历,不管大海多么不可预测,也要从平静的湖水游向大海去的经历,去完成生命各个阶段的历程;使命,不管多少险阻都要完成一生的使命,返回出生地来繁衍后代,哪怕以生命为代价。这一生命的主线使得三文鱼的一生变得壮观。
2 n( ?1 H4 X' D) Z1 \4 Y3 e* Q
- W. o& H/ W/ L* Z& c4 L: B 人类生命的过程中,也应该有非常明确的生命主线,我们应该努力成长,不惜一切代价使生命变得成熟;为了成熟我们应该去经历,经历自然、人文、社会和历史,使我们的生命变得完美;我们更需要使命感,活着不仅仅为了活着而已,我们生命的背后有使命存在,这一使命也许各不相同,但从终极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一致的,是为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在和谐自然的世界中更加幸福地生活。也许我们不需要像三文鱼一样以生命为代价,但完成这一使命的神圣,却应该比三文鱼的回游产卵更加严肃和不可动摇。
& W6 P$ [; s) p7 n( S2 j) U
; u2 w, z O& {, W" h a) l4 l 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忘记了自己需要成长,变得懒惰、无聊和平庸;有太多的人忘记了应该去经历,变得胆怯、狭隘和固执;有太多的人忘记了自己承担的使命,变得苍白、迷茫和失落。 那些成千上万在三文鱼回游的季节来到河边的人们,在观看三文鱼生与死搏击的同时,是否从它们身上得到一点点感悟,并且重新开始思考自己生命的历程呢?
8 }. q: X2 k; ?# a' U% x; Y1 ?
2 {& Y$ e; r* ]http://www.56.com/u52/v_MTYxOTk3ODU.html |
|